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般的既是纯真又是迷人儿,琼鼻樱唇,肤凝玉脂,活脱脱是王母娘娘身边的小仙女儿下了凡尘。
韩晴狠狠掐了自己脸颊两把,可爱死了,这要是在现代,活脱脱拍广告都能卖脱销的节奏啊。话说这被自己迷的不要不要的可还行。
………………………………
第三章 散奴
晚间莲花并桃花一起伺候韩晴吃了晚饭,菜色无非是地窖里储存的白菜土豆之类,且还在孝期,也并不能吃些荤菜。
随便吃了几口,就让人撤了碗碟。听着莲花掰着着头来算。虽说便宜娘亲韩顾氏只领着她的前身住在这小县城的二进小院里,但韩晴知道,当初便宜爹领了扬州瘦马回京并不敢真领进府,所以安顿在这宅子里给韩顾氏很是下了一些本钱。
只说仆从就是备齐了三房人,一房管出行,一房管厨房,一房管田庄收益,从小跟在韩顾氏身边的大丫鬟月季被配了出去,又从人牙子那买了两个没爹没妈的小丫头莲花桃花给顾氏端茶倒水。
安顿到大安县的头两年,便宜爹还因着顾氏颜色美,很是新鲜了一阵子,一得空就往这跑,后来顾氏生了女儿,病病歪歪的身子毁了伺候不好他,又因孩子不是男孩,不必认祖归宗,转头就迷上了家里新娶的姨娘,这边就彻底丢开了手不管了。
但是这三房人并两个丫鬟都是老实人,虽然这么多年也没有男主子,依然尽心尽力伺候娘俩儿,直到今天莲花说了姑娘要返还身契再每人补2两银子放他们走,几家人也是哭的不行。
一来怜惜小主子年幼失母孤苦了伶仃没了依靠,二来感念小主子心慈不收分文给他们销了奴籍反还送他们银钱,三来也知到如今年景不好眼看大灾临头田庄没了收益,所以大家纷纷表示不要银钱,拿了卖身契就各自逃难去不给主家添负担。
韩晴听到这心想这几家人不失为老实可靠的人家,都放走也实在可惜,奈何自己如今年幼,便宜爹明年才来接她进京,虽然有这空间作弊神器却不敢露出来,怕招了人猜疑,不好留下这许多人来养着。
她凝了凝神说“去拿了家里的零碎银钱并他们三家的卖身契,还是按我说的给了他们,然后再加一条,问清了几家人打算去哪避难,一来让他们有困难就找来我必接济一二,二来以后我若离了大安县也好知道往哪送信不至于断了联络。”
几句话说完,莲花桃花已经热泪盈眶呜咽起来,姑娘小小一个人儿,怎生得如此菩萨心肠,真真儿让人不知道怎么疼惜,做主子做到这地步,真是仁至义尽了。
“快去吧,趁着几家人还没睡,把钱和身契分了,再记录下各自的联络地址,明早就让他们去县衙销了奴籍。”声音既甜糯又娇软,却透着无法让人违抗的贵气。
莲花两人商量了一下,留了桃花给姑娘铺床伺候洗漱,莲花去开了夫人的箱子取银钱和身契,匆匆出去办事。
几家人听了姑娘后面几句话,也是互相抱头而泣,几个小子和小丫头更是看大人们哭的凄惨,哇哇大哭起来。
第二天早起,外面响动声让韩晴醒转过来,她昨天洗精伐髓后迫不及待开始修习空间传承的功法,根本不需睡觉,自是精神百倍,而且耳聪目明了不知多少倍,只要有心,多细小的声音都能入耳。
“桃花姐姐,外面是谁来了?”
“姑娘怎么醒了,三家人都说想给姑娘磕了头再走,早早来院子跪着呢”桃花轻手轻脚的进了屋,眼睛是红红的。
“那就过来给我穿了衣裳吧,我也随他们去一趟县衙。”韩晴伸手撩了撩浓密乌黑的头发说道。
桃花帮着笼着头发,总觉得姑娘这头发越来越美,隐隐的还泛着光泽,更加小心仔细起来。“姑娘小小年纪去衙门作甚,还是让莲花跟着走一趟就是了。”
穿罢了衣裳,洗漱完毕,又吃了两块素油糕点,韩晴带着桃花出了屋。院子里门房丁老头领着老伴一儿一媳一孙子五口人,厨房王婆子领着一儿一媳一孙一孙女五口人,管田庄的账房吴先生领着儿子孙子孙女四口人。齐整整的跪了一地。
吴先生两鬓已经有些斑白了,“姑娘还年幼,奴才这些人儿不能为姑娘遮风挡雨已经是奴才的不该,还要了姑娘的银钱,奴才们又是挂念姑娘又是惭愧自责。”
“吴爷爷不必自责,各位说起来都是看着我长大的,虽然是奴仆也是我的亲人,如今家里这样情况暂且不说,以后也该让我知道你们过的好不好才是。咱们这就去衙门吧。”说完,韩晴抬脚要走。
几家人又呜咽着难舍难离的情绪,齐刷刷磕了几个头,险些把脑袋磕破了,王婆子的媳妇王家的平时性情随了婆婆,最是大喇喇的爽利人儿,站起来肿着眼睛说,“姑娘要去奴婢们不拦着,奴婢抱着姑娘走吧。”
韩晴歪头一想也是,自己这小短腿虽说不似普通小孩走不了几步就累了,但是也是太短了点儿,这要一群人走到什么时候。
王家的抱起韩晴,感觉自己像抱了一尊玉人儿一样,心想着姑娘娇嫩得这么可人儿,长得更是漂亮得晃眼睛。这辈子能抱一回姑娘,上辈子不知修了多少福气来。
………………………………
第四章 救人
一群人顶着早晨就已经开始热的不行的太阳,匆匆来到衙门旁边的一户人家门口,这家主人就是县老爷的小舅子,姓周,叫周徕,是个鳏夫,也没有儿女,三十多岁的年纪,几年来一直追着陈嬷嬷跑,给县夫人急的不行。也不敢管,这周徕是老来子,老周家一根独苗,县夫人也有五十多岁了,简直把弟弟当成儿子养。
周徕很有股子楞乎劲儿,县夫人要是狠管他,他就嚷嚷要撂挑子出家去了。前几天听说韩顾氏去了,陈嬷嬷是韩家的小丫头的奶娘,前两年都是因为主子身子不好,婉拒了弟弟的求亲,现在这情况难道要带着主家小姐一起娶么。
这都叫什么事儿哟,县夫人独自在家又愁白了好些个头发不提,这厢韩晴知道找周徕帮着办销奴籍这事是最省力的。于是指挥着莲花去敲门。
门房睡眼惺忪的开了门,诧异了一下,听明是陈嬷嬷主家的人来,知道不敢怠慢,忙请了人进来,又让家里小子去禀明老爷。
周徕听了韩晴来意,自是义不容辞,立时也不等衙门开没开门,从县衙角门进去,找了姐夫来赶紧给办事。
周徕等着姐夫派人去办事的功夫,兀自想着心事,也不知陈嬷嬷身体好转没有,何时才能如愿娶进门儿。这韩家小姐小小年纪就能做主放这些家人身契,不知道能不能求她做主将陈嬷嬷嫁给我。
再说县太爷这边儿,吩咐了师爷给令人办了手续,这头儿又折回了内宅,找夫人去了。县太爷叫何尤,四十三岁才中了进士,因着书香门第家里小有恒产,求了任礼部侍郎的姐夫好歹补了个京郊的县令来做,如今在任已经8年了。
何尤与夫人两家通家之好,青梅竹马的长大,自己读书科举考了好些年,亏得夫人里里外外张罗才使得自己无后顾之忧,两个儿子如今都不在身边,也是一心举业在京城家里读书,女儿也早都嫁人了。平时两口子就把小舅子领在身边当儿子养,倒也挺得趣儿。
别人不知道,何尤是知道韩顾氏是谁家的外室的,当年那位爷帮着韩顾氏落户大安县,还是他上任没多久给办的呢。不过近几年没见那位爷来过,想来是撒开手不打算管了。
这些年韩顾氏一个女人领着孩子能在大安县安安稳稳的住下,也是何尤暗中照拂的结果了。何尤想着再怎样,韩家小姑娘也是韩家的血脉,如何也不能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儿出了差错。
想到这儿就跟夫人周氏商量,“弟弟刚才来帮着韩家遣散奴仆,销奴籍。韩家如今就剩下一个小姑娘并奶娘和两个大丫鬟了。弟弟又是一心娶陈氏,你看是不是接了韩家姑娘来家里养着算了?”
周氏皱着眉头,自己弟弟不好说道,对陈氏一万个不满意,一个弃妇,还是个奴仆奶娘,据说从小跟的女主子又是扬州瘦马,从根子里也不是什么正经人儿。勾的弟弟要死要活的,如今还带着拖油瓶。哎呦呦,头疼的狠。
何尤看到夫人脸色不愉,也不敢再提,只打着哈哈说“且再看看,再看看。”
这边周徕告诉韩晴事情办妥了,把几家的良民户牒给了莲花,又说要送韩晴回家,顺便探望陈嬷嬷。韩晴点头同意了,也是有心撮合他和陈嬷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