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白出侠记之青蛇-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一耽搁不要紧,却把司马无疾惹毛了。

    原来,这司马无疾此行,并非如李白一相情愿,是来给他帮忙的。前面我提到过,他来“泰和”得了张盖的主意的。啥主意?我前面说过,是帮李白忙的。其实,这是明面。还有后头的暗面。张盖回到客栈后,想到今日李白出现后的种种情形,起了疑心。于是,借了给陆申瞧伤,派司马无疾打入“泰和”、摸清李白到底与陆申和印西桥是何关系。原想这活儿不重。结果大错。活儿挺重。忙完长乐坡的活儿,还接着兜起保镖的更重的活。想跟张盖通个信,却被李白拦住。他心里闷。——他此行不是为了干这活的。

    昨天傍晚还算顺利。那载了陆申一干人的小客船,打从小镇货栈后院起篙,行得飞快。只半个多时辰,便穿越春明门,经东市直趋平康坊东南河埠头。上得岸来,他着人找来了辆轻便马车。他准备把楼长善先送往“广济堂”将养几天。不料,楼长善回说,他要在陆府再待几天。等陆申伤势趋于稳定后,再直接回长乐坡。司马无疾傻眼了。因为此前李白交代过司马无疾,在他回来前,陆府内外的一应事务,陆府的一应事务由他与陆家的心腹老妈子刘四婶商良着办,不要别人插手。而一旦楼长善滞留陆府,以他在陆家的身份和地位,那他和刘四婶还怎地拿主意?楼长善瞧出了蹊跷。他倒也大度,声言不在陆府多话,让司马无疾放手管事。于是司马无疾重酬了船主,另雇一乘便轿。他事先把刘四婶请到河埠头、商量如何安顿陆申。随后,一行人悄然走小巷绕到陆府后院门,将陆申抬进陆府,安顿在后院东面一个最隠秘的屋子里。司马无疾让刘四婶把留在府里的仨护卫找来,安顿好各自把守的位置。他请刘四婶守在陆申病榻前侍候,自个儿只管四处巡走。只是这一路折腾,苦了陆申。到了半夜本已稍缓的伤势,又趋恶化。慌得司马无疾等人忙乱了好一阵。直到下半夜,见他的脉息渐渐平稳。司马无疾才松了口气。他让仨护卫轮班歇息,自个儿也席地打了个盹。不久,就听下人来报,院外有动静。他再不敢大意,严督仨护卫提神防范。等刘二潜回陆府,说出长乐坡的异动,他大为紧张。你不难瞧出,李白的意外提前回归,也给他解了围。熬过这一夜,就没的事了。他一边着小丁三告诉里坊更夫,小心巡察。一边赶紧请刘四婶叫醒满府老少。随后,院内各暗处,灯火齐举;满府老少,人手一根棍棒随身拽走。直到东边天空有点儿泛白、坊间有了人声,绷紧的弦,才松下来。

    他感觉累得慌。

    解禁的钟声响起,他就盼着李白回来。他好歇一会儿,抽身忙自个的。

    结果,李白就是了无影讯。

    心里窝火。

    107。学乖

    可事情还有另一面。

    李白意外提前回归意欲何在?司马无疾表面上乐呵呵地,心里却一直在打鼓。对这年青人他好感依旧,却也丝毫不敢大意。从昨晚到今晨,经他细心观察、打探和琢磨。陆申与印西桥似乎挺熟;他的遇害,似乎也与印西桥的京都之行,大有关系。他的这里面,李白参没参与,也是个迷。所以他是敌是友,不但张盖不放心,他的疑虑,一时也难尽释。这使他头疼不已。

    李白瞧去却是格外轻松自如。

    对司马无疾诧异他的意外提前回归,李白用含糊其辞地呵呵一笑了过。他满脸诚恳,先把司马无疾捧得比天高。回到陆府,李白还是老大。随后,他请司马无疾陪他转了一圈,跟满府上下道乏。不过这回李白留了个心眼。他没把提前回陆府的主要意图,告诉司马无疾和楼长善。

    司马无疾心里的闷气,随之烟消云散。

    他想尽早赶到城南香积寺去。——他估计,那印西桥会改由山间便道经城南香积寺入城。他托楼长善回长乐坡给张盖捎个信,就说去城南香积寺等他。他赶紧与李白道别。

    李白苦留。

    见他去意甚坚,也只得放行。

    他着人给司马无疾找了匹好马,亲自把他送到巷子尽头的朱雀门大街。

    108。回家

    随后,李白找来刘四婶,着她去请“广济堂”药号大掌柜。“广济堂”在陆府东北,与陆府只隔了一条巷子。这人转眼便到。此人叫严引泰。胖大身材,有一付好好先生的圆脸子。递上老管家的书信后,也只三言两语,李白便与他把事儿商议妥了。“广济堂”那儿的事,全由他给包了,李白只管把人送去。趁着清早巷子里人少,在刘四婶在胡一家的搭帮下,他把陆申移往“广济堂”的活儿,给干净利落地做了。李白一喜一忧。喜的是,在那老婆子身上,虽然多花了不少功夫,毕竟对长乐坡这桩血案,有了个不错的消息。忧的是,这一来事情闹大了,接下来麻烦会更多,陆申的处境愈加险恶。他倒是拜托楼长善,如果身子挺得住,请快点儿回“泰和”货栈料理后事。楼长善这下挺放心,决定还是先搭车回去。

    打理完这档头等大事,李白心续大好。这两天,他心里好憋。尤其是昨夜,心头一直蒙蒙的,昏昏的。如今那颗在腔子里翻腾了一宿的心,总算又回到了原处,亮堂了,松活了。于是,他索性拖了胡一家,找了家东市旁的小酒肆,有心痛喝一顿。那胡一家哪敢再喝。挂不住李白死缠烂打,免强喝了两口、再不动手。

    李白倒是愈发放松。

    他打发走胡一家,玩心又起,独自溜去东市漫无目的地逛了一大圈。

    回头时,已近前晌。
………………………………

十七.雨过天未晴

    109。喘息

    世间的事,也真好玩。

    就在李白等人仓惶离了长乐坡、奔回长安城的那一刻,有人却倒了个儿又回来了。谁呀?印氏叔侄。——这又是咋回事呀?

    当初拼得一身伤,才好不容易逃出。

    如今,耍了个回马枪、还满心欢喜。

    容我下面慢慢说来。

    前一回,我说到印西桥打马掠过长乐桥来。等他下得桥一瞧,却见印镇早已勒马横刀,候在桥脚下南向的小道前。印西桥大喜,赶紧奔向侄儿。与印镇汇合后,他勒马转身,准备与印镇一起、杀退追兵。却惊奇地发现,身后空空如也。此时,印镇已打马掠入小道。他稍一犹豫。随后忙催马斜过官道,紧随印镇沿浐水东岸碎石铺就的小道,向终南山深处狂奔而去。这一口气,便奔出十数里。眼见前面山势渐陡,了无人烟;后边又不见追兵,这叔侄俩才一勒马缰,把脚步缓了下来。这时的印镇,伤重不支,卧在马脖子上昏昏欲睡。印西桥忙翻身下马。他粗粗察看了一下印镇的伤情,随后将自己撕裂的衣衫扯下一大块,给印镇简单包扎了一下;又从马鞍夹层里取出几粒急救丸药,让他吞下。依印西桥的本意,此刻就该长驱疾进,绕道入京城。可眼下的印镇,哪里还能赶路。于是只得勒住了马。他抬起头来,见左近山腰隐隐有一条颇为陡峭的土路。这路的尽头,是僻静的深谷,似有人烟。他心中暗喜。随后,扶着印镇径往山谷里深处慢慢走去。他一边走,一边琢磨。他想,为何这回万般小心,还是没逃得一场偷袭?回想起长乐坡这番恶杀,他还心有余悸。虽说印镇伤得不轻,能借刘陵和戚科死拼逃得一劫,实属万幸。如果就此进得京城交差,也算是不辱使命了。只是他想不明白,那妖道干嘛丢了他,却对刘陵紧追不舍。

    而面对一大批凶悍杀手的拼命追杀,刘陵能否逃过?

    他实在不放心。

    110。误会

    这山间小道,是既窄又陡、忽起忽落。

    还七拐八绕的,颇难对付。

    走了约摸一袋烟功夫,道儿拐了一个弯。迎面竟是一大块拔地顶天的岩石。旁边棘茎丛生,似乎已无路可通。印西桥伫立四顾细瞧,终于发现右侧仅一箭之地,掩在一片苍劲的古树下,有一溜三间茅屋。印西桥屋前场后观察片刻,没发现可疑之处,这才把一颗悬了半天的心给放了下来。印西桥让印镇先斜靠在卧倒的马颈旁,然后撩开眼前丛生的棘茎,印西桥来到屋子前。屋子前的晒场上,满是各种药材,药香四溢。茅屋西面的小灶屋,已是炊烟缕缕。四周静得出奇,令他疑窦陡起。只见他翻身退到庭院一角,低声道:

    “老乡,老乡——”

    话音未落,斜刺里掠过一条黑影。这影儿直罩印西桥肩头,把个印西桥惊出一身冷汗。说时迟,那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