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孝陵前,崇祯痛哭流涕,把满腹的委屈向太祖倾诉,并承认自己的过失,言辞之恳切语音之悲哀,让闻着为之叹息,一众随行大臣都流下泪水。
崇祯发誓,一定会振作精神,重整社稷,光复河山。
祭拜孝陵之后,在群臣的护卫下,崇祯进入了皇宫,于奉天殿登基,宣布正式迁都南京。崇祯本身就是皇帝,当然用不着再举行什么登基大典。
五月二十一日,崇祯下旨,南京城内四品以上官员于奉天殿议事,举行到达南京后的第一次大朝会。
是日,崇祯临朝,文武群臣分左右站立,三呼万岁之后,崇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众大臣,心情感慨之极,这是两个多月来的第一次朝会,可却不是在熟悉的北京,物非人亦非,令人感叹之极!
命群臣平身之后,看着下面参差不气的队列,崇祯不禁皱起了眉头。
左侧是文官,南京四品以上的文官足有二十多位,右边的武将勋贵却稀稀拉拉,大毛小猫三两只,看起来极其不和谐。原有的勋贵大半被陈越抓进了大牢,想到这里,崇祯深深的盯了陈越一眼。
第一次朝会,自然要先处理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平定福王之乱。
当下,由讨逆大将军平南侯陈越上前,禀告平叛的过程。
陈越把平叛的过程简略说了,因为早先已经写过奏章禀告过崇祯,现在没必要多说。今日朝堂,陈越主要为属下将领一一请功,然后就是破城后的事情,把抓住福王以及赵之龙事情说了,然后就是根据赵之龙和福王的口供按图索骥,捉拿一众参与叛逆的各家勋贵等等。
在陈越讲诉之时,整个朝堂鸦雀无声,众官员面色复杂的看着陈越的身影,虽然众人佩服陈越的武功,可是其残暴的手段也令人不寒而栗。
“微臣有话说。”等陈越奏完走回队列时,史可法怒气冲冲的走了出来,向崇祯行礼。这几天来,陈越不仅抓捕了诸多的勋贵,而且还抓了几十个南京有名的士绅,很多是史可法的至交好友,已经超出了史可法的容忍范围。
“爱卿请讲。”崇祯微笑道,对史可法他非常满意,虽然史可法没有能阻止福王的谋逆,可是关键时刻能站稳立场不向福王妥协,足以证明其对自己的忠心。
经历了北京之乱,无数朝臣争着抢着向闯贼投降之后,崇祯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忠心之臣。
“陛下,臣想问平南侯,魏国公他们何尝参与了叛逆之举?还有那城内诸多的士绅,你把他们抓起来到底是为捉拿叛逆,还是只为查抄他们家产?”
史可法黑着脸,直指陈越为了夺人财产才大肆抓捕。
面对史可法的质询,陈越淡淡的反问道,“请问史大人,福王叛乱时你在哪里?”
“平南侯何必明知故问,我当然是被抓进了牢中。”史可法不悦道,不能阻止福王之乱是他心中的痛。
“呵呵,既然史大人在牢中,又怎么知道那些人参与没参与叛乱,附没有附逆。”陈越微笑道。
“再说了,我只是按图索骥抓捕叛逆之人,可并没有对他们定罪,也没有杀人。他们是否有罪当然由朝廷决定,史大人你何必着急?”
陈越接下来的话语一下子堵住了史可法的嘴,让他顿时无话可说。陈越是抓了人,可定罪的权力还在朝廷,可问题是陈越大肆抓人抄家,那些人可是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家产都被平南军拿去,这些又该怎么说?
“史大人,这些还是容后再说吧,现在当务之急是把朝廷组建起来,然后再由朝廷审问那些人到底有没有罪。”
路振飞站了起来,打着圆场。史可法只能哼了一声,无可奈何的退了回去。
南京虽然有六部在,可是南京六部毕竟不比北京,平素里没有太多事情,官吏缺额严重,再加上很多官员参与了福王朝廷,需要调整任职,所以今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确定朝廷各部门官员人选,如此整个朝廷才能正常运转。
所以,今天的朝会对每个官员都非常重要。
………………………………
思路有些理不清,第二更迟迟写不出,今晚别等了
局面太过复杂,查资料查了好久,今晚可能写不出来了。
………………………………
第353章 各司其职
相对于北京朝廷来说,南京六部实乃清闲衙门,除了管理兵事的兵部以外,其他各部门平素里没有多少事情,原为官员们养老所在,所以部门官吏缺额严重。
而要把整个朝廷搭建起来,像北京朝廷那样,给各个部门配置相应官吏,实乃一项复杂的工程,并非一日之功。
对于如何组建朝廷,崇祯自然心中有了主意,这些天来,他日思夜虑考虑的就是这些事情。
崇祯当朝下旨,加兵部尚书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加原淮扬巡抚路振飞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原礼部侍郎王铎为东阁大学士组建内阁。
在这三人中,史可法原本就官位最高,又经受住了福王之乱的考验深得崇祯信任,自然是内阁首辅。
路振飞原来只是右佥都御史衔,四品官。但其接驾有功治理淮安有方,更兼抵挡住了闯贼的进攻,其能力很受崇祯信赖,特升其为左副都御使,入阁辅政。
王铎原本就是崇祯朝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崇祯十四年因父丧辞官,是崇祯朝的老人,入阁也是理所当然。
钱谦益虽然在福王之乱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因其迷途知返,在平南军攻城时运筹献出内外城门,立下了大功,陈越也在奏章中为其说了话,崇祯对他以前的行为既往不咎,封其礼部尚书,以黄道周为礼部左侍郎,右侍郎暂时空缺。
在福王登基时,南京大部分官员最终都摄于兵威选择了屈服,若是按照崇祯心意,这些人一个都不用,可是若这样的话,南京大半官员都得驱逐出朝,将陷于无人可用之境地。为了迅速稳定局势,崇祯只能忍下这口气,既往不咎。
以张慎言为吏部尚书,侍郎由杨廷麟担任。
高宏图为户部尚书,侍郎王寅。王寅虽然深受崇祯心中,到底只有举人的身份,没有什么资历可言,一下子把拔为正三品户部侍郎已经是破格再破格了。
以何应瑞为工部尚书,高倬为工部侍郎。
以姜曰广为詹事府詹事,李青为大理寺卿,老臣葛寅亮为太常寺卿。
以刘宗周为左都御史,李沾为右都御使。
如此,算是把朝廷六部初步组建起来,至于其他官员的任命,则按照惯例三品以下有内阁提议经吏部核准,报由皇帝下旨。三品以上官员则由廷推产生。
在朝堂上,陈越只是以平南侯讨逆大将军的身份临朝,朝政大事,官员的任免没有他插嘴的余地。陈越也不愿多管,只是站在班列中闭目养神,对众臣的争执充耳不闻。
早朝一直持续到中午方才结束,六部九卿之正副官员人选都有了结果。当退朝之后,陈越长叹口气,感觉腿都站麻了,也不知道那些看起来老态龙钟摇摇欲坠的文官们为何精力能如此旺盛,一个个还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
下朝之后,群臣按照官职鱼贯退出,陈越正要离开皇宫时,秉笔太监韩赞周叫住了他,说是皇上宣他陪吃午膳。崇祯请吃午饭啊?陈越点点头,摸了摸饥肠辘辘的肚子,跟着韩赞周往后宫而去。
众大臣看着陈越离去的背影,各个脸色不同,大都是一副艳羡之色,也有脸色复杂者,多半是亲朋好友被陈越以附逆的罪名抓捕了起来。
“呵呵呵,平南侯少年英雄,屡立殊功,深受陛下信重也是理所当然。”钱谦益捋着胡须,对身边的史可法道。
“就怕其恃宠而骄,飞扬跋扈起来,实非朝廷之福。”史可法摇头道。
“呵呵,哪个少年不张狂?平南侯年刚弱冠,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你能指望他像你我一样事事都三思吗?若不是这种性格,又岂能于万军之中救出陛下,又岂能屡破强敌平定福王之乱!”钱谦益笑呵呵,话音里满是对陈越的欣赏。
史可法深深的看了钱谦益一眼,不再多言。对钱谦益,史可法现在有一肚子的意见,却限于对方是东林党巨擎的身份不好多言。
“厚颜无耻之徒,眼看着陈越得宠,巴巴的上前巴结,吾往日怎么没有看出钱牧斋竟是个阴险小人!”吕大器快走几步,紧跟在史可法之后,小声道。
史可法回过头来,看着被一堆官员围着的钱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