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白出侠记之青蛇-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百变三嫂来了。她自称是给一家老客户送酒来的,顺带着给李白捎来了三坛极品绍兴酒。本来,这事用不着她亲自操心,自有酒坊里的老管事来弄。她此行,表面上是给陆申奔丧。因为在长乐坡举丧,属特事特办。回到陆府按符合陆申身份的丧仪隆重操办正式的丧事,才是正常。这样,百变三嫂作为老人的亲属,就非得来一趟。不过,在她心里,还有一件事,可比表面文章更要紧。这就是,她想抄一些李白的诗歌旧作。为此,她特意请酒坊里字写的最好的账房,随她一起来了。此外还想要李白空闲时给她的酒坊写个店招。她这一番诚恳又妖媚的表白,使李白非常开心。写店招,眼下不合适。他还是偷闲篇短歌诗,交给账房抄录。

    这百变三嫂,是个交际家。有她加盟,陆府的丧仪,办得越发光鲜弘亮。

    李白心情大好。

    不过,这陆府今儿的命,就好不得。这久又来了事儿。——宫里的大宦官高力士,半遣家人来吊唁。皇家内府与陆申搭上了瓜葛哦,已令李白惊奇。惊奇之后是不安。因为那人言语里透出,陆申与高力士之间,似有合作。这大出李白意外,也令他大费心思。

    没等李白缓过神,不久又有事。回更头疼:“泰和”的总管账房陈子亚,托栈里的一个可靠伙计,给李白带来一口信:逃出长乐坡的印氏叔侄,又回到了镇上的“恒昌”铁器行。那与漠北客印西桥一伙的幽州豪侠刘陵,已于昨夜潜入货栈偏院、来投陈子亚;据说,他那儿有件来自太原市府的“烫手东西”,本来应是由印西桥交给陆申转呈的。如今这东西意外落到他手里。他要求李白帮忙,将印氏叔侄从“恒昌”铁器行劫出。陈子亚请李白快点拿主意。来人坐等回信。怎么办?此事重大,哪是他一人独裁、随口说得的。而李白琐事缠身,没片刻空闲。他只得请来人先在厨房歇息,着人去请老管家。他也偷空想一想。老管家那里迟迟没反应。李白只得再请。直到掌灯时分,老管家才姗姗而来。李白挑了一空档,把这事给他说了。老人愣了愣。却没说一个字、只管忙他的去。眼见天色暗下来,吊客渐少。可老人却还是不发声。李白闪身出了客厅、回到偏东的后边一小院。——老人许是忙忘了,他得想个辙,好把来人先打发了。

    132。异象

    这是个极隠秘的去处。

    先前陆申就常一个人待半天。李白来陆府后,就成了他的住宿、盘桓的地儿,也是他转往“广济堂”前养伤的地方。此地三邻高墙、间以茂密的常青树木。进院门是一纵北方少见的斑竹。绕出,是一片青砖地。尽头才是一所白墙青瓦的屋子。屋西一壁书,余者一炉一榻。极简,却也极净。往日,陆申就在此练功、静坐,偶尔读读书。老管家着陈四婶收辍一番,暂做李白的寓所。李白趺坐小憩。他自忖,不理刘陵,怕是说不过去;可要全由着刘陵的意思来,事情又愈闹愈大、不好收拾。这最后一个消息,最好在陆申醒来后禀报于他,由他做出决定。而麻烦的是,那陆申到现在还没醒。即便醒来了,能不能把这消息告诉伤病危重的老人,也还是个问题。正当他收拢神思、把一口真气降入丹田,一心入定之时,猛听得似乎有异声传来。咋一听,隐隐穿越弯曲的回廊,传到李白这院来的,是前院时断时续的哭诉声。再一辨,不对。远远地有“吱吱吱”踏雪而来的声响,而且是不止一人,阴沉匆忙。这院子,除老管家和陈四婶,整个陆府再没另外一人知晓。李白大起警惕。再细心一听,断定走在前面的,是俩青年女子。似乎老管家董述拉在后面。这有点怪。他扶膝起身、放眼朝门外瞧去。果然不出所料。就见来了老董述和身着青色衣裙的厨房使女二妞。这俩人陪了一个瘦身量、素色衣袂缓缓飘动的女子,一前一后跨入小院,在小院前的老槐树下停住脚步。老董述对二妞低声嘱咐了几句,让她一个人陪那女子进了厨房。随后,自个儿撩开大步,朝李白走来。李白见状,翻身下炕、迎到门前。老董述顿住脚。那女子转身瞧见李白。她赶紧敛衽一拜,随后又双手合十,行了个佛门的见面礼。李白不禁为之一愣。身旁的老董述微微一笑。他给李白解释道,此女子以前是京城有名的尼姑庵、位于城西南归义坊的“妙静庵”的知客,法号一凡。如今还了俗,俗名刘一环。李白垂下脑袋,双手合十还了个礼。他不经意间偷眼瞧她一过,心里不由得一惊。——这女子瞧去三十未到。素净淡泊如一湾清水的异常的脸上,虽然满是戚愁神色,却难掩那过人的灵异之气;而李白又分明从她那一袭洗得已泛白的淡灰色旧僧衣后面,瞧出与之相反的极深的城府。这般情形,出现在这么一个小女子身上,确实难以想象。

    那女子一笑,翻身自去。
………………………………

二十.女吊客

    133。女尼

    李白愣住了。

    老董述瞧出来,李白似乎对他把陌生人带入后院的举动,很不以为然。他苦起脸笑了一笑。他随后扭头朝屋外瞧了一眼,见再没旁人,便把身子一斜,坐在炕沿上。李白见状,赶紧趋身上前。他趁这空挡,问一问刘陵那边的事,老人打算如何处置。老董述却了个抢先,低声将刘一环的身世来历以及与陆申的关系,竹桶倒豆子般一股脑儿全对他倒了出来。

    这俗名刘一环的女子,却是大有来历。

    此人虽才二十七、八年纪,身世份外堪坷。还在襁褓时,她便已失去恃沽。靠了守寡多年、为人帮佣度日的奶奶,才把她养到七岁左右。眼看苦日子快熬出头了,却不料一场瘟疫夺去了老人的性命。眼见她不久便将流落街头。此时,有个与她家为邻的西域萨满教的女巫,见她身怀异秉、灵秀乖巧,便收养她。有一年,陆申的老妻重病,遍请名医调治无果,眼看就只有十天半月可活。无奈间,听人说起那女巫颇有法力。陆申便把她娘儿俩请来家中做了一场法事。那女巫说她已请得神的意旨,眼下可消得此灾。如七天后,病人移入另择的一乡间僻静之地的小庙调养三、五个月,才可再活三、五年。陆申照办。此举果然有奇效。不出三天,老太太的病势就有了转机。陆申遵嘱把病人移入女巫家附近一所庵堂,早晚由她娘儿俩照应。果然,陆申老妻后来又活了近五年。陆申很是感激。感激之余,认小女娃做了义女。而那女巫从此一举成名,大受京城各路权贵豪族追捧。

    唐先天二年初,当时权势熏天的太平公主,为与贵为大唐天子的李隆基争夺天下,也不惜降尊把她请到宫里助威。不过这回神没站在太平公主这边。这年七月三日,李隆基先发致人,一举赢得武德殿政变。事变后,太平公主以谋逆罪被赐死。女巫伏诛。小女娃也没逃过惩罚,被没入教坊。后来又因故得罪了教坊管事,于十三岁上被卖入妓院。此次倒是因祸得福。不久,陆申得知她被卖入娼门的消息,出重金将她赎出。经此人生巨变,小女娃看破红尘,执意削发为尼。于是,陆申把她托给了京城有名的尼姑庵院“妙静尼寺”的住持、老尼绝尘师太,取了个一凡的法号。而一凡也没忘了陆申,每每过一段日子,便会不横穿大半个京城来瞧老人家,嘘寒叨暖。也不知什么原因,前几年这女尼又还了俗、嫁了个姓曹的落魄读书人,又与夫婿回到城外老家杜陵,靠经营一家杂货铺维持生计。间或也给人作法,却不再收受任何好处。今日,得知了陆申的噩耗,刘一环便一早从城外的家中赶了半天路,来到陆府凭吊。她说想留在陆府念三天“金刚经”,为陆申超度亡灵。

    134。玄机

    原来如此。听老董述说罢,李白想也没想,便点头连声说好。老董述大喜。他跟李白定议,将最东面一处僻静小院,拨给曹刘氏给陆申念经超度。

    随后,他喊来厨房使女二妞,着她去小院安排沐具沐浴及随后三天的食宿起居的一应用具。二妞素来与女尼相善,闻言欢喜地去了。他又补充道,如今虽说这女子成了乡村少妇曹刘氏,却也时常出入高门大户、达官贵人之家,给人作法。此人近年来极受捧,俨然一个极高明的女巫。

    女巫?李白闻声一惊。

    老管家说到这儿,自觉失言,赶紧打住。随后瞧着李白似乎并没听懂自个儿在说啥,这才松了口气。盘垣片刻,他正要扭头离去,却被李白一把拽住。老人猜出他要说啥,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