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音门外营地。

    南京城头,看着狂奔而逃的京营士兵,以及背后追杀凶神恶煞般的八旗兵,城头的官员们骇然变色。

    八旗兵战力远比想象中还要强大,还有谁能够打败他们?这个时候,所有人不约而同的想起一个人的名字来,也只有他能够拯救大明了吧!


………………………………

第498章 水攻之议(1)

    南京到扬州二百里的距离,三万清军根本不足以围困住整个南京城。

    清军渡江,南京城外激战的消息很快就由使者传到了扬州,还带去了崇祯对战局的关切之意。

    不得不说,经历了苦难之后,崇祯急切的脾气改了许多,只是向陈越描述了南京局势之危急,通篇却没有逼迫陈越立刻与多铎决战好回援南京的意思。可言外之意却不言而喻。

    “以两倍满鞑的兵力背靠坚城出战,却被满鞑杀得大败,积尸遍野,镇北侯训练了一年的京营也就这样啊。”

    翻看着陈越递过来的文书,钱枫林啧啧叹道。江北总督府众人一直对朝廷过分重视京营很是不满,这一年多来,朝廷拨付扬州总督府的银子还没有查抄了盐商之后送给朝廷的多。

    而且南京兵部军械作坊生产的军械都优先装备了京营,平南军的军械只能靠自己打造。这些都让众人对朝廷颇有微词。

    对钱枫林的话陈越置若盲闻,只是满脸欣喜的看着刚从南京过来的王寅。

    “横山公,在南京过的还好?”陈越笑着问道。

    有感于身边缺乏可以商量军略的人,只有一个钱枫林可以商议,却事务太忙。陈越几次向朝廷请旨派王寅来扬州,现在终于如愿以偿,王寅被委以任江北参政之职派来扬州。

    “嗨,整日里忙的都是扯皮的事情,无聊透顶。”王寅摇摇头,苦笑道。

    户部侍郎虽然位高权重,管理的事务也很繁杂,王寅要负责田地、户籍、赋税等各项事务,虽然手下有很多主事堂官可供驱使,却也少顷不敢懈怠。

    “横山公之才在军略谋划运筹帷幄,用在户部这种地方确实委屈了。”陈越笑道。

    “看侯爷的心情,想必对击败城外的满鞑已经胸有成竹,老朽即便来扬州恐怕也发挥不了多少作用。”

    王寅微笑道。

    “哈哈哈,还需要横山公查漏补缺帮着筹划才行。”陈越说着看着侍卫一旁的陈石一眼,陈石点点头,把箭楼里所有人赶得远远的,自己亲自在门口侍立。箭楼里面便只剩下陈越钱枫林王寅三人,王寅便知道陈越是要说出自己的作战计划了。

    透过比城墙还要一丈的箭楼往外看去,潮水般进攻的清兵以及被清兵驱使攻城当炮灰的百姓密密麻麻如同蚂蚁一般。

    护城河已经被清兵驱使百姓填平,扬州城的西北角在红衣大炮的连番轰击下裂出了两丈余宽的裂缝。清兵正顺着这道裂缝往里进攻。

    然而,陈越对此早有准备,早在数日前城墙刚刚出现裂缝之时,就命令扬州府组织民夫在裂缝之后重新修筑一道城墙,上万民壮日夜赶工,以事先准备好的砖石,数日的功夫便修了一道厚厚的城墙,两面包砖内填夯土,和外面的城墙厚度差不多只是矮了半丈。

    这道内墙上同样有垛口碓碟,并且和外城墙相连形成一座瓮城。

    进攻的清军攻入裂缝之后,骇然看到里面竟然还有一道城墙,在翁城内顿时受到了城墙上三面的围攻,箭矢如雨,砖石灰瓶火箭万人敌不要命的扔将下去,进攻的清军抛下了一千余条尸体如潮水般退去。

    本来被清军红衣大炮轰开的缺口,竟然变成了一道陷阱,看得王寅暗暗点头,新生佩服。不过他也知道这看起来虽然简单,却需要强大的执行力,需要把整座城池呢的百姓组织起来听从官府的号令。否者绝对无法在短时间内就从新修筑这样一道内墙,虽然只有几十丈的长度。

    善于利用地形地势,变不利为有利于自己的战场,王寅知道这就是陈越打仗的风格。

    可是这一次,他实在有些好奇,陈越会如何击败城外的十万清军。

    “横山公,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否算算近几日天气如何?”陈越把目光从城外收回,炯炯的向王寅看去。

    王寅闻言顺着箭楼的门口往天空看去,就看到天阴沉沉的,云层又暗又厚,仿佛压在了箭楼顶部。

    “若老朽没有看错的话,今晚最迟明日必然会有一场大雨。”王寅肯定的道,不明白陈越让他看天气的意思。

    “雨不会持续太久,顶多一两日的时间。”想了想,王寅又道。

    这个季节的雨就是这样,雨下的快停的也快,很少有连阴天的时候,毕竟再过不到半月就要进入麦收季节。而麦收季节通常很少出现连阴天的。

    难道是侯爷担心城外百姓的麦子?王寅想了一下,又摇了摇头。对大军统帅来说,胜利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即将收购的麦子根本算不了什么,陈越这个时候也不会关注这个。

    “大雨之时,城外之地泥泞不堪,满鞑根本无法进攻。不过火药受潮无法使用,咱们也无法出城攻击啊。”一旁的钱枫林摇头道。

    平南军现在太过重视火器的使用,若是火器无法用战斗力平空下降五成,以长枪和满鞑白刃战更是以短击长。

    “大雨天自然不是进攻的好时机,不过横山公和枫林兄想必也知道,在扬州城北五十里处就是高邮湖。前不久整个江淮普降大雨数日,使得湖面水位暴涨,如今又将下大雨,若是挖开邵伯湖南岸大堤,使得大水冲向清军大营,二位看如何?”

    陈越说罢,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王寅。他苦思悯想才想出的破敌之策,就是不知道是否能够实现,需要王寅帮忙筹划。

    以大水攻敌,王寅闻言眼睛就是一亮,随即又暗淡了下来。想法是好,可惜不太现实。

    “侯爷,赎属下直言,水攻之策恐怕不行。”王寅还没有说话,钱枫林开口道。

    “毕竟邵伯湖距离扬州有五十里之远,邵伯湖南都是低洼之地,即便掘开大堤,以邵伯湖的水量流出五十里实难威胁到清军大营。”

    以水攻敌要占据天然的地利,首先要有充足的水量,水位要极高飞泻而下,方能迅速的冲垮敌军。

    而以现在邵伯湖里的水量即便流到扬州城外也变成了涓涓细流,又能对清军产生多大的威胁?扬州城外丘陵众多,只要清军转移到较高的丘陵上,即可躲过这场大水。


………………………………

第499章 水攻之议(2)

    闻听钱枫林之言,王寅赞同的点点头。他虽然担任户部侍郎之职,闲暇时没少看扬州以及南京附近山川地理资料,对邵伯湖的情况还是了解的,当初护送崇祯从淮安到南京时,王寅也路过邵伯湖,知道钱枫林说的不错。

    “要想用水攻灭满鞑十万大军,必须十倍于邵伯湖之水才能办到。”王寅说道。

    “十倍于邵伯湖之水吗?”陈越神秘的一笑,“并非不能办到。”

    “侯爷您是说?”王寅先是一愣,然后恍然大悟。

    陈越微笑着点点头。

    钱枫林迷惑的看了看二人,低头寻思了一会儿,也明白了过来。

    “邵伯湖之北即是洪泽湖,整个淮水都流入洪泽湖中,水量之浩大岂是十个邵伯湖能比?

    不过洪泽湖距离扬州太远,即便掘开大堤,恐怕难以保证洪水按照我们想的方向流淌。

    而洪泽湖大堤决口必然会淹没无数村庄,淹没将要成熟收割的麦子。

    百姓们先是水灾然后颗粒无收,必然会生灵涂炭。

    这些侯爷你都想好了吗?”

    王寅神色十分严肃的问道。

    事实上自从黄河改道夺淮入海以来,淮河失去了入海口之后缕缕泛滥,遂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洪泽湖。

    嘉靖万历年间,河道总督潘季驯四次治理黄河淮河,在洪泽湖沿岸修筑了高家堰等大堤,人为抬高洪泽湖水位,同时束缩黄河下游河道。

    淮河黄河之水在清口相会,汇在一起后沿着河道向大海流去,极高的流速带走了淤积的大量泥沙,从而使得河道变宽。

    此为束水攻沙之策。

    自从潘季驯治理黄河之后,数年时间黄河淮河不再泛滥。

    然而崇祯登基以来,朝廷整日忙于对付叛乱的流贼和关外的建奴,根本无暇整修河堤、治理黄河淮河,这些年来黄河入海河道淤塞严重,时常泛滥成灾。

    淮河入海不顺,大量的河水流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