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以往火炉点火没有什么不同。

    等火炉中有底火时,陈越用特制的火钳子夹起了一只蜂窝煤,放入了火炉子,特制的煤火炉也是圆筒形,孔径比煤球稍大,刚好允许一只煤球放入。

    众人聚精会神的看着,看着这东西是否有陈越说的那么好,没过一会儿的功夫,就见有火焰从煤球的孔洞里透出,煤球开始燃烧了起来。

    煤火炉的深度刚好容下两只煤球,等第一只燃烧起来一会儿,陈越又把另一只放入,并用火钳子把两只煤球的孔洞对齐,众人便看到有火焰从下面的一只煤球孔洞里冒出,向着第二只煤球孔洞舔去。

    煤火炉的顶部设计成一圈凸起,刚好把一只水壶或者锅坐在上面。陈越让陈岩灌满了一铜壶的水,坐在了火炉上,约一炷香时间,便听到轰隆轰隆的响声,看到壶嘴里冒出的白烟。

    “水开了!很快啊!”吴婉儿雀跃道。

    “这一只煤球能烧将近一个时辰,做好一顿饭肯定没有问题的。不用的时候就用铁片把上面封住,再把下面的进风口用木塞子堵住,就不会再燃烧。”陈越把铜水壶从上面取下来,给众人示范着。

    “会不会被闷灭?再做饭时还得点火。”吴婉儿问起了她最关心的事,因为火炉子每次灭了她都要花费好大功夫才能重新点着,往往弄得满脸的黑灰。

    “当然不会了,就算封上两天也不会灭。”陈越的话让吴婉儿放下心来,有了这东西以后做饭就方便多了。

    “火头小了一点儿。”陈江河指出了这种煤火炉的缺点。

    “火是没有以前那种煤火炉大,但是烧水做饭没有一点儿问题,最关键的是省煤啊,以前做饭一顿饭就得四五斤煤,一天得十五六斤,要是用这种煤球,一天只需要三只即可。”陈越耐心的讲解着蜂窝煤的优点。

    “这煤球一只有两斤多吧?”陈江河提起了一只煤球,在手中托着。

    “可以称一称啊!”陈越说着取过一支杆秤来,小心的用称钩挂住煤球的孔洞提了起来,把称锤轻轻的拨动直到秤杆平平,刚好两斤重。

    “以前一天做饭需要十四五斤煤,现在只需要三只六斤重煤球,这可省的太多了!”吴婉儿惊讶的说道。

    “别忘了,每只煤球中还掺了两成的黏土呢!”陈越微笑着提醒。

    “这生意大有可为,应该会很赚钱!”陈江河果断的下了结论。

    没有蜂窝煤的时代,做饭是很费煤的,一户普通的五口之家平均一天至少需要用十五六斤煤,人口多的要用到三四十斤。按一文钱两斤煤的售价来算,一户人家一天要花八到二十文钱在燃煤上,一个月就是二百四十到六百文钱,一年就是二两多到五六两银子。

    对于富裕的大户人家来说,这些只是一点小钱,可是对普通的百姓家来说,花在燃料上的就是一笔不小的银钱了,因为对一个普通的人家,全年的收入也就十多两银子。

    可是不花这笔钱又不行,这里是北京城是大都市,不是普通的山野农村,可以随便在野地里找柴禾烧。没有燃料就没法开火做饭,而去饭店吃饭,只会更贵。

    若是换做蜂窝煤的话,一天下来做饭也就只需三只煤球,就算每只煤球卖两文钱,一天下来也就六文钱,比原来剩下了一到两文钱,一个月下来就剩了五六十文,一年下来就是半两多银子,这对普通的人家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钱了。

    而且蜂窝煤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就是煤炉不用的时候封上不会灭,不用每天都要重新生火那么麻烦。所以陈越可以肯定,若是蜂窝煤推广出去,肯定会受到百姓们的普遍欢迎。

    而对于做这生意的陈越来说,一只煤球二斤,但是其中有四两的不要钱的黏土,所以一只煤球的本钱只有08文,售价却高达2文,这可是百分之一百五的利润,就算扣下来人工成本各项开支,利润也高达百分之百。虽然说一只煤球顶破天了只赚一文钱,可是北京城却是拥有着十万的人口,这是多么庞大的市场!就算有十分之一的百姓选择用蜂窝煤,也会日进斗金的。

    当陈越把自己对利润的计算说出来之后,在场的众人人人眼睛里都闪烁着星星,陈越描述的前景实在太过诱人!
………………………………

第二十六章 推销

    然而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总是骨感的,传统的力量实在是太强,想让人们抛弃传统接受一个新生事物实在是有些难。

    陈越带着陈平陈默二人,作为蜂窝煤销售小组的成员,拉了一辆板车载着两百余块蜂窝煤球和两个煤火炉子,沿着宣武门大街一路推销,半天时间却没有卖出半个煤球。

    “这不是傻阿越吗?怎么做起煤贩子了?你家里不是刚盖起六间大瓦房吗,这么有钱怎么能做这种苦力活呢。什么?煤球?大爷我家里的煤球还有一大堆呢,好孩子去别的地方转转吧,别耽误大爷我下棋。”老马头还是像以往那样不让人说话,随便应付了陈越两句,就自顾自的和另外一个老头厮杀了起来。

    “阿越啊,不是婶子我不帮你,你也知道你叔叔瘫在了床上,你长生兄弟每日每黑的干活,挣的钱还不够买米的。”

    “婶子,这煤球真的很好用的,比你烧以前的煤要省钱,每月省的钱够多买一斗米的了。您看你家里的煤块都快烧完了,要不您留下来点烧着看看?”陈越耐心的讲着蜂窝煤的好处。

    “阿越啊,不是婶子我不帮你,你也知道你叔叔瘫在了床上,你长生兄弟每日每黑的干活,挣的钱还不够买米的。”

    陈越:“”

    “呸,以为我白痴啊,那么一小块煤球就卖两文钱,两文钱我可以买一大堆煤了,自家的炉子还不能用,还得再花钱买一个新的炉子。这个陈家的傻子真是黑了心肠。”等陈越的身影走远,她呸的一声吐到了地上。

    陈越垂头丧气的走在大街上,这一刻他终于体会到了前世那些推销人员的感觉,到处都是白眼、到处都是怀疑的眼光,若是让陈越再回到前世,他一定会善待那些上门的推销者。

    陈平和陈默两人拉着煤车,同样的垂头丧气,自家少爷描述的蜂窝煤前景就像个美丽的肥皂泡一样,就这样被别人无情的一一捅破。

    “少爷,要不咱先回家吧,都走了快一个上午了。”陈平苦着脸可怜巴巴的说道。

    “卖不出煤球,谁都别想回家,更别想着吃饭。”陈越脸色阴沉的好像要下雨,吓得陈平不敢再言语。

    不行,煤球不是这么卖的,生意不是这么做的,要想让人们接受一个新生事物,,光用嘴说是没有用的,必须让他们见识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亏我还自诩学过销售,怎么如此笨啊,超市刚开业时还会有促销活动,卖瓜的小贩还会让顾客尝尝瓜是否甜,我就这么直眉瞪眼的上门卖煤球给人家,煤球的价格比买煤块又贵得多,谁会那么傻直接接受啊!

    忽然间陈越想明白了问题所在,心里一下子霍然开朗,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坏了,少爷疯了!”

    “坏了,少爷又变傻了!”

    陈平和陈默二人面面相觑,脑子里闪现出同样的想法。

    “走,咱们上杜大嘴家卖煤球去。”哈哈笑过之后,陈越也不理会两个家丁的胡思乱想,拉起了煤车就往自家方向而去。

    这次陈越选择的推销对象是杜渊家,也就是陈越家的邻居。杜渊的嘴巴大,爱八卦,若是他认可了蜂窝煤,很快整条街的人们都会知道蜂窝煤的好处。

    “嫂子,杜大哥在家吗?”陈越进了杜家门的时候,杜渊的妻子马氏正在院子里晾衣服,她努力的站直了身子把衣服往绳子上搭,伸手投足间露出了腰间美好的线条,让陈越也不由得暗暗赞叹。

    “是阿越兄弟啊,你杜哥没在家,去干活去了!”马氏把衣服搭在了绳子上,回头微笑着。

    “唉,我杜哥真是辛苦,每天晚上啪啪啪大半夜,白天还得出去干活!”看着马氏俏丽的面孔,陈越不由得出口调笑了一句。

    “吓!”马氏吃了一惊,似笑非笑的瞥了陈越一眼,随口就反击了过来:“我和你杜哥老夫老妻了,每晚啪啪啪很正常,倒是阿越你,年纪轻轻可得悠着点,每天天不明就在啪啪啪,搞的你杜哥和我都睡不着,你小伙子身体壮没关系,那小姑娘水灵灵的嫩葱一样的身子可吃得消?”

    陈越一愣,随即就明白了过来,不由得苦笑了,“唉,嫂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