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骑-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明遍地都是人才,万历朝涌现出的名将不知凡几,然而当今天子偏信偏听,不懂得使用这些人才,因此马城便笑纳了,将这些出挑的人才,将才纳入麾下。马城和袁枢商议,袁枢即可启程去登莱,召集袁公旧部乡党,驻军朝鲜东华岛,一应粮草军需由毛文龙支应。书房外面,袁可立重重的喘了口粗气,沉重的脚步声走远了。

    马城心中稍安,袁公也是不甘寂寞之人,让他在台湾养老也真是难为他了,如今旧部,长子都有了前程,老大人的心病也应该去了大半。当即取出印信给毛文龙写了一份手令,命其照应好袁公旧部。

    说来好笑,天不怕地不怕的毛大帅,生平最怕两个人。

    一怕马城,二怕袁可立,因为毛文龙还是义州游击的时候,袁公任内阁次辅,火爆脾气时常将出格的毛文龙训斥的抬不起头。毛文龙报功,袁可立在回函中破口大骂,说他虚报战功,骂的毛文龙两股颤抖,战战兢兢。

    马城另一重考虑是毛文龙权力太大,是该有个人分一分他的权了。

    毛文龙此人是真正的桀骜不驯,也是个真正的混蛋,换一个人也未必能容的下,不然,前世袁崇焕怎会冒着巨大的风险,将他先斩后奏了。袁崇焕容不下的人,马某人却容的下,这便是眼界心胸的不同。毛文龙要教化朝鲜,毛文龙还觊觎倭国,任他施展,日后封他一个朝鲜王又能如何。

    这便是眼界立场的不同,马城是最了解毛文龙这类人的,这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汉族主义者,也是个混蛋。然而这个混蛋终究是汉人,就算他折腾到天上去了,他也还是汉人,以马城的立场来看这便足够了。戚金死的壮烈,东江镇实际上无兵可用,失去了牵制建虏的一路重要力量。

    毛文龙在朝鲜万万不能有失,马城要用他的野心牵制建虏,这是极重要的一环。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四百五十三章 保护价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明骑最新章节!

    第四百五十三章 保护价

    两日后,巡抚衙门。

    虽然不知道马大帅为何要吃番薯,厨子还是找来了几斤番薯精心烹制后,做成了几道美味。马城见到洒了香料的几盘番薯一时无语,番薯么台湾是有的,不只台湾有番薯,甚至福建,山东都有人种番薯,野史真是信不得呀。马城叹气,番薯还用的着去北美洲找嘛,早在万历年间就传到大明了,万历之前的吕宋早就有番薯了。

    那么在明末搞番薯救国么,行不通,死路一条。

    到了马城这个高度,对大明的农业生产状况是了解极深的。

    明末北方大旱,粮荒,南方粮食产区却无力供应整个北方的需求,不是靠大种番薯就能解决的。这是因为明朝的农业高度发达,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都普及了,比如棉花,已经在全国普遍栽种,开原也有种棉花的,棉花种植已经普及到什么程度,普及到传统的米粮产区被棉花这些经济作物取代。

    传统的米粮产区被棉花侵占,主要米粮产地便集中到了湖广地区。

    所谓湖广熟,天下足,这可不是一句什么好话,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它代表着明末农业的结构已经严重失衡,不是靠几个番薯就能解决的,因为棉花,桑树这些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导致湖广要承担全国的粮食供应。甚至湖广的米除了供应北方,还要长途运输到江浙,闽广地区,这对大明朝这样的农业社会来说,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一旦湖广粮食产地遭受战乱,便不可避免的出现大范围粮荒。

    说白了,番薯救不了大明,因为大明的百姓不愿意种,主要粮食产区的百姓不愿意种,这是一个死结。种番薯的收入能和种棉花比么,种番薯能比的上养蚕抽丝么,你知道大明的生丝贸易量有多大么。如此大规模的生丝交易,生丝是从哪里来的,自然都是大明百姓种出来,养出来,抽出来的。

    说白了,大明的农业经济已经严重失衡了,这是后世都难以解决的难题。

    财帛动人心,全国的粮食产区,种粮食的越来越少,种棉花,养蚕的越来越多。这是拜大明发达的商业所导致的必然,太平盛世自然可以做到湖广熟,天下足,突然天下大乱便成为致命的隐患。流寇遍地,天下大乱,道路断绝,湖广的粮食运不出来,棉花,生丝又不能吃,诺大的大明王朝自然就轰然倒塌了。

    百姓只会看到眼前的利益,种棉花,养蚕赚的钱多,谁还去种麦子种水稻呢,不能将责任推到百姓身上。

    以山东为例,大明嘉靖年间,青州府临朐县,“民勤耕务,亦颇种棉花为布。”万历年间,兖州府汶上县:“棉花,漕河以西,地多宜之”,“布:河西乡民多纺织之”。棉花在山东作为商品大规模种植还是在运河流域。如运河以西,黄河以北的曹州府濮州,在万历年间,“其他肥饶。木棉一亩,可拾二百斤。有万亩之家者,其尚奢,楼观相望”。该州有“木棉成家者二三人,各巨万。”

    万历末年,巨野县的棉花,已经由以前的“白一色”,而发展到“紫花、湘花、茧花、豆花四种”。荷泽县“地多木棉,以棉为布。木棉转鬻四方,其利颇盛”。郓城县“其地广衍饶沃,土宜木棉,贾人转鬻江南,为市肆居焉。五谷之利不及其半”。定陶县“所产棉布为业,它晶皆转鬻”。东昌府之“高唐、夏津、恩县宜木棉,江淮贾客,列肆赍收, 居人以此致富”。

    治国艰难,千头万绪,马城也考虑过解决明末的粮荒,种番薯是万万不行的,如今只有一条出路,海外殖民,引进海外的粮食养活明人。

    今日之议,台湾巡抚衙门就在考虑出一条政令,在台湾的荒山上推广番薯种植,台湾开发还是一张白纸,随意涂抹,推广番薯种植不存在百姓的抵触。当然也不仅仅是种番薯,南瓜,土豆,玉米,荒山上能种的都可以种,务必要在三年之内自给自足,三年之内建设成粮食产区。

    当然,台湾自给自足之后,难免又回到经济作物侵占粮食作物的老路。

    这是无法避免的,只要种棉花,种经济作物的收入高过种粮食,百姓就会趋之若骛,升斗小民哪会去管什么粮食危机。经济作物侵占粮食作物的大问题,就连四百年后的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所以才有了粮食保护价政策。

    粮食保护价,是马城提出来解决根本问题的,大杀器。

    马城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强行推广番薯种植是荒谬的,不现实的,是要天怒人怨的,粮食保护价才是解决问题的大杀器。眼下,大明复制不了清朝的番薯盛世,经济作物大规模种植,商业高度发达的大明,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为什么清朝会出现番薯盛世,大明不行,因为明末清初经过了长期战乱,农村遭受到极大破坏。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出现了田多人少的局面。因此才出现了番薯盛世,因为番薯容易种植呀,既然无法复制番薯盛世,那么政府提供补贴,制定粮食保护价便是解决之道,后世就是这么做的。

    后世的粮食保护价,是为了解决谷贱伤农的问题,为了解决卖粮难。马城提出的粮食保护价,是为了解决经济作物大量侵占粮食作物的症结,殊途同归,都是极高明的政策。这想法一提出来,南居益眼睛的就亮了起来,巡抚衙门一众属官也微觉错愕,便满堂喝彩,这是善政!

    南居益这等老臣,能臣,一眼便看到了这个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巨大价值。这不仅仅能抑制经济作物的泛滥问题,不仅仅保护了基本粮食作物的生产,这还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善政,只此一道政令就能让天下归心,四海称颂,让台湾之地永为大明国土。下首属官们窃窃私语,南居益死死盯着马城,就差当堂质问你意欲何为,要收天下人之心么。

    马城面不改色坐的腰杆笔挺,南居益慢慢将锐利的目光收了回去。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四百五十四章 善政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明骑最新章节!

    第四百五十四章 善政

    良久,南大人才沉吟着道:“此为善政,然,多有不妥。

    一干属官哪还敢插嘴,行此善政,让皇上,六部部堂,内阁重臣如何自处,让天下人如何去想,去做,又如何看待台湾三司的居心。

    马城面色不改,堂皇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