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5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国公请接旨。”看着懒散的坐在桌案后的齐国公陈越以及两旁坐着的文武,马翔颤声提醒道。没有香案,没有一丝肃穆的气氛,一帮人就那么大喇喇的坐着,哪里有一丝接旨的准备?

    “圣旨,皇帝中风不醒人事,谁下的圣旨?”一个身材魁梧的武将走了过来,怒视着马翔劈手夺过了圣旨,转身就走。

    “国公!”陈岩恭敬的把圣旨放在了陈越面前。

    “有什么好看的!”陈越微微皱眉,伸手把圣旨扒拉到一边,圣旨的内容早就知晓,就是让自己离开九江移镇武昌。

    “这位公公高姓大名?”陈越微笑着看向了马翔。

    “咱家名叫马翔,尚衣监监丞。”马翔腿颤抖着回道。强悍的武将,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卒,大堂中流露的杀气让他浑身发抖,一点也没有天使的觉悟。

    “哦,不知马公公和司礼监韩赞周韩公公什么关系?”陈越笑着问道。

    “韩公公,咱家和韩公公没啥关系,要不然,要不然也不会被派这么一趟差事。”马翔苦笑着回道。

    “这样啊,马公公您这就回去吧,告诉朝廷那帮人,圣旨本公收到了,但没打算接旨。算起来他们拥立藩王的结果应该出来了吧,你告诉内阁那几位还有那个新的储君,就说我陈越接到了陛下清醒时让人送来的密诏,朝中有奸臣在,试图谋朝篡位!陛下让我起兵回京,清君侧、安社稷!”

    陈越的话让马翔魂飞魄散!

    ps:第三更,还有没有第四更呢?


………………………………

聊几句

为了避免某人吃翔第四更还是算了。

    事实上太累了。勉强写了几百字,实在熬不住了,因为写书不仅是体力更是脑力劳动。第四更就算了吧,水才能长流。不过这个月肯定要努力更新,不再做咸鱼,争取每天三更,大家还请多多订阅。

    在兄弟姐妹们的支持下,书的成绩慢慢变得好了。不过还不够好,怎么说呢,这本书高订五千多,可二十四小时追订才四百多,虽然有很多人弃书,但看盗版的还是太多了。

    老任恳请那些没有订阅的兄弟,能够订阅一下,毕竟对老任来说,靠的就是订阅吃饭、养家糊口。成绩好了,才能激情迸发,多更爆更啥的都不成问题。成绩不好,也就没有什么激情了。

    拜请拜求。
………………………………

第750章 齐国公反了

    之所以说奉了崇祯的密旨而非坤兴公主的手诏,是考虑到坤兴公主的安全问题。

    反正在朝中大佬的眼里,只要陈越返京便是谋逆,密旨手诏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稍稍遮掩天下人之口。

    清君侧,只要打出这个旗号便是谋逆的征兆,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最起码,尚衣监监丞马翔是这么认为。

    对陈越的反应,朝中宫里早有议论,有人认为陈越不一定会听从朝廷的圣旨老老实实去武昌,说不定会提一些条件。而认为陈越会谋反者却没有多少,毕竟陈越一贯以来的表现显示,其绝对是大明的忠臣,现在崇祯还没死,坤兴公主又是其将来的老婆,他怎么可能会造反?

    而当这件事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时,马翔才知道自己是何等的庆幸,按说自己是朝廷传旨的使者,陈越既然造反,杀了自己祭旗也不是不可能。而现在陈越非但没杀自己,而是放自己回京,这让马翔有种劫后余生的惊喜。

    送走马翔的次日,也就是大明崇祯十九年四月二十八,陈越正式宣布回师南京,清君侧、稳社稷!

    随同陈越的有军队三万,主要是东番水师,亲卫营,定海水军,以及余枫的安庆军都是原来的平南军老兵。

    三万军队人数不算太多,实力却不容小觑,这可是大明境内最精锐的部队!就拿水师来说,其中包括七艘西式盖伦船,二十余艘三桅福船,其他各式战船一百多艘,光是装载的红衣大炮便有三百多门,这样的实力在整个大明海域可谓首屈一指。

    步兵中有陈越的三千亲卫营,每人都着盔甲,其中八百是铁甲兵,穿着的是舟山工坊新造的板甲,防御能力惊人,人人俱穿盔甲,最次的也是皮甲,这在整个大明可以说是唯一的一支军队。

    三千亲卫营配备火枪两千支,佛朗机火炮二十门,虎蹲炮近百门,其火力骇人听闻。

    这三千人本就是平南军老兵,其中军官都是从北京跟随陈越南下的老人,经过了无数次的血战其战力远非一般军队能比,便是和满鞑八旗兵正面硬抗也不落下风。

    随行的除了步兵以外,还有余枫的一千铁骑,更是冲锋破阵的精锐之师。在整个大明,现在已经找不出第二支这样的骑兵。

    这样一支军队在手,虽然只有三万人,陈越有把握和任何军队作战,哪怕是满鞑八旗兵也丝毫不惧!

    乘船顺江而下远比走陆路方便快捷的多,三万大军除了余枫的骑兵以外,俱都乘船,八百多里的路程,从九江顺流而下只需要半月的时间,这还是因为是庞大船队行进,若是单个快船的话顶多十日便可抵达南京。

    而在离开九江的第二日,刘能派人从南京送来情报,报告了南京的现状以及内阁推举储君的结果。

    唐王,竟然真的是唐王成为了皇储!看着书信中详细描写的内阁大佬六部九卿选择皇储的经过,其波澜起伏不亚于一场战争,便是陈越也不由得心生感慨!

    时间回到十来日前的南京。

    内阁大佬们并不知道,一封坤兴公主写的密信已经由锦衣卫送往九江,对不久以后发生的事情更是毫无察觉。主要是他们的精力都放在了即将进行的推举藩王为储君上。

    整个南京也许只有韩赞周心中隐约有忧虑,只有他害怕陈越会悍然回京,所以才对坤兴公主那么的堤防。那是因为做贼心虚,生怕自己做的事情已经泄露,皇子被杀,崇祯因此中风,这样的事情要是稍微泄露一点风声和他有关,致使陈越率领大军回京,等待他的将是万劫不复!

    可是在内阁诸位阁老的心里,却没有想这么多。因为在几乎所有人看来,陈越根本没有理由做出叛逆的事情。崇祯并没有死,只不过病的更重了一些,这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西贼虽败,却远未消灭,这个时候自当奋勇逐穷寇,剿杀流贼收复国土立下更大的功绩。

    至于南京群臣拥立藩王为储的事情肯定会传到九江,不过大佬们认为立储从来都是内阁以及朝中大臣们的事情,和武将没有什么关系,陈越因为此事造反更是毫无理由。不过出于谨慎起见,他们还是写了圣旨给陈越,让他前往武昌离南京更远一些,当然为了安抚陈越,拨下了五十万两之巨的赏银,认为陈越拿到这笔银子会老老实实听话。

    然后,大佬们便把所有精力用在了争立储君上。史可法、钱谦益、王铎三位阁老各推举一位藩王,互不相让,朝臣们也分为三派整日争执不休。

    然而在举行廷议的前一日,突然有消息从杭州传来,潞王朱常淓在游西湖的时候不幸从画舫掉入湖中,溺水而亡!

    死亡的时间如此巧合,让人不得不产生遐想,但死了就是死了,意味着储君的候选资格少了一个,就只剩下桂藩和唐王两位候选人。史可法大喜,认为没了潞王,王铎一系大臣肯定会支持拥立桂藩,毕竟桂藩是神宗的子孙,唐王和其相比血脉太远。而王铎也暗示会支持史可法。

    谁知道在廷议表决之时,王铎却突然反水,连他那一系的大臣也都改旗易帜,纷纷支持唐王。史可法悲哀的发现,便是原来支持他的一些大臣也纷纷改而站到了钱谦益那边,真正站在他这边支持桂藩的只有那些真正的清流大臣。

    史可法不知道的是,就这几日,郑芝豹送出了近百万两白银,而钱谦益更是代表唐王许诺了众多的好处。在白花花的银子和前途面前,什么血脉伦序又算得了什么?

    在多数六部九卿大臣的支持下,唐王继统已经成为定局,史可法也只能捏着鼻子承认这个结果。群臣约定,立刻派人往嘉兴接唐王来南京,先担任监国之职,等崇祯驾崩之后再登基为帝!

    为了以示尊重,由次辅钱谦益亲自带队前往嘉兴迎接唐王。然而钱谦益还在迎接唐王的路上,齐国公在九江起兵造反的事情已经传到了南京,立刻使得全城大震!


………………………………

第751章 识时务的韩赞周

    齐国公造反的消息最先由池州府飞报而来,陈越自九江骑兵,数万兵马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