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巡按,代天子出巡,专门负责监察,权力极大。其职凡吏政、刑名、治安、档案、学校、水利、农桑、风俗无所不察,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故官职虽七品,四品知府在其面前也战战兢兢,能和一省巡抚分庭抗礼。

    方名夏身为浙江巡抚,遇到陈越这种守孝期间却有美人相伴之举,自然有察问的权利。不过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虽然权责极大,论身份在陈越面前根本不够看,也没有胆量找上门去问罪,只能写下奏疏进行弹劾。

    守孝期间眠花宿柳,这罪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毕竟大明以孝治国,一个人若是被扣上不孝的名声,他的前途也就黯淡无光。

    方名夏不知道自己的弹劾能给陈越多大的杀伤力,熊熊燃烧的怒火也使得他顾不得多想。

    奏疏从杭州发出到达南京,朝廷审阅之后再把处理结果送回杭州,一来一往最少需要四五天的时间。这几天来,方名夏什么事都没有做,没有下各县察看,而是死死的盯着玉皇山。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数天之后,陈越突然乘船离开了玉皇山去了舟山,只把寇白门留在了那里。算过之后,方名夏才知道,原来陈越已经在墓前守够了二十七天,按理来说是可以随处走动走动。

    眼下只有寇白门主仆二人住在江边的草庐,每天上午寇白门会准时去给陈江河上香,每天也都会有琵琶声从草庐里飞出,在江边飘荡。

    方名夏带着两个随从站在船头,看着北岸的玉皇山,听着悠扬的琵琶声,仿佛寇白门清丽无双的面容再次出现在眼前。他很想命令船只靠上北岸码头,然后去看她一眼,最后的理智却让他没有动弹。

    若是私会寇白门的事情传扬出去,会使得他弹劾陈越的奏疏威力大减,朝臣们会以为他是因为私情而弹劾陈越。

    玉皇山上一处隐秘的林子里,数双锐利的眼睛紧紧盯着江中的渡船,当看到渡船掉头离开时,陈岩恨恨捶了一下拳头,喟叹一声。只要姓方的敢上码头去见寇白门,会打的他连他妈都认不得他,使得他在杭州官场声名扫地,根本无颜再呆在杭州。

    。。。。。。

    南京紫禁城

    崇祯一如既往的勤奋批阅着奏疏,韩赞周小心的侍立一旁为他端茶磨墨,同时小心观察着崇祯的神色。

    崇祯的精神比往昔好了许多,最起码比满鞑大军兵临城下时强了无数倍。

    大明已经彻底的转危为安,在督师路振飞的指挥下,二十万明军渡过长江开始北伐,已经收复了荆州襄阳,把领土扩展到了淮河一线。

    眼看着满鞑连番失败,中原一带心向大明的百姓纷纷举事响应,更使得满鞑疲于应付,现如今满鞑残军已经退缩到了河北。

    前方接连传来喜讯,都是收复城池的好消息,这让崇祯每日精神都处在振奋之中,恢复旧土把满鞑赶出关外仿佛就在眼前。

    虽然有闯贼余孽数万人盘踞在夔州夷陵一带,虽然还有献贼正在四川攻城掠地,不过在崇祯看来,那都只是疥癣之疾,早晚可平。

    优先看完前线送来的奏报,剩下的就是各省地方送来的奏疏。看了这么久的奏疏崇祯神色有些疲惫,不过他还是决定再多看几本然后再休息,随意又取过一本来,是浙江巡按方名夏的奏疏,不由得精神一振。

    因为陈越就在杭州守孝,这使得崇祯对来自浙江的消息十分关注。虽然前线战事节节胜利,可崇祯知道一旦遇到硬仗大战,还需要陈越这员虎将出马。

    打开奏疏看着,崇祯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方名夏弹劾陈越共两条罪名,一是守孝期间眠花宿柳大不孝,二是开设水师学堂、许诺官职、逾越人臣本分、有不轨之心。

    对方名夏罗列的第二条罪名,崇祯并不在意,以他对陈越的了解,若是肯老老实实守孝不折腾那就是怪事。设立水师学堂也算不了什么,也算是为大明培养些人才值得鼓励,至于陈越许诺的官职,七品武官的职位在崇祯眼里连个芝麻都不算。

    真正让崇祯在意的是第二条罪名,守孝期间美人相伴,大不孝!

    不孝只是其一,最让崇祯生气的是,他明明已经许诺等守孝之后会把坤兴公主嫁给陈越,陈越现在竟然搞出这样的事情,这让天家脸面何存?

    “混蛋!”崇祯咬着牙,终于骂将出来。

    崇祯手哆嗦着,很想写下圣旨命人把陈越拿到南京查问,却知道若是这样的话必然会使得君臣关系破裂,更会使得功臣寒心,须知在前线还有无数陈越的老部下在为大明厮杀征战。

    “拟旨,把奏疏转给陈越,命他上书自辩!”崇祯咬着牙,从牙缝里迸出话来。

    “是,陛下!”韩赞周恭声答应,快步跪在矮几前开始书写圣旨。

    然而还未等陈越的自辩奏疏上来,有浙江巡抚王寅的奏疏送到,除了奏报浙江发生的一些事外,专门提了一件趣事,说有民女听闻忠国公为国捐躯葬在杭州之后,感动之下不远千里往杭州为其上坟祭奠,现在杭州城外已经出现了折子戏,讲的就是该女的义举,让杭州人津津乐道,当然折子戏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才子佳人,义女和忠国公之子之间恩怨瓜葛。

    看过王寅的奏疏之后,崇祯不由得愕然,没想到事情竟然出现如此之转变。虽然半点也不信王寅奏疏中折子戏里面的剧情,他敢肯定这又是陈越搞出来的东西,可是既然事情已经往好的方向发展,起码陈越的名声已经无碍,不孝的罪名也不会落到他的头上。

    可是崇祯还是十分的不爽,朕的女儿还未过门,你就和其他女子拉拉扯扯,真不是个东西。

    于是,崇祯亲笔写下圣旨,在圣旨中狠狠骂了陈越一顿,勒令他谨言慎行,收敛行为,若是再做出荒唐的事情传到朕的耳里,必然会和他算账!


………………………………

第579章 季风起,海贸时

    时间已经到了六月底,太阳如同流火一般倾泻在大地上,临海地区又热又潮让人格外难受,而这却还未到一年最热的时候。

    这样的天气,哪怕夜里清晨空气中也都弥漫着一股燥热,没有人愿意动弹,更没人愿意做事。就连最勤劳的农夫也不愿等着烈日干活。

    可是,新任定海总兵吕大人却在这个时候折腾了起来,不仅督促属下各部出海巡防严查海盗,自己竟然亲自乘坐大船,在甬江口杭州湾各处巡查。

    这个季节这个时候弄出这样大的动静,定海城堡官兵自然人人知道原因,当然便有人欣喜有人愁。

    欣喜的是那些被总兵吕泰抽调的官兵,根本不以炎热之天气为辛苦,一个个屁颠颠的跟在总兵大人屁股后面鞍前马后效劳。原本都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穷军户,根本不入副将参将等大人的眼,现在好不容易受到新任总兵大人赏识,并有了捞外快捞好处的机会,谁不激动,谁不卖力?须知原本这样的机会都是属于各位将军亲信所有。

    发愁的则是定海的几个将领,原总兵王之仁去职之后,除了新来的总兵吕泰以外,便以副将王澜,参将马永,游击将军李韬为尊。

    如今,这三人聚在一起,愁眉苦脸的商议着。

    “我就说嘛,人家是总兵大人,虽然新来乍到,可也不应该完全把他撇开,现在可算坐了蜡。”游击将军李韬愁眉苦脸道。

    “当初还不是大家一起商量着来的,现在抱怨有个屁用!”副将王澜冷哼了一声,斥道。

    “当初我就反对来着,是你说姓吴的刚来啥都不懂,很容易把他糊弄过去,可现在呢,人家不是白痴,早就明白这里面的利润有多大,现在摆明车马这么干,我看你如何给那几家交代?”李韬眼睛一瞪,还嘴道。

    虽然王澜是副将,比他高了两级,可大家都是世袭的千户,手中拥有的军户实力相差不大,李韬对王澜并不怵!

    “好了,别吵吵了,事情既然发生了,吵吵也没用,还是想想解决办法吧。”参将马永连忙打着圆场。

    “办法有两个,一是索性干掉这姓吴的,以后这定海就是咱们说了算,所有的好处都是咱们的,”王澜咬牙道,话音未落,李韬一下子跳了起来。

    “姓王的,你想当总兵想疯了吧!自己找死可别拽上我们。杀吕泰,你知道吕泰是什么人吗?他可是齐国公的心腹,齐国公虽然在杭州守孝,可舟山却有三千大军,浙江巡抚王寅也是齐国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