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5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长江江道远没有大海宽阔,而现在是三月份,风向时南时北极不稳定,帆船能借风力不多,又是逆流而上,速度不算太快。

    江面上,数百艘战船迤逦十多里,船帆高高升起,兜着微风,船只便在风的带动下缓缓向上游而去。

    “一日行不过二十多里,到达九江至少需要二十余天,恐怕等到九江时,张贼献忠已经彻底占领了江西全省。”感受着江水里行船缓慢的速度,陈越无奈的说道。

    “不然,江西幅员千里,山峦密布合流纵横,境内多山脉丘陵少平地,行军十分不宜,张贼献忠若是只满足占领南昌等潘阳湖畔膏腴之地也还罢了,若是想着占领江西全境的话不是那么容易,从南昌往到最远的赣州府,足足一千余里,又都是山区,便是行军个来回也需要数月的时间。”

    路振飞摇头道。他进士出身,又做过内阁次辅督师,看过无数的舆图,各省山川地理俱在他心中。

    “就怕张献忠占领南昌附近各府便已经满足,他原本就有大军二十余万,在江西一路挟裹,恐怕现在的军队更多,咱们只有五万余人,便是加上安庆的余枫部也才六七万人,人数相差太多,打下九江很是困难。”陈越叹道。

    自从西贼攻打江西之后,消息便已经断绝,偶有消息从南昌各府传来,却也是信使翻山越岭送到南京,从时间来看已经滞后了许多。现在江西到底什么情形却是谁也说不清。

    刘能已经授命带人先头赶往了江西,探查九江等地的动静。不过让众人欣慰的是,西贼还没有发兵沿江而下进攻的打算。

    。。。。。。

    吉安府治庐陵县,城外密密麻麻铺天盖地都是流贼的军队。

    城头箭矢如同飞蝗,一片又一片攻城的流贼倒在箭雨之下。烧的滚烫的油锅被放到垛口,倾倒而下,下面正在云梯上攀爬的流贼立刻发出不似人声的惨叫,一支火把扔下,整个云梯迅速被点燃起来,成了一支硕大的火炬,十多个衣衫沾上熊熊燃烧菜油的流寇惨叫着满地打滚。

    一个穿着绿色官服的官员站在城头,神色冷静的指挥着,数个将领站在他的身旁,随时听从命令,旁边路过的不论是军官士兵,还是征召的民壮,看向他的目光都充满了敬慕。

    在不远处的城楼里,数个身穿红色青色官服的官员战战兢兢的坐着,身边衙役士兵环绕。

    城上作战的一半士兵,另一半分明是临时征召的民夫,可相互之间配合默契,守城作战有序,足见那个绿袍官员指挥有当。

    终于,在抛下一地的尸首之后,贼军如同潮水般退了下去,城头守军顿时欢呼了起来。

    “阎主薄,贼军退了,贼军退了!”一个游击将军飞奔而来,向着绿袍主薄兴奋的叫着,他是从三品的游击将军,却丝毫没有为听从一个九品主薄指挥为耻。

    在十多万贼军连续半月的攻城中,庐陵县主薄阎应元已经用他的能力奠定了在满城军民心中的地位。

    是的,他叫阎应元,原是江阴县典吏,一个没有品级的县吏小官。在典吏任上,因平定盐盗,平服民乱,政纪突,被吏部擢升为庐陵县主薄,从不入流的典吏升为九品官员,在仕途上是绝大的进步。

    而庐陵是吉安府治所在,非常富饶,江西距离江阴又不算太远沿着长江水路非常方便,阎应元便欣然前来上任。

    谁知道上任不到半年,便遭此大乱,西贼张献忠带领二十万大军攻入了江西,江西首府南昌很快陷落,数以十计的州县为贼军攻破。

    面对铺天盖地气势汹汹的贼军,吉安知府以及庐陵知县等官员慌了手脚,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关键时刻,阎应元挺身而出,指挥全城军民进行防守。

    请示知府之后,由官府的名义号召全城士绅捐献钱粮,用捐献的钱粮征召民夫,他按照城墙垛口数目分派兵力,每个垛口分派名士兵两个青壮共同把守。

    庐陵是吉安府城,城内士绅众多,若是贼军打入城池,所有的人都落不得好,对阎应元的呼吁士绅们很是支持,毕竟舍命不舍财的人只是少数。

    有了足够的钱粮,阎应元开出厚赏鼓舞士气,在大量银钱的鼓舞下原本慌乱的守军也提起了士气,在军民的通力合作下,竟然打退了两次贼军的进攻,这使得城内军民士气高涨。

    张献忠打下九江之后,为了筹措足够的粮草,也为了有个稳定的后方,便定下了先打江西再顺江而下攻打南京的策略。进入江西后立刻分兵攻打各府。

    南康、南昌、广信、饶州江西北部各府先后打下,谁知派往吉安的军队却攻打庐陵不下,反而损失了数千人。

    张献忠大怒,派出了义子艾能奇亲自领兵五万攻打吉安,谁知艾能奇又败在庐陵城下,连续十日都无法破城,反而损兵万余。

    入江西以来,攻城掠地无往不利,大西军兵威所致,各处城池纷纷投降,没想到现在却碰到了一颗硬钉子。张献忠决心拔了这颗硬钉子,屠了吉安以儆效尤!

    张献忠亲率主力十万来到吉安,会同艾能奇的军队,兵力达到十五万之多,把吉安城围得水泄不通,开始了四面攻打,然而十多日过去了,却始终未能踏上城头,吉安明军把城池守的如铁桶一般。

    “陛下,南京明军逆江而上,已经到达安庆,九江的刘文秀将军请求陛下回援!”就在张献忠在吉安城下发飙之时,有哨探带来了明军的消息。

    是继续攻打这小小的吉安城,还是回兵迎击从南京攻来的明军,张献忠犹豫不定。


………………………………

第660章 攻守之议

    “五千骑兵就剩这么多吗?”看着江北岸稀稀落落仅剩的一千多骑兵,陈越满脸都是失望。

    “北伐的时候,在路督师的命令下,我拨了一半的骑兵归金声桓指挥,攻打开封时受到了鳌拜骑兵的突袭,骑兵折损大半。我带着另一半的骑兵跟着路督师在荥阳被鳌拜吴三桂豪格三路清军包围,突围之时受命断后,连续作战十数场,三千骑兵能逃出来的不到千骑。”余枫满脸羞愧,悲痛的说着。

    “都是本官无能,累死三军。。。。。。”路振飞长叹一声,神情萧瑟。

    “也不能怪路大人您,上自朝廷下至所有都轻敌了,便是属下当时也以为能够轻易击败满鞑,直捣京师。”余枫摇头道。

    虽然北伐战败,北伐大部分将领对路振飞并没有太多抱怨,因为当时之所以战败根本不是指挥的原因,而真正是实力的差距。

    虽然己方兵力是满鞑七八倍之多,可真正两军对阵之时,当八旗兵势若疯虎般不知疲倦的进攻时,所有明军都感到心惊。

    八旗兵不仅个人战力远超明军,作战的意志更是胜过明军何止一筹,两军作战时,明军士兵连续作战半个时辰便累的气喘吁吁,八旗兵打上半天还依然生龙活虎。

    荥阳之战,便是在正面作战中,明军生生被八旗兵熬疲累然后拖垮,进而大败。

    陈越事先已经从路振飞口中知道荥阳之战的经过,再经余枫讲诉后,更感当时战场的惨烈,自问若是自己亲自带兵北伐,也未必能够取得胜利,多半也会落个和路振飞同样的下场。

    所以北伐失败,根本不是将士作战不利,纯粹是庙堂决策的失败,以当时明军的军力,根本就不应该发起这场战争。

    北伐失败后,跟着余枫回到安庆的只有这一千余骑,另外安庆还有五千多步兵,这就是余枫手下所有的军队。不过出身平南军的余枫,训练手下完全按照平南军的模式,他这批手下人数虽然不多,战力却不俗,从集合的军队精神面貌就可见一斑。

    “国公,末将愿为先锋,和贼军决一死战!”北伐失利,余枫心里早憋了一肚子的火,正好发泄到流贼军身上。

    “这个当然没有问题,就是不知你的刀还锋利否?”陈越笑着允诺道。

    现在他手下只有有京营五万,嫡系亲卫三千,以及吕泰的定海兵,京营兵虽然经过一路整肃还算听话,可不堪苦战,至于这三千嫡系却要操纵几十艘战舰,用于决胜长江,没法派到岸上,而吕泰的军队也多是水军,陆战能力了了,金声桓的军队未至,真正能打硬战苦战的,也就余枫这数千人。

    “愿为国公效死!”余枫慨然道。

    能重回陈越属下,对余枫及所属出身平南军的将士来说,是非常高兴的事情。只有离开了平南军,才知道当初在平南军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