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意外之喜。
京营士兵拖欠了三个月的饷银,文武百官也有半年没发俸禄,对于庞大的帝国来说,这点钱虽然是杯水车薪,可也能使崇祯好过许多。由此可见,这位大明天子如今的日子是多么的艰难。
想到银子,崇祯又想起了这笔银子的主人,那个名叫陈越的年青人。能发明蜂窝煤赚取大钱,又能带兵打仗击败满鞑,这可真是个难得的人才啊,难道说是上天看到朕的日子太过难熬,才派下英才辅助于朕?
正在崇祯胡思乱想之际,有小太监怀抱着卷轴匆匆忙忙的走进了殿门。
服侍在侧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连忙接过卷轴,打开看了一眼,面容顿时露出喜色。
“是什么事情啊,让你这奴才如此高兴?”崇祯瞥了王承恩一眼道。
“恭喜陛下,派去房山县查验首级的兵部官员回报,西山巡检陈越上报战果属实,共斩获真满鞑首级一百二十八级!”王承恩语气激动的道。
“真的是一百二十八级!”崇祯一下子站了起来,语气兴奋的问道。
“千真万确,兵部并锦衣卫亲自检验,万万不会出错。”王承恩肯定道。
“好啊,好啊!”崇祯站起身来,激动的在大殿里走来走去,“真是天降将才于大明也!”
也难怪崇祯激动,最近十多年来,明军对满鞑是屡战屡败,丢城失地,精兵猛将折损无数,到现在已经连敢于和满鞑野战的军队都没有了,只能龟缩在厚厚的城墙之内拒敌,把城外辽阔的土地无数的百姓统统丢给满人,任由满骑屡屡破关而入,在大明的土地上驰骋。
而陈越以区区一个巡检,率领手下二百余弓兵,竟然能够阵斩满鞑一百二十八人,收复房山失地,真可谓大将之才!
“陈越真的杀了一百多满鞑?耶!真是好样的,我没看出他。”听了王承恩的话,坤兴公主高兴的跳了起来。
崇祯诧异的看了坤兴一眼,随口吩咐道:“父皇这里还有事情处理,坤兴你且回宫去吧。”
坤兴微笑着点点头,蹲身给崇祯行过礼,高高兴兴的去了。
“都十五岁的大姑娘了,还这么冒冒失失!”崇祯无奈的摇摇头。
“公主天真烂漫,是性情中人。”王承恩笑道。
性情中人?崇祯摇摇头,想到女儿和陈越一起合伙的蜂窝煤生意,心里就是一阵不舒服。堂堂一个公主,竟然私下里和外面男子合伙做生意,传扬出去,朕的脸面往哪搁?
过了年就十五岁了,已经是及笄的年龄,有时间和皇后说一声,给她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砰!”一只手掌重重的拍打在桌案上,直打的杯盏跳起,茶水飞溅。
“好一个破落军户,竟然如此不识抬举!”手掌的主人脸色铁青的骂道。
“是啊,叔叔,我好说歹说的说了半天,他就回了两个字,不行!看来真的没有把您放在眼里啊。”骆家玉气愤的叫道:“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巡检,就算立了些功劳又算什么,朝廷那么多大将,哪个不是在叔叔您的面前毕恭毕敬的,要不咱们想办法给他点颜色看看,我弄件龙袍找人塞他家里,就说他要造反!”
“呸!你出的什么馊主意,造反!亏你想的出来!”骆养性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不成器的侄子,忍不住破口骂道,“他不过是一个巡检,他爹不过是一个千户,有什么能力造反?”
妈的,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陷害人都学不会了,骆养性很是气愤。
“那怎么办?要不我找人打他爹陈江河一顿,或者想法把陈江河弄进大牢?”挨了骂的骆家玉脸一垮,继续出着馊主意。
“唉,”骆家玉禁不住捂住了半边脸,为有这么愚蠢的亲人感到无奈。
“陈越刚立下大功,已经上闻圣听,咱们这个时候对付他不是惹火上身吗,要缓一缓。”骆养性按捺着性子对着侄子解释道。
“那就便宜了他不成?”骆家玉不满的叫道。
“便宜他?怎么可能,我要是不给他好看怎么对得起身上这身皮!”骆养性阴沉的说道,“不过修理人未必要自己亲自出手,借刀杀人才是最高境界!”
“怎么借刀杀人?”骆家玉惊喜的问道。
“那陈越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皇上肯定会重重奖赏他,以皇上急躁的性子,给他个总兵也不稀罕,若真是这样,咱们再想对付他就难了!所以咱们要想法让他不能得逞。做好是让他做个闲职,或者封个爵位也无所谓,然后咱们再找时间慢慢修理他。”骆养性阴沉的说道。
“叔叔圣明!”骆家玉大喜,伸出大拇指赞道。
“屁的圣明,圣明这个词能用在这里吗?小心被人听到了惹下祸端!”骆养性连忙四下打量了一番,低声呵斥道。
“嗨,这里是锦衣卫衙门,咱们的地盘,怕啥啊,哪个小崽子敢大胆说出去!”骆家玉大大咧咧,不以为然道。
“哼,你懂个屁,有的是人等着你叔叔我倒霉,然后取而代之呢!”骆养性冷哼道,“别他娘的说废话了,我写几封信,你连夜给我送去,事情能不能成,就看明天的早朝了!”
说着,骆养性走到书桌前面,提起了狼毫毛笔,在雪白的白纸上写起字来。
一连写了数封信,拿起了信纸吹干墨迹,放入信封里一一封好,然后递给了骆家玉。
“你把这些信按照人名一一送出,记住,要在今晚送到,过了明天就晚了!”骆养性吩咐道。
“这些人会听咱们的话吗?”看着信封上的人名,骆家玉忍不住问道。
“哼,有小辫子揪在老子手中,还怕他们不老实听话吗?”骆养性冷哼一声,道。js3v3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朝议(第二更)
天色刚刚破晓,五凤楼上的鼓已经敲了三通,左、右掖门同时打开,手持金瓜斧钺旗帜的大汉将军们排着整齐的队列鱼贯而入,然后是钟声鸣响,排好队列的文物百官自左、右掖门鱼贯进入,于金水桥侧按照品级列队,等待着早朝的开始。
由于是每日一次的常朝,只有四品以上的京官以及十三道御史才有资格参加早朝。
一个身穿蟒袍的太监手持长鞭来到金水桥上,用力的挥舞起来然后一收,便响起清脆的鞭声,这是早朝开始的标志。于是文物百官们便沿着金水桥进入奉天殿内,文左武右,按照品级站好,等待着大明天子崇祯皇帝的莅临。
站在左侧的是首辅周延儒、次辅陈演、三辅魏藻德以及大学士范景文、李建泰等内阁成员,在后面是兵部尚书张缙彦、户部尚书倪元璐等六部官员,并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大理寺卿凌义渠,以及站在最后的十三道御史,六部给事中等官。
站在右侧的则是以勋贵们为主的武将,成国公朱纯臣站在首位,后面则是定国公徐允祯、英国公张世泽,三大公爵。公爵之后则是武定侯郭培民、镇远侯顾肇迹、阳武侯薛濂、恭顺侯吴惟英等。再后面则是兴安伯徐治安、襄城伯李国帧等一应伯爵,以及驸马都尉巩永固等人。站在奉天殿内的勋贵武将足有数十人,大多数都是不管事的闲散勋贵,站在这里纯属凑数。真正有实权的也就成国公朱纯臣、恭顺侯吴惟英、襄城伯李国帧等寥寥数人。
文物百官站定,但等着他们的皇帝莅临。没等一会儿,就见到穿着明黄色龙袍的崇祯天子迈着四方步子,缓缓从后殿出来,向着宝座而去。崇祯走的很稳很慢,让平日里见惯了他急躁脾气的大臣们不禁暗暗赞叹,不愧是做了十多年的天子,这种帝王威仪无可挑剔。
若是崇祯知道大臣们的心里想法,肯定会忍不住大声骂娘,他哪里是不想走快,而是不敢!因为害怕稍一走快,襟幅摆动过大,会露出龙袍内的破烂里衣。这些年国库入不敷出、内宫用度大幅削减,崇祯已经好几年没有添一件新衣服,衣服破了就缝缝补补继续穿,而且缝补也不敢让宫人缝补,因为缝补的费用太高他很是心疼,便麻烦自己的皇后亲自为自己缝补,这样可以省钱。
堂堂一个大明天子,日子过的如此寒酸,吃穿用度连一普通富户都有所不如,说出去又有谁信?
慢慢悠悠、稳稳当当的走到龙案之后,坐在了皇帝宝座之上,崇祯这才松了口气。
皇帝坐稳,文物百官开始行一跪三叩之礼,礼毕之后开始进入了议事过程。
朝堂的议事往往就是扯皮,一帮子大臣们为某件事情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