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大顺治下的百姓是不需要缴纳任何赋税的,可是百姓不交税,庞大的军队以及政府的开支又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富人身上收刮了。所以大顺军所过之处,官员乡绅富户们就倒了霉,本人被处死不说,家产往往会被抄掠一空,田地也被分给贫民所有。
眼下大顺军规模已经发展到了数十万人,庞大的军队需要的粮饷乃是天文数字,进北京后从国库皇帝的内库中查抄的银钱寥寥无几,如何供养军队的庞大开支,自然要从北京城里的富人们身上打主意了。
在北京城内,有着数以百计的勋贵,数以千计的官员,其他如太监厂卫一众人等数以万计。大顺朝自然不需要前明的勋贵们效忠出力,而在李自成等大顺领导人的眼里,明朝的官员就没有不贪的,其他太监锦衣卫等更是清扫的对象。只要从这些人身上搜刮财富,即使征税赋税,足以供应大顺军队朝廷数年的开支,而数年之后,天下肯定已经一统稳定了起来,那时再征收赋税便是。
所以,稳定了北京的局势之后,李自成立刻开始了追赃助饷,由大将刘宗敏负责,向京中的勋贵大臣们举起了屠刀。
成国公朱纯臣在大顺军进攻时,打开了齐化门投降,后来更是和前首辅陈演一起率领百官劝进,请李自成登基为帝。可就在三月二十二日,李自成下令,处死了朱纯臣,家产查抄一空。
文官们对大顺朝还有些用,毕竟需要他们替大顺治理国家管理百姓,可是这些前明的宗室勋贵们,对大顺可就完全没有用处了,在刘宗敏的命令下,大顺将士们冲入了勋贵们的家中,不管是当权的公侯,还是闲散的伯爵,一律当场锁拿,大刑侍候追缴财产,皮鞭夹板齐上,把这些昔日的贵人打的皮开肉绽、骨断筋折,不得不把藏匿于地下的银钱一一吐出。
国丈周奎,当初崇祯令大臣们献银助饷之时,让身为国丈的他带头,周奎很不情愿的缴纳了五千两银子。而如今,在凶恶的顺军士兵皮鞭之下,周奎一下子交出了三十万两银子,以求能得到顺军的宽恕。然而刘宗敏等人对这些前明的国戚毫无同情,非得榨干他们所有的银子为止。顺军将士对周奎乃至他的家人进行了严刑拷打,周奎妻子和儿媳忍受不住屈辱上吊自尽,周奎的长子被当场打死,他和次子也被打的遍体鳞伤,最后不得不交出所有的财富,只白银就达一百万两之多。
对于宗室皇戚勋贵采用了严刑逼供的形式追赃助饷,对于文官们,顺军的手段要温柔很多。那些已经被吏政府录用的官员只需要缴纳少数银两,而对于其他的文官,则采用了明码标价。内阁大学士十万,部堂、京堂七万,其他或五万或三万,等等,完全按照官员的品级明码标价。
能够如数缴纳银两的文官,则既往不咎,抗拒不纳或纳不及数之人,用夹棍刑追。顺天府宛平县刑部大牢锦衣卫召狱的刑具统统取了出来,用在了昔日的官员身上。而这些昔日动辄刑讯百姓屈打成招的官吏,今日终于也尝到了刑具加身的滋味。
仅仅做了一个月首辅的魏藻德在被夹棍夹断十指的威逼下交出白银数万两,然而刘宗敏绝不相信一个内阁首辅仅有几万两白银,继续用刑。魏藻德在狱中呼喊,之前没有为主尽忠报效,有今日,悔之晚矣!五天五夜的酷刑后,魏藻德因脑裂死于狱中,他的儿子随即被处死。
前任首辅陈演被抓进大狱后,主动缴纳十万两银子,而被刘宗敏释放,不过他最终也没有逃出一死的命运,没过几日,吴三桂叛乱,李自成在大军攻打吴三桂之前,因害怕明朝旧臣趁机在北京作乱,决定杀掉一批明朝旧臣,陈演遂被杀掉。
在这个文官贵戚一片哀号的气氛之中,也有少部分人献媚成功,获得了刘宗敏的信任,前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就是其中一个。
前任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在主动交出四万两银子之后,被宣布释放,然骆养性却主动向刘宗敏提出,愿意帮助刘宗敏完成追赃助饷。锦衣卫的职责就是监察百官,骆养性身为前任指挥使,对京中官员们的境况自然十分熟悉,谁家富裕有钱,谁家境况一般了如指掌。
有这样一个人效力,刘宗敏很高兴,毕竟这将大大提高追赃助饷的效率,能够大大节省时间,毕竟刘宗敏身为大顺第二号人物,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花在这件事上。
而有了骆养性的帮助,追赃助饷的效率果然大大提高,短短数日内,追缴的财富折合白银七千万两之多!而骆养性也通过此事获得了刘宗敏的信任,于是趁机向刘宗敏进谗言,说驻扎在城外的陈越身为天津巡抚,非常有钱,鼓动刘宗敏把陈越捉拿起来,追赃助饷。
刘宗敏仔细思考之后,摇了摇头,拒绝了。陈越并非一般的明朝官员,而是统兵的大将,若是拿他开刀,必将引起其他投降明军将领的恐慌,势必引起动乱。而如今北京附近有军队近二十万,可是其中大顺军老营兵只有七万余人,其他的都是投降的明军,若是生乱必将危及大顺的统治。
骆养性是和陈越有仇的,见陷害不成只得打其他主意,听闻陈越曾经在大明门和顺军作战,而大明门北面便是皇宫,便派手下开始调查陈越入内城后的事情。
………………………………
第245章 坑爹的郝摇旗
一个新王朝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攻陷了北京,“逼死”了崇祯皇帝,可大顺也不过是占据了小半个大明,直接掌控的土地不过河南大部荆襄四郡以及西北之地,而就连北京周围,还有大片的土地没有攻占,东方的辽东山海关。
故,在刘宗敏带人进行严酷的追赃助饷的同时,李自成和自己的谋臣们也在积极的部署,以求尽快的接管地方,掌控整个北方,然后才能聚集兵力,进行南征。
鉴于整个黄河以北都没有了明朝多少军队,李自成便从随军的文士以及选拔的明朝降官中任命了大量的地方官员,发给印信,派遣他们去河北山东各地接管地方,当然随同前往的也有少数军队。
这些大顺官员接管地方政权后,要做的事情主要有两件,一是在地方上追赃助饷,查抄地方士绅的家产,二是均田,把乡绅们的田地均分给地方的平民。由于施行的是三年不征的政策,追赃助饷得来的银子财富可以用来供养官府和养军,均分田地给平民,可以立刻获得绝大部分百姓的拥护,可以帮助大顺迅速稳定地方,巩固统治。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顺政府的政策就是掀起一场土地革命,若是能稳上两年,取得整个天下当无意外。可惜此时的大顺还只是一个新生的政权,虽然明军已经被他们打垮,可是还有他们从未遇到过的无比强大的敌人,窥伺在一侧,正准备分上一杯羹。而在东方的山海关,还有一股强大的明军未曾解决,那就是辽东总兵吴三桂和山海关总兵高第两部。吴三桂的宁远军有三万余人,高第的山海关也有一万人马,两部加起来四万多军队,是一支不弱的力量。
在攻下北京不久,李自成即召集谋臣们商议,是否继续派出军队攻打辽东。由于轻松攻下北京,大部分顺军将领意得志满,并没有把宁远山海关一带的关宁军看在眼里,对于打败他们没有任何异议。不过军师宋献策道,没必要再派遣大军征伐,眼下明帝崇祯已死,只需要一道诏,辽东总兵吴三桂和山海关总兵高第就会带兵来降。
经过商议后,由李自成亲笔写下招降诏,并让被俘的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写一封亲笔信,派人前去招降吴三桂和高第,并命令他们带兵到北京投降。
在所有人看来,吴三桂和高第肯定会带兵来投降的,不过山海关必须得有人防守不是,所以得派出军队接替吴三桂部。
京师的大顺军老营只有七万余人,人数虽然不少也不算太多,必须留下来震慑各地投降的明军,自然不能轻易派出。那么就只有派降将前去了。
此刻在北京的明朝降将很多,除了留在大同的姜镶和宣府的王承胤,其他如白广恩牛成虎郑家栋、左光先、陈永福和唐通等在北京。经过考虑后,决定任命唐通为山海关总兵,带领本部八千人前往山海关接替吴三桂,盖因唐通有着和满清八旗兵厮杀的经验,是很合适的人选。
就在此时,果毅将军郝摇旗突然建议,应派遣陈越同往山海关,并向众人讲述了陈越以往对满鞑兵的辉煌战绩。李自成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