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决定之后,吴平立刻下令,船上大部分士兵带着武器上岸。七艘海船上,载着士兵六百多人,其中还有一百倭国武士。吴平留下一百来人看船,自己带着五百士兵上岸往战场而去。
李彦直正带着家仆百姓和清兵艰苦的厮杀着,眼看着手下一个个倒下,他心中陷入了绝望。仓促聚集的百姓根本就无法和军队相比啊!哪怕人数是清兵的数倍,却依然被杀得节节败退,若不是李彦直自己提着长剑厮杀在第一线,手下的人早就一哄而散了。
“李老爷,有军队从海上来了!”就在李彦直抵挡不住即将败退之际,突然有家仆惊叫道。李彦直侧身看去,便看到数百人气势汹汹的往战场而来。
吴平带着军队突然出现使得正在厮杀的两方都很震惊,不约而同的停止了厮杀缓缓后撤,因为谁也不知道来的是敌是友。
清军胶南守备马广惊疑不定的看向海边,眼看着就要把这伙暴民击败,竟然有一支军队越海而来。看着这支军队打的旗帜,上面写着“齐云”二字,却是一支没有听过名号的军队,不过跨海而来,肯定不是大清自己的人,因为就马广所知,现在清军在山东根本就没有水兵。
到底来的是敌是友?马广和李彦直都在紧张地判断着,很快就不需要他们再推测,因为这支军队刚刚靠近战场,便冲着清军杀了过来。
五百人的队伍,人数虽然不是很多,却队列严整气势汹汹,最可怖的是冲在前面秃头发髻奇装异服的百十名倭人,手持长长的倭刀,几哇乱叫的杀了过来。
倭寇!看着那冲来的敌人,马广眼睛凸了出来,想不到这个时候竟然有倭寇登岸来犯,可是为什么他们不理睬这些暴民反而冲向了自己,难道说这些倭寇是暴民们勾结而来?
“弓箭手阻击!”马广高声喊道,这个时候他也来不及多想。
在他的部下有着一百名弓箭手,听到命令之后立刻冲到阵前,搭箭拉弓,然而还未等他们开弓,一阵火铳声接连响起,无数的弹丸从倭人武士间隙中飞出,射向了弓箭手的阵列。
惊叫声接连响起,还未来得及放箭的弓箭手们接二连三被射倒在地上。为了增强吴平这支船队的陆战实力,陈越把缴获自荷兰人的一百支火枪都补充给了他。
趁着清军弓箭队慌乱之际,一百倭人武士冲进了他们的队列,长长的倭刀闪着寒光劈砍了下去,弓折弦断的同时伴随着弓箭手们凄厉的惨叫。
跟在逃跑的弓箭手之后,倭人武士们冲入了清军的阵列中,猛烈的砍杀了起来。
倭人武士都是不事生产从小练习武艺的职业武士,论单个战力远胜一般的军队。所以百十年前倭寇之乱时,常有百十名倭寇深入大陆内部,接连击败数万的明军军队。当时沿海明军战斗力孱弱是事实,倭人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直到后来戚家军的横空出世,才彻底扭转了对倭寇屡战不利的局面。
而现在这支清军绿营兵都是前明军投降后改变而成,战斗力原本就不怎么样,突然遭到倭寇的冲杀,当即就乱了下来。马广一看大事不妙,立刻带头狂奔,逃离了战场。
战斗进行的激烈而短促,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这支六七百人的清军便被杀得大败,丢下近百具尸体狼狈逃窜,只看的李彦直目瞪口呆。
虽然获救,李彦直及一帮属下并不敢松懈,而是手持武器戒备着,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些“倭寇”会对自己怎样。
可是让李彦直惊讶的是,“倭寇”的首领却是一个明人,而且是一个面相清秀笑容和煦的年轻人,一口的北方汉话更是让他熟悉无比。
………………………………
第604章 明军北伐
“你们是明军?”看着正在战场上翻捡清军尸体的倭人武士,李彦直还是不敢相信。
“我们是明军,是齐国公的属下,至于这些倭人武士也从属于齐国公,算是雇佣军吧。”吴平微笑道。
“朝廷又要北伐了吗?你们是齐国公的先锋军?”吴平的话令李彦直惊喜无比,赶忙问道。
“这个。。。。。。”吴平顿时有些尴尬了,“现在齐国公替父守孝,暂时离开了军队,我们这些人都是从属齐国公的水军,奉命远洋操练,恰巧路过这里。”
“原来是这样啊,”李彦直满脸都是失望,随即又激动了起来,“也不知道朝廷怎么想的,放着齐国公不用,竟然用书生领兵,次辅路振飞兵进河南,却被满鞑杀得大败,数万明军战死沙场!原本齐国公击败两路满鞑创的好局面顷刻间土崩瓦解,连带着我们也吃了挂落。。。。。。”
“到底怎么回事?”吴平急忙问道,离开舟山几个月的时间,和大明之间早就消息断绝。
“唉!”李彦直长叹一声,开始讲述最近几个月来发生的一些事情。
八月底,耐不住民间如潮一般的北伐之声和朝廷上清流言官们的叫嚣,崇祯皇帝终于决定挥师北伐。
原本北伐这么大的事情理应有齐国公陈越负责主持把握才大,崇祯也确实有下旨令陈越夺情起复的打算。可是派人到舟山询问陈越时,却得知陈越竟然扬帆出海散心去了。。。。。。
于是,崇祯便一直犹豫着,可却耐不住朝中官员们的纷纷上奏请求北伐。现下满鞑大败损兵折将,北方传闻又出现了动乱,大同总兵姜镶不满满清朝廷给他的待遇,适逢满鞑伐明大败之际,悍然举兵造反,重新打出了大明的旗号,山西的士绅们纷纷响应,顷刻间山西一省不复满清所有。而山东的豪绅们不甘于剃发易服,也纷纷举事反清,整个北方出现了燎原之势。
面对这种局面,所有明人欢欣鼓舞,认为反击满鞑的机会已经到来。在这种局势下,本就怀着收复旧土之心的崇祯再也按捺不住,下令以路振飞为督师,举兵北伐。
路振飞带领大军二十万从襄阳出兵北上河南,一路上势如破竹,所过之处州县纷纷归降,清兵根本不敢恋战皆向北方逃窜。一时间形势大好,收复北方驱逐满鞑在望。
然而就在大军到达河南腹地,路振飞分兵攻打洛阳开封之时,终于受到了满鞑的反击。金声桓带兵八万攻打开封之时,受到鳌拜带领八旗兵骑兵两万人从背后的突击,虽然明军士兵浴血奋战,阵形还是被八旗兵击破,八万士兵一败涂地,金声桓带着残兵狼狈逃窜。
幸亏鳌拜急于击败路振飞的主力,并未全力追赶,金声桓的数万残兵得以保全。鳌拜击败了金声桓军之后挥兵西进,于荥阳追上路振飞带领的明军主力。
路振飞虽然是文官,带兵的本领却很厉害,并没有给八旗骑兵突袭的机会。明清双方在荥阳展开了一场鏖战,一方是明军十余万,另一方的清军八旗兵却只有两万人。可正面交战的结果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虽然人数是清兵的数倍,明军却根本占不了上风,数次交战均已失败告终,士兵伤亡惨重。
于是,所有人这才知道,战斗不是谁的人数多就一定占上风,更多的要看军队的素质装备还有作战的毅力。两万八旗兵可以从早厮杀到晚不知疲惫,而明军轮流作战还是感到疲惫。
于是,所有人才知道,在扬州在芜湖,面对清军取得的两场胜利,赢得是多么的侥幸。原来明军和清军八旗兵的战斗力相差如此之大!
好在路振飞带军很是稳健,仗着人数的优势死守荥阳,没有给鳌拜太多的机会。
可就在此时,满清肃亲王豪格突然带着五千八旗三万绿营从陕西杀出,挥兵出了潼关。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可在皇太极死后争夺帝位时却败北,被多尔衮拥戴六岁的弟弟福临登基。多尔衮摄政,豪格很不受待见,被远远的打发到陕西,攻伐汉中,然后再从汉中向南入川。
然而就在豪格带军和张献忠争夺汉中之时,多铎和阿济格的败讯先后传来。豪格哪里还顾得上对付张献忠,当即便带领军队撤回了西安。
明军北伐,鳌拜受命和吴三桂一起镇守河南,豪格便带兵出潼关增援。
数万从西面而来的清军打破了战场上的势力均衡,十余万明军竟然被围在荥阳这块方寸之地,进退不得。金声桓带领四万残兵试图给路振飞解围,却接连被吴三桂带兵击败,距离荥阳越来越远。
而就在这个时刻,荥阳明军营内又爆发内乱,李成栋眼看着明军大事不妙为了活命悍然带领所部反叛,他手下的都是原本的平南军精锐,战斗力本就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