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骑-第5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不要小看了秦淮名妓,评书名家在这时代的影响力,一个说水浒的柳敬亭便鼎鼎大名,如今改说西南战事,更是南京城各家勋贵府上的常客。秦淮八艳,那更是后世人人耳熟能祥的历史人物,便是这些三教九流中出挑的人物,在市井百姓之中的影响力才大。

    复社,人高高在上的,天天喊着空洞的口号,如何懂得民间疾苦。

    马城将王月的私信收好,心中竟有些酥麻,对江南繁华锦绣之地隐有些憧憬,是时候布局江南了。这场舆论大战马某是赢定了,暗中指使王月,方世鸿两人使出这些犀利的手段,如今南京汉社便如同滚雪球一般一天天膨胀起来,汉社,几无顽抗之力。

    倪元璐看着方世鸿密信,一声轻笑:“方公子行事,倒颇有几分老辣。”

    马城不免笑骂道:“一介纨绔。”

    倪元璐想起方世鸿握着一把折扇,鼻孔朝天的纨绔形象,不免失笑,心中却暗赞这位辽王殿下行事,从无虚言。他说要入关争民心,那便是真的来争天下民心了,这位殿下一生行事走一步,看三步,智谋百出,当世这些英雄豪杰,不世出的枭雄人物,风流名士与他做对手便是极大的不幸了。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马城憧憬着江南繁华似锦,胸中豪气顿生,便轻声吟道。

    倪元璐眼前一亮,拍桌赞道:“好句!”

    马城老脸竟面色不变,对于剽窃后人诗词这种事情,早做的顺手了,便琢磨着给王月回一封信,挑一首佳作哄一哄她,这位女中学士倾城佳人劳苦功高,可得将她栓住了,又担忧她被人惦记。丁文朝的军情司,魏朝的坐探司在江南都有大批人手,按理是不会出什么乱子,却也难保。

    脑中浮现起王月那张欲语还休,千娇百媚的俏脸,终究是放心不下,一声低喝,便命人将丁文朝找来。

    深夜,戒备森严的行辕中。

    马城琢磨了半晌,终沉声道:“文朝,你亲去南京拜会国公爷,多带些礼品,人手要精悍,先不必急着回返。”

    丁文朝会意,施礼,含糊道:“少爷,咱底下人手黑,要死要活。”

    马城眼皮一抬,一道寒光一闪而逝,哼着道:“他不来惹你,你去惹他做甚?”

    丁文朝跟随马城多年,自是很好的领会了少爷的意图,这话得反过来理解,复社那些人不来招惹便还罢了,倘若对王月对了什么歪心思,那便怪不得丁某手黑,往死里弄了,这话中机锋就得反着听。

    给王月回了一封书信,嘱她万事小心,便交给丁文朝带去南京。

    深夜,汉中,蜀道大军调动是人喊马嘶,行辕内重又安静下来。

    嘱丁文朝带人去南京公干,倪元璐便听的眼皮直跳,心知这江南繁华之地,便很快要闹将起来了。

    江南,那是天下人的圣地,大本营,闹将起来那还了得。倪元璐心中却又隐隐有些期待,倍感爽快,江南是繁华之地可也乌烟瘴气,若能一扫阴霾沉疴,去了这枚压在大明头上两百年的毒瘤,倒也不错。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的云开见日月。”

    倪元璐微觉错愕,轻笑道:“殿下也喜读水浒么。”

    马城老脸一红,含糊过去,心说这句诗原是出自水浒的么,有些尴尬,心中赞叹这市井之言,话本名著的生命力真是顽强呀,话本演义里一句诗竟然也能流芳百世,说不得要授意汉社,炮制出一些颂扬辽军将士忠勇的话本,代代流传下去了。

    深夜,嘉陵江畔。

    二十二个精兵爬行了半个时辰,人人弄的遍体鳞伤,才杀气腾腾从乱石岗中暴起,端着劲弩强攻烽火台,爬上高处控制各处制高点。几声短促的惨叫过后,甲二烽火台第三层的守兵,身中数箭从高中坠落,扑通落地。
………………………………

第七百七十章 恩主

    第七百七十章恩主

    不多时,甲二烽火台第三层,一个黑影打出暗号手势。

    山下,大批明军精兵一片欢腾,此时天边竟微微泛白,血战一夜,五百精兵竟悄无声息摸掉了二十余座烽火台,望楼,还将流寇守兵的衣服扒下来,套在身上,装模做样在烽火台最高处走动,巡逻。

    翌日,清晨。

    嘉陵江对岸,几个黑色人影闪了出来,挥动旗子打出暗号。

    江北,马灿大喜过望放下千里镜,一声轻喝:“出!”

    小小渔村中便沸腾起来,数千精兵自房前屋后,山中,树上纷纷冒了出来,将打造好的木排推进水中。

    一刻钟后,近百条渔船,木排满栽着明军精兵,大举渡江。

    马灿放下千里镜,抱起那三岁女童,温和道:“老丈,请了!”

    那老渔民精神一振,吆喝一声,方圆数里内两三百渔民,老幼互相搀扶着上了船,随大军一起渡江行动。红日东升时,四千五百明军精兵过了江,忙着将木排拖进杂草中,以刀斧劈毁后仍进江中,不多时,一块块木头便沿江而下,消失无踪。

    马灿满意的拍拍手,留下一队照管三百川中百姓,便一咬牙追上前队。

    五十里外,便是剑门关天险的西侧,山高林密。

    数个时辰后,日正当空。

    一队三十余众的轻骑穿青色军服,戴宽檐毡帽沿山间小路巡逻,矮小的川马踩着小碎步,打着响鼻,让马背上一个身材粗壮高大的粗鲁汉子,看上去显得十分滑稽。川马矮实在不适合作为战马使用。

    三十余轻骑在马上左顾右盼,戴着遮阳毡帽一看便知是陕西边兵出身。

    陕西边兵出身的流寇,在张献忠部是绝对的精锐,都是常年与蒙古人打仗的精骑,战技不俗。陕西边军精锐骑兵,单对单碰上蒙古轻骑是稳占上风的。然而这种精骑都是边军军头的私产,家丁,待遇优厚却久无战心,一个个都是兵痞,军纪败坏。

    军中欠饷,可欠不到这些精骑头上,喝兵血不是这些兵痞造反的缘由。边军将领供养的家丁精骑还会欠饷么,自是不会的,这些乒痞造反是不想去辽东打仗,说白了就是一伙逃兵,却将替天行道的大旗打起来了。这伙不知廉耻为何物的兵痞,不愿去辽东打仗,不愿对上凶悍的八旗兵,便纷纷造反成了明末流寇中的精锐主力。

    李自成,张献忠两个边军出身的匪首,便是这伙逃兵中出挑的,成了气候的。

    三十余轻骑沿山中小路逡巡,左顾右盼,沿途烽火台纷纷打出旗号,这是每日例行的前言巡兵,却多半是敷衍了事。

    杂乱的马蹄声中,三十余骑渐渐停了下来,那身材粗壮的头目却有些疑惑。

    “这不对呀,这些烽火台,怎的换了一拨人么?”

    左右轻骑都手搭凉棚往左右山上张望,都是边军精骑出身,长期出入草原大多练就了好眼力,这是边军夜不收,侦骑的基本素质,隔着几里远便能看清人的模样,大致身材,这也是精兵的一种素养。

    那壮汉头目观察片刻,凛然色变道:“退,走水了!”

    话音方落,数百步外山坡上,灌木中伏兵四起,身穿黑色衣甲的大批精兵暴起,端着硬弩,提着刀盾蜂拥而至。数十流寇轻骑竟吓的面无人色,纷纷掉转马头,拼命打马奔逃,奈何川马又能快到哪里去。

    后方,山道两侧伏兵又起,箭矢横飞,激射。

    后队数骑身中数箭惨叫着栽下马,杂乱脚步声中,数十流寇轻骑落入精心设计的陷阱中,不时有人要害中箭惨叫着栽倒。

    “弃械!”

    几声马嘶,眨眼间数十轻骑被黑压压的明军团团围住,一具具硬弩不怀好意的指着。

    侥幸未死的流寇纷纷翻身下马,从腰间,背上解下兵器纷纷丢掉。

    “绑了!”

    一声低喝,数十流寇轻骑连人带马被拖进山林间。

    一刻钟后,山间小路上竟又变的空旷,静谧,竟是连血迹,杂乱的脚印都被浮土掩盖了,颇有些诡异。

    林间,树荫下。

    重重一脚踹在腿弯上,那流寇精骑头目扑通跪下,大颗热汗顺着额头直往下流淌,马城一笑,命人将堵在他嘴中的破布取出。

    “愿降,愿降!”

    堵嘴的破布取出,那流寇头目翻着白眼直咽唾沫,慌忙叫道。

    马灿坐在一个树墩子上,闻言笑道:“你倒知趣。”

    那流寇头目慌忙赔笑:“标下延绥镇,定边堡守兵李四贞,叩见将主。”

    马灿脸色转冷,森然道:“奸猾,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