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有些运气不怎么样的,尸体都被人拿绳子挂在树上,供野兽啃食。
冯四有个朋友。就曾经是一名英勇的宋庆反抗者,后来这朋友就被吊到树上了,两天之后得到消息的冯四赶过去之后,发现朋友的尸体已经被野兽吃烂了,只剩下半边身子还有肉,其余都是骨头架子,按理说他应该为这种事情愤怒,并且给朋友报仇的,可他却无论如何都愤怒不起来,有的只是浓浓的恐惧。以及无论如何都挥之不去的恶心,这两种情绪让他根本不敢再反对宋庆,只能老老实实听命。
万幸的是,宋庆似乎也不打算把他们赶尽杀绝,只要你足够听话,每次都将抢劫所得交上一半左右,你就能够获得生存的权利,甚至偶尔遇到过往的徐州兵,他们还会跟你打招呼。现在已经有不少贼头子把这当做资本了,最近两次流寇头目聚会的时候,都会说今天徐州兵中哪位长官跟我打招呼了,甚至都记住我的名字了。每当谁说起这些的时候,其他人都会投去羡慕嫉妒的目光,恨不能以身代之。
冯四还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时候,不过今天运气似乎不错。那位带队的军官冲他笑了笑,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最近做的不错,南边还有不少大户。你没事可以过去看看,反正我们只要一半,剩下的都是你的,只要别被那些大户家的团练打死,过不了多久你就是富家翁,到时候哪怕不带兵了,拿着银子去徐州也能过上好日子,我家将爷最喜欢江湖朋友,不用担心去那边会被人洗了,踏踏实实过日子就行,哥哥我从前就是徐州那边的杆子,绰号翻山鹞子,大号李云聪,如今可是咱狗营的把总呢!”
“您,您是杆子出身?”冯四先是惊讶,随后立刻释然,眼前这位看起来的确像土匪多过像官兵,虽说这年头官兵跟土匪原本也没多大区别,不过李云聪身上的匪气依旧遮掩不住,宋庆也没打算让他遮掩,目的就是为了到处招降那些匪徒和流寇,如今果然就用上了这层身份,而且看起来非常好用。
李玉聪很得意的说道:“想不到吧?咱爷们儿当初也是被宋将军打过的,打服了之后直接就投了过去,我家将爷看得起绿林上的豪杰,直接就给了我个小旗做,这几年下来跟着打生打死,如今已经做到了把总,在徐州有房有地,不比你整日在外头做贼强?我看你年纪也不小了,该想想往后的事情,总不能一辈子都做贼吧?”
一口一个做贼,如果是别人说起来,冯四面上不敢表露出什么,但心中肯定有些不乐意,可从这李玉聪口中说出来,他却觉得没有丝毫别扭,因为对方从前也是做贼的,做派上就表现的再明显不过,可人家如今已经做了官,还在徐州有房有地,这简直就是画大饼给你看了,甚至都让你闻到点香气了。
冯四从前不过是个陕西农民,而且是最贫苦的那种,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也不会跟着三十六营的那些大头子们反朝廷,作为中国最普通的农民阶层,能有房有地那就是终身希望了,如今在外头打家劫舍,赚的再多那也是浮财,是无根之木,只要稍稍出点问题,马上就化为乌有,如果自己也能像眼前这位翻山鹞子似的,在徐州某个一官半职,哪怕只是个富家翁,也要比如今在外当流寇好得多啊。
想到这里,冯四的心思开始动了起来,毕竟这时候谁都不觉得流寇最终能够打到北京城,逼死崇祯皇帝,李自成还过了一把皇帝的瘾,但如今哪怕是最对造反最乐观的,也只想到了将来没准能够占住块地方,然后跟朝廷谈条件,要么裂土封侯,要么则是让他们全伙儿招安,到各处去做官,至于什么坐天下之类的,根本没有人会去想,哪怕想了也会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觉得自己这是痴人说梦。
既然没有这么个心思,那么冯四就好选择多了,他不是那么些流寇中的大人物,哪怕将来真的裂土封侯,或者说是招安之后做地方官,估计也没他什么事情,毕竟他手下就几百人而已,招安了估计也就是个总旗的命,而且还要整天担惊受怕。算计着朝廷会不会哪天来清算他们,到时候如今赚到这些钱财,只怕也都要交出去,来给自己买个平安踏实,与其这样的话,那还不如投靠徐州的好。
想通这一切,冯四对李玉聪更加热络,一口一个鹞子哥的叫着,客客气气请对方坐下,开始打听起徐州那边各种事情来。当然最主要的是打听自己这样的过去了,究竟能够得到什么待遇,这个才是他最关心的,翻山鹞子也是解释的非常详细,将宋庆对待他们这些江湖人物的待遇条件之类逐条拿出来说明,遇到什么具有徐州特色的名词之类,也都帮着进行解说,也算是尽心竭力的帮着宋庆拉人了。
跟这边差不多的事情,最近两天不断在河南各处发生。各路小股流寇的头目们都被找上,而负责跟他们‘闲聊’的,都是徐州系中那些土匪出身的军官,甚至还有乞活军的人过来以身说法。老子可不是那些徐州当地的土匪,而是正经造反过两次的,如今一样在徐州逍遥自在,你们不过是做过流寇。能有什么可担心的?趁早到宋将军这边来,往后吃香的喝辣的,弟兄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说着说着。将徐州军队体系说成个藏污纳垢之地了,可偏偏这还就是事实,徐州系中除了良家子弟占了七成名额之外,其余还就是朝廷叛军和各处魑魅魍魉组成的,若是换做其他地方,这种配置保准会出乱子,可在徐州却安稳得很,无论是乞活军还是那些土匪们,都已经是被宋庆彻底打服气的,因此过来效力半点忤逆情绪都没有,加上在这边吃得好赚得多,很多人甚至都觉是个美差,如今徐州当地不少土匪还在辛勤做事,等待下一次扩军的时候把自己收编过去,完成从土匪到官兵的华丽转身。
这种事实如今也在影响着河南当地的流寇们,让这些原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的流寇,内心深处忽然间多了一条光明大道,很多人都是当场就动了心,托人去找宋庆说说话,稍稍谨慎些的也都说是回去会慎重考虑,短时间内一定给出回话,决不让宋将军多等之类,随后第二日或者第三日也都决定投靠过去,他们毕竟不是高迎祥,只是些想要有房有地吃喝不愁的老农民,谁能够给他们这些东西,他们自然就去投奔谁,如今高迎祥正在跟陈奇瑜大战,投靠宋庆则成为了小股流寇们最好的选择。
招降河南境内的流寇,只是宋庆大战略的一部分,在河南屯驻了几天之后,他便决定就地招兵买马,因为车厢峡之后不久,皇太极的第二次入寇就要开始,现在只要多练出些兵马来,将来打仗也用的上,虽然暂时没法明目张胆的扩军,但却可以用河南义勇的名义把人拉走,反正他在本地有亲戚,大不了将义勇头目的名头都放在那些亲戚身上,等到真打起来的时候,朝廷只会觉得人不够多,才不会管这些义勇从什么地方来的,而普通人则会看到这些义勇的头目都姓宋,会记住这是宋家人在打建奴。
当然,首先他需要把自己在河南那一大家子亲戚都接过来,毕竟人家也算是地头蛇,而且在各处多多少少的都有些关系,拉队伍的速度肯定比他这个外来户要强得多,因此便将一直都跟着他的宋英派了出去,宋英也的确是不负厚望,很快找到了宋家在河南的族长,以及那些在族中说话管事的人,将大家全部召集到了一起,说出了宋庆的打算,同时让大家自己决定是否要去徐州。
这还真是让人有些为难的事情,如果按照常理来说,宋庆父子如今在徐州做出好大场面,家人们趋之若鹜的过去投奔是再正常没有的事情,可偏偏当年宋庆家那一支是主动分家的,而且这些年过去都没什么往来,如今让本宗这些人离开河南,跑到徐州去投奔宋庆,这多少显得有些丢面子,好像本宗向他们那个当年主动提出分家的支系低头了似的,换了谁谁心里都不会无动于衷。
当然了,宋庆也没让所有人都去徐州,只是过去一部分人而已,其余的要在河南当地拉出队伍,可这拉队伍的差事,似乎也不是什么正经路数,虽然跟谋逆造反扯不上边,但看上去总是不那么有底气,而且拉起来之后还不是正经的官兵,只是以河南义勇的身份出现,隶属宋庆的狗营而已,义勇这行虽然听起来名头挺不错,宋庆当初的队伍也有徐州义勇,但总归还是没有个正经的名分。
这年头大家都相当看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