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木槿花西月锦绣1-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绣更是唯恐天下不乱,搞得全天下都沸沸扬扬的,连远在千里的非白都知道晋王妃为求一子,不惜千金云云。

    他极欣喜我有造人的意识,喜孜孜地写信宽慰我,要尽快为我打下天下,回来同我多子多孙,让我千万忍耐一时……。总之看得我面红耳赤…。。

    孩子一多,难免攀折那些珍贵的梅树,毁坏绿化,糟蹋古玩,又不能及时安排珍珠母女相见,瑶姬便更加憎恨我那亲妹子,我焦头烂额一阵,只得对瑶姬软言相慰,把梅林连着赏心阁一带隔开,让西枫苑的人在后苑几间不用的屋子连着一小片椿树林辟出来,单独做幼儿园活动场,又将屋子整修了一下,备了玉装楼的时装表演,展示最新华服,胭脂等奢侈品牌,不想贵妇们兴趣更甚,慕名前来者甚众,玉装楼的收入总算填了这些贵女们白吃白喝的空缺。

    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不知从何时起,锦绣便称此机会极力笼络那些朝中重臣的女眷,借以笼络朝中朝臣,原非烟也不示弱,两人周围渐渐聚集了一个庞大的仕女圈子,然后又构成两个分明的势力集团,表面有礼有节,实则冷嘲热讽,明争暗斗,朝堂的战场慢慢地延伸到了这里,令我头痛不已。

    我怎么也料不到,这只不过是大塬朝史上著名的“贵女朋争”之开始而已。

    原非白写信来严肃地嘱咐我:上向不喜朋党结祸,贵女之争由来以久,卿万不可擅入,又及前线炮火连天,物资甚匮,百姓流亡,衣不敝体,玉楼装所列之物实不宜过奢,以免引来有心之士招引民愤,卿宜及时早退为上。

    我大感非白高瞻远瞩,趁圣上每月初一见皇后之时,进宫找皇后叙旧,当着太祖,皇后和锦绣的面把那些收入全部捐给国库,太祖凤目一转,对我淡淡一笑,问都不问这钱从哪里来的,不过倒是有些惊讶我会这么大方,“朕以为卿已然为家国倾尽所有了,不想还能想着国家,实为晋王之福。”

    我诺诺称是,然后便称病谢客,正好关闭了玉楼装,结束这一女人的战场,然而事情还没有完。

    几日后,宫中举办曲水流殇的雅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户部小吏在席间所做的诗文得了满堂彩,这名小吏正是公主府舍人刘彦璞,连圣上也是对其精妙的见解赞叹不已,圣心大悦之下,御封诗魁,使得这个一直不怎么出名的半百小吏一下子名闻天下,同时也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锦绣和皇后等几个后宫宠妃皆在旁做陪,锦绣不懂诗书,但那天皇帝喝得稀里糊涂,无意间提了一句:刘卿不愧为当年陆相弟子,颇有其师之风,刚直不阿,实可授人中龙凤,未来可擢升太子太傅亦不为过,锦绣听到“太子“二字,那颗比干之心便动了一动,第二日,便上奏想请诗魁做非流的先生。

    非流和重阳都到了侯学的年龄了,早有名师讲了几年的学了,只可惜两位妈妈都不喜欢看到彼此,所以从不在一起上学,非流的老师原本是三朝元老太子太保孟云山,前月去南方鄂州探亲,正巧赶上大理的那场疫症病逝了。

    那风头正劲的刘彦璞,也就是上次追重阳追到西枫苑的老夫子,原是先朝大儒陆邦淳数以百计的弟子之一,为人相当正直,窦周篡国那阵,他救不得恩师,也不愿为窦氏伏首,便同当时很多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一样,带着家小千里逃出了窦周,一路上父亲,妻子和十岁的儿子都病死在路上,只有他同老母一路逃到了洛阳,他生性内敛,做事严谨,有时过分耿直,又不懂阿臾,年过半百也就做个正九品儒林郎,怎么也爬不上去。

    也是机缘巧合,刘彦璞的母亲患了重病,却没钱买一味何首乌,便想向御药房佘些何首乌,那天正好原非烟小产没多久,宋明磊想亲自问问原非烟的病情,正好路过御药房,听到了他同御医的对话,许是动了恻隐之心,许是察觉了老夫子的惊人才华,总之广袖一挥,便帮他垫付了药钱。于是那刘彦璞便被调进了安年公主府,成了公主府舍人,担任世子宋重阳的老师。

    一般教席先生只要一听南嘉郡王世子几个字,便落荒而逃,宋明磊文韬武略,位高权重,为人又潇洒风流,偏生儿子重阳顽戾不堪,智商又不高,常使武婢戏弄师长,偏生老师们不敢说更不敢骂,是故重阳只有七岁光景,老师倒换了有十七八个了,这回倒也亏了刘老师这严谨到可怕的治学态度,可以左脚踢开蝈蝈笼子,右脚弹走重阳让暗人们放的毒蝎子,左手在桌上摁着重阳偷偷放的癞蛤蟆,还能面不改色的用右手拿着教棍教重阳三字经,硬是这样挺了一年多,重阳好赖认了些字,当然这个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更辛苦,可是再辛苦,安年公主岂肯相让,两位贵女便命翼下群臣纷纷向皇上进言,各自效力的命妇亦亲自到皇后面前俱理力争。

    最后兵部侍郎陈瑞忠上奏曰,汉中王仁孝聪颖,实乃皇储之资,岂可惜世子而妄顾皇储之理也。
………………………………

265 第二百三十一章 贵女始朋争(三)

    众臣哗然;为了一个高级家教,竟然牵扯到了未来皇储的问题;显然连圣上也想不到,虽然他在朝堂上来严厉妄议皇储之事;可最后考虑到重阳实在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子,而非流的确比重阳天资高上百倍,又与刘彦璞非常投缘,最后皇上把刘老师判给了自家儿子;又另派了一位当世名儒苏子瑜给重阳;表面上看锦绣胜利了,不想事情还没有完结。

    元昌元年六月十七,是刘彦璞最后一次教导重阳的日子,他像往常一样往书香殿走去,打算和重阳道别,虽然重阳的智商不怎么高,总算也教了一年,孩子后来也算听话,师徒二人多多少少有些感情,刘彦璞倒也十分不舍。

    同小重阳挥泪而别时,刘彦璞还诚恳地说道:“世子以后在学问上有何疑问,尽管唤臣,必当解世子疑惑。”

    小重阳的小手拉着刘老师,一把鼻涕一把眼泪道:“重阳不聪明,先生可以不喜欢我,但求先生不要走,重阳不喜欢新老师。”

    为了挽留老师,小重阳当着诸仆其母的面,破天荒地把一本三字经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流利背了出来,众人皆惊,难得以冷艳闻名的安年公感动地泪流满面,刘彦璞更是连连夸着重阳:“老夫明白了,世子聪慧过人,大智若愚啊。”转而又涕泣不已:“只是皇命难违啊!”

    在场诸人皆感伤落泪,最后刘彦璞还是垂泪走了,奇怪的就是那天以后没有出现在非流的三省殿,两天之后,宫人们发现他时,他已经在荒废的添寿阁附近浑身僵硬,死不暝目,皇帝大惊,表示了高度重视,立马派了位得力的办案专家前去检视,姓王名向荣,原是京城第一名捕,拥有三十多年的捕快经验,新近调上来的,王捕快调查了三天,认为是极度忧惧引起的心疾致死。

    《金陀遗编》提到,太祖皇帝其实在暗中还派了另一个姓谭名海涛的心腹前去查验,也是个非常有经验的忤作兼捕快,而且另一重身份便是紫星武士,谭海涛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他秘报皇帝,刘彦璞死于谋杀,而且凶手的手段残忍而巧妙,刘彦璞的心口处正好有一个天生的小红痣,比芝麻还要小,凶手做得非常巧妙,以一种特殊的极细的金针快速地照着那颗红痣刺进,瞬间刺破心脏,被害人不会立刻就死,但会四肢麻痹,一个时辰后痛苦地僵死,死状正形同心疾所致,故而刘彦璞死状正是手脚抽搐,面容狰狞,显然这是一个极擅掩盖**的职业杀手所做,如果没有超常的办案经验和武林知识是绝对发现不了**的,谭海涛同时判定凶器应该是武林十大暗器之一的蚊须针,而会这种暗器的人并不多,放眼天下一只手都数不到,恰巧西营暗人中有一个名叫初义的家生暗仆,其家传绝学恰是蚊须针,而且正好还是安年公主的手下。

    虽然这一段时间压力最大的是刘彦璞本人,谭海涛的论断在当时只是原氏的绝密,并不为大众所知,可所有人还是把矛头指向最恨手下变节的安年公主,尽管没有任何人证,物证,或任何蛛丝马迹显示安年公主是凶手,可每个人还是相信:西营任何一个高级暗人可以把心疾促死的假像作得天衣无缝。

    此案记入朝档,成大塬朝十大悬案之一,史称“太傅案”。

    《金陀遗编》记载,皇贵妃惑上使彦璞教习汉中王,上准之,彦璞告别世子,泣曰:“世子若有疑,尽可唤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