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瞿式耜不相信恩师会这样的人,况且这只是大明日报传出的消息,真伪难辨,关乎一国之大事,怎可轻信。
瞿式耜很快冷静下来,命令一旁的赞画王栋道:“去将巡按郑大人请过来,说本抚有重要的事与他相商。”
“卑职这就去!”王栋应声道。
只是,王栋刚出巡抚衙门,便遇到了急匆匆赶来的广西巡按郑察。
郑察不等王栋开口,急促道:“巡抚大人可在?”
“大人请随我来,抚台正在后衙等着大人呢!”王栋情知必是巡按大人也知道了大明日报上刊登的消息,不敢耽误。
郑察摆手,催促道:“快!快领本官去!”
两人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前往后衙。
“抚台,大事不好了!”郑察一见到瞿式耜,满脸焦急道。
瞿式耜倒是恢复了以往的镇定,见郑察惊魂不定,喝道:“冷静!大明日报上刊登的消息,本官已经知晓。”
“嗯?”郑察一听就炸毛了,高声道:“南京失陷,大人身为广西巡抚怎能视若无睹?”
瞿式耜瞥了眼郑察,厉声道:“本抚问你,军国大事又非儿戏,你我岂能凭区区一份大明日报就能轻信?”
………………………………
第二百六十章 乱象初生
大明日报毕竟不是邸报,瞿式耜无法完全信任其刊登的内容,不过他内心还是有几分动摇的。
瞿式耜想了想,吩咐赞画王栋,“速去给本抚将大明日报的负责人找来。”
“卑职这就去!”
王栋走后,郑察皱眉道:“抚台,俗话说空穴不来风,这么大的事可不是一个小小大明日报能够编排出来的,南京恐怕。。。。。。”
“本抚也知道,待你我问过那大明日报的负责人,再做打算。”瞿式耜起身,走到堂外,凝望着南京方向。
郑察也不再言语。
没用多久,王栋便带着陈思恭回来复命。
“下官拜见两位大人!”陈思恭跪拜道。
“嗯?”瞿式耜听到陈思恭的称呼,诧异道:“你是何人?在哪里任职?”
陈思恭没有隐瞒,如实道:“下官陈思恭,现为桂王府长史。”
瞿式耜眉头皱的更深了,他明明让王栋将大明日报的负责人带来问话,这陈思恭所谓何来,望向一旁的王栋。
陈思恭看出瞿式耜的疑惑,继续道:“大明日报是桂王府产业,也由下官负责。”
“什么!”瞿式耜惊呼道,他没想到风靡梧州的大明日报竟然会是桂王府的产业。
半晌过后,瞿式耜目光如炬盯着陈思恭,神情严肃道:“本抚问你,大明日报上刊登的南京失陷的消息,究竟是真是假?”
“回大人的话,消息自然千真万确,这是桂王亲自确认后,大明日报才刊登的。”陈思恭老老实实回道。
这件事牵扯到桂王,瞿式耜心底本来还有一丝的侥幸,也彻底没有了。
陈思恭既然大大方方承认他的身份,还亲自来巡抚衙门,这就说明他肯定得到了朱由榔的首肯。
瞿式耜不禁老泪横流,他为他的老师钱谦益降清而感到耻辱,更为南京城的失陷而哭。
一旁的郑察急不可耐道:“大明日报上说皇上不知所踪,究竟是怎么回事?皇上如今在何处?”
既然证实了这则消息无误,郑察现在更关心的是弘光皇帝的下落。
陈思恭摇摇头道:“下官得到的消息就是皇上在五月初十便撇下百官,独自逃出了南京城,下落不明。”
瞿式耜缓过来后,问道:“南京到梧州何止千里之远,你们是如何这么快得到消息的?”
“大明日报为了得知江南最新消息,特意训练了一批信鸽,因此才能这么快得知消息。”陈思恭回答道。
“这样吗?”瞿式耜不再犹豫,斩钉截铁道:“本抚需要借你们的信鸽一用!”
陈思恭点头道:“大人若想用,尽管用就是,下官这就命人去替大人准备。”
“你去吧!”
陈思恭离开后,郑察不解道:“大人为何要借用桂王府的信鸽?”
“本抚要派人八百里加急赶往南京,打探消息,到时用桂王府的信鸽再将消息传递回来。”瞿式耜解释道。
“大人还是信不过大明日报?”
瞿式耜意味深长道:“不是信不过,毕竟这么大的事,朝廷却没有一点儿风声传过来,我们所有知道的一切都是通过大明日报得知,还是谨慎些为好。”
郑察小心试探道:“抚台是否想过,万一、万一皇上不幸罹难,我等给如何做?”
瞿式耜本想呵斥郑察一番,不过最终只是叹了口气,摆摆手道:“还没影的事,不要妄自揣测!”
说实话,瞿式耜对于当今皇上继承大统以来的所作所为也是十分失望,不过有些话终究是不能说出口的。
他脑中现在还想着大明日报是桂王府产业之事,他在梧州也没少看过大明日报,甚至,也养成了每天读报的习惯。
以前瞿式耜并没有将大明日报放在心上,可是发生了这么大事,细思之下,他好像抓住了什么,却又一闪而逝。
虽然桂王一家是因避难才来到梧州,可是就他这两个月的观察来看,桂王府在梧州的名声非常好,兴办作坊,安置流民,乐善好施,完全是大明宗室的典范。
瞿式耜想不明白桂王为何要开一家报社,目的何在,是为了赚钱吗?可据他所知大明日报一份才两文钱,根本赚不了多少才对。
这一天,对于梧州所有人来说注定是个不平静的一天。
南京失陷的消息如春雷炸响,给大明百姓敲响了警钟,不过一些有野心的家伙却看到了机会,蠢蠢欲动。
浔梧总兵李明忠府邸,大厅内,李明忠身穿一品武官盘领常服,端坐在太师椅之上,左右两旁都是他的亲信,参将刘超、游击将军霍锋一干人等。
李明忠虽然不怎么看大明日报,不过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他还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尤其是那句皇上不知所踪,更是让李明忠浮想联翩。
李明忠如今已是总兵,想要再升官几乎不可能了。他也曾羡慕过江北四镇的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四人,他们不过是拥立朱由菘登基称帝,寸功未立便可以封爵。
不过,如今大明日报上的消息让他看到了希望,在李明忠看来朱由菘被俘或被杀的概率很大,到时皇位必定空悬,而最有资格继承大明皇位的自然是身在梧州的桂王。
李明忠手握重兵,又是负责梧州的城防,朱由榔想要登基称帝,必然要拉拢于他,封侯,封伯,乃至封国公都将不再是梦想,他都已经迫不及待了。
李明忠环视两边见人已到齐,神情凝重道:“诸位可能都已经知道南京失陷鞑子之手,皇上不知所踪的消息。然我大明不能一日无主,桂王贤明,本镇以为能担此大任。”
刘超认为李明忠有些太操之过急,站出来劝道:“兵主,属下以为还是再等等为好,皇上毕竟只是下落不明,要是万一皇上逃得一劫,到时候兵主该如何自处?”
其余诸人见刘超打头,也纷纷附和,他们不是不同意李明忠拥护桂王登基称帝,只是毕竟朱由菘现在只是下落不明,李明忠确实太过着急了。
李明忠见到他的亲信都不赞成,内心有些不悦,不过正因为刘超的反对,也让李明忠认识到自己刚刚被名利迷昏了眼,昏了头,不由摇摇头,道:“嗯,那就再等等吧!”
………………………………
第二百六十一章 伊始
大明日报的出现让远离朝廷中心的百姓能够以最快速度知道南京城发生的事。
弘光皇帝不战而逃让众人深以为耻,尤其是对于读书人来说,更是如此,毕竟一年之前大明崇祯皇帝壮烈殉国。同样贵为大明皇帝,一个殉国,一个逃跑,两者一相比,高下立判。
虽说大明百姓打心底万分鄙视朱由菘丢下百官和百姓独自逃跑的行为,不过朱由菘的下落仍旧是他们关心的重点,每天都在翘首以盼,希望从大明日报上得知零星半点的消息,可惜大明日报之后再也没有报道。
期间梧州也流传出过一些小道消息,有的说皇帝已经被鞑子抓住了,有的说是皇帝逃到浙江了,有的说皇帝死了,出现了多个版本,不过人们还是更相信大明日报。
酒楼、茶馆天天聚集着不少读书人,有摇头叹气的,有破口大骂的,眼看着大明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