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勇,早就看你和这姓黄的勾眉弄眼,你果然投靠了姓黄的,背叛了侯爷!”李国英大怒,指着徐勇怒道。
“什么背叛了侯爷,姓李的你别血口喷人!我徐勇什么时候做过对不起侯爷的事情?”徐勇怒道。
“你现在不就在做吗?放着少侯爷不支持,去舔姓黄的臭脚。”郝效忠阴恻恻的说道。
“你!”徐勇指着郝效忠怒气勃发,正要痛骂之时,却被吴孝礼一把拉住。
“各位兄弟,咱们没必要争执伤了和气,现在有袁督师在,咱们听从袁督师的安排就是。”吴孝礼笑嘻嘻的道。
“对,咱们应该听袁世伯的。”一直垂头低声抽泣的左梦庚说话了,“各位兄长,不管朝廷怎么安排咱们这支军队,我希望大家都要心平气和,咱们一切都听朝廷的,相信朝廷会给咱们一个满意的回复。”
说着,左梦庚把目光看向了袁继咸:“袁世伯,您是督师,代表着朝廷,请问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在左梦庚看来,袁继咸和父亲左良玉关系良好,自己又得到了诸总兵的支持,为了军队的稳定期间,袁继咸也没有不支持自己反而支持只是监军没有兵权的黄澍的道理。
看着左梦庚期盼的目光,袁继咸知道自己不能再装聋作哑,这件事情今日必须有个结果,否者恐怕这二十万左军会引起骚乱。
这支军队基本上是左家的私兵,对朝廷的命令从来是阴奉阳违,从稳定军心的角度,应该让左梦庚接替左良玉统领大军,毕竟敌军进攻在即,不可引起军队骚乱。
可是,现在左良玉骤然去世,正是朝廷掌控这支军队的天赐良机,这些年来,左良玉仗着兵力不肯听从朝廷的调遣,朝廷早就想收回他的兵权,另派人领军。可是现在这么做合适吗?毕竟闯贼和满鞑已经攻到了武昌。
就在袁继咸犹豫不决之时,黄澍说话了。
“袁大人一定要考虑清楚,莫要因私废公才是!”
这句话让袁继咸心中陡然一惊,若是他今日敢把兵权交给左梦庚,恐怕这黄澍立刻就会上奏弹劾自己,他可是监军御史,虽然只是七品文官,却有专折上奏之权。
而一旦和敌军交战失利,恐怕这黄澍会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想想崇祯对领兵的督抚文官的狠辣无情,想想袁崇焕、杨镐、杨一鹏、杨嗣昌等督抚大臣的下场,袁继咸只觉得不寒而栗。
“左公子是宁南侯世子,继承爵位理所应当,至于这支军队是否还由左公子承袭,那要等到朝廷下旨正式册封才行。在那之前,还是按照朝廷惯例行事吧。”袁继咸道。
按照朝廷惯例,一军统帅去世,军队理应交由监军统领,等待朝廷派来新的统帅。也就是说,眼前这二十万大军现在只能暂时让黄澍来带领了。
李国英郝效忠等人虽有心争执,左梦庚却缓缓摇头,现在左良玉尸骨未寒,他不愿在父亲灵前吵闹这件事情。再说既然袁继咸以督师的身份做了决定,再争执已是无用。
于是,黄澍得意洋洋的成为了二十万左军的暂时统帅,虽然李国英郝效忠等人不听他的,可是至少他得到了徐勇吴孝礼等人的支持,掌控了将近一半的军队。
接下来,只要能够在敌军进攻时打上一场漂亮仗,等待自己的将是无限光明的前途。
想啥来啥,还未等黄澍适应新的身份,在濛濛细雨之中,一支庞大的军队突然出现在了江北,距离九江只有二十里之遥。这支军队不是闯贼,而是清军,不知道怎么的竟然放着武昌的闯贼不打,出现在了九江城外!
黄澍立刻让人禀告督师袁继咸,同时下令驻扎在江北的军队做好防备,防范满鞑的进攻。
江北左军营地里,李国英郝效忠等人正在密谋。
“清军突然攻到了这里,想必闯贼已然被清军歼灭,咱们可如何是好?”李国英忧心忡忡的道。
“是啊,连闯贼都打不过八旗兵,咱们军中人数虽多,大部分都是老弱之兵,真正的精锐家丁加起来没有多少。真和八旗兵打起来肯定讨不到便宜。”郝效忠也道。
众人面面相觑,都看出了对方眼中隐含的怯意。何止是讨不到便宜啊,肯定是打不过的。这些年来,明军什么时候打败过八旗兵来着,关宁军、宣大军,九边的精兵全部都败在八旗兵手里,无数的名将统帅或死或降,在李国英、郝效忠这些人心中,八旗兵已经是个无敌的存在。
“要不,咱们干脆投了大清吧。反正朝廷也不信任咱们,袁督师竟让黄澍那书生领兵,也不愿把兵权交给少侯爷,这样的大明这样的朝廷咱们保他何用?”
李国英小心翼翼的提议道。
“对,咱们干脆投降了大清。听闻大清对待降将非常不错,基本上是以原来的职位相酬,很多人都得到了重用,像吴三桂不过是一个平西伯,手中不过三四万的兵力,竟然被大清封为了平西王,咱们若是降清,少侯爷最少也能封侯,咱们个个还都是总兵,岂不是比留在大明有前途的多!”
郝效忠舞动着拳头,低声喝道。听得连左梦庚也心动了起来。
自家人知道自家人情况,江北还听从自己指挥的军队虽然有十多万人,数百条大小船只,可要是和八旗兵对阵的话,恐怕撑不了多少时间。左梦庚自己有自知之明,若论领兵他比不上父亲。
而父亲左良玉不敢和闯贼对阵,闯贼却被八旗兵撵的到处跑,双方战力强弱可见一般。
是否降清,好像也不难抉择。
………………………………
第474章 该来的总归会来
有些人,为国为民努力作战不行,争权夺利内讧却很擅长。对内残民以逞,对外谄媚邀宠,勇于虐民,怯于大战,左良玉属下一众将领都是这样的玩意。
决定了要降清之后,左梦庚等人立刻动作了起来。害怕投降晚了受到攻击,火速派人前往清营接洽投降事宜。
既然选择了投降,自然要送出个见面礼,现在没有九江城没有督师袁继咸是最好的见面礼了。
经过商议后,左梦庚派出了郝效忠带着所部突袭九江城,抓捕督师袁继咸,李国英则率领剩下的大部,向徐勇吴孝礼等投靠黄澍者发起进攻。
攻下九江城,活捉袁继咸和黄澍,就是左梦庚献给满清的大礼,也是缴纳的投名状。
是日中午,趁着九江城门守兵换防之际,在往城里派出的内应的接应下,郝效忠突然率兵攻入了九江,向守城的江西兵攻去。
骤然遇袭,而且进攻的敌人来自自己人,江西兵一下子就乱成一团,完全行不成抵抗。
郝效忠分派属下将领攻打守军,自己带着家丁队径直向城中央的督师行辕攻去。
城内突然大乱,督师袁继咸非常震惊,连忙派人查看出了什么事情,得到回报说是左营的士兵冲入了城中,和守城的江西兵交起火来。
难道是左梦庚不满自己把左军的兵权交到了黄澍手里,这才发生动乱?袁继咸惊惧了起来。
在这个时候起了动乱,必然会便宜了敌人,若是不能迅速的平定下去,一旦闯贼来攻,九江将会不攻自破。自己身为督师,担负着防守九江拱卫京城之重任,必须得想法把动乱平定下来。
这个时候,袁继咸还不知道左梦庚已经带着军队降清,因为驻扎江北的左梦庚部封锁了消息,他甚至不知道清军来袭距离九江只有几十里远。。。。。。
袁继咸匆匆出了行辕,带着一些护卫向城内喊杀处行去,他打算劝服左梦庚停止动乱以大局为重,为此袁继咸准备做出一些妥协,哪怕是拿下黄澍的兵权,再把军队交给左梦庚手里。
刚出行辕没有多久,迎面就遇到了郝效忠。
“郝总兵,你们这是作甚?快快传令让军队停止动乱,要以大局为重啊!”袁继咸对着郝效忠苦口婆心得劝道。
“督师大人您对我说没用,末将也是奉命行事啊。”郝效忠笑嘻嘻的道,“要不你去见我们少侯爷,有什么话和他说。”
说完便派出军队“护送”袁继咸出城,去见左梦庚。
袁继咸急于结束这次动乱,也不疑有他,径直向城外走去。出城上了左梦庚的座船,他的护卫当即被解除了武装。袁继咸大怒呵斥,却没有士兵肯听他这个督师的。
就这样,堂堂的督师被软禁在了船上,袁继咸连左梦庚的面都没有见着。等到第二天突然得知满鞑到来左梦庚已经降清的消息,袁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