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6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次久留。

    林福生指挥着三千军队把金州卫城堡围了起来,火炮不停歇的朝着城墙轰击。

    城内的清军曾试图出城突袭,破坏明军的火炮,却遭到明军劈头盖脸的一顿火铳射击,丢下了数十具尸体退回了城内。

    明军的兵力是清军的十倍,光是火铳便有千支之多,更不用说各种火炮火器,三日后,城墙被火炮轰破,清军出城突围,和明军发生激战,一百真满八旗为先锋,一场死战之后,撕破了明军的防线,向着复州方向逃去。

    三百清兵逃走了不到一百,而明军也战死了二百多,林福生大怒,下令把投降的一百多清兵全部处死。

    一番杀戮之后,金州城成了一座空城,林福生率领近三千士兵沿着陆路往北进攻,一路攻破了数个满清的寨堡,抵达了复州城下,和吴平的主力会师。

    明军从南面攻来的消息早已传遍了辽东半岛,各处遗留的清军纷纷往城堡聚集。八旗兵基本上全民皆兵,便是后来投降的汉军旗也是如此。

    等吴平率领船队绕过长生岛到达复州海岸时,复州城内已经动员了一千多士兵。上千士兵挡在海岸上,使得明军上岸很是困难。

    复州这里并没有大的码头,三桅海船根本无法靠岸,要想上岸只能以小船运兵。而上千的清兵守在海岸上,使得小船上岸不是那么容易。

    于是,三艘盖伦船驶近海岸三里位置,对准海岸上的清军百炮齐发,大量的炮弹落在清军阵列附近,数十个清军被火炮砸死。

    然而清军面对火炮竟然不退,以弓箭封锁着海岸。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火炮发射的是炮弹,更是银子,用以轰击岸上的士兵根本不划算,两轮火炮之后便停止了。

    在吴平的命令下,司马南指挥着三千士兵划着小船强行上岸。

    船只慢慢靠近海岸,进入了清军的射程,无数的箭矢从岸上飞来,射的明军盾牌啪啪响。

    明军火铳手也不甘示弱,在船上冲着清军进行开火。

    十几艘小船靠上了海岸,明军士兵举着盾牌蹚水冲上了海岸,清军呐喊着杀了过来,双方交战在一起,火铳声,厮杀声,呐喊声,鲜血染红了海岸。

    就在明军和清军在海岸上厮杀时,林福成指挥着两千多明军从陆路赶到,从后面向着清军发动了攻击,吴平趁机派出了更多的士兵乘着小船强行登陆。

    一场厮杀之后,清军丢下了四五百具尸体,退回了复州城中。五千多明军把复州团团包围。

    复州城内清军数量众多,并未仓促攻城,而是在城外立寨,把复州团团围住。

    辽东之地数千里,清军留守的军队不在少数,吴平并没有打算继续进攻下去,而是决心以复州为诱饵,调动辽东一带的清军。遂围复州不打,开始在海边修建码头,军营,摆出一副长久待下去的架势。

    大批的明军突然在辽南出现,消息迅速的向北传去,盖州海州等辽东城池风声鹤唳。数日后,消息传到了盛京,顿时使得盛京大震!(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865章 阿拜的战略

    盛京,原名沈阳,天聪元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把国号又后金改为大清,把沈阳改为盛京。

    两年前,多尔衮带领十万八旗出关夺取了北京城,很快,盛京的顺治帝以及留守的士兵家眷相继入关。数十万满人离开了关外,前往北京享受荣华富贵去了。

    但是,对于关外龙兴之地,自然也不能丢了,也留有部分军队驻守。

    不过相对于关内的花花世界来说,关外实在太过苦寒,没有多少人愿意留下。

    最后,留守盛京的任务落到了爱新觉罗·阿拜的头上,阿拜是努尔哈赤排行第三的儿子,但因为其母是女奴出身太低,在满清贵族中并不受重视,根本没有多尔衮兄弟那么风光,到现在一大把年纪才有镇国公的爵位。

    所以,去关内跑马圈地这种好事落不到他这一支系的头上,留守关外老家倒没人和他争。

    故,阿拜被顺治帝封为内大臣,负责镇守盛京沈阳。绝大部分八旗兵都已经入关,留守在沈阳的兵力也就三千余八旗兵,再加上驻守各地的地方军队,整个关外的清兵也不到一万。

    东江军早已破灭不复存在,蒙古人已经臣服,朝鲜奉大清为宗主国,北方老林子里顶多还有一些生女真部落,却早已经被八旗兵打怕,放眼诺大的关外之地,早已没人敢和满人作对,根本没必要留下太多的军队。

    大明?大明的北京都被夺了下来,黄河以北成为了满洲人的马场,没人认为明军还有威胁关外的能力。

    再说,十多万八旗兵守北京,明军怎么可能威胁到关外?

    所以,当阿拜接到明军攻打辽南的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

    然而战报接二连三的从辽南送达盛京,诉说着庞大的明军船队跨越大海来到辽南的消息,当听闻金州已丢,明军正在围攻复州时,阿拜再也坐不住了。他知道必须要行动了!

    身为镇守盛京的内大臣,他是大清在关外的最高首领,他有着守土之责。可是从盛京到复州六百多里,便是他集中盛京城内所有骑兵,最少也得十多天才能到达。而到那时,复州还在大清手中吗?

    “阿玛,复州不可不救啊,若是复州失守,明军会继续往北攻打盖州,到时整个辽南将不复大清所有,咱们到时无法向皇上交代。孩儿愿意带着盛京骑兵星夜前往增援。”阿拜长子巩安说道。

    “据闻现在多尔衮正率领我八旗主力和明军决战,明军如何有精力跨海攻打辽南?巩安我儿,你以为明军的目的何在?”阿拜问道。

    明军的目的?巩安眼睛眨巴着,试探着道:“难道不是想攻取我大清龙兴之地,好使得北京朝廷分心吗?”

    阿拜点点头:“据关内传来的消息,现在我大清局势已经十分恶劣,经历了多铎阿济格两场大败之后,我八旗兵折损很多。现在摄政王倾尽国力才凑齐不到十万的军队。而且关内北方各省叛乱的叛乱,被明军收复的收复。明军的兵力远在我大清之上,形势十分险恶。

    现在关内战场还未分胜负,明军又从山东跨海来攻,分明是要断我大清根啊!”

    巩安闻言颤抖着道:“难道,难道关内的战事已经非常险恶,明军已经胜券在握了吗?难道他们还想着攻占盛京不成?”

    阿拜道:“明军在我八旗主力决战之时,还能分出大军前来辽东,说明其统帅觉得胜券在握,试图把我大清一举歼灭。据复州传来的战报,明军船队大船近百艘,足以装载一两万大军,其军力比咱们所有的军队都多,不得不谨慎啊。

    盛京的八旗兵就三千人,若是全部派往辽南的话,盛京的兵力将空虚至极。”

    “可是阿玛,难道咱们眼睁睁的看着明军攻占辽南吗?盛京的兵力虽然只有三千,却都是久经沙场的八旗勇士,击败一两万明军肯定没有问题。

    阿玛,您就让我带兵前往复州增援吧,孩儿向你保证,肯定能够击败明军,把他们赶入大海!”巩安求道。

    阿拜脸色阴沉:“糊涂啊!你也知道明军是从海上过来的,明军能越海攻打复州,难道就不能往到鸭绿江口攻打镇江堡吗?守卫镇江堡的只有百十个旗兵,如何能挡住明人大军。等你带兵到达复州时,若是明军从镇江堡经凤凰城往盛京攻来怎么办?

    盛京的军队都被你带走了,岂不是任由明军占领盛京?”

    “啊!”巩安顿时发呆了起来。

    “啊什么啊!咱们父子的任务便是守卫盛京,守住咱们满人的老家。辽南那地方本来就没有多少人口了,明军要占便去占吧。

    现在对我大清来说,关键便是摄政王能够击败大明的北伐军。摄政王若胜,我大清便安然无恙。等到北京那边腾出手来派出八旗兵回援,明军便是占据了辽南也得乖乖的吐出来。

    若是摄政王失败,我大清最后的主力被明军击败,我大清在关内将再也站不住脚。即便咱们能够击败辽南的明军,也挡不住源源不断的明军进攻。到时辽南还是守不住。”

    “可是,难道眼睁睁看着明军占领辽南吗?”巩安喃喃的道。

    “谁说要眼睁睁的看着了,沈阳的这三千八旗主力不能动。可各地不是还有一些军队吗?

    你和你弟弟干图一起赶往海州,我会派人往各地传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