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骑-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党中人当然不在此列,京中舆论逐渐反转,再也见不到各类集会上士子们唾沫口水横飞的丑态,在这一点上,马城是极欣赏魏忠贤的。一群没做过官的举人秀才,对施政,民情,军国大事一知半解,就敢对内阁,对天子喷口水,不严格管控可怎么了得。更严重的时候几百个举人秀才就能干涉朝政,实在荒谬。

    丫鬟,亲兵铺开毡毯,架起火炉、摆上酒壶、食盒,马城见这群新进士中,有两人十分陌生都是三、四十岁的样子,坐在倪元璐身边那人相貌清雅,言谈豪气,听得另一人称呼此人为“小修兄”,心中一动,此人口音似是来自江南。

    柳自华此时轻笑道:“容晚生冒昧问一句,先生可是姓袁?”

    这人讶然道:“阁下是谁,何处认得袁某?”

    柳自华潇洒长揖道:“晚生柳自华,原来阁下是袁石公之弟。”

    马城恍然,这相貌清雅、言谈豪气的中年人便是袁中道,字小修,其兄袁宗道和袁宏道俱已仙逝,公安三袁仅袁小修硕果仅存,也是王月的偶像之一。公安,竞陵两派同气连枝,前次在孙园折辱了竟陵派,打了小的,老的便上门理论了。

    心中着实好笑,这位袁先生可真是有些迂腐。又很得意,王月可是公安,竟陵诗派的掌上明珠,如今嫁人做了好媳妇,还为了夫君在江南奔波忙碌,这位袁先生多半是心生不忿才不远数千里,自公安来京师理论,这一口恶气应是憋出内伤了。众进士将视线落到柳自华身上,自然都明白她的身份,天底下没听说过柳三绝名号的还真不多。

    柳自华自是淡然自若,众进士多是守礼之人,寒暄几句也不会盯着她猛看。

    那公安袁小修笑道:“原来是柳先生,不俗,可喜。”

    又打量着马城,意味深长道:“马总镇,久仰了。”

    卢象升嗅出味道慌忙起身,招呼入席,还凑过来尴尬辩解:“此事,此事在下也是不知情的。”

    马城倒挺无所谓,天下读书人是一家,这位袁公能打听到门路杀上门来,不足为奇,应是在场便有他的同乡或者同好。公安派在明末影响之大,也是尽人皆知的,连清初诗词也受其影响极深,都是一脉相承的。

    落座,品酒赏雪。

    马城大咧咧坐到上首,笑道:“我家月娘曾向谭元春学诗,前几个月谭元春到过嘉定,俗话说别人的老婆好,自己的文章妙,话虽粗俗但包含世情俗理,谭元春以诗鸣世,我说他的诗酸寒贫薄、险涩零碎,谭元春当然不爱听,少不了要向袁公说我和月娘的坏话,可是如此?”

    袁小修冷冷哼了一声,众进士纷纷恍然,原来如此,这是公安派上门踢馆来了。却有一个不知趣的俏丫鬟,看着马城噗嗤失笑,听到别人的老婆好,自己的文章妙便忍不住失笑出声,慌忙又把小嘴捂上了,跪地讨饶。单薄的身体跪在冰天雪地中,映雪心中不忍送了个央求的眼色过来。

    马城一笑:“快起来吧,地上凉。”

    那袁小修带来的丫鬟费力的爬起来,让马城心中叹气,真名士也不过如此,视丫鬟奴仆为私产,肆意责罚,对公安派再也无好感。

    当下便冷淡道:“袁公这样的大名士对在下一介后生小子说久仰,在下惭愧。”

    袁小修针锋相对道:“后生可畏,在下的诗文在马大人眼里不值一哂,岂不是后生可畏。”

    两人火药味重了起来,马城却习以为常了,一位大名士自然是不会畏惧一个实权总兵的,这大明朝的文士可是很有风骨的,似公安派袁小修这样的大名士,在一个武人面前是不会低头的,这便叫做文士风骨,骨子里却是一两百年的文贵武贱思想,深入人心了。在场新进士里,想看他马总镇热闹的也大有人在。

    什么王八之气散发,天下名士倒头便拜,只是笑谈。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兵学民本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明骑最新章节!

    第二百八十一章 兵学民本

    收了人还要收心,要将这些新进士引入汉社,死心塌地的在新军中效力,这是一件极难做到的事情。

    马城心中盘算着,却不动声色道:“袁先生的诗在下也曾拜读,岂敢说不值一哂,只不过放在上下三千年里算不得大家而已。”

    这其实是大实话,公安派怎么能和李杜欧苏那些大家比。

    但在恃才自负的袁小修听来,就很不舒服,冷声道:“马大人既这般精于赏鉴,想必也能诗,不知能否让在下拜读几首?”

    马城却真没心思和这个袁先生论什么诗文,此时却退让不得,都是上次抄诗抄出来的祸,如今人人都说开原马五是王越第二。昔有王越诗词俱佳,领兵打仗则百战百胜,今有开原马五一脉相承也是一员难得的儒将。心中叹气这诗抄不得呀,一抄就抄出事情来了,好在有个王越在前面顶着,还不算异类。

    退让不得便正色说道:“袁先生既要指教在下,那在下求之不得,不如就今夜湖心亭看雪写一游记,袁先生一篇,在下一篇,如何?”

    众进士为之侧目,此时方知这位百战名将少年将军,还会写游记。

    柳自华却是知根知底的,深知马城平日里最爱的便是游记,便帮腔道:“就这么说定了,谁先来。”

    众进士被她风姿所慑,纷纷帮腔,此情此景一篇游记是最应景的。马城一边看着,一边坐到毡毯上,从映雪手里接过一杯山东白酒,杯口热气袅袅,酒香袭人,一口喝干,但觉一道热流直下胃肠,百骸开窍,浑身舒泰。

    袁小修自是不会怯场,冷笑道:“好,口占如何?”

    马城冷道:“悉听尊便,袁先生先请。”

    袁大名士自斟自饮,紧张思索,三杯后开口徐徐道:“万历四十二年,予客居京城,得以三游青龙湖,初自涌金门右行断桥下,时方五月,半湖荷叶,于隙中露湖影。七夕再来,又见湖畔柳穷为竹,竹穷皆芦,芦青青达于园林。腊月初十,大雪初霁,友人游湖看雪,乃欣然而往。”

    袁小修徐徐念诵,约四、五百字,这篇游记也算得清新可喜。

    柳自华不禁赞道:“袁公捷才了得。”

    众进士纷纷含糊了过去,也有赞上几句的,气的马城直翻白眼,心说这婆娘是站在哪一边的,这娘们还朝着他眨眼睛,为之气结。

    稍一沉吟,马城念诵道:“甲寅年腊月,余冒雪自京师来,泊舟青龙湖,是日黄昏,与兄长访众进士于青龙湖中,更定始归,四望皎然,乃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往湖心亭看雪。’

    众进士听到“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之句,不禁瞠目讶然,写景眼界如此高阔,游记中少有如此气象的。柳自华早已眉飞色舞,夫君念诵的这篇文,字字句句契入心田,都是她想写的,但一时又写不出来,被夫君娓娓道出,仿佛蔽塞的泉眼疏通,汩汩流淌,颇为畅快。

    众进士议论声中,袁小修神态讪讪,他那篇游青龙记略显繁琐,与这篇空灵清妙的“湖心亭看雪”没法比,一时间甚是沮丧,实在是汗颜。马城心中厌烦和柳自华对视一眼,二人一齐起身作揖。

    马城道:“湖上风寒,不耐久坐,袁先生这就别过。”

    两人转身出了湖心亭,众亲兵赶紧收拾器物跟在后面,一起下船去,李开元也轻笑一声,心满意足的扬长而去。湖心亭中连袁象升也有些尴尬,好好一场聚会被闹的不欢而散,不免埋怨起那不懂事的同僚,早见识过马总镇的辨才,连亓阁老也栽了个大跟头,想来文才也是不差的,这不是自取其辱么。

    马城胸中只有少许怒气,倒看淡了,这大明朝的文士对武人的轻蔑是根深蒂固的。连王越那样的诗词大家也被蔑视了,更何况他一个没有功名的勋贵,汉社在大明的发展实在太艰难了,可不是王八之气散发就能发展壮大的。一个武人想要在大明著书立说,这简直便是痴人说梦。

    胸中无名火升腾,老子就是要发展汉社做大宗师,兵学大宗师。

    老子就是要将柳自华,王月一干绝代佳人收归家用,气死那帮江南名士,一改这大明朝孱弱娘炮的风气。同一时期,正值欧洲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各类经典名著层出不穷,大明文人还在争论圣人言是不是戏言。借王月,柳自华两人扬名也是无奈之举,这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