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镡说道:“时也命也!这命理只说虽然玄乎,但是却又不得不信。佩芳先生此次屈尊赴兰,云济实是惶恐之至。”
乔荩臣说道:“都督过谦了!佩芳本欲在京师与都督会面,可奈何都督家父染病难以得见,故佩芳只好冒昧前来还望都督千万莫要怪罪佩芳为是。”
邱镡听后看了看乔荩臣说道:“佩芳先生言重了。佩芳先生和锦堂先生能来甘肃,实是云济的福气,可云济却不知佩芳先生和锦堂先生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这时台上言道了第二场斩陈式,只听台上陈式唱白道:“……阵前打败仗,含羞脸无光。”而乔荩臣这时也说道:“邱都督,实不相瞒。我乔家虽然在外人眼中依然家大业大,但是自家事自家明。自前清覆灭之后,民国成立中央银行,原存于我钱庄之户部存款系数转存于中国银行,并且家族之前与前清交易颇多,突然之间改朝换代,损失颇大。加之蒙古变乱,北疆生意难以为继,可以说我也正如这陈式一般‘含羞脸无光’啊!”
邱镡听后说道:“佩芳先生,请恕云济直言。乔家的落败其实不在于先生,而是在于其本身。自古我国就贬斥商人,所以商人为求自保往往依附官员,就如前清‘红顶商人’胡雪岩,依附于季高公,结果兴因季高公,败因季高公,而乔家莫如是也!”
这时乔映霞却说道:“都督言之有理,可我等一介商人又能如何?就如都督,倘若提兵至乔家,乔家又能如何?所以都督所言虽在理,可于现实却无用。”
邱镡听后笑道:“锦堂先生,我邱云济可不会提兵威逼。想必二位先生也知,我甘肃鼓励工商,不但免除各地厘金,而且对投资之人仍有补助,并且目前正在制定甘肃工商业条例,以其使全省工商业能有个平稳发展。”
乔映霞听后说道:“可是都督免除了农业税,却对商人收高税。”
邱镡一听说道:“佩芳先生当知,农人一年之中土地所产的利润相比于商人行商可以说是九牛一毛,所以农业税免除则是应当。而商业税甘肃按照固定税率15%收取,并不是很高,行商所得100两,上缴15两,自己仍有85两,刨除各种消耗,利润还是占得多的,并且相比于厘金少了很多了,佩芳先生和锦堂先生不妨算算便明白了。”
乔荩臣说道:“我知邱都督所为,我也曾在洋行做过,自知西洋诸国不免以商补农。佩芳想问都督,欲在甘肃以商为主?”
“非也!”邱镡说道“任何产业都很重要。农民产量供天下人饱暖,商人行商供天下人衣暖,工人做工供天下人行便,所以三者缺一不可。”
乔荩臣听后问道:“那甘肃如何确立三者比重?”
邱镡说道:“目前来看农业为重,毕竟甘肃仍有不少百姓吃不饱饭;其次当属工业,没有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就谈不上富强;最后便是商业,行商换来甘肃百姓所需,贩卖甘肃百姓余下之物,令百姓富足。”
乔映霞说道:“都督,此举还不是贬低商人?”
邱镡说道:“非也!农、工、商三者皆重,只是占比不同,我已说过三者都不可或缺。农业占比50%,工业30%,商业20%,当然这只是目前来说如此,但我希望经过多年发展之后,甘肃的经济占比重农业降低到30%,工业增加到40%,商业增加到30%,到那个时候才是甘肃真正领袖全国之时。”
乔荩臣听后说道:“那都督可容佩芳插足其中?”
邱镡听后说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乔荩臣听后和邱镡笑了起来,而这时舞台上也进入到了最后一幕黄忠用拖刀计斩夏侯渊,而后在舞台上哈哈大笑。
………………………………
第五十一章 大婚之事
时间很快进入十二月份,甘肃的天气更加的寒冷,可是甘肃的建设还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虽然土地冻实新的工程无法施工,但是已经投产的钢铁厂、油田、金矿却还是一派火热,就在邱镡离开永昌县十天后,永昌白家咀发现大规模铜镍矿,因为天气寒冷无法开工建设,但是却狠狠的刺激了正在甘肃各地勘探的勘探队,于是只见一个个勘探人员朝气蓬勃、热火朝天的扎根于甘肃各个地方,以其可以发现更多的矿产资源。
相比于能源产地的热火朝天,此时的平凉也是一派忙碌,这里的老百姓一个个脸上带着笑意,兴高采烈,原因只有一个——邱镡要大婚了。离民国三年的元旦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北京那边段祺瑞、段启涛作为女方亲属亲自护送着段宏倩朝着平凉而来,本来在兰州和乔家仔细商谈的邱镡也被自家老父亲亲自强压着递解回平,而乔荩臣、乔映霞兄弟俩也在不断的窃笑中随着邱镡来到了平凉。
邱家上下忙忙碌碌的为邱镡大婚做着准备,可作为主人公的邱镡却带着乔氏兄弟在平凉各地巡游。这一日他们来到了位于华亭县的莲花台,而华亭因为煤矿的开发,此地拥有诸多的外国人,并且平凉作为邱镡的起家之地,更早的便吸引外国人和外国资本,伴随着小洛克菲勒的一游和推荐,很多外国人都前来这里做投资,因此平凉的外国人的数量在逐渐增多。而外国人最大的喜好就是在闲暇时间四处兜兜转转,而平凉很多风景秀丽的地方都还是一片处女地还未开发,这更加的吸引了外国人,于是平凉就多了很多初级的旅游景区,而这莲花台就是其中之一。
莲花台,位于陇山顶峰五台山之阳,离华亭城西80华里,古称“龙首山”,民间称“莲花台”,因山顶有一巨石形似盛开的莲花而得名。台高30米,有天然石塔一座,左悬右垂,十分险峻。秦国灵公在此地修建祭祀炎黄二帝的“上下台”,自此一直到唐宪宗时期都是历代皇帝祭祀炎黄二帝的场所。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因陇山被吐蕃占领,唐宪宗李纯将这个皇家祭祀炎黄二帝的专用神坛敇封为“青龙山”,交由平民百姓供奉香火。莲花台分上、下两大部分,由千佛洞、灵官台、八仙台、三清台、老君台、玉皇顶、聚仙桥、老佛头等六台二桥三十多个重要景点组成,除此之外这里群山巍峨,森林茂密,物种繁多,山既有北方雄,又有南方之秀;水既有江南之柔,又有北方之美,山与水构成了奇、险、峻、秀、妙等独特的自然景观。
此时邱镡和乔荩臣、乔映霞三人及邱镡的护卫来到上台的主要景点“千佛洞”,这千佛洞邻近一高大的石崖,崖下又有一石洞,洞内石缝中流出一股清澈甘美的泉水。邱镡对着乔氏兄弟笑着说道:“佩芳先生、锦堂先生,这泉水据说‘十二三人注水水不涨,千万人用水水不减’,并且此地百姓常年饮用泉水,说有袪病延年之效,故而被当地人们称为‘神泉’。二位先生何不尝尝?”
乔荩臣、乔映霞听后顿感神奇于是上前用手撩起清澈的泉水饮下,一股清凉融入身体之中,虽已是寒冬腊月,但这泉水却没有渗入骨髓之寒冷反而犹如夏日清泉一般,另两人顿感神奇。这时邱镡说道:“此水常年流动,冬季在严寒也不会结冰,并且水温常年保持恒定,哪怕数九寒冬依然如故,这不得不说是大自然的奇迹。”
乔荩臣听后说道:“人言道甘肃,必说黄沙漫天、大漠戈壁。可是此地完全一幅水乡江南之色,颇为令人感慨。也只有此地,可以孕育出如邱都督一般的豪杰之士!”
邱镡听后说道:“佩芳先生谬赞了!陇东之地实乃华夏民族起源地之一,这里至今仍然流传着诸多伏羲、女娲的传说,并且很多地名皆来自上古时期。云济身为此地之人,感念故土造养之恩。”
乔映霞说道:“都督不必过于谦逊。今都督所为,民国士人无不敬仰。”
邱镡听后淡淡一笑说道:“二位,我们继续登山,到了高处还别有一番韵味。”二人一听也欣然随同邱镡拾级而上。待众人到的莲花台顶,只见整个石台在阳光下形似莲花盛开,而凭栏远眺远山如黛,云缠雾绕,阵阵松涛不绝于耳,荡荡水声出自谷底,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时间过得飞快,伴随着邱镡和乔氏兄弟在平凉各地豆豆转转之时,已经到了民国二年的年末,邱镡见此也不得不放弃行程返回平凉,毕竟作为婚礼的主角再不现身就有点说不过去了。邱镡回到平凉的时候,段宏倩的送亲团队也刚刚抵达,按照传统结婚前男女双方不能见面,所以邱镡便将段祺瑞一行安排在柳湖书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