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森直接吩咐道。
“是!”郭廷凌然听令,廖敬却有些犹豫。
“巡抚,锐士营,锐士营不是郑总兵直接指挥的吗?”廖敬期期艾艾的说道。
锐士营是郑家倾力打造的精锐,虽然人数只有三千人,其中却有铁人兵八百,全身穿着厚厚的铁甲,俱是力大无比的猛士,向来是郑家的精锐,由郑鸿逵直接带领。郑森此举等于剥夺了郑鸿逵对锐士营的指挥权,想想前几天郑森突然“重病”,廖敬和郭廷隐隐猜出了什么。
“我叔叔他这些天身体不适,不适合再带兵出战,就这样吧。”郑森淡淡的说道,不愿解释。
。。。。。。
第二日一早,随着郑森的命令,郭廷带着一百艘战船出了水营,向江对岸的西军水寨攻去。
炮声隆隆,铳声阵阵,郑家水师对西军水寨发起了猛攻。
于此同时,郝摇旗军的船队载着郝军士兵开始渡江。
由郑家水军牵制西军水师,郝摇旗趁机带兵渡江围困武昌城,这便是郑森和郝摇旗商议的作战计划。
郑家水师强大无比,西军水寨虽有战船三四百艘,却都是一些艨艟小船,大船悉数被张定国带去了九江。面对郑家庞大的战海船进攻,西军水师根本不敢迎敌,只能靠着寨墙勉强据守,自然无法兼顾郝军的过江。
郑家水师中,不乏二桅三桅海船,装载的大炮为数不少,在大炮的倾力轰击下,一个时辰后水寨的寨墙便被砸破,郑家军乘着小船杀入西军水寨。
这种情况下西军再也无力防守,只能选择抛弃水寨逃入了武昌城中。
郑森率领锐士营渡过了长江,和郝摇旗军一南一北把武昌围住,郑家的水师还在长江中游弋,武昌的西军已经孤立无援。
武昌府衙,听着手下接连的报告,白文选紧皱眉头。
张定国带兵出击九江,把白文选留下把守后路,说郝摇旗郑森军内讧已经撤离了汉阳,武昌没有任何危险,所以只给他留下了不到两万的军队。
谁知道没过几日,郝摇旗和郑森又联兵一起突然来攻。凭着白文选手下这些人如何是明军的对手?水营稍加抵抗便被郑家水师攻破,残兵逃入了城中。现在两支明军分别从武昌南北上岸,两面夹攻,白文选也不知道如何应对,只能选择死守。
“报,北城外射上来一封书信!”突然又有手下跑了进来,惊惶失措的报告道。
白文选取出没有封口的信纸看了一眼,顿时明白了手下为何如此的慌张。
这是郝摇旗命人射上来的一封劝降信,告诉白文选张献忠九江兵败身亡的消息,让白文选赶紧开城投降。
“大军竟然败了,陛下竟然驾崩,不,这不是真的,是明军的诡计!”白文选咬牙切齿的说道,然而慌乱已经在城中开始传播。
因为消息的不对称,张献忠兵败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武昌,就是张定国的大军也数日没有传回消息,白文选对前线的战况一概不知。
“将军,不管消息的真假,我军的士气已经低落的不行了。明军两路夹攻,若是堵胤锡再带着军队从岳州攻来,咱们就真的无路可逃了。
趁着明军围城没有围死的时候,咱们还是赶紧从西门撤出,去和安西将军会合吧。只要会合了安西将军,咱们还有十数万大军,那时便什么都不怕了!”有部将劝道。
白文选仔细想过之后,深以为然,遂于是日夜间率兵从西门撤离了武昌,沿着陆路向九江而去,要去和张定国大军会师。
早有准备的郝摇旗趁夜派兵攻打武昌,顺利占据了武昌城。
………………………………
第731章 张定国回川(加更)
武昌府兴国州富池镇,距离九江城还有不到二百里。
富池镇西北侧便是浩浩荡荡的大江,靠着江边停泊着数百艘各式船只,绵延达二十余里,江岸以及江边的小镇上更立着连绵的军营,船上以及营中俱飘荡着大西的旗帜。
江岸崎岖大军人数众多,手中的船只少且大都是小船,从武昌出兵近十日的时间,才勉强走了三百多里的路程。张定国不得不下令大军停了下来,因为他听到了一个“谣言”。
“谣言”说大西王张献忠的大军已经战败,张献忠本人已经被明军斩杀,五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对这个“谣言”张定国将信将疑,他不信义父张献忠会这么快便兵败,毕竟张献忠手中握着数十万的军队。
可“谣言”传的有鼻子有眼,说大西军粮草被烧,全军缺粮被明军击败,其中甚至有详尽的细节。
张定国不知道“谣言”最先从哪里传来,他派人详查也没有查出个所以然,可若真是如同“谣言”所说,是因为粮草被烧才大败的话,这就能够理解了。
而若是义父真的兵败身亡,九江的明军就可以抽出兵力对付自己,想想情报中明军的强大水师,再看看江中自己那几百艘比澡盆大不了多少的战船,张定国知道若是在江中打起水战,自己绝对讨不了便宜,极大的可能会身死兵覆。
事关全军生死,张定国不得不谨慎从事,遂下令就地驻扎下来,派出大量的细作顺着长江、翻过湖广江西之间的山岭往九江方向探查。
然而还未等哨探带回确切的消息,一支庞大的明军船队突然逆流而上,距离富池镇已经不远。
说“庞大”是指明军战船的庞大,那是真正的高耸如楼,不,比楼还高!高耸如楼,桅杆如林,巨大的风帆如同天上的白云。战船的数量并不是太多,除了二十余艘这样的巨舰以外,还有就是百余艘小一些的战船,可便是最小的战船也比西军的战船强大太多。
明军船只巨大,必然不太灵活,此处是长江又不是大海,一开始张定国还打着派出小船以火攻的方式和明军战船战上一番。然而当明军战船百炮齐发,看着己方小船如同玩偶一般被轰的粉碎,当明军船只犹有余力向着岸上的西军大营展开炮击,无数的炮弹落入营中士兵们震骇的惊叫奔走之时,张定国便知道水战远远不是明军的对手。
长江作战打的便是水战,水战不是对手根本无法再继续进军。而九江的明军能够抽调出如此庞大的船队前来,意味着九江的战事已经结束。那么果然如同“谣言”所说,义父的大军真的败了!
张定国是杀伐果断之人,判断出现在面临的局势以后,当即决定立刻退兵。不过退也不能往回退,明军有着水师的优势,沿着长江撤退无异是给明军的坚船利炮当作靶子。张定国当即决定,全军离开长江,顺着与富池镇东边与长江交汇的富水河,向西撤退。
明军水师主将是总兵吕泰,见西军放弃大量的船只上岸逃走,吕泰也无可奈何。他总不能命令手下也放弃战船前去追赶!
沿着富水河很快到达了兴国州,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贼兵,兴国知州弃城而逃。张定国下令洗劫全州,抢了粮食作为军粮,然后大军继续往西南进发,进入了通山县。
而在通山县遇到了白文选的先头部队,询问过后才知道郝摇旗郑森两军联合攻打武昌已经丢了。
通山县东南两面是幕阜山脉,西面是龙窖山,张定国指挥着军队从幕阜山和龙窖山之间翻越丘陵,进入到了平江县境内。张定国不知道的是,他沿着的便是一年前顺军溃败时逃离长江的路线。
武昌已经被明军占领,张定国和白文选合兵一处之后,只能选择向西南撤退,进入到了通城县。
到了通城县修整了几日,张定国这才有机会思考下一步的动向。
义父张献忠大军溃败,即便有军队残留也无法逃出江西,毕竟江西四周群山缭绕。所以事实上张定国所部已经是一支孤军。
是选择在湖广发展还是怎样?经过思考之后张定国很快做出决断,那就是返回四川和张可望会合。留在四川的还有数万军队,还有较为稳固的地盘,只要自己带着手下能够返回四川和张可望合兵一处,最起码能够保住西军的根本!
按说去四川的话,顺着长江走夷陵经三峡是最便捷的路途,可是现在长江为明军水师掌控,张定国只能选择绕路前往四川。
通城县西面是岳州府,是浩瀚的洞庭湖,失去了水军之后西军自然无法穿过,张定国能选择的只有向南攻打长沙。
然而,在长沙张定国遭到了大明兵备道堵胤锡的阻击,激战一番之后见攻下城池无望,张定国只能选择放弃长沙向西进入了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