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汉纪实-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高脑子极为活泛,在经过短暂思索后,眯着小眼文绉绉地说了句极为无耻的话,“诛灭大臣及宗室……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每次看到这句话我都不寒而栗,而胡亥的反应却是非常高兴,认为这个办法极好,交给赵高全权负责。按理说胡亥当时已二十一岁,那些为人为君的道理纵然不算明了也不会傻到这么离谱,可事实真真切切的发生在他的身上。从此赵高为祸秦廷。

    方针定下了,那就动手吧!当然,杀人也得分梯队来,有近及远,有条不紊,大刀阔斧,绝不含糊。

    第一梯队是胡亥的兄弟姊妹。很快逮捕十二个哥哥,把他们全家拉去咸阳菜市场砍了头。紧接着又在杜邮(咸阳东)将另外六个哥哥和十个姐妹及其全家杀死,刑场血流成河,惨不忍睹。还有将闾等三个兄弟(另两个没有查到名字)由于比较沉稳,胡亥搜肠刮肚实在找不出罪名,就把他们关在宫内,最后也懒得定什么罪名,直接逼他们自杀了事。还有一个叫嬴高的兄弟比较有眼se,知道自己不会幸免,本准备逃跑,但为保全自己全家老小,就上书胡亥要求为父皇殉葬,胡亥一看高兴了,还没找他事呢就这么主动,省了自己挖空心思想罪名,于是免了他全家死罪,还赏赐十万钱把嬴高给活埋了。到此为之,嬴政三十三个儿女,三十二个翘辫子,只剩下胡亥这根独苗了。好好长吧,能活着就不是件容易事。

    第二梯队是朝里的大臣。翻开历史看看,秦朝从来不缺少猛将,但到这个时候,秦军的顶梁柱非蒙恬莫属。但胡亥对他很不感冒,因为蒙恬严格意义上是扶苏的人,虽然扶苏死了,也不能再让他活着。当胡亥派人送毒药给蒙恬,迫使他自杀。蒙恬悲愤地说:“我手中有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仍足以谋反。但我宁死也不反,不然我无颜面对先人。自祖父起,我蒙氏对君王忠心无二,如今我无辜被害,难道做过愧对上天之事吗?”低头沉思片刻后,又无奈地自言自语:“我的确罪过不轻,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多里,可能破坏了地脉,这也许是我的罪过吧!”说完变服毒自杀了。蒙恬的死,彻底瓦解了秦朝大军的军心,也拉开大秦帝国灭亡的序幕。他的死讯传到军中后,兵将痛哭不已,随后他们用战袍兜土安葬蒙恬,由于人人兜土,以至于把蒙恬的坟墓修的高如山丘。

    右丞相的冯去疾和将军冯劫见胡亥大开杀戒,知道自己难免一死,就找个机会一商量,说了句“将相不受辱”,就一起自杀了。随后,赵高肆意屠戮、诛连大臣几百人,安排亲信,将朝廷上下全部洗牌,至此秦朝全权掌握到这个死太监手上。

    当朝大臣处理差不多了,换换对象吧。第三梯队就是那些可怜的地方官。公元前209年,胡亥出巡全国各地,途中稍带着把那些不听话的官吏全部诛杀。一路下来,杀了不少人,也造成了一个恶劣的影响,那就是很多地方都没人敢当官了。回到咸阳后,胡亥对这次杀人事件做了一个最终总结――腰斩李斯,夷其三族。

    敌人都杀完了,胡亥现在快乐了。收集天下美女以供yin乐,美女多了住不下,就盖房子,典型案例就是加快阿房宫的建设进度。还养了不少珍禽异兽供赏玩,为给这些牲畜提供粮食,很有创意地让全国各地官员向咸阳供应粮食,而且还禁止送粮食的人在路上吃所运的粮食,必须自带干粮。

    不管怎么说,胡亥是快乐的,因为在他的眼里,现在的自己是无敌的,想杀谁就杀谁,眼都不眨一下,威风的很。但也让大秦帝国走到崩溃边缘。

    嬴政统一全国后,狠锤猛砸了十几年,让老百姓苦不堪言,但有一点还是好的,满朝能臣猛将,再坚持几年不成问题,如果后继者能减轻重压,让秦朝重新步入正轨完全可能。可不幸的是,继任者是个二货,他爹只欺负老百姓,他则欺负所有人。把能臣武将杀干净了,大秦公司也该关门破产了。;
………………………………

第二章 大泽乡起义——(一)起事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胡亥听信赵高挑唆,开始残杀大臣,先后赐死蒙恬、蒙毅兄弟,促使军队士气低落。朝廷和军队中些许氛围的变化,立刻让匈奴人嗅到了异样的气味。当年频繁南下,sao扰北方各郡,时不时跑到长城下示威游行,顺便抢个劫、杀些人。

    胡亥的理想是享乐和折腾别人,但比较烦别人折腾自己,因此就想办件实事――征调人员去长城站岗。人有的时候会好心办坏事。胡亥这一生很失败,从来不干正经事,吃喝玩乐、赌博杀人啥都干,可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就干这么一件正儿八经的事,彻底把自己玩完。胡亥真的好无奈,费力不讨好,干了还不如不干,要是知道后果的话,打死他也不会干的,因为他征调这些人中有一个叫陈胜。

    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郡守根据董事长要求,安排两名军官押送九百人去渔阳(bei jing密云)。九百人不是个小数目,让这帮大爷提着两条腿去bei jing,沟深石头多,难保半路有逃跑的。逃跑一个半个没大碍,但要是成群结队地开遛,谁都受不了。这两名军官很明显没有刘邦的大无畏jing神。

    因此在出发前,从这些民夫中挑选了两个人,任命为屯长,让他们去管理这九百人。从管理学角度来说,这两个军官真的很有眼光,也很会管理。这个天才的配置,促使一件大事的发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一个先河,也送了自己的小命。这是两个军官自己都没有想到的,虽然最终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来,但我个人认为,这两个军官对推动中国历史的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是没有他们,就不会有这次成功的旅游活动,就没有或会延迟这件大事的发生,就可能重改中国的历史……

    被挑选出来的两个人,一个叫陈胜,河南登封人,以打长工为生,整天吃了上顿没下顿,饿着肚子、光着膀子下力气,要说是大老粗或者是个老实巴交半天憋不出一个屁的人,都能让人相信。可事实上,这个人很会说话,估计还读过几天书,认的一些字,虽然没到文豪的地步,可也够用了,还留下来两句话,到今天还被一些人当座右铭用。并且这个人还比较幽默,有一次和一群老实巴交的苦力在别人地里干活,干着干着就突发奇想,爬别人脸前说“苟富贵,无相忘”,见这个人没反应,立马爬另一个人脸前重复一遍。搞的别人莫名其妙,一个苦力,怎么富贵呀?见别人笑话,陈胜说出了他的第一句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另一个叫吴广,河南太康的一个农民,除了长的壮,一把力气、能打架之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事实上陈胜起初并不认识吴广,只是被通知一起去旅游后,才在道上相识。陈胜的冷幽默在别人那不是太管用,但吴广却崇拜的五体投地,俩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目的地很明确,那就出发吧!于是俩人发着感慨、讲着笑话、领着队伍直指bei jing。这次万里长征还没走一半,刚到大泽乡(安徽宿州),问题就出现了――下雨。一连多天的大雨,大水淹没了道路,让这支队伍停了下来,无奈之下只好休息。可休息是有成本的,因为这样的连番休息已经难以准时赶到bei jing,肯定要错过旅游的大好时机,饱眼福是小事,更关键的大秦公司不知道哪个缺德玩意制定了一条制度――“失期,法皆斩”。就是指叫你什么时候到什么地点,你就得什么按时到达,误了时间,全部杀头。这制度制定的,一点也不考虑实际情况,你看缺心眼不缺心眼。正因为这个缺心眼的制度,成了整个事件的导火索。

    继续旅游的结果是杀头,陈胜吴广没有那么傻,两位大哥都不是善茬。要我死?也不让你好过。俩人找个机会,肩贴肩、头对头地密谋半天,思来想去决定干件大事――造反。造反是个技术活,不是到人群中吼一声“造反”大家都跟着你干的,陈胜没有那么幼稚。因此俩人决定做些准备工作,烘托烘托气氛。

    准备工作分两步走,具体设计的有些复杂,但cao作起来比较简单。

    陈胜脑子好,就负责方案制定工作;吴广身手好,就去干搞技术、下体力工作。

    几天后,陈胜弄点朱砂绞尽脑汁的在绢帛上写了三个字――“陈胜王”。绢帛是丝织品,两个苦力竟然能搞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