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说话的当口,那三人三马早已消失在道路的尽头,等许清妍往外瞧时,只三道模糊的背影在余晖下消失。
次日早朝。
整个议事大殿都充斥着一种低气压,周庆帝只要一想起昨晚各地急送过来的战报,心头就无比的沉重。
东阴,南青,西秦,北夷四国果然在预料之内的半个月,先后对大周的东西南北四方边境发动攻击。
四面楚歌,狼烟四起。。。。。。。。。。。。
最让周庆帝心寒的是,除了北源关传来几场小捷,其它三处,竟然是大败,三方主将八百里加急送回来的军报上,那累累叠加的伤亡数量,看得他心头发颤。
低气压在整个大殿弥漫,文武百官受此影响,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呼吸都放轻了。
良久,周庆帝压住心中沉痛,让伺笔太监将这份沉重的军报念出来。
“臣,南庆军主帅谢正阳恭请圣安。。。。。。。。。。。。。。。。鹿原一战,南青派兵十万,我方将士死伤三万,梨花堡一役,死伤八千。。。。。。铁木渡一战,死伤。。。。“
大殿里渐渐响起细微的议论声,军情报上的累累数字,听到百官耳里犹如敲在心上的一记响钟。
“臣,西乾军主帅曹宏胜恭请圣安。。。。。。。。。。。。。。西凉一役,我军死伤。。。。。。。“
“臣,东鹰军主帅倪正清恭请圣安。。。。。。。。。。。。。。。。淮山一役。。。。。。。“
待到太监念完,整个大殿已是一片哗然!
周庆帝面沉如水的坐在上方,看着底下官员或惊或怒,或恐或惧的种种神情,心中无比复杂。
片刻后,他伸手压了压,低下立时静了下来。
”战报众卿都听过了,现在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看法?
百官面面相视,最后一位英气十足的官员站了出来:“四国联手攻我大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依臣之见,应当力战到底!”
“不可。”闻言花白胡子的右边站了出来:“皇上切不可听信李将军之言,四国同攻,大周战败是必然结局,依臣之见,此时应该立下降书,求和四国,好给大周争的喘息之机。”
”臣等附议。“右相说完,下方立时一片附和声。
这时李将军甩袖道:“右相想得未免过于简单了,四国既已结盟攻周,就是想将大周分而食之,如今两军已然交战,这其中耗费的人力物力,没有足够的好处,四国岂会善罢干休。”
“那也比耗空国力,最后还是被人家分而食之的好。“
此话一出,大殿静了一瞬。
随后李将军冷眉道:“那右相以为求和就能保住大周?”
”起码能争着片刻喘息。“
“错,一旦我们求和,那就是在向四国示弱。在豺狼面前示弱,就意味着再无生机,届时他们定会像饿狼一样狠狠扑过来,再无回转余地,与其这样,还不倾举国之力,背水一战。”
”李将军言之有理,臣等附议。”这时,支持李将军的一派站了出来。
周庆帝看着下面严然已经分成两派的大臣们,再看站在最后,一直没出声的吴丰,点名道:“吴爱卿有何看法?”
吴丰没想到周庆帝会点名,楞了一瞬后,拱手道:“微臣不懂军务,不敢随意开口。”
“无妨,各抒已见罢了,战已不战,朕会自行考量。”
这时殿内的官员已经分成了两派,主和派和主战派,只有少数如吴丰这般即不求和也不主战的中立官员。
周庆帝就想看看底下这些大周的国之栋梁,股肱之臣,有多少是有血性的。
“若论个人之见,臣赞同李将军的说法,力战到底。”
此话一出,百官愕然,特别是右相那些人。
因为先前赞成李将军想法的人,多数是武将,而吴丰是实实在在的文臣,照理说他应该跟右相是一个心思才对,谁知他竟然赞同了李将军的想法。
文臣们顿时对他很瞧不上,觉得他跟李将军那些武将一样没脑子,只会逞匹夫之勇。
接下来,底下分成两派的臣子们便以求和还是主战这个话题吵了起来,先前还只是小声挣执,可后面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激动,最后险些变成泼妇骂街。
周庆帝本就烦躁,见状猛的一拍桌子,喝道:”行了!都给朕闭嘴!“
场面瞬间一静。
之后大臣们反应过来,忙的跪地请罪:”臣等有罪,请皇上息怒。“
”行了,朕是让你们发表意见,不是让你们来吵架的。“说着,周庆帝转向一直未说话的户部尚书:“刘卿,朕问你,若是一战到底,国库能支撑多久。”
刘大人闻言,额头上立时浸出一层细细的冷汗:“回禀皇上,存银共四万三千两,折合粮食约五。。。。。。。五千担。”
什么!才五千担!
主战派听到这个数字,心瞬间凉了一半,而求和派们而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
周庆帝听到这个数字,心头也是狠狠一震!
他知道国库空虚,却没想到已经空虚至此!
他瞥了眼,先前还一副群情激昂此时已蔫了一半的主战派官员,心头满是复杂。
户部尚书刘大人此时心里也沉郁的很,他主理国库,自然是比任何人都希望国库能够充盈。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前任皇帝骄奢无度,眼前这位皇帝上任后,又几经天灾。国库的存粮,就被这些天灾给消耗一空,赈济给了灾民。
好不容易出了个乐安郡主研制出了能使粮食增产的营养液,又引进了外邦的高产农作物,本以为积累两年,国库一定会再次丰盈,谁知又碰上战乱。
你说当他个户部尚书容易嘛!
每每皇上问起国库,他都只能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回一个空虚!
真是想想都是泪。
………………………………
第五百六十二章 旧友
() 钱财上无力支撑,周庆帝又转向兵部尚书:“边关伤亡惨重,各地主帅纷纷要求增派兵丁,征兵这方面,兵部。。。。。。。。”
话未说完,兵部尚书已站了出来:“回皇上,近来各地天灾频发,百姓受此影响人口大减,上次的小范围征兵已是劳民,若是再征,只怕。。。。。。。。。。。“
只怕什么,兵部尚书虽然没说,但周庆帝秒懂。
”皇上,财政和兵力皆无法支撑继续作战,还请皇上以国为重,立派使臣前往边关和谈。“这时,右相又出谏言。
李将军连忙急道:”不可,四国狼子野心,一旦示弱,大周倾覆尽在眼前,还请皇上三思。“
“李将军。”右相坚眉喝道:“国库空虚,此时若是强征赋税,不说攘外,首先就会引起内乱,届时内忧外患,我大周又要如何为继。“
“这。。。。。。“李将军被说的语塞。
上首的周庆帝听着底下的争论,眉头皱的死紧。
若按他心中想法,自然也是赞成李将军所言,只是右相说的也是事实,眼下国库空虚,人力不及,他就是想当个强势之君,扫合四国,也只能望洋兴叹。
片刻后,他叹了一声,看向底下众臣。。。。。。。。。。。。。。
。。。。。。。。。。。。。。。。。。。
朝堂上的争论与纠结许清妍一概不知,此刻她刚刚随着柳小姐一行人入城。
别看边关四处打仗,但京师就是京师,繁华依旧。
百姓们丝毫不知边关烽火,此刻依旧闲适的如往常一样逛街生活,城门两边的商铺热闹非凡,大街上也是人流如织。
柳小姐是第一次进京,看着如此繁华的京城,一时有些迷了眼。
等马车行到朱雀大街时,一家整体装修呈嫩绿的铺子更是在一众朱红色中脱颖而出,深深抓住了她的眼球。
”小姐,你看,是半莲阁。”这时,旁边的春花突然嚷了出来。
柳小姐这才注意到铺门上悬着的招牌,当下惊叹:“哎呀,真是,怪不得与众不同。”
去岁爹爹让人从京城给她捎了两样半莲阁的东西,她初时还不在意,可是用过之后当真惊艳,随后便时常写信让爹爹给她捎些来。
柳老爷也是真疼女儿,接到信后,便派他在京中的小妾亲自去半莲阁挑选。
只是那小妾存了别的心思,去半莲阁转了一圈后,回头就对柳老爷说,小姐要的那些东西卖断货了,只选了香露啊这些无关紧要的买了两件,但像桃花膏,清颜液和雪肌液这类的主产品却是一样也没买。
柳老爷一个大男人哪会真去打听这些,再加上半莲阁男子禁入的规矩,没过多久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