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白水三七演义-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金莲听了喜出望外,忙忙叩头,白娘子忙扶起,又小声说,“日本九尾妖曾受你大恩,庆记中药铺听说已经改成了居酒屋,女主人是原来的吉泽护士,她如今也成家了,我送你去她那边,她们都受过你恩惠,你现在就去吧。”

    潘金莲叩头,得知真的就要走了,不由又回头来看小树林前的武松。

    武松正在武大郎墓前追问潘金莲下落,语气不善,白娘子说,“你要与武松说句话么?”

    潘金莲摇摇头,“罢了,已经缘尽,此生也就莫再相见了吧。”

    武松听白娘子说潘金莲一分金珠不要,只身去了日本,怅然若失,“她去了日本,唉,既然不是她害了我哥哥,也不用跑到日本去呀。”

    白娘子问武松,“你也不关心她,又不待见她,她在此地多受人责骂,不若去日本,或能快活些。”

    武松默不作声,半响才说,“我原也想好好对她,只是命运多舛,身不由己。”

    许仙说,“武松兄弟,你真打算此后出家为僧么?”

    武松点头,“这一生杀人无算,飘泊无定,如今天下太平,终须为自己找个终点。”

    许仙与白娘子将金珠交与武松,又闲聊了几句,彼此告别,岁月蹉跎,往事如烟,武松已经苍老,厌倦了争斗,决意回六和寺,守候青灯古佛。白娘子于是划了个图形,将六和寺圈了起来,白娘子正欲动念,手指拈诀,隐约间发现六和寺内,原来那老法海竟留在了寺中。

    白娘子收了术法,对武松说,“六和寺另有高人蜇伏,也不须我来动手了,你便去吧。”

    武松也没想白娘子帮助,转身与许仙作别。

    许仙往回走时,见白娘子心情郁闷,便开解娘子,“娘子,潘妹妹去了日本也好,她也是命苦,没能生在一个好时代,她若能在日本找到个有情有义的人,自己也可以安心渡日,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苦难了。”

    白娘子点头,“一切还须看她自己,我又许了她三十年青春,也算是还了小青曾经误了她的岁月,只希望她莫再荒废,识人识已,不作不闹才好。”

    许仙又说,“那法海和尚是在六和寺么?这么多年未见,也不知他现在如何?咱们要不要去,去见他一面?”

    白娘子摇头,“法海有他的经要念,与我无关,我们与那法海也不算很熟,彼此无恩有怨,还是不见的好。”

    许仙想起往事,觉得还是别纠缠于这些神怪,太消极,不利健康,“娘子说的是,那咱们回家吧,明天我想去市里将证明办好,咱们回来了,应该尽快参加社会建设,咱们已经落后很多年了。”

    许仙一阵兴奋,看着街上红旗漫卷,墙上到处都是标语口号,与战争时代不同,路上青年男女个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敢叫日月换新天。

    许仙与夫人走在大路上,白夫人走了几步,突然停住了脚步,面色晦暗,神情低落,许仙回头来问,“娘子,怎么了?”

    白娘子有特异功能,她低了头,对许仙说,“诸葛先生受了批斗,与一群红**舌战,结果,他被下放去了河南基层接受人民群众再教育,月英妹妹正随他同行。”

    许仙哦了一声,“诸葛先生说过,*******,*******。他本意就是要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如今离开北京调去河南,那也是他意料中的,似他这样有才能又忠于国家与人民的,是会受到人民的尊敬和保护的。”

    白娘子缓缓舒了一口气,目光深情凝视许仙,“记得许多年前,相公说要去收复河山,投笔从戎,我说你是个书生,哪里做的来那些,相公却说自己有平生志愿,国仇家恨,宁死不忘,我便听你所愿,求了子龙,请了诸葛,国军征战,一年有余,你以为打仗就是打仗,可神仙们也有私心,尘世间又有哪一刻少了争斗,诸葛先生世称智圣,也免不了受人排挤陷害,相公本性善良,未成功名,反惹了一身罪罚,诸葛先生焚香传信,于是我问相公,仗打完了,又该如何?”

    “相公自然是不想做官,那时回了峨眉山自在快活,若不是法海纠缠,咱们也不会分离,后来,你也重情重义,远渡重洋,飘洋过海来找我,帝国日落,这因果循环,也不用太久来应验,你也只是一个散漫随性的孩子,读书写字,谈诗论画,若是有宋时悠闲,去了封建束缚,咱们也能好好过上日子,这一百年,太短,天下兴亡更替,物是人非,无论对错,相公,一晃五十年就从身边流过,诸多旧友渐渐退场,或荣或辱,都归黄土,历史自有人评说,真相也不必每人皆知,你也游历了天下,三观未改,虽未曾青史留名,却也走过一回,如今我再问相公,天地常易,家国同在,你如今回来,该当如何?”

    许仙听着夫人说话,不由感慨,对着娘子深深鞠了一躬,“娘子,这一生有你,是我此生最大幸福,想我文不能开篇明义,著书立说,武,…,哎,娘子,我以后便安心在家,寻一校园,教书育人,此后余生,相携共渡,唯愿国家太平,家国安康。”

    白娘子叹了口气,“若不是找到了你,这一千年该会有多寂寞,若不是遇见了你,又怎会知道爱人的意义。”

    许仙一阵感激,“娘子,这回从美国回来,见到国家与人民已经过上了安稳的好日子,我也不会再去胡思乱想了,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在这西湖边上,好好生活,你看可好?”

    白娘子心中烦恼,只因她隐约觉得诸葛先生正在遭受劫难,依先生性格,自然不肯退让,人生百年,终有一死,却不可轻于鸿毛,或沦为奴隶,这一番昨天已经说明,要去救人,只怕不能,所以与许仙叮嘱几句,许仙没听明白弦外之音,白娘子也不想说的太细,两人相扶相携,沿着河堤岸边,回到了家中。

    再说武松在武大墓前守了三天,之后收拾了东西,将武大留下的金珠带上,并鲁智深的舍利,一并背上,三步一叩,回到了六和寺前,正是破四旧之时,红卫兵所过之处,佛堂庙宇,尽皆拆毁,六和寺也不能幸免,半个月洗劫,已经拆的什么也不剩了。

    武松走进废墟之中,寻找着签真师的佛塔,将鲁智深火化后的舍利暂时供奉在塔旁,虔诚跪拜在师父舍利塔前,焚香叩拜。

    自外面走来一个长须皆白,手持钵孟的老和尚,见着武松背影,老和尚叹息一声,“师兄,你回来了。”

    武松回头来看,这老和尚正是法海禅师。
………………………………

第309章 

    法海如今真正的成为一个老迈的和尚,自日本传经回来后,交了慧能法旨,将佛门宝物归于宝库,又封存了三藏真经,至此潜心修佛,不问世事,使六和寺重回正道,藏经阁再传真经。

    这法海历经磨难,经猴王点拔,已经返璞归真,自回归后整日打扫寺庙,重修佛像,只一人将六和寺经营得香火旺盛,将这里的战火硝烟,血腥恶毒尽化为和善温暖,清净无为。

    只是不曾想,半年前,不知何故,来了一群红卫兵要过来拆庙,将佛像拿去炼钢,将藏经阁书卷拿去烧火,法海纵有法力,却是对这些凡人有所顾忌,无佛门法旨,法力不能施展,心中抱残守缺,也只能守着这几尺净土,三米佛墙,待佛光重启。

    人间无信者,法海瞬间长须变白,四十年光阴已成老朽,这一日,化缘而归,见墙内佛香重燃,似有光芒,法海迈步向前,只见一猛虎盘膝,蹲坐塔前,一雄狮环绕塔间,化为轻烟,法海叹息一声,唤道,“师兄,你回来了。”

    那猛虎回头,虎目相视,这猛虎正是那行者武松。

    师兄弟二人历经战火纷乱,家园重建,随着时间漩涡而去,二十余年来风雨苍茫,顺应历史进程,如今重又站在六和塔下,石板青翠,草木幽深,大地如旧,佛墙斑驳,似乎什么都没改变,又似乎一切都已改变。

    法海点上了烛台,六合寺燃起了微颤的煤油灯光,两人用了斋饭,法海念诵经文,武松说着,“没想到,师弟一直在这里守着,真是辛苦师弟了。”

    法海抚着念珠,对武松说,“师兄回来,是从此断绝红尘,相伴青灯古佛,还是暂住佛前,要回凡间纷扰处自寻烦恼?”

    武松说,“师弟可有何计议?”

    法海停了许久,才说,“师父圆寂之时,曾做一题,要贫僧作答,我当时只说,守戒律为善,犯戒律为恶。师父说我悟性太浅,于是这许多年我降妖伏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