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爷你说的容易!扬州三大盐商都被侯爷你抄家,其他盐商也都风声鹤唳,这个时候谁肯出来做生意?”梁焕平气鼓鼓的道。

    “呵,没有张屠户难道就吃带毛猪吗?离开了这些盐商就没办法了不成?”陈越冷笑了起来。

    “也不是不行,只是灶户闹事在即,短时间内除了这些盐商,去哪里找那么多银子,再说就是有了银子又去哪里弄粮食?”梁焕平冷笑着问道。

    盐区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粮商们自然不敢往盐区运粮。再说粮商和盐商本是一体,受到三大盐商的操控,这两个月来往盐区运送的粮食少了许多,这也是盐区粮价暴涨盐民闹事的另一个原因。

    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什么都不懂,却惹下了这么大的祸事,害的本官跟着吃瓜落!梁焕平面色不善的看着陈越。

    “这么说,只要有粮食,就能解决问题了?”陈越微笑道。

    “当然!”马名录道,“可是盐区的灶户盐民总人数何止百万,要去哪里弄这么多的粮食啊?扬州城内虽然有粮,可这是供养满城数十万百姓以及侯爷的大军的,可没有余粮送往盐区。”

    “粮食的事情不用发愁,我来解决好了。”陈越笑道。

    “啊!”梁焕平和马名录愣了,将信将疑的看着陈越。那可不是小数目,而是供应整个两淮盐区数百万百姓啊!

    “二位大人不信吗?”陈越笑着问道。

    “不是不信,实在是所需粮食数额巨大,就算侯爷拿出平南军的军粮,也是杯水车薪。”马名录迟疑道。梁焕平虽未说话,可脸上的神色满满的都是不相信陈越的大话。

    “既然如此,二位大人跟我来吧。”陈越站起身来,向堂外走去。

    梁焕平和马名录二人跟在陈越身后,走出了大堂,走出了总督府,然后上了马车向城外而去。

    仪仗开路,百十名骑兵护卫,一行人等顺着大街向城外走,一路上百姓纷纷退避,没过多久便出了城。

    城外运河码头,就见宽阔的运河至北向南,水流湍急。拜黄河改道、往东的入海口淤塞所知,汹涌的黄河注入了洪泽湖中,然后满溢的河水在经运河注入长江,扬州端的运河宽阔无比,河上舟楫往来、络绎不绝。

    护卫早已在码头上清出了一块地方,扬州城内最大的三个官员站在河边,举目往运河里观望。

    “侯爷,不知您想请我等看些什么?”梁焕平往河中看去,没看到有什么异常,便发问道。

    “不急,稍安勿躁,再等一会儿就是。”陈越微笑道,“河水南下,两岸青山垂柳,二位大人都是进士出身饱学之士,不妨做些诗赋啥的。”

    还做诗呢!梁焕平闻言顿时气结,一扭头颅,不再理会陈越。

    “堂堂华夏地,

    虏骑肆意驰;

    满堂宴饮者,

    尽是螟蛉子!

    当初侯爷在通州时一首五言绝句,骂遍了尸位素餐之人,下官可是佩服的紧呢。”

    马名录却笑着凑趣道。

    “前不久侯爷在南京时做了一首七言,

    '战罢秋风笑物华,

    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

    莫遣金心带雨斜。'

    英雄气概、侠骨柔肠,下官自愧不如。”

    听了马名录的赞叹,陈越顿时汗颜了起来,在通州写的那首纯属自己有感而发胡诌了几句,南京的诗却是抄袭张煌言的。

    “胡乱诌了几句,没想到竟然传到了马府尊的耳中。”陈越汗颜道。

    二人说说谈谈,马名录进士出身肚子里的墨水自然非陈越能比,再加上为人风趣健谈,和他聊天如饮醇酒,陈越感到非常的舒服。

    梁焕平心思太重,根本没心思谈文论负,则站在一边闭口不言,眼睛直盯着运河。

    过了一会儿,梁焕平眼睛一下子睁大了,就见到一只庞大的船队自南而来,迤逦足有十多里远,庞大的漕船桅杆上风帆吃饱了南风,船队速度极快。

    前面的漕船到了城池附近,风帆降落速度减了下来,缓缓靠向码头,然后有人从船上下来,和码头边的总督府亲卫说话。

    一个亲卫快步走了过来,对陈越行了军礼,然后道,“侯爷,粮船到了。”

    “粮船!”梁焕平眼睛顿时瞪大了,这么多的漕船若是都装满了粮食,怕不有数十万石!

    “二位大人请吧!”陈越肃手相邀,带着二人踏上了船板上了漕船。

    漕船上的甲板堆得高高,上面盖着遮雨的油布,有亲卫掀开了油布,露出了码的整整齐齐的一只只长条布袋。

    陈越拔出腰间的匕首,划过一只布袋,便见到白花花的大米淌了出来。

    竟然真的是粮食!梁焕平和马名录对视一眼,心中无不狂喜。有了这么多的粮食,盐区的骚乱将迎刃而解!

    ps:大年初一,作者君便辛苦码字,看在这么努力的份上,可不可以给个订阅投张票票?


………………………………

请假一天

总有应酬无法拒绝,今天走亲戚喝醉了,头晕的很,实在无法码字,请假一天,抱歉了。
………………………………

第403章 兵发东台

    第二日,陈越即下令十营平南新军开赴盐区,平定骚乱。

    两淮地区水网密布,在沿海盐区更有专门开挖的运盐河,平南军新军沿着河流水路并进,向盐区进发,有大量的运粮船随同一起,每条船上都有四海商行专门派出的账房。

    剿抚结合,以粮食稳定人心,这是陈越制定的平定盐区骚乱之策。

    淮安扬州两府,北起海州南到通州近两千里的距离,就是所谓的两淮盐区,占地面积极广。平南新军虽然十个营三万人,放在这么大的区域中根本不显眼。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大的骚乱,毕竟对大部分灶户盐民来说,只要有口吃的还不至于铤而走险。而盐区滩涂苇荡分布,更是靠近海边,弄些鱼类果腹也很容易。再加上还有众多铤而走险的私盐贩子,不惜冒着杀头的罪名运送粮食到盐区换盐。

    所以,其实骚乱并不算太大,因为三大盐商停止收盐的时间并不是太久,但是因为两淮盐区对大明实在太过重要,直接牵扯着官府和朝廷的神经,虽有小乱也立刻引发了动荡。

    这种规模的骚乱自然不需要陈越亲自带兵平定,他坐镇扬州居中指挥,新兵各营奔赴各地清剿,随同一起的还有幕府各司派出的人员。

    骚乱最严重的当属东台,据两天前东台县令来报,绰号漫天风的匪盗纠集了数千灶户围了东台县城,现在东台县城不知是否已经陷落。

    陈越派出了萧冰的新兵营立刻救援东台,命令萧冰务必击败漫天风解救东台城。

    虽然据报暴乱的灶户人数有数千,可毕竟是未经任何训练的百姓,根本不可能是训练有素的平南军的对手,哪怕是新成立的新兵营。

    萧冰得令后,立刻带队出发,以李成栋的左哨为先锋。

    三千人的队伍护着二十条粮船,沿着运盐河往东台而去。

    为了尽快解救东台,李成栋带着左哨一千二百人轻装前进,萧冰则带着主力在后面护着粮船。

    扬州距离东台三百余里,即使急行军最少也需要四天,从东台县派人报信来算时间已经过了七八日,还不知道军队到时是否已经陷落。

    李成栋当初跟着高杰时已经做到了参将,投降平南军以后却被剥夺了兵权编入了教导营。若不是已经无路可走,李成栋根本不愿留在平南军中。他是陕人,一路流浪到了南方,主将高杰又已经战死,实在是无家可归无处可去。

    好在,虽然没了兵权,平南军的待遇倒是不差,伙食管饱饷银给足,这也是让他能够留下来的原因。

    身为降将,他知道要想得到重用必须展现自己的价值,所以在教导营时表现的很好,努力学着平南军的规矩。在平定南京福王之乱时,李成栋更是作战勇猛斩获多多。

    后来平南军随着陈越来到了扬州,幕府成立,李成栋被调入了参谋司直到新兵编制成营才被派出在萧冰手下当左哨哨长。

    一哨有士兵一千二百人,就手下士兵人数来说,已经不比当初在高杰手下当参将时少,这点李成栋还是很满意的,这让他也对未来的前途充满了憧憬。在他看来,平南侯陈越能给自己机会重新领兵,并不是一味的任人唯亲,只要有能力肯定会脱颖而出。

    而眼前,就有一个很大的机会摆在眼前,暴乱的灶户围了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