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南京一破,芜湖的明军将会不战自溃。可偏偏有很多不知兵法、目光短浅之辈,以为我军受阻竟生出二心来,真是可怜可笑!
事实上对这些人的所为本王一清二楚,这几天来,巡营的将士抓住了无数的明军细作,查抄了上百封尔等和明军勾结的书信。”
随着阿济格的话,几个戈什哈走入帐中,每人抱着一大摞的信封,哗啦一声堆在了地上。
看着大堆的书信,在场的绿营将领人人脸上惊疑不定,好几个人脸上流下了冷汗。
“看见没有,这每一封都是巡营将士查抄的,写给明军或者明军细作携带而来。若是把它们拆开按图索骥的话,至少要砍掉数十颗的脑袋!
不过本王仁慈,念尔等刚刚归降我大清不久,也不愿太过计较,所以想给尔等一个机会。”
说着阿济格摆摆手,便有戈什哈上前把火油浇在信堆上,然后取出火把引燃,信堆迅速的燃烧了起来。
“信中写的什么,是不是和明军勾结,本王不想看也不想知道。本王要告诉你们的是。我八旗兵所向无敌,大清代明乃是顺天应民大势所趋,愿意跟着我大清的,等到灭明之后封侯封伯成为封疆大吏不在话下。螳臂当车者必将碾成齑粉!”
彤彤燃烧的火焰伴随着阿济格凌厉的话语,帐中很多人脸色极速变幻着。
先搬出大堆声称查抄而来的信纸烧掉,以宽慰众将之心,再以封爵封疆大吏相诱惑,最后则以八旗兵相威胁,阿济格一番话极尽威逼利诱,在场的众绿营将领即使有些异心的此时再也不敢多想。听得李国英暗暗感叹。
“英亲王放心,我等必将忠于大清、至死不渝!”
李国英转了转眼睛,排众而出,跪在地上相阿济格表着忠心。
“英亲王放心,我等必将忠于大清、至死不渝!”
其他绿营兵将领也都跟着李国英身后,跪在了地上,同声说道。
原本打算的若常登张应祥前来,立刻抓住他们控制其军队,不来则立刻发兵进攻。可是现在一半以上的绿营兵将领未来,这又如何去发兵攻打?非引得满营大乱不可。
阿济格又宽慰了众将几句,许诺会向朝廷上奏,等到南京攻下之时,给他们人人都封侯封伯,然后便让众人回去了,却留下了李国英。
在绿营诸将艳羡的目光中,李国英神色淡然的站着,平静中却隐然流露出自得来,一副受到主子看重的小人嘴脸。
“阿玛,为何要放他们走?留下来做人质多好。”绿营众将一走,傅勒赫便急匆匆的问道。
“糊涂,你想把剩下的这些人绿营将领也逼反吗?”阿济格训斥道。
“王爷的一番揉捏,虽然暂时稳住了来的这些绿营将领,可另一半怎么办?那些人公然拒绝前来议事,若不惩治的话,必然会使得军心尽失,绿营兵以后再不可控!”
护军统领谭泰忧心忡忡的问道。一多半的绿营将领公然拒绝前来,事实上已经和大清离心,为何竟然发生这样的事情!
“李国英,你怎么看?”阿济格向帐中唯一的绿营将领李国英问道。
“王爷,请赎末将直言,眼下我军败局已定,应该立刻考虑撤兵事宜。”李国英语出惊人的道。
“放屁!什么败局已定,你敢胡说老子宰了你!”傅勒赫勃然大怒,破口大骂道。
“李国英,你不要危言耸听,虽然芜湖受阻,九江失陷,可是我八旗兵主力尽在,并未受到多少损失,说什么败局已定?”
谭泰也不满的道。
从西安出兵攻打闯贼时,阿济格统帅四万余满汉八旗兵,经历了一系列的大战,击破顺军主力,攻占九江兵至芜湖,现在八旗兵依然有四万人,虽然其中两万在鳌拜和吴三桂的率领下分兵攻打南京。
既然主力犹在,大事依然可为,谈什么败局已定?于是,连阿济格眼中也露出了不满来,不过出于对李国英的信任并未发话,而是等着看李国英怎么说。
………………………………
第539章 阿济格要退兵
在阿济格等人看来,八旗兵才是自己的军队,这些刚投降的绿营不过是工具炮灰而已,所以这些天来在和明军大战时,水战陆战折损了绿营兵数万人,阿济格却一点也没在意。
八旗兵在,局势就可为,对李国英的说法很多人不以为然。
“王爷,各位将军,末将说的败局已定是攻打芜湖之仗咱们事实上已经失败了。
也许在王爷和各位将军眼中,只要八旗主力尚在,就算不得失败。确实,八旗兵所向无敌,这点末将是打心底赞同。
可是眼下不比以前和闯贼作战之时,这南方也不比北方。
这些天来各位也看到了,这南方水流密布,更多的是要靠船只靠水战。王爷刚才说鳌拜将军和平西王即将打下南京,恐怕是虚张声势,赎末将直言,他们恐怕连秦淮河都无法突破,更不用说打到南京城下。不知末将说的对与不对?”
李国英说着看向了阿济格,却见到阿济格一脸的铁青。事实上,数日前鳌拜就送回了军报,言说大军进入应天府受阻,在明水军的阻拦下迟迟无法渡过秦淮河。。。。。。
“你继续说!”阿济格脸色难看的道,南方行军打仗确实和北方不同。
“是,王爷。眼下明军水军强大无比,我水军和其水战接连失利,根本无法突破芜湖防线,从这一点来说,我军就已经败了。
赎末将直言,我军要想打下南京灭了大明,只靠八旗兵是不行的,更多的得依靠熟悉南方、熟悉水战的绿营。可是眼下大半绿营兵受到了明军得蛊惑,和我大清生出了异心。这还如何能继续和明军作战?”
李国英痛心疾首的道。
“哼,那又怎样?几十万闯贼都被我八旗兵打的落花流水屁滚尿流,你们这些看见闯贼望风而逃的绿营兵又岂敢和我八旗兵作对?只需要一万八旗,就能把这二十万绿营杀个干干净净!”傅勒赫不屑的道。
“镇国公说的有道理,可是您想过没有?若是八旗兵镇压绿营兵之时,明军若突然来攻,到时又该怎么办?八旗兵虽然勇猛,但毕竟人数太少。”李国英叹道。
八旗兵战力强大,可那是指列阵作战,凭借营中两万八旗,阿济格有把握和数十万明军放对并战而胜之。
然而若是陷入营中内乱,内有十多万绿营兵作乱,外有七八万明军精锐强攻,八旗兵再勇又能碾成几颗钉?在内外夹击之下也只有败亡一局。
在场的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对李国英描述的现象都能够想象。而现在八旗兵全部都在长江东南侧,一旦失败,等待全军的恐怕是全军覆没。
“李总兵继续说。”阿济格挥手制止了次子傅勒赫,对李国英和颜悦色的道。
“其实该说的末将已经说了,为今之计,唯有先全军退到长江西侧,方为稳妥之计。先立于不败之地,再考虑和明军作战。”李国英叹道。
退过长江,也就意味着大军安全,可也意味着此次伐明彻底失败,这一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你先回去吧,让本王好好想想。”阿济格和声对李国英道。
“王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要早下决心啊!”李国英施礼之后,转身退下。
李国英退去,帐中只剩下阿济格、谭泰,傅勒赫等八旗将领。
“说说吧,咱们现在该如何做?”帐中剩下的都是自家人,阿济格长叹口气,语气很是萧瑟。
“王爷,其实李国英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眼下绿营兵将叛未叛之时,正是咱们撤退到江对岸的时机。一旦绿营兵配合明军作乱,明军封锁了长江,咱们再想退回就难了!”谭泰叹道。
“可是鳌拜和吴三桂两万大军尚且未归,咱们若是退兵,将置他们于何地?”傅勒赫不满的道。于是谭泰不说话了。
吴三桂的汉八旗也就罢了,鳌拜带领的可是一万真满八旗,失去了对大清伤害太大。多铎带领的八旗兵全军覆没,芜湖的八旗兵万万不能再受到损失,否则对大清来说将会是不可忍受之痛!
谭泰也罢,阿济格也好,谁都不敢对鳌拜大军轻言放弃。
“英亲王,各位将军。其实,其实对鳌拜将军和平西王诸位不必太过在意。”就在此时,一直默不作声的智顺王尚可喜说话了。
作为早早投降后金的三顺王之一,尚可喜很受满清朝廷信任,授命带领本部随同阿济格攻伐闯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