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5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江这里大胜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峡江,守峡江的两千贼军立刻弃城而逃,王成带着两万军队冲过了峡江天险,顺利挺进临江和阎应元回师。

    此刻阎应元军队达到三万余,又有刘能部剩余的三千余枚手雷这样的利器,挟大胜之威胆气顿时壮了起来。和刘能商议过后,立刻决定出兵南昌。

    从俘虏的贼军军官口中得知,贼军大部分兵力都在九江湖口两地攻城,南昌城内贼军并没有多少。而对于九江城下的贼军来说,南昌相当于他们的后路,若是打下南昌相当于断了他们后路,必然使得他们军心大乱。

    不过阎应元手下只有三万士兵,却要深入贼军地盘攻城掠地,一旦贼军反应过来四面合围,很可能便会全军覆没!能做出继续进兵的决策,可见阎应元胆气之壮。

    临江府是南昌南部重要的中转站,各种物质一概俱全。阎应元当即下令征集了大量的船只,运载大量的粮食物资,沿着赣江水陆并进,向着南昌进发。

    五千俘虏中军官悍匪均被杀掉,那些老实的普通士兵被留了下来收编入军队。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加入贼军也是为了口吃的,摇身一变成为官兵也没什么抵触。而从临江府缴获的大量辎重物质使得明军无论装备伙食待遇都更上一层楼,阎应元拿出大量的钱粮打赏,也使得士气极为高涨。

    大军顺着赣江一路前行,所过之处所向披靡,根本没有遇到什么阻挡,樟树镇、丰城等赣江边城镇先后收复,在铺天盖地而来的明军面前,守城的贼军或逃或降根本不敢抵抗。

    从临江府到南昌也就不到二百里,而这里连番大战必然使得南昌的贼军惊惧,而南昌又是江西大城,城高池深,城墙坚固,人口众多,再想轻易打下南昌恐怕很难。

    事实上也是如此,南昌留守的贼军虽然不多却有五千余人,而冯双礼带着少数溃兵竟也绕过了临江府,先一步逃回了南昌,闻听明军从南面攻来,南昌附近的贼军纷纷往南昌聚集。当阎应元刘能二人带着大军赶到南昌城下时,便看到城头旌旗招展人影幢幢之景象。

    三万明军人数虽然不少,可要想攻打南昌这样的坚城却还嫌不足。别说攻城,三万人便是围城都围不严。

    事实上阎应元也根本没有强攻南昌的想法,而是把所有军队都部署在南昌城南,临着赣江扎下大营。带着大军打到了南昌城下,已经完成了齐国公陈越交代给他牵制西贼的任务,凭手下这三万来人,想攻破南昌不太现实。

    虽然没打算攻城,阎应元立下营寨之后还是派出一支军队开往南昌城下挑衅,指望着贼军能够出城来上一场厮杀,然后再靠着手雷击败一次贼军。也许是冯双礼溃兵带回了明军“五雷大法”的情形,惊惧之下南昌守兵丝毫不敢主动出战,面对明军的挑衅只是紧闭城门。

    数次出兵挑衅,贼兵均不敢出城,阎应元也无可奈何,只能收兵回营。

    一张地图铺在桌案上,数支巨大的牛油蜡烛把帐篷内照耀的恍若白昼。

    阎应元和刘能二人围着地图讨论着,该如何做才能极可能的吸引更多的贼军兵力,好给九江城缓解压力。

    “南昌城太过坚固,咱们也没有重炮等攻城利器,打南昌城不可行,现在能做的便是绕过南昌继续向九江城下进攻,攻打敌后了。”阎应元噙着眉头,缓缓说道,绕过南昌攻打九江,等于是完全放弃后路孤注一掷,若是贼军四面合围等待这三万人的恐怕只有全军覆没一途。

    “那样太过冒险,不可取!”刘能缓缓摇头道,“不一定非要寻贼军作战才能牵制贼军,也许有其他途径也能起到牵制贼军的效果。”

    “还能有什么办法?”阎应元问道。

    “计毒莫过绝粮。九江湖口两地贼军近五十万,人吃马嚼每日消耗粮食至少万石以上,这么多粮食不可能全部都随军一起行动,其后方必有屯粮之地。便是每日一次运送粮食往前线,万石粮食也必须一支庞大的车队。

    原本我以为贼军的粮食都屯在南昌,可这几天咱们连续出营挑衅,我也曾派出很多人手沿江绕城打探,根本没有发现贼军运粮部队出现。这说明贼军屯粮的地方根本不在南昌,不在南昌又会在哪里?只要咱们找到贼军屯粮之地,一把火烧掉他们的粮食,便能彻底断绝贼军的后路。不出数日便能使得贼军大乱,五十万贼军将不攻自溃!”

    闻听刘能此言,阎应元也激动了起来,连忙爬到桌岸边,寻找着贼军可能的屯粮之地。人一日不吃饭便饿的没有力气,三日不吃饭便会奄奄一息,若是真的能烧了贼军的粮食,贼军人数再多又何足道哉?

    然而二人趴伏在地图上研究了半天,也没有研究出个所以然来。贼军屯粮之地这么隐秘的地方,其实闭门造车便能找出?

    “我觉得有必要再次审问一遍营中的的俘虏,说不定能问出一些端倪。”阎应元皱眉道。

    “还应该再派出一些探子进行打探,顺着赣江往北寻找,说不定能找到。”刘能也道。

    刘能自派出探子乔装打探,阎应元则下令对营中原来的俘虏进行盘问,营中有三四千士兵是原本贼军的俘虏,也许有人知道贼军的屯粮之地。

    而这一盘问倒是真的问出来了些东西,据一个俘虏交代,他原本在冯双礼军中时,一个月前曾随着军队押解一批粮食,而目的地并不是南昌。


………………………………

第714章 白龙鱼服入鄱阳

    这是一个名叫侯成的俘虏,在贼军中当一个小队长,也就是明军中的小旗官,手下管着十多个人。据侯成交代,一月前,他曾跟着姓周的都尉,押解着十多船的粮食从临江府出发,并未进入南昌,而是继续北上进了鄱阳湖。在鄱阳湖中又走了两天的时间,在一个叫做芦潭的小镇上了岸。

    据侯成所说,在芦潭镇靠着鄱阳湖的岸边,一溜儿建了上百个大仓房,里面到处都是粮食,每日间有数十上百艘船只从鄱阳湖驶来,把从各地收刮而来的粮食运入芦潭粮仓。

    芦潭!阎应元刘能二人连忙在地图上寻找时,却找不到这个地名。想来是一个不知名的小镇,这地图太过简陋的缘故竟然没有标注出。

    阎应元命令侯成上前,看着硕大的地图,侯成仔细的回忆着,凭感觉在地图上指了一个地方。

    “我们船队从南昌进入鄱阳湖用了大概两天的时间,进入鄱阳湖中船只走了半天多便到了芦潭。根据路程时间估计大概就在这一带,不过过了这么长时间,小人说不太准。”侯成紧张的说道。

    “知道个大概地方修行,鄱阳湖有多大?侯成,你跟着大军做向导,肯定能找到这个叫芦潭的地方。”阎应元沉声道,见侯成脸色苍白的样子连忙许诺,“只要你能帮着大军找到这个地方,成功烧了贼军的粮食,我便算你大功一件,赏你白银百两,升你做把总!”

    听到百两赏银,侯成的喉头涌动着,露出贪婪的目光。一百两银子,对于大多数的大明百姓来说,一辈子也见不到这多钱。

    “兵宪老爷,能不能,能不能不让我当把总,我,我不想再当兵。。。。。。”侯成犹犹豫豫吞吞吐吐的提着要求,有了大笔的赏银,傻子还继续当兵打仗,哪里有置几亩地取个婆姨安稳过日子舒服?

    阎应元闻言笑了起来,“不想当把总也行,等打败了西贼,我为你运作一般,让你在县衙里当个班头。”

    当班头!侯成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当班头挎着刀带着一帮衙役耀武扬威是多么的威风呀!

    “谢兵宪老爷,小的一定为您效力,一定能找到贼军的粮仓!”侯成连连磕头,做着保证。

    有了向导知道贼军屯粮地的大概位置找到并不是很难。接下来便是出兵的数量和将领人选。

    出兵的数量不能太多,大规模部队的移动必然会引起南昌城内的贼军察觉,屯粮地深处贼军腹地,必然重兵环绕戒备深严,一旦贼军起了疑虑想成功袭击实在太难。

    而出兵的数量太少也不行,太少就没有把握突破屯粮地守军的防备,就没办法成功烧掉贼军的粮食。商议的结果应该是千人规模的部队。

    而领兵将领的人选,必须得智勇兼备,阎应元一开始要亲自带兵去前去,却被刘能所劝住。

    “阎大人是大军主帅,须睨离开不得,刘能不才,做这样的事情正合适。”刘能笑道。

    “刘指挥使您是经略大人的使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