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家租种二十来亩军田,田产除了上交上官的田租以外,还需要缴纳给朝廷赋税,一年下来剩余的粮食连糊口都不够。

    地方上的贫穷让崇祯触目惊心,平南军的士兵,淮安团练营的团练兵,无一不是最下层的普通百姓,可他们大都是在贫困线上挣扎,每日最大的愿望也就是自己和家人能够吃饱。

    与之相比,这些豪商大贾,生活的也太优越了!

    入住了寿芝园之后,崇祯才知道什么是人间至尊的享受,让崇祯痛心和悲哀的是,他这个大明的皇帝,从前的生活质量,竟然连扬州一个普通的盐商都比不上。

    他平日里的膳食也不过是四菜一汤,可这里却是山珍海味很多菜肴他闻所未闻。他平日里节俭的舍不得填新衣,龙袍破了甚至让皇后缝补后继续穿,大明的士兵很多人更是衣衫褴褛,一年还发不上一套新的军服。可这里就连仆人都穿着崭新的衣服,绫罗绸缎到处都是!

    一个盐商,何以聚敛了这么多的银子?何以比他这个皇帝更加的富有?

    大明的财富都到了什么人的手中?

    在以前,在皇宫之中,崇祯还以为因为天灾人祸的原因,使得大明哀鸿四野民不聊生,在他的眼里,大明的百姓大都是无比的贫穷。因为很多时候,就连他的大臣他的岳丈也会在他面前装穷。

    可现在,崇祯知道,大明并不缺财富,不缺银子。

    一个普通的盐商,普通的士绅就这么有钱,那么更大的盐商,更多的士绅呢?

    地产万物以养人,大明有这么多的土地,这么辽阔的国土,每年的产出数不胜数,不过大多数的产出大部分的财富不在百姓手中,也不在他这个皇帝的手里,而是被极少数人篡夺。

    大明穷的是百姓,穷的是朝廷和他这个皇帝,而有些人一点也不穷,这就是崇祯莅临扬州第一天,所得到的印象。


………………………………

第309章 黄得功的决定

    和“悠闲”的崇祯相比,陈越要忙的多。崇祯带着大臣们上了岸,却把征伐黄得功的事情统统留给了他,这是对他的信任,但给他的压力也很大。

    黄得功驻守仪真,虽然是一座江边小城,可却拥有近两万大军。自己所有军队加起来不足一万,要攻击两倍的敌人,这种压力不可谓不大。

    虽然连战连胜,让平南军上下信心百倍,并没有把敌人放在眼里。可是陈越却还是谨慎无比,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斤两,还没有到可以藐视任何敌人的地步。

    毕竟自己的军队只有对方的一半,又要主动进攻敌人。这种攻坚战不好打。

    战争从来都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涉及到的因素很多,粮草武器军械,天气气候变化,军队的士气,乃至地理条件等等。也就是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从来不是一拍脑袋说打就打这么简单,打仗,从来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而战斗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通过打败高杰和刘良佐联军,平南军的士气已经到了顶点,其善战的威名也传遍了两淮,想必也传到了黄得功军中。也许黄得功此刻的心情无比的忐忑,正处于矛盾之中。

    打败了高杰和刘良佐,陈越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威严,平南军也在江北取得了很高的口碑。把皇帝从百万闯贼手里救出,不远数千里护送到南方,然后打败了叛乱的强敌,在加上军机良好从不扰民,这些天来,平南军的威望口碑迅速传扬,在百姓心中已经可以和前宋“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岳家军可比。

    这种威望有助于陈越将来在扬州迅速立足,掌控江北的局势。所以现在对陈越来说,继续攻打黄得功立下更多的功绩已经没有必要。

    在陈越的印象里,另一个时空的黄得功很英勇也很忠心。他是江北四镇中唯一没有投降满鞑血战而死的将领。当然高杰也没有投降满鞑也死于北伐,可是他死于自己的自大,死于自己人的手里,根本无法和黄得功相比。

    所以对黄得功,陈越不想赶尽杀绝,而是想着保留这么一支尚有战斗力的军队,和自己的平南军相互扶持,共同抗击北方的强敌。

    按照历史,再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满鞑就会大兵南下,留给自己招募训练军队的时间已经不多,只靠自己的力量,陈越无法保证能够击退满鞑守住南方,所以,现在必须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

    以黄得功另一时空的名声来看,这是一个可以团结的对象。

    所以,在积极做好战斗准备的同时,陈越也向崇祯请令,请求派出使者,说服黄得功放弃福王。总是同室操戈,并不是大明的福音。

    对陈越的分析判断,路振飞和王寅也同意支持,王寅甚至对陈越的大局观极为赞赏,在崇祯面前多次美言。于是崇祯便写了一封手诏,叫来扬州知府马名录,命令他派人前往仪真,给黄得功传旨。

    扬州推官汤来贺自告奋勇,要亲自带人去仪真,说服黄得功来降,崇祯嘉勉了他一番,便令他出发了。

    。。。。。。

    仪真,古称真州,这是一个靠近长江的小县城,附属于扬州治下,如今是黄得功大军的驻地。

    在拥立福王到达浦口之后,因为对崇祯活着的态度暧昧不明,黄得功不像高杰刘良佐刘泽清三人那样受福王和马士英的信任,福王在南京“登基”之后,黄得功也只是爵位提了一级,成为了靖南侯,要知道在福王没有登基之前他已经有了靖南伯的爵位,地位远在高杰等人之上。

    因为不信任,马士英不敢带他到南京帮助福王登基,也不敢让他参与攻打崇祯船队,生怕他会临阵倒戈。

    于是黄得功便被打法到了仪真,驻扎在了长江边。只要黄得功肯老老实实呆在仪真,对于福王来说就是一种助力,因为在拥立表上有黄得功的签名。而黄得功的两万军队在江北也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正是有这支力量在,很多地方官员不敢明目张胆的表示支持崇祯,而是在情况不明之下选择了中立。

    而对现在的黄得功来说,他也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中,到底是该继续支持福王,还是转过头来拜在崇祯这个“老“皇帝的脚下,黄得功在犹豫着。

    马士英多次给他写信陈明厉害,告诉他既然已经选择了支持福王,在崇祯眼里就已经是叛逆的罪人,从古到今逆臣哪里有好下场的!所以摆在黄得功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就是跟着福王一条道走到黑,支持福王做皇帝干掉崇祯!

    虽然知道马士英说的有道理,可黄得功却过不了心中的坎。在他看来,既然崇祯还活着,既然大明的皇帝在,福王就已经没有了登基的理由。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大明如何能有两个皇帝?

    现在强敌在北,时刻会发兵南下,大明已经岌岌可危,又如何能够内乱?

    马士英此举,是造成大明内乱的根源,如果自己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真的和保护崇祯的平南军干仗,兵连祸结致使大明灭亡,自己岂不是成了大明的罪人!

    而致使黄得功犹豫的另一个因素,就是高杰和刘良佐的联军被平南军击败的消息已经传来,甚至刘良佐带着几千残兵已经仓皇逃到了仪真,就驻扎在仪真城北。

    黄得功也见到了刘良佐,并给他送去了一些粮食给养,不过对于刘良佐提出了联兵一起继续攻打的崇祯船队的提议却敷衍着。

    随着刘良佐残军的过来,一股莫名的情绪突然在军中蔓延,那就是平南军的无敌战力使得营中人心惶惶。与此同时,平南军孤军护送皇帝南来的事情也在军中传说,于百万军中救皇帝,破关斩将一路南来,平南侯陈越的忠肝义胆可堪与汉之关云长相比。

    若是自己和平南军做对,悍然攻打皇帝,扮演的又是什么角色呢?这让很多黄得功军中将士忧心忡忡,黄得功自己还没有做出决定,他的军队依然士气大降。


………………………………

第310章 忽有持节使者来

    “营中现在已经传遍了,平南侯陈越千里走单骑,护送崇祯皇帝南归,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直把陈越说的如同关云长一般。营中兄弟都在议论着,根本止不住。”

    中军帐里,亲兵千户翁之琪垂头丧气,气馁无比的对黄得功禀告道。

    “可恶!”黄得功重重的拍打着桌子,剧烈的震动使得茶盏崩起,茶水顺着桌子流淌。

    “他陈越是关云长,是忠肝义胆,难道我黄得功就是白脸的曹操,就是奸臣吗?”黄得功气愤无比的吼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