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骑-第8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供了充足的兵员,再加上皇上莽撞的削藩,几个原因促成了这场大乱。

    江南之乱,原因极其复杂难明,只能归咎于旧党复辟。上首,可还坐着一位皇爷,崇祯帝如今是痴痴呆呆,形同木头人,彻底被这场叛乱击垮了。这位皇帝人极固执,内疚起来就认死理,认为江南之乱是他莽撞削藩引发的,这时候正在深深的自责呐,茶饭不

    思谁劝也不好使,这位皇爷性子是有些执拗,可爱的。他眼睁睁看着大好江南,好端端一个锦绣之地闹的兵灾四起,百姓死伤遍野,心中沮丧内疚的无以复加。于是乎,在江南滔天的烽火中,发生了一件很重大的事情,被内疚自责击垮的崇祯皇帝,从此不再

    过问朝政,拱手将军政大权交了出来。因为一场动乱,随着崇祯帝隐居深宫,不问朝政,军政大权便分别落到马城,与南北两京阁臣们手中,大明从此进入了特有的强人军政时代,大明天子从此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符号,不再拥有实际权力,家天下的时代结束了。
………………………………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拒敌

    皇上陷入深深的自责,无法自拔,魏国公,方从哲一文一武便召集勤王兵马,防守南京,最不济也不能把南京丢了。然而各地勤王兵马还在招募,集结,乱兵却已兵临城下。兵力空虚的南京外围,如今只

    能靠衙役官差锦衣卫,还有军情司锐卒先抵挡着。

    “宣,丁文朝觐见!”上书房外,穿一身军服的丁文朝急吼吼进来,推金山,倒玉柱大礼参拜,却迟迟不见皇上吭声,一抬头瞧见皇上痴痴呆呆的坐在龙椅上,面色灰白,眼眶竟还红肿了,这是唱的哪一出。丁文朝微一错愕,

    一个眼色,方从哲起身几步走过来,和和气气的搀起他。

    “丁将军起了吧,都这时节了就别拘着了。”

    丁文朝顺势起身偷看着皇上,啧啧称奇,这位皇爷不是吓傻了吧,这可真稀奇了细,细想也不至于吧。

    魏国公也看不下去了,干咳道:“扶皇上回宫。”大太监王承恩含泪将皇爷扶走了,这当口没人顾得上皇上是不是抑郁内伤,城都快破了,大家伙都得被一锅端。皇上走了,南京知府,六部大员到偏殿军议,军情紧急各位朝廷大员竟气急败坏,破口大骂

    ,那架势让丁文朝心中颇有些鄙夷不满。这南京六部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人多嘴杂,倘若不是有个首辅方从哲在上面压着,南京六部也是一团乱麻,大明想要中兴实在不易呀,任重而道远。这场大乱与其说是皇上的鲁莽造成的,倒不如说是

    这些大人们闹出来的,这伙人对付旧党下手太狠了。

    如今的新党是一个广泛的联盟,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南京朝廷对待旧党中人也实在太狠了,动辄抄家,流放,把人逼急了能不造反么。

    “住嘴!”

    议论声中魏国公猛拍桌子,下头立马安静了下来,魏国公不胜其烦摆了摆手,解散军议,各自归家逃命去吧。一阵嘈杂之后偏殿内竟安静下来,只余手握兵权的数十位将领,领的还都是些杂兵。

    魏国公徐弘基久疏战阵,揉着额头道:“文朝,此战你为主帅,担有差遣,本公以下无有不从,不服者,斩!”

    下首南京守备,锦衣卫官员纷纷缩缩脖子,不敢吭声了。

    丁文朝慌忙施礼应道:“国公爷言重了,末将遵命便是了。”魏国公交出了南京守备大权,丁文朝心里便松了口气,踏实了一半,这位老国公倒还不是老糊涂了,关键时刻还很清醒。只要他不瞎指挥,这个仗就还能打,丁文朝那是在辽东打老了仗,战场经验何等丰

    富,这是跟随辽王马城转战南北的心腹。

    上首,首辅方从哲亦沉吟道:“文朝,情势如何。”

    文武两位大佬鼎立支持,丁文朝便从袖中取出一叠奏报,那带着暗记,用暗语写的奏报上还带着血迹,让两位老大人不自觉的侧目,抽抽鼻子似乎嗅到了那纸上的血腥味。丁文朝却不以意,奏报军情,福王五日前起兵作乱,号称百万大军一路向北猛冲猛打,各府猝不及防相继失守,如今杭州被破,乱兵分兵多路入寇湖光,南京,这江南是彻底乱了。百万大军自然是自吹自

    擂,乱兵大约十几万,以遣散回家的各地旧军为主,还裹挟一些市井无赖,泼皮混混,遮天蔽日呀。

    军情如火,方从哲面色铁青,魏国公揉着额头发呆。下首十余位将领面色古怪,任谁都晓得这乱子,就是南京大小官员们惹出来的。旧军遣散可是有安家费的,按官职大小从几千块龙元到几百块不等,却足以保障旧军将士数年内衣食无忧,本不至于闹出乱

    子。然则这些发给将士们的安家费,哪里去了,这可就说不清了,自然是被上下其手贪墨了。

    各地旧军被遣散回乡,吃不饱,穿不暖,那还能不乱么。丁文朝冷眼旁观,心中冷笑,这江南是新政了,新政中一些关键的国策却迟迟无法施行,诸如辽东早已施行多年的观风使制度。辽东新政,民间推举德高望重的名流,乡绅,各行各业的魁首出来做观风使

    ,行地方监察弹劾之权,早就是一套成熟完善的制度了。

    然而这观风使一事到了江南,却迟迟推行不下去。倘若有观风使行监察,弹劾之权,那些贪墨遣散费的官员,可还敢如此肆无忌惮。说这些也晚了,江南水太深呀,丁文朝不无恶意的想着,不破不立,这一场大乱过后,新政应该再无阻力,可以顺利施行

    了吧。

    沉默中,方从哲委实按捺不住,催问道:“文朝,你手中有多少兵?”

    丁文朝不假思索道:“禀方公,末将麾下有锐卒两千。”

    “两千!”

    “太少了!”

    一片哗然,偏殿中将领们大失所望,两千还锐卒,两千兵力能干什么,摆开了连紫禁城都排不满,辽军虽勇可也太少了。

    丁文朝不动声色,方从哲却强自镇定,叮嘱道:“国公爷,城中如今有多少能战之兵。”

    魏国公黑着脸,尴尬道:“锦衣卫,三班衙役,各家护卫都算上,总归能有五六万吧。”方首辅脸色便越发难看了,连三班衙役都算上还不到乱兵的一半,这个仗还怎么打。丁文朝对两位大人的话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心思早就飞到城外去了,他压根也没想着守南京,他要进攻。他跟随少

    爷在辽东征战多年,心中琢磨着这样的情势下,少爷又会如何做。以少爷一贯的作战风格,那自然是主动出击,拒敌于国门之外。他麾下集结了军情司锐卒两千之众,翻身上马,披了甲那就是辽镇铁骑,难不成还怕了区区乱兵么,土鸡瓦狗尔。这事儿丁文朝不打算说出

    来,说出来怕吓着两位老大人,两位大人估摸着也不会答应。两千骑攻打十几万人,怕是两位老大人要吓懵了。丁文朝自是不会怯战,还野心勃勃,琢磨着这就是辽镇军情司成名的一战了,打好了名扬天下,再也不用被人骂成鹰犬了。
………………………………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拒敌

    皇上陷入深深的自责,无法自拔,魏国公,方从哲一文一武便召集勤王兵马,防守南京,最不济也不能把南京丢了。然而各地勤王兵马还在招募,集结,乱兵却已兵临城下。兵力空虚的南京外围,如今只

    能靠衙役官差锦衣卫,还有军情司锐卒先抵挡着。

    “宣,丁文朝觐见!”上书房外,穿一身军服的丁文朝急吼吼进来,推金山,倒玉柱大礼参拜,却迟迟不见皇上吭声,一抬头瞧见皇上痴痴呆呆的坐在龙椅上,面灰白,眼眶竟还红肿了,这是唱的哪一出。丁文朝微一错愕,

    一个眼,方从哲起身几步走过来,和和气气的搀起他。

    “丁将军起了吧,都这时节了就别拘着了。”

    丁文朝顺势起身偷看着皇上,啧啧称奇,这位皇爷不是吓傻了吧,这可真稀奇了细,细想也不至于吧。

    魏国公也看不下去了,干咳道:“扶皇上回宫。”大太监王承恩含泪将皇爷扶走了,这当口没人顾得上皇上是不是抑郁内伤,城都快破了,大家伙都得被一锅端。皇上走了,南京知府,六部大员到偏殿军议,军情紧急各位朝廷大员竟气急败坏,破口大骂

    ,那架势让丁文朝心中颇有些鄙夷不满。这南京六部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人多嘴杂,倘若不是有个首辅方从哲在上面压着,南京六部也是一团乱麻,大明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