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检也是如此看法,他首先出言支持邓木匠的方案,并提醒邓木匠几人依照居住地地形预留好排水排污沟渠。
邓木匠朝冯检笑道:“小旗官大人可能不知,大凡村落房屋建设必先考虑的就是排污排涝的事宜,不用大人提醒俺们建房自会考虑到的。”几个木匠都点头赞同。
另一位叫做黄福春的木匠问道:“房屋建设好,俺们哨所各家各户家口多少不一,而房屋建的却是一样大小,房屋建好之后却不好分配?”
其余几个人眼睛齐刷刷看向冯检,想知道这位小旗官大人如何解决房屋分配问题。
冯检沉吟道:“俺们居住之处颇多树木,建房之时尽可多建一些空房,木房建好之后每栋都编上门牌号,然后抽签决定房屋的归属。”
冯检边思索着后世的一些分房办法缓缓说道:“至于哨所家口多的人家可以另外向哨所申请住房,经哨所审查符合条件后,便可多分配一栋木房。”
黄福春叹道:“大人设想周到,分配房屋方式公平合理,小人佩服。”
冯检一笑,又道:“另外俺建议除了各家各户自带的茅房,还要在哨所居住地建设公共的男女茅房,禁止己哨任何人随地大小便,如厕必须到茅房,保持居住地干净整洁。”
赵守刚插口道:“咳,俺们己哨还有人家养殖牛羊鸡猪等许多牲畜牲畜,不知这些牲畜粪便该如何处理?”
冯检揉揉额头,牲畜粪便有点难办,总不能拉着牲畜让其上茅房吧。
想了一阵儿没想出什么主意,无奈道:“这事以后再说,不过要规定好各家每天必须将牲畜粪便清除干净,务必保持村舍干净卫生。”
今后几天重点就是居住点的建设,几个人七嘴八舌的谈问题想办法,不知不觉天色逐渐暗了下来。
见事情议论的差不多了,冯检放松道:“看大家议论的差不多了,大家都劳累了一天,先各自休息吧!明曰开始便按照规划建造己哨居住处。”
;
………………………………
第六章 己哨的方式
众人各自散去,冯检见胡宝才期期艾艾还想说什么,便问:“胡大叔,还有事吗?”
胡宝才硬着头皮道:“大人,您看像小人这样的,年纪太大身体又虚弱,家里儿媳小孙子孤寡无助,以后就算垦出田地也难有较好的收成,生活还是难以维持!”
胡宝才面上摆满讨好之色,冯检望着面前微微驼背的老者心中沉甸甸的……
像胡宝才家的境况己哨肯定不止一家,应该如何让他们摆脱目前的困境呢?
胡宝才一家没有壮劳力,今后己哨众人垦荒种地,他家的生存便成为大问题!
这样的人家在后世应该是农村的五保户,依靠集体的救济生存。
现在自己面对这类事情该如何解决呢?像后世一样将这类人家专门列出来作为五保户,对他们进行特殊的照顾?
这样做哨所别的人家会怎么想,要知道任何时候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艹作不当便会闹得整个己哨离心离德,怨声载道。
山寨其他哨所肯定亦有类似人家,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处理的?有时间找胡大刀请教一番。
冯检想起后世农村,家里没有壮劳力的农户,会把自家承包的土地流转给农业合作社,合作社将很多农户的土地整合到一起耕种,农户每年会从合作社领取一部分田地收获作为补偿。
如果将后世的经验拿到己哨使用,像胡宝才这类人家面临的问题就不会令人挠头了。
简单说,后世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入股农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生产经营,按照每年每户投入土地比例的大小分配利润。
由于农业合作社有许多农民自愿将土地合并集中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土地连成一片,适合大规模生产经营,其产生的效益是一家一户耕种所无法比拟的。
而那些没有壮劳力的人家只要将土地投入到合作社,便可坐等每年的土地分红。
不过葫芦岩的规矩是所有开垦出来的荒地都归山寨大统领所有,寨子里的庄户人开垦出田地,每年要交给许大统领一部分作为山寨粮。
在土地问题上,葫芦岩的做法与山下的地主豪绅没有区别,庄户人还是得不到自己的土地。
唯一的好处就是不再受各种苛捐杂税的盘剥,就是这点好处这群淳朴的庄户人还对山寨许大统领感恩戴德。
这时代人们对土地占有的**之强烈超乎想象,庄户人想拥有一片自己的土地,而拥有大片土地的地主豪绅(包括这些将土地据为己有的山寨统领)牢牢霸占着土地不放手。
而现实却是平度州方圆百里,许许多多肥沃的土地却偏偏无人耕种,从而变成荒草遍布的野地。
不是庄户人不想种地,而是种不起地,佃农们租种一年耕地到年底非但得不到粮食反而倒欠官府租税,加上天灾频频,土匪山贼随时出没,这样的环境下哪怕土地再肥沃,也很少有人敢于租种。
如若将土地分配给渴望得到一块养家糊口的土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得到土地的农民全心全意的支持。
史料记载,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大明朝约一亿九千万人口,将近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明代的田土分为官田和民田两大类,官田所占比例(包括军屯田地和王府庄田在内),就全国而言大约将近30%。其余70%。才是民田,而民田大多为地主豪绅拥有,这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明朝至少有六千万失去土地而又渴望拥有土地的农民。
当然这些现实情况与冯检没有直接的联系,冯检静下心来思考着如何解决己哨当前面临的问题,关于农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式,自己可以改头换面在己哨推行,但是土地所有权却不能随便乱动,如今自己人微言轻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山寨规矩行事为妙。
冯检想到的是仿照后世农业合作社生产方式,开始先将己哨范围内所有的人员物资集中起来集体开垦荒地,将各家各户生产工具,粮食物资收集起来统一分派,哨所男女老幼按照能力大小分配不同的工作。
因为所有物资集中起来实行配给制度,暂时解决了那些没有壮劳力的人家的吃饭问题,但是这并非长久之计,冯检还是要继续为这事伤脑筋!
另外为鼓励人们开荒田的积极姓,可以设立一些奖励措施,比如哨所所青壮劳力集体垦田之余,可以自发的开垦荒地,每多开一亩荒地,哨所便会从公有粮食中拿出一些作为奖励或者换算成工分,将来可以凭工分在己哨内部换取粮食,将来己哨富足起来,寨民年终也可以凭工分在哨所换取肉食蔬菜等副食。
冯检看着胡宝才道:“胡大叔,你放心吧,哨所不会不管你们,俺会想办法帮你家解决面临的难处!”
胡宝才提到嗓眼的心一下子放到肚里,恭维道:“感谢小旗官大人厚待,以后小老儿这无用之躯愿意供您驱策。”
听着胡宝才恭维的话语,冯检浑身直起鸡皮疙瘩,好说歹说才将胡宝才打发走。
来到葫芦岩山寨这么长时间,一直没和母亲见面,趁着空闲,赶紧寻着母亲所在走去,见到母亲已经熬了一锅粥等着自己,周围一些乡邻正围着母亲说些闲话,见到自己走过来,便有些讨好的打招呼。
如果冯检不是己哨的小旗官,这些乡邻那会如此讨好,喝着母亲递来的稀粥,冯检心中慨叹。
夜色姗姗来临,山风带着秋意阵阵吹来,将白曰的燥热尽数吹走,葫芦岩山寨亮起了点点灯火,寨子内庄户人家冒起阵阵炊烟。
广场上己哨众人各自依着自家的独轮车简单的弄些饭食糊口,家里有牲畜的忙活着四处寻找草料喂养。
吃过简单饭食,将独轮车上被褥往地上铺开,一家人挨着躺下,顾不得山间蚊虫叮咬,来到山上再不用担惊受怕,多数人很快便进入梦乡。
那些曰间在双峰谷失去亲人的人家神情悲痛,围着亲人的尸身低声哀哀哭泣,那些个战场上受伤汉子,不住的**。
对于这些人家冯检现在除了同情,没有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他记得胡大刀说过,战场伤亡之人,葫芦岩山寨会给与抚恤照顾,有时间要好好弄清楚才是。
未燃尽的篝火“噼噼啪啪”的燃烧,明灭不定的火光映照着己哨庄户人的面庞,营地里很快响起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打鼾声、放屁声、梦话声此起彼伏。
葫芦岩山顶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