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和荆州练成一片,可以作为我军的后方。”
顾君恩苦口婆心的谏道。
李自成仔细的想了想,觉得既然顾君恩如此坚持,不妨就留下一支偏师经营湖广。便点点头,答应了顾君恩的要求。
问诸将谁愿留下时,诸将互相对视,却没人开口。就在李自成要指派时,郝摇旗突然站了出来,表示愿意留在武昌,为大顺攻伐湖广。
李自成想了想,觉得郝摇旗部下都是溃兵组成,战斗力也就了了,跟着自己也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留下来也是无妨,既然其他将领都不愿留下,那就让他留下便是。
于是李自成下令,以郝摇旗为武昌节度使,负责攻伐湖广事宜。
顾君恩也想留下来,他不太看好此次东征,却被李自成否决。顾君恩善谋略,李自成还需要他为自己出谋划策。
雨丝迷离,落在长江两岸,落在江水中,溅出无数朵的水花,被水流一冲又消失不见。
在江北岸,却有着一支骑兵正在冒雨行军。江边的山路被雨水冲的极滑,骑士们牵着战马行走在江岸上,人人披着蓑衣,队伍拉了十来里长。
这支骑兵正是满清英亲王阿济格的部下八旗骑兵,吴三桂带着关宁铁骑随行。
虽然在汉川击溃了刘宗敏带领的殿后部队,却未能完成歼灭顺军的战略意图。如今顺军都渡过了长江到了南岸,让阿济格只能望江兴叹。
虽然清军也拥有不少的船只,是一路从襄阳经汉水收集而来的。可是阿济格手下蒙满汉八旗兵四万余,绝大多是却都是旱鸭子出身,不愿甘冒危险乘着船只渡江攻打武昌。对岸的顺军有二十万之多,船只上千,若是在长江之中乘船厮杀,八旗兵虽然勇猛可却并不擅长。
阿济格在江北汉阳呆了数日,派人冒雨悄悄绕着渡江观看顺军的动静,吴三桂手下关宁军原先就驻扎在渤海边的宁远城,军中不乏水性好会划船者。
据派出的探子回报,顺军一开始派人四下去收集粮草,然后就躲在城中避雨,再也没有了动静。
阿济格仔细思考之后,认为顺军下一步的动向必然是沿江东下,不然无法解释其全军呆在武昌的行为。若是李自成欲要经略湖广,肯定早就带着大军离开武昌往南进发,没有全军呆在武昌的道理。
而且顺军调集了那么多的船只,长江南侧密密麻麻停的都是战船,不是顺江而下调这么多船何用?既然判断出了顺军的战略意图,阿济格决定先一步出发,在长江北岸沿着陆路往东进攻。趁着顺军躲避大雨之时绕到下游,攻下九江把顺军堵在九江之西。然后再伺机歼灭顺军。
于是,就在二十万顺军在武昌城内躲雨之际,江北的清军正在冒雨出发。茫茫的大雨飘落在大地上,飘落在浩荡的江水中,雨幕也隔绝了大江南北的视线。使得顺军对清军的行动一无所知,全然不知清军已经离开了汉阳。
雨水一连下了二十多天才渐渐停歇下来,等雨过天晴,顺军将士才收拾行装,准备出发。
近千艘船只载着老弱辎重兵员,一部分士兵沿着南岸步行。二十万顺军水陆并进,船队在江中排出二十里远,向着下游开始进发。
武昌城外江北,郝摇旗带着亲兵为大军送行,看着浩荡东去的船队,郝摇旗心神震动,不知道自己选择留下是对是错。
“长沙明总督何腾蛟手下尚有数万大军,非是易于之辈,你手下士兵大都未经训练,务必小心行事。武昌虽然残破足以供养你这三万军队,可积蓄实力缓图发展。”
顾君恩对郝摇旗嘱咐道,到最后唯有长叹一声,涩然离去。他一开始是想自己能留下来经营湖广,凭着自己的计谋,顾君恩有把握击败何腾蛟彻底占领湖广之地。可谁知李自成竟然不允许他留下来,真是徒呼奈何!
………………………………
第459章 泗州
长江上游,明顺清三方军队不约而同的先后顺江东下,长江重镇九江是他们的毕竟之处,在不久的日子激烈的战斗将会爆发,直接影响天下的格局。
武昌城,顺军新任节度使郝摇旗也在整编着军队,苦思着接下来该如何动作。
而远在千里外的淮扬,东路清军已经攻到了泗州,距离扬州城只有四百余里。
东西两路清军差不多同一时间从西安出发,多铎带领东路清军经潼关洛阳开封归德南下扬州,行程达两千七百里之遥。而西路阿济格部西安南下,经内乡蓝田襄阳,再顺着汉水到达汉阳,路途不到一千五百里。
虽然路程相差千里之多,但阿济格部一路上要和顺军厮杀,耽误了不少的时间。而多铎部路程虽远,一路上却没有打过真正的恶战,清军兵锋所致沿途明军纷纷归降,或落荒而逃。所以打仗的时间也就是行军的时间。
故当阿济格一路厮杀到达汉阳之时,多铎带军也攻到了泗州,距离扬州只有四百里。
而在泗州,清军终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抵抗。
泗州位于淮河北岸,汴河从城中流过汇入淮河,水陆交通发达,系中原之咽喉,南北之要冲。泗州位于淮河汇入洪泽湖的入口处,东侧就是方圆数百里波澜壮阔的洪泽湖。而在城北十多里更有泗州最重要的地方,明祖陵!
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即位之后,在泗州找到了他朱家的祖坟,遂大兴土木建造了明代第一陵——明祖陵。在此朱元璋葬下了高祖、曾祖衣冠及祖父的尸骨。
泗州的繁华交通位置的重要以及明祖陵的存在,都决定了泗州轻易丢弃不得。丢了泗州,清兵渡过淮河数日就可到达扬州。
故,陈越派出了平南军重将金声桓带领一营军队驻守泗州,同时还有副将史德威、总兵马应魁等将领各带本部也在泗州听从金声桓的指挥。而在泗州淮河南岸的盱眙县城,还有着总兵张天福、张天禄兄弟的军队。而刘肇基胡尚友等败兵也先后逃入泗州,整个泗州盱眙有明军两万余人,兵力并不算太少。
可是南下的清军有十万大军,兵力已经是泗州的五倍。泗州城外,清军在西北东三面扎下大营,连营达数十里。
其实满清固山额真拜伊图、梅勒章京伊尔德带领蒙古骑兵刚到泗州时,曾尝试过对泗州展开攻击,却被城上如雨般的弩箭和火铳弹丸射退,这才知道泗州城内集结了明军重兵。
一路行来进入南直隶后,清军遇到的抵抗渐渐激烈了起来,固镇、五河、浮山等处都遇到了明军的抵抗。当然在八旗兵的兵锋面前,明军的抵抗就如同螳臂挡车一样被轻易粉碎,顶多阻挡清军一两天的时间。
不过这也使得清军将领们认识到南直隶的明军和河南境内的不同,骄矜之心略微收了一些。
进入了南直以后,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投降的明军渐渐变少,不像在河南时,八旗兵锋所至明军望风而降,而这里的明军即使抵挡不住也大都选择逃跑,直接投降的少了许多。不像另一个时空,当多铎带领清军到达扬州时,江北四镇的明军大部分选择了投降,光是整编的绿营兵就近二十万人。
当然,对这些大部分清军将领并不在意,战斗力为渣滓一样的明军,即使投降了也派不上多少用处,这是大多数八旗将领的想法。
不过没有了绿营降兵跟着,攻城的炮灰就少了许多,泗州的明军达两万多想攻破也不是那么容易。拜伊图便带领军队停留在泗州城外,和后续的清军主力汇合。
数日后,清军主力才陆续到达泗州城外,把泗州包围了起来。
多铎虽然只有三十岁,自小却在马背上长大,在十三岁时就统领正白旗统军出征,打蒙古、征朝鲜,伐大明,战斗之经验丰富无比,是满清屈指可数的名将。
小小的泗州,两万余的明军自然不放在多铎眼里。到达泗州城外后,他先是派出固山额真图赖带军队和孔有德汉军营从上游渡过淮河,攻打盱眙。淮河虽然也算宽阔,却不能和长江相比,这里地处平原处处都是渡口,明军也没有兵力封锁整条淮河不让清军过去。
三万余清军渡过了淮河,从南方包围了盱眙城。面对数万清军的攻击,盱眙城内只有军队五千人,守将张天福、张天禄兄弟不敢抵抗,果断的选择开城投降。
盱眙泗州夹河而立互为犄角,若是张天禄兄弟肯用心防守的话,守个十天半月全无问题,而眼下清军急于速战速决根本拖不起。有这么多的时间足够援军的到来。可是张家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