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枫林幽幽一叹:“我知道我卑鄙,可只要国家能够强盛,只要天下百姓能够富裕安居乐业,只要我大明能够威临天下万国来朝,我便甘愿做这个卑鄙阴险小人。
行阴险暴虐手段,怀菩萨心肠,是非功业留给后人评说!”
这一刻,钱枫林脸上竟然露出庄严圣洁之色,直让左懋第看的发愣。
想想钱枫林以前的口碑,并不是什么无耻小人,而且钱枫林也是进士出身,若非万不得已又怎会对如此对待士绅?难道真如他说,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百姓?左懋第不禁也犹豫了。
“枫林兄,你这是何苦?要想消除东林党的影响帮着齐王完全掌控朝廷,可以有着太多其他手段,何必如此暴虐如此血腥?”终于,左懋第叹道。
钱枫林却冷笑了起来:“太多其他手段?左大人您太乐观了吧?事实上除了暴力以外根本没什么手段!
士绅官员控制着朝廷,控制着地方,朝廷和地方遥相呼应,官员士绅同气连枝,这股势力早就凌驾在朝廷之上,想用太平手段削弱根本不可能。
昔日张居正权力够大了吧,施行变法只是做了小小改变,后来的结果又如何?
左大人,咱们都知道,大明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境地。若是不变,便是齐王当国,大明也早晚必亡!
而只要是改变,便会动到士绅们的利益,便必然有人反对!
齐王仁厚,又是武将出身,论打仗他行,论施展阴谋朝堂手段,根本不是东林党的对手。但齐王又有着兼济天下之志,更倾向于衣食无着的小民,对士绅深恶痛绝,所以早晚会对士绅动刀。
与其到那时,何不趁着现在,已叛军的名义把士绅一扫而空,彻底为以后扫清障碍!”
左懋第沉默了,他思考着,最后终于发现,也许钱枫林现在做的是对的。也许现在以叛军的名义行事,是一种最好的选择,这种选择有利于朝廷有利于天下百姓,唯一需要付出的便是这些士绅的身家性命!
终于,左懋第长叹一口气,道:“也许你是对的。可是必须要控制一下,那些暴兵被释放出心中的罪恶,恐怕伤害的不仅仅是士绅,还有无数的普通百姓!”
见终于说服了左懋第,钱枫林大喜:“左大人尽管放心。我早有交代并排除专门的军队监督,凡是骚扰普通百姓者,一律格杀勿论!”
………………………………
第973章 无题
左懋第既被说服,便无法置身事外,而不得不投入到钱枫林进行的事情之中,算是彻底投靠了齐王一系。
左懋第进士功名出身,做过知县这样的牧民官,曾在韩城知县任上率领阖县父老击退数万流民军的进攻。又入朝堂,从七品御史到从二品兵部尚书,治政经验十分丰富。
而有了他的加入,钱枫林肩上的担子陡然轻松了许多。为了防止叛军做的太过火,左懋第事必躬亲,经钱枫林同意之后,组建了专门的纠察队伍,前往各府县监控查抄士绅的细节。
接下来的日子,十万叛军停留在浙江境内,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一场运动,而临近浙江的福建,这种运动也同时进行着,不过因为福建经历过西贼之乱,阖省几乎已被打烂,士绅的势力低到了极点,影响根本没有浙江这么大。
随着查抄的进行,大批的财富落到了军队的手中,这笔财富如此巨大,简直不可胜数。须知天下一半以上的财富都掌握在士绅手中,而浙江的士绅数量是如此的多,浙江又是如此的富裕。再用敌国这种词来形容这些财富,已经非常不恰当。
除了按照比例拿出一部分赏赐军队,剩下的都通过马车船只运送杭州,然后从杭州湾装船,消失在大海之中。
每日里,看着这一笔笔数额巨大的财富,便是钱枫林和左懋第二人都心惊肉跳。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笔财富将会用于新朝开展各项变革。这些年来,朝廷屡屡增加赋税,天下百姓已经苦了太久,我会建议齐王免征三年田赋。”面对左懋第质疑的眼光,钱枫林解释道。
“若是真的如此,有利于迅速稳定局面,天下定矣!”左懋第激动道。
自从崇祯继位十多年来,不管是灾年还是荒年,田赋每年都要加征,这才逼得无数百姓活不下去铤而走险。
百姓是最能容忍要求最低,只要能有口饭吃,他们便不会作乱,便会是安然接受官府的管制。另一个时空,伪清糠稀帝一句“永不加赋”的口号便忽悠了天下的百姓,使得天下乱局迅速稳定了下来。事实上真的赋是没加,各种税却是一点不少。
若是能真的免征三年赋税,只是这一项政策,便会迅速稳定住天下的乱局,把因对付士绅而造成的骚乱降到最低。
所以,这一刻,便是不太甘心的左懋第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士绅鱼肉百姓二三百年,仗着功名带来的特权兼并土地控制商贸,竟然使得朝廷一贫如洗!国家贫,百姓贫,肥的都是这些士绅,而现在,到了他们还账的时候了!”虽然是士绅的一员,钱枫林对这些士绅却没有一丝的同情,而是充满了幸灾乐祸道。
“只希望齐王能够言而有信,天下百姓真的苦了太久!”左懋第叹道。
钱枫林笑了:“这点左兄不必担心,齐王绝对会言而有信,事实上齐王曾数次说,天下最苦的便是种地的百姓,他甚至建议,在解决土地兼并之后停收任何田赋田税。”
左懋第愣了:“这这怎么可能,停收了田税朝廷怎么办?”
钱枫林笑道:“收工商之税啊,当然这些还是很远以后的事情,你我未必能够看到,毕竟现在农业还是我大明的根本。”
左懋第道:“我就说嘛,停征农税怎么可能!”不过话到这里,他对钱枫林说的停征三年田税再无怀疑。
。。。。。。
浙江的动静如此之大,全省的士绅都遭了秧,对南京朝廷上的很多官员来说,简直到了世界末日。崇祯南下,北方沦陷,这使得朝廷一大半的官员都出自东南,籍贯浙江的官员为数众多。
明朝给官员们发的薪水并不丰厚,在历朝历代都是最低的。朝堂上的官员们靠自己的工资连养家都不够,更不用说保持锦衣玉食的生活,所以除了贪污以外,大部分官员保持生活水准所需要的钱财来源便是自己的老家。
老家靠着官员们的身份带来的特权兼并土地控制工贸,赚得了大量的银子。而官员靠着老家的供应才能在官场纵横捭阖,为家人带来更大的利益。所以老家的田地工坊商铺,便是朝中官员们的根。
现在根被人掘了,很多官员比失去考妣还难受!而且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现在叛军还只是肆虐浙江,也许用不了多少时间便会向北攻入苏州松江,苏松常江东数府是大明最重要的赋税来源,也是天下最富裕的地方。朝中籍贯江东的官员也是为数众多。而现在,这些江东籍贯的官员整日提心吊胆,害怕叛军会北上攻打江东。
在苏松常各府,已经引起了恐慌,无数的士绅携带着家人财富逃出了家园,向着南京城逃去。可是,人和银子可以带走,田地工坊商铺怎么办?那才是士绅们真正的根基啊!
于是乎,众多的江浙官员纷纷上疏朝廷,要求朝廷想办法尽快剿灭叛军,还天下一个安宁。江浙的官员几乎占据了朝堂的一半,同时发声声讨叛军,造成的影响及其巨大。
而对大明朝廷来说,若是叛军再继续北上,朝廷失去的将是最重要的税赋之地,而且整个大明的根基将完全动摇!
所以,满朝处于惊慌恐惧之中,上至崇祯皇帝,下到普通的官吏,此时一个个都惊慌失措,仿佛末日来临一般。
东林党的官员呼喊着,要求朝廷立刻派兵前往浙江平叛。但对崇祯来说,十万叛军云集浙江,距离南京也就数百里,对他的统治已经产生了极大威胁。现在控制在朝廷手中的军队,除了防守南京的京营以外,便是还在路上的堵胤锡郑森的军队,至于其他地方军,虽然有官员建议号召天下军队勤王,可崇祯却迟迟不愿颁发诏书。
因为他知道,若是真的下令各地军队勤王,那意味着他的复出彻底失败。他没掌权时,一切都好好地,整个形势都在好转。可刚掌权不久,便出现这样的变故,这直接损失的便是自己的颜面。若在下勤王的诏书,那就意味着他无力再控制局面,更会使得野心者蠢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