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犬-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就是第三轮,第一轮的印象是当初在京城时候那短促的接触,第二轮则是在《崇祯英烈传》里头,这两次的印象中,宋庆是个堪称忠义无双,勇猛无敌的将军,如今又要加上知礼,这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武将毕竟是粗人,哪怕你读过几本书,在这年代依然被人认为是粗人,粗人自然也就基本上不懂礼数,历朝历代的皇帝除了李世民那种绝对的大胸怀、大气魄之外,其他皇帝在喜爱某个武将的时候,都是会加上几分小心的。

    毕竟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给各位当皇帝的都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哪怕朱元璋和赵匡胤这种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样要在天下大定之后,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对付昔日麾下最为倚重的大将们,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礼数的问题。

    这个礼数不是指的单纯的礼貌问题,而是一个臣子的心态问题,多少开国大将都因为心态不对路,多了几分不该有的想法,最终一顶谋反帽子扣上,全家直接拉出去挨刀子,因此皇帝都十分重视这些东西。

    皇帝重视的,臣子们自然也就需要重视,还在辽东的时候,孙承宗就给宋庆讲过这些东西,宋庆也是真往心里去了,今日跟随太监进了紫禁城,一直就是副老实巴交的模样,各处该给的孝敬也是一文不少,力争做个懂礼数的好将领。

    王承恩之所以对他有这个印象,说白了就是手下小太监所说,小太监可都是拿了宋千户红包的,说几句好话再正常不过,何况他们也不是撒谎,宋庆确实是表现的非常不错,就在规定处老老实实站着,那地方宫里人都知道,实实在在是个风口,可不管那些拿了银子的小太监怎么劝说,宋庆也不肯挪个背风的地方。堪称是面圣武将中的典范了。

    小太监们也很崇拜宋庆,若是论整个紫禁城中最喜欢跑出去听听书,看看热闹的人,肯定就是他们这些身份低微的小太监。大明虽然有内书房的惯例,可这内书房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进去的,一般的太监想都不要想,因此文化程度也不算高。最是喜欢那些演义故事,这几日京城上下都把宋庆传成半神了,他们心中自然也对本主儿格外好奇。

    今日一见还真是名不虚传,宋庆身高在上辈子都算是绝对高度,最多在篮球场上算个矮子,否则走到其他地方都能算是鹤立鸡群,加上浑身筋肉匀称,虎背蜂腰,长相也很不错。多少场大战打下来。又自有一番肃杀英武之气。将原本因为年龄问题导致的青涩全部冲散,俨然一副国朝名将的模样,让小太监和听闻消息。前来围观的宫女们都看傻了。

    外面百姓看皇宫威严,皇宫内的人却觉得无聊透顶。这地方任何角落都要带着规矩,哪里比得上外头自在,今日好不容易有个热闹可瞧,又是这几日的风云人物,顿时都凑了过来,隔老远围着宋庆等人指指点点。

    “瞧见没有,最高那个就是宋庆,《崇祯英雄传》上头一号英雄,听说是追着建奴大汗跑的!”

    “那个大胡子就是薛五,看着力气就大,难怪是用大锤的!”

    “那两个年轻的哪个是王坚?哪个是洛小北?”

    “最老那个该是胡捷吧?听说也是邳州卫那边的指挥使,手上功夫不错的!”

    宋庆这人其周围事物非常敏感,很快就察觉到了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基本上就是关在笼子里的珍稀动物,一帮没见过什么市面的太监宫女,似乎都在围观,多少觉得有些尴尬。

    不单单是宋庆,薛五等人也是如此,这帮人都是头一次进皇宫,还不像宋庆上辈子游览过清故宫和西安汉唐宫殿之类,一切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绝对的新鲜体验,同样也是紧张体验,薛五几个年轻的还好,毕竟初生牛犊不怕虎,老老实实跟宋庆站在那里,没多会儿也便缓和过来,胡捷却一直都处在紧张之中,内心深处的兴奋同样是久久无法平息。

    宋庆看出不妥,生怕这位大爷紧张夹杂兴奋,最终变成癫痫,再来个君前失仪什么的,赶紧小声道:“胡大哥,稳当些,等会儿见了陛下,一切看我眼色行事。”

    “好,老哥知道了。”胡捷深吸一口气,开始努力平复自己心情,片刻之后总算稳当下来,过来领人的小太监也到了,又仔细交代了几句,便领着人往保和殿走。

    到了殿外,小太监叫众人等在门外,自己弯着腰走了进去,没多会儿又走了出来,将几人带到保和殿中,低眉顺眼道:“启禀万岁,宋庆等人带到了。”

    宋庆也知道该磕头了,赶忙领着众人跪下道:“微臣统制徐邳二处兵马宋庆,率部下薛五、王坚、洛小北,及邳州卫指挥使胡捷,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下去吧。”崇祯略有些低沉的嗓音适时响起,挥手让那小太监退下,跟着沉默了一阵,这才说道:“宋庆,咱们也是熟人了,不必这般拘礼,站起来答话吧,其余人等也都平身。”

    “谢万岁!”

    所谓入乡随俗,宋庆不排斥跪拜磕头,但也绝对不会对这事上瘾,闻言立刻站起身来,下意识打量下对面的皇帝,见崇祯穿着黑色的龙袍,也就是明朝皇帝的休闲装,心中对这次的赐宴也有了个基调,至少皇帝看起来是比较轻松的,那么当然也就能聊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崇祯虽然不是正德,但一来年纪还小,二来平时太忙,估计也不会排斥这些。

    心中有了基调,宋庆胆气壮了几分,抢先说道:“陛下气色要比当日好得多了,不过却是清减了几分,微臣在徐州时,也曾听闻陛下勤政乃本朝之最,便是唐宗宋祖也不过如此,只是政务是做不完的,还望陛下多多保重龙体才是。”

    “唉……”崇祯重重叹了口气,顿时有点找到知己的感觉,可又觉得这做派未免太过颓丧,忙又打了打精神道:“朕也不是不想休息,可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些,本以为诛了魏忠贤,就能江山永固,海晏河清,谁想到还是有出不完的事情,做不完的政务,也就是今天你要来,朕才能偷得半日光阴,否则这会儿怕是还在批改奏折呢!”

    这话宋庆听着还没什么,身旁伺候的王承恩却是很在意,崇祯这话听起来平常,却是透出一种很家常的味道,可宋庆一不是皇亲国戚,二不是世代功勋,只是个刚刚冒出头来的将领而已,只听皇帝的口风,竟是有点将此人当做家人的意思。

    他素来细心,知道有了这种印象之后,宋庆只要自己不作死,将来前途光明是没跑的,干脆做个好人,凑到近前道:“皇爷,您看宋将军他们一路风尘仆仆,又在外面候了不少时候,是不是该给个座位?”

    “嗯?”崇祯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见宋庆还在站着,虽说身材魁梧看着很威风,但同样也有很大压抑感,笑笑道:“若不是大伴提醒,朕几乎忘却,来人呐,赐座!”

    皇帝赐座,自然有几个小太监过来侍候,搬了几把不知道多名贵,但看起来挺不错的椅子,宋庆再次领着几人谢过了恩,临坐下时还朝王承恩那边望了一眼,轻轻点头,王老公也是眨了眨眼皮,一切尽在不言中。

    坐下之后,崇祯再也耐不住性子,开始问起大凌河之战的事情,虽说这几天他快把《崇祯英烈传》的文稿翻烂了,但从当事人口中再说一遍,意味却完全不同,何况宋庆的能说会道也给崇祯留下过深刻印象,因此忙不迭的开始问话。

    这些东西宋庆早已经烂熟于心,否则也写不出那么演义化的故事,当即从到达辽东开始说起,将一段几乎可以说是狂风巨浪般的战事,更加艺术化的加工了一遍,不光是崇祯停住了,连老于世故的王承恩也停住了,旁边伺候的侍卫和小太监们,更是集体进入呆滞状态,都支棱着耳朵,生怕错过一星半点的精彩内容,整个保和殿进入宋庆评书模式。
………………………………

第三百章 面圣(下)3

    感谢田连元,感谢单田芳,还要感谢郭德纲!

    宋庆发自内心对这几位艺人无比感激,如果不是从小到大听他们的评书和单口相声,他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故事编纂能力,看看如今这场面吧,对面坐的可是九五之尊,再后头站的是大太监王承恩,那都是见多识广的主儿,哪怕其他小太监和侍卫们,整日混在宫禁之中,各处消息也别旁人多不少渠道,如今可都是木偶一般在听自己讲故事,这成就感啊……

    听过了大致梗概,崇祯再次感叹一番,开始朝个人方向迈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