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黑暗的夜晚,两个黄鹂鸟守候在身旁,看这个山涧并不是太深,有10多米的样子,但特别的陡峭,高平试着向上爬了爬,都以失败而告终。
天明的时候,高平仰起脸来大声呼喊,一声又是一声,但山谷回音阵阵,却毫无信息反馈,倒是引来了山上的几个动物伏在山涧的上沿,虎视眈眈地看着高平,庆幸的是山涧较深,那几个动物并不敢跳下来。
难道要死在这里了,想想自己的同学,首仄、草宽,还有自己心仪的森强,怎么跟他们取得联系。
“想想办法、想想办法”,两个黄鹂鸟唧唧喳喳。高平猛然想起来,两个黄鹂鸟的语言不仅自己能听懂,就连草宽、首仄、还有森强都能听懂呢,可首仄和草宽回地球去了,这里也只有钱森强了。
没有纸和笔,高平猛地扯下了一块衣服的布角,咬破手指头,分别在两个布条上写下了“环初2站,苏轼山”,再将两个布条捆绑在两个黄鹂鸟的腿上。对两个黄鹂鸟说:“坐地铁、到环初站下,去男生楼找钱森强”,高平又重复地说了一遍。
“知道了、知道了,环初站下,钱森强”,两个黄鹂鸟更加的言简意赅,高平满意地看了一眼两个知心的鸟儿,两个鸟儿依依不舍地在高平的头顶上盘旋两周,猛地跃出山涧,振翅飞走了。
一晚上的劳累和惊恐,高平这才感到了困顿和睡意一阵阵地袭来,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两个黄鹂鸟,按照高平和班里另外的几个同学的叫法,大的叫小黄,小一点的叫小鹂。
小黄和小鹂,在地铁站里盘桓了许久,终于见到一列地铁缓缓停下来。也顾不上车厢中的人多人少,看到门开,一个俯冲从下车的几个乘客头顶上蹿了进去,惊的几个下车的乘客慌忙躲避。
车上的乘客也一阵慌乱,“抓住两支鸟,抓住两支鸟”,不知是谁在喊了一声,引起了车上的许多人的兴奋,或许是给孤寂的旅途增添了一点乐趣,所以几个乘客围追堵截,终于在穿越第三节车厢后,被一个年轻人抓住了小鹂。
“放下我,放下我”,小鹂叽叽喳喳的抗议,“放下她、放下她”,小黄在车顶的一个地方抗议,但懵懂的年轻人哪里听得懂鸟儿的语言。
“腿上一个布条呢”,年轻人惊讶地说道。“看看是什么”,另一个女孩好奇地从这年轻人的手上拿过黄鹂鸟,解开了布条,就在这一瞬间,小鹂一下子挣脱了束缚,追上了小黄,朝另一节人少的车厢飞去。
“是一对儿情侣鸟呢,莫伤害他们”,一旁的几个乘客啧啧称赞,并制止几个跃跃欲试要抓鸟的年轻人。
“是告急血书”,那个手持血布条的少女惊呼道。
这一惊呼,招徕了诸多的乘客。
“快报安全警”几个乘客纷纷建议。
“我是乘客米潇潇,苏轼山上有人被困,特此告知”,那少女率先拨通了安全报警电话。
“具体位置”,话筒中传来五宿星安全员的询问。
“我们也是从一个鸟儿携带的血书上看到的,具体位置不祥”,米潇潇答道。
“谢谢,我们马上安排人员搜救”,是五宿星安全员的标准声音。
“环初二站,正是上一站,天来,干脆我们再返回去,看看能帮助些什么”,米潇潇兴奋地对另一个男孩子建议道。
“好,就听你的”,这个叫靳天来的男学生爽快地答道。
这靳天来和米潇潇是天皇星上的第二代居民,祖先是大欧区人,也是假期结伴来五宿星上旅游的。
这天皇星距离五宿星只有300光年,是大欧区在宇宙中开发的第二个星球。此刻的地球通行汉、英两种语言,英文的快捷流畅,汉语的寓意丰沛、字迹漂亮,受到了全球人类的推崇。
而人来开发的宇宙星球上,汉英双语也成了宇宙通用语言,所以无论星球上哪一个区域住民,只要是人类,都使用汉英双语,所以这米潇潇和靳天来说了一口流利的汉语和英语。
天色将晚的时候,星际博士钱森强,匆匆忙忙地走进位于清照小区的自己的宿舍,他已经确定明天去水星,他这个假期的课题是:“水星的物质结构与五宿星物质结构的异同”,这些都能够为大中华下一步的全面开发和利用两个星球,打好基础,这是功在子孙后代的伟业。
“森强、森强,高平落难,高平落难”,刚走上台阶,一串熟悉声音飘入耳中,钱森强慌忙转过身来,小黄和小鹂突然就落在了自己伸出的双手上。
………………………………
第五章 救援行动(上)
“慢慢说”,钱森强看着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两个黄鹂鸟,提醒道。
“苏轼山、苏轼山”,两个鸟儿争相回答。
“苏轼山怎么了”,钱森强耐心地询问道。
“跌山涧、跌山涧”,两个小鸟没有钱森强的耐心,回答话语如同出膛的炮弹一样,快捷而有力。钱森强终于明白了鸟儿的语言,是那高平跌入了苏轼山的山涧之中了,但为什么她不电话报警呢。
钱森强看到小黄说完话,竟然来了一个倒栽葱,将那只小腿伸出来。钱森强猛然看到了绑在小黄腿上的衣服布条。钱森强能够认得出来,那布条是高平平时最爱穿的米黄底色夹杂兰花的衣服,钱森强将这布条解了下来,一看见是用血迹写下的字迹:“环初2站,苏轼山”。
看来,事情不小,不然怎么会写下血书。“苏轼山”,钱森强回味着这个山的地貌特征,当然不用高平写这这个“环初2站”,钱森强就完全可以摸到苏轼山上,因为钱森强已经利用周休的日子转了很多五宿星上的山峦,包括这个苏轼山。
苏轼山距离自己所居住的清照区大约有两万公里,若依靠自己的装备进行加力飞翔,约需要4个小时,带着这两个鸟儿也多有不便。而坐地铁约需要2个半小时,而且更加安全快捷,还是坐地铁去,钱森强约略地考虑了一下,做出了决定。
五宿星上的地铁是地球地铁经过多次改进而建造的最为安全的地下运输系统,从最初的时速一千公里,多次改进提速,达到目前的时速近万公里,但还不是最终版,听说在新开发的天艮星上建造的地铁时速已经达到一万八千公里。钱森强参观过的天宇航空中心新研制的“核悬浮系统”,已经完全排除了空气阻力,时速已经达到了4万公里,不过目前还是在试验阶段。
钱森强是大中华近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第23代孙,从小爱好科学,也以自己的先辈为楷模,献身人类的科学事业,所以就起了个钱森强的名字,把自己的祖先“钱学森”名字中的俩个字用在自己的名字中,并把与先辈同时代的“钱三强”的“强”字也使用上,表达他牢记先辈使命,献身科学事业的崇高理想。
毕竟人命关天、友谊第一,钱森强想到高平时常对自己的关注、关怀,偶尔还暗送秋波,他当然明白隐藏在高平闪烁目光中的深意,但在他心中恋爱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字眼,必须是志同道合战友,朝着科学事业的宏伟目标同奋进的帮手,而高平只是一个文学天才和文学爱好者,“面对自己科学的明天,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隐藏在钱森强心中最大的秘密。所以,钱森强虽然明白那秋波的内涵,但却远远避开,这应该是其中最大的原因。
科学是针尖对麦芒,来不得半点的虚假,与文学的幻想和人物、情节塑造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更何况目前是自己学知识、潜身心的关键阶段,自己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卿卿我我。
但同学遇到了困难,自己去帮助解决确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说干就干,“你俩个稍等,我去准备救援工具”,钱森强对两个黄鹂鸟轻声说完,回头扎进自己的宿舍,去准备东西去了。
只是几分钟之后,那钱森强已经全副武装地走出宿舍,伴着两个黄鹂鸟朝地铁站走去。
夜晚的地铁站灯火通明,与白天相比,乘客少了许多。风驰电掣的地铁停下来的时候,钱森强已带着两个黄鹂鸟儿站在地铁的等候线之外。
其实救援行动在白天的时候已经展开,五苏宿星安全搜救一个分队的两架低空直升机已经在五宿山的12个山峰搜救一遍,救回了电动翅膀失灵的一对年轻夫妇,自认为完成了任务,已经早早收兵了。
搜救直升机从高平所在的山涧上空掠过的时候,响着高分贝的搜救喇叭,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