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好在女孩似乎也有意,或是明白此时的情况必须有一个依靠,先是指挥着精瘦小伙照顾好妇人,又走到领头人面前施了一礼:“灵儿母女都是弱女子,接下来,父亲的丧失还要麻烦几位叔伯了!”
“我拿老三当亲兄弟看,他的丧事就交给我们了,你们以后有什么困难就跟念梓说,能帮忙的伯伯都会尽力,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你们母女。“领头人承诺道。
念梓就是精瘦小伙的名字,梓有故乡的意思,念梓也就是思念故乡,孩子出身的时候,正是最想念家乡的时候,多希望老父亲能够看一看他的孙子,可惜想要回去一趟路太多的艰难险阻,始终未能成行。
领头人在心中也盘算了,两个年轻人原本就有好感,让有困难找自己儿子,也是多给他们相处的机会,这样两人的感情也会迅速升温。
“多谢伯父了!”女孩又施了一礼,然后退到了妇人的旁边,跟精瘦小伙一起劝慰起妇人,毕竟人已经去世,再怎么悲伤也不能让他复生,而活人显然更加重要。
于是众人便在村落里搭起一个台子,将汉子尸体放在面,用草席盖着,停放一天,让家属能够再看一看自己的亲人最后一面,接下来就会抬到后山埋葬,因为凡人都相信,如果不能入土,灵魂就得不到安息,不能够转世投胎。
村子里人都在忙碌着,而刘延并没有靠近的想法,仗着有风隐术,这些凡人看不到,反而在村子里慢慢的转着,他对这样的窑洞还是有些兴趣的,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建筑。
不得不说人族,尤其是汉人的智慧是非常突出的,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像是这种窑洞,刘延一看就看出了其中的好处,首先就是坚固,这样的窑洞,从结构看,存在百年千年都没有问题。
而且,因为窑洞特殊的环境,在冬天的时候里面会很暖和,而夏天则会显得阴凉,这正是适合人族生存的建筑。
除此之外,稍作伪装,这建筑就不容易被发现,在安全也有了保障,刘延在村落之中慢慢的走着,就是为了将这建筑的图纸记下来,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可以用的,甚至可以让肖晴传回昆仑,推广之后的功德,未必比刘延推广的稻米少多少。
而在这个过程中,刘延发现这些汉民的主食并不是传统的五谷,而是一种植物的根茎,虽然没有见过,但是看起来产量非常的高,大的能有几斤重,小的也有四五两,照刘延的估计,凡人吃一两个就能吃饱,这种东西,如果能推广,也是不错的东西。
但这里似乎很缺水,家家户户都放着大缸,专门用来装水,而且水大多都没到一半,再联想到汉子为了挑水送命,刘延也为之叹息,听着村子里远远传来的哭泣声,刘延心中也有些难受,无论生离还是死别,都是让人痛苦的事情。
不想听这哭声,刘延就离开了村子,开始在村子附近走动起来。出村不仅仅是因为听着哭声难受,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找出这附近的农田,既然村民们吃的粮食是种植的,没有理由这附近不存在农田,找到农田之后,根据农田的范围,也能知道这村子的粮食储备。
找了许久,刘延才在山的另一侧找到了村民们所种植的粮食,奇怪的是,这些粮食也都是种植在半山坡,也难怪刘延一直没有找到,正常来说在山地种植粮食要比在平地种植困难许多,而且山地往往也比较贫瘠,舍弃平地将庄稼种植在山地之,难道只是因为离住的地方比较近,刘延也只能这样推测。
这个村子大概有一百多口人,而种植的粮食最多只能满足七八十人的需求,这还是在异常节俭的状态,这说明这村子的粮食并不充足,这也正是化外之地的常态,也让刘延更加有信心让带他们离开。
不过,还是需要做一些准备,另外再观察一下这些村民的习惯,根据习惯,有的时候是能够看出来人的性格的,对准脾气来做计划,才能够事半功倍。
在山查看的时候,刘延还意外的发现了一口山泉,可惜的已经是干的了,大概这些村民最早在这里定居就是因为这口山泉,而不知道山泉为什么不再出水,才导致了这里的村民异常缺水,也就是说,哪怕刘延不来,这些村民很有可能也会因为缺水而迁移。
………………………………
第155章 套路(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说是在内地,刘延此时是不会出面的,只需要放出消息,将在某地建造道观,这些凡人自然而然的就会奔走相告,然后一起到道观附近建立村楼城镇。
这样一来,一是可以让凡人显示自己的诚意,我们是抛弃了原有的土地,专门来投靠仙人的。其二嘛,则是可以让修士表现自己,收买人心。
“贫道本是在山中清修,不欲插手世事,怎奈妖魔众多,你们且在附近住下,贫道自会护住你们周全。”
这其实就是一个套路,因为人心来说,只有自己付出之后得到的东西才会珍惜,如果修士直接跑过去说,我会护住你们周全,凡人就会觉得,这似乎本来就是应该,反而不知道珍惜。
而对修士来说,有了承诺,也才知道这护佑一方的责任,付出本来就是一种快乐,因为可以让心思更加的纯粹。
但这样的方法,在化外之地却是行不通的,因为无论是妖魔也好,蛇虫蚁兽也罢,任何一种对凡人的威胁都是很大的,可以说,一旦离开了他们熟悉的环境,不要超过十里,就是超过五里,能够幸存下来的都不多。
世界不会存在问题,任何问题存在的原因只会有两个,一是它存在的时间还不够长,所以还没有解决的办法。另一个则是,解决这个问题没有足够的利益。
这样没有解决的问题自然是有的,但修士和凡人的接触却是不在其中,数万年的时间已经足以出现各种各样的相遇套路,刘延只要从中选择一个就可以了。
这些套路里,除了少数是修士想出来的之外,大多数的还是凡人们的套路。从需求来说,修士需要功德,但庇佑凡人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而凡人需要修士的庇佑,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两者之间虽然都重视,但是重视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另一方面,修士的数量太少,而且一个修士纵然活了数千年,他本身的念头反而越来越纯净,想出来的方法也不会有太大的进步,而数十个凡人一百年的寿命,就能造就无数个套路。
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所以为了确保能够说服这群凡人,刘延准备将几个常用的套路混合在一起使用,如果质不够,那就用量来补足!
乌云遮住了明月,让大地又重新笼罩在黑暗之中,在零零碎碎星光的照耀下,人勉强还能根据记忆行走在大地之,但高家庄的村民们已经早早的到床休息,唯有白天昏倒的妇人家中还亮着灯光,这是在守夜。
守夜又被称作守灵,是汉族的传统习俗,是活着的人对去世的人的一种怀念。凡人认为亲人离世之后,在一段时间内灵魂还会留在凡间,因为他们还会留恋活着的亲人,在转世之前会回到家中看一看。
活人害怕亲人的灵魂会在回家的路迷路,所以在尸体的旁边点一盏明灯,指引亲人的灵魂回来,而因为担心灯灭之后,亲人看不到,所以家人会彻夜守在明灯前面,保证灯不会熄灭。
其实,在人死后,灵魂离开身体就不存在记忆了,因为所有的记忆都是在肉身之中,没有了肉身,自然也就不存在记忆,灵魂都会被轮回吸引,直接投胎转世,除非是修成元婴之后元婴可以储存记忆,不然是不会例外的。
最早可能是有凡人看到修士这样做,召回离世修士的元婴,以为这样可以见亲人最后一面。这一点,曾经有修士想要解释,被拦住了,因为在有的时候,人需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希望。
万千年来,有哪个去世的凡人能被这种方法召回魂魄?一个都没有!可这并不妨碍这种守夜成为一种习俗,纵然知道是自己在骗自己,但在希望破灭之前,总还是有着幻想。
村子是用篱笆将村子和野外分开的,篱笆虽然有两米高,但用的材料不过是普通的竹子,与其说是用它来防御野兽,不如说是作为心理的安慰,对刘延来说,只要轻轻一推就能够推到。
不过细心的刘延也发现篱笆之有着一些细细的麻绳,联结成串,最后通到领头人的屋子之中。这大概是用的铃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