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汉纪实-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耳不愿意让章邯搞拆迁,但自己说的话他又不听,因此很生气,也很无奈,就在旧城改造的前一天,张耳陪着名字叫赵歇的赵王,很不情愿地离开了都城,一口气跑到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

    不成想刚进巨鹿城,屁股还没挨着板凳,拆迁队又来了,带队的是另一个老对手——王离。王离领着二十万人把巨鹿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这一下,张耳没招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yu哭无泪呀,跑到哪你们跟到哪,这样拆下去,我以后可住哪呀?因此,张耳决定当一次钉子户,管你在外边怎么宣贯拆房政策,我就是不挪窝。

    就这样,拆迁办副主任王离和钉子户张耳,各自带着小弟,在巨鹿城对垒起来。

    双方力量对比:秦兵,二十万;赵军,不到两万。不过这也符合常理,通常情况下,负责搞拆迁的一般都是百八十号人,而钉子户就那五六个人而已。这种对垒方式,合情合理,

    说了半天张耳,大家会问那个陈余去哪了,他俩不一直关系很好,想一样的问题,说一样的话,快穿一条裤子了,张耳在当钉子户,你陈余怎么不来陪着呀?

    事实上,陈余也很忙。就在章邯带领拆迁队到达邯郸之前,他已经在半路拦截了好几次,不过这位兄弟被章邯赶的到处乱跑,四处游逛。章邯到达邯郸时,陈余兄弟根本没进城,跑的远远的看热闹。

    等张耳跑来巨鹿,陈余兄弟也很够意思,硬是凑了三四万人赶了过来。不过这位兄弟没进城,而是远远的驻扎在王离的外围,看着拆迁大队长站城门外吆喝。

    陈余实际也很无奈,王离带了二十万人在前边宣贯拆迁宗旨,章邯随后又带了二十万人跑过来助威,就驻扎在不是太远的棘原(巨鹿南)。陈余手上那点苦力,别说上前阻止了,就是站远远的说个“不”字就可能被敲翻。因此,陈余就这样远远的看着,只是在心里表示对张耳的同情。

    可就在此时,张耳顶不住了,因为断粮了。张耳很着急,可人家王离却不急,因为章邯虽然在邯郸进行拆迁后没搞过一项工程建设,但到棘原还是做了一个项目开发的,因为修了一条甬道(两旁筑有墙垣的通道),从棘原修到巨鹿,将粮草源源不断地送了过来,张耳一边喝风一边看着别人吃饭,心里很是伤感,因此派人偷偷出去叫陈余过来助阵。

    陈余不是傻子,就这么三四万人,跑进去如同往锅里撒了点胡椒面,找都找不到个影,现在让我往里冲,那不是要我的命?因此,陈余拒绝了。

    这一下张耳的火大了,因此打发儿子张黶和一个叫陈泽的军官又跑出来找陈余,张黶还替他爹给陈叔叔带了一句话,“始吾与公为刎颈之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安在其相为死!苟必信,胡不赴秦军俱死?”这句话看起来麻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冲进秦军咱们一起死。

    陈余一听这话也生气了,你都还活着呢,就要让我冲过去先死,咋能这么缺德。生气归生气,还是说了一句实在话,“吾度前终不能救赵,徒尽亡军。且余所以不惧秦,yu为赵王、张君报秦。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饿虎,何益?”

    你们俩个要死,抹脖子就行,哪有要这么麻烦,还捎带着让小弟们陪葬?张耳你在里边饿几天肚子,就要我冲过去,你还没死我都得成仁,这不是坑人嘛。

    可这一次站在他面前的是张耳的儿子,陈余在几经思忖后,最终给了他五千人。张黶是个老实人,为了救爹,二话不说带着兵就冲进了人群……

    张黶算是尽了自己的本份,说起来还是被他爹和陈叔叔合起伙坑了一把,因为那俩仁兄最终都没死,可他死了。张黶,你还是太嫩了。你爹给你陈叔叔刨了个大坑,不成想陈叔叔都还没跳呢,你却义无反顾地跳了进去。这一下可好,你爹和你的陈叔叔成了世仇。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张耳和陈余明显是对冤家,至此,这对冤家开始无休止的争斗,直至一方彻底缴械,方才结束。

    事实上,陈余还是帮张耳做了不少工作的,派了几拨人马到处通风报信,磕头叫nainai地请人来帮忙,并成效显著,各路诸侯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前来凑热闹的也不少。

    张耳另外一个儿子张敖领了一万人来了;燕国派臧荼带了两万人来了;齐国的田荣虽然不愿意救赵,但是齐将田都背着田荣带了万余人。

    这些乱七八糟的人数凑一起,还不够人家王离的一半。更重要的是鉴于章邯曾经一战杀了两个大王,还捎带一群喽啰的辉煌战史,诸侯们也没什么人敢上前较真,只是远远看着,呐个喊、助个威而已,要说起点作用的话,只是能在jing神上提供些支持罢了。

    陈余做工作是他自己的事,张耳不知道,也不愿意知道,根本不卖他的账。张耳只知道陈余还没有死,他没死我也不能死,纵然他死我也不能死。因此,张耳cao着文言文把陈余全家骂个遍后,还得接着饿肚子,肚子饿狠了,还是接着骂陈余。最终他的文言文骂人水平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陈余听说张耳骂他,也很生气,陈余一生气就骂那些不办实事的诸侯们;诸侯们一听也很生气,你骂我,我就更不办事。这群人开始cao着文言文互相对骂,在这一片哄哄闹闹的骂声中,张耳是最痛苦的,因为他还在饿肚子。

    在谩骂声中,诸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二十万大军包围不到两万人的城池,这是一次实力极为不均衡的较量,然而秦军却停了下来,任由让张耳派人出去游说,不管不问。

    张耳现在顾不上想这些问题,而章邯正眯着双眼盯视着这边的一举一动。钓饵做好了,鱼也近前了,但还没咬钩。

    咬没咬钩是章邯的事,可鱼饵有点受不了了,张耳无疑是最痛苦的。;
………………………………

第三章 乱世纷争—(七)狂人亮相

    就在这一片谩骂声中,宋义领着五万楚军到了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并非今河南安阳),当时已是十一月底。王离9月围巨鹿,当月去求救,折腾了三个月,这帮大爷才晃悠到河对岸,如果王离全力攻城,相信张耳的脑袋做成夜壶也快被用坏了。

    寒风肆虐,河水滔滔。

    漳河,河的北岸就是秦国四十万大军,吹起的羊角此起彼伏,擂动的战鼓振聋发聩;看不尽的军营依山绵延,数不清的军士纵横驰骋。宋义害怕了。

    害怕了的宋义命令大军就地休整,这一休整就是四十六天。当初为了等你宋义已经耽误一个月;千里迢迢跑到这里,你又要休整。就在着漫无目的地休整中,宋义给自己找好了娱乐项目,吃肉喝酒,听歌看舞,消遣起来。而五万可怜的士兵,在yin雨绵绵的初冬挨饿受冻。三个月时间,几万人就陪着你一个人玩。

    细雨飘零,寒风刺骨。

    怨言,随着这凄厉的寒风慢慢散开,士气渐渐低落,军心开始松动。漳河北岸,那秦军驰骋的声音,似乎随时会踏碎楚军脆弱的幻梦。楚军松动了。

    松动了的楚军在雨地漫无目的地停留着,绷紧的神经在ri复一ri的挨饿受冻中,逐渐松弛了下来。如果不出意外,无需秦兵进攻,楚军也会随时崩盘。从赳赳赴难到一盘散沙,只用了三个月。当怨言积淀到一定程度后,有人着急了。

    着急的人就是项羽。想当初我们叔侄上蹿下跳,费九牛二虎之力才有今天的局面,而你宋义只用三个月时间就能把折腾成一盘散沙。仔卖爷田不心疼。

    着急归着急,宋义是主将,更重要的是楚怀王已对整个军队的领导层进行换血,很多人并不听自己的。比如那个黥布,应该说他是武臣的人。

    着急了的项羽还是说话了,“秦军围赵,情况紧急,应带兵渡河,袭击楚军外围,和赵军前后夹击,准能打败秦军。”

    听完项羽的话,宋义很不屑地看了他一眼,悠悠地说了一段很长的话,“牛虻斗牛,志不在虮虱。楚军目的在于灭秦,不在救赵。秦军攻赵,战胜则兵疲马乏,我军可乘机胜之。秦军若如败退,我军可乘势西进,直取关中,一举灭秦。因此,秦赵先斗,楚作壁上观,方为上策。”

    猛然听到宋义的话,好像蛮有道理,可回头一想,简直是扯淡。

    真不知道宋义的脑袋是怎么长的,数学加减法都没有学好。人家二十万人围着两万人殴打,你还指望能让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