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沐森读书-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我也见过不奋斗的家长,成天给孩子说要争气,后来孩子和他自己一样,成天睡大觉,凡事都想着靠别人、走捷径。

    所以导致孩子形成穷人思维的源头在于父母的思想和教育方法。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引导孩子从小努力学习,长大努力拼搏。

    5

    有钱人与穷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三观不一样,但是只要能吃苦肯奋斗,终究能够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眼界,为下一代创造条件。

    有钱人家或许可以提高优质资源,但穷人家的孩子在更艰苦的环境下会更快的成长和自立,但也可能在艰苦的环境下萎靡志气。这个时候家庭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朋友说:“我爸妈就是那种小学都没毕业的农民,生活算不上非常贫困,但也算马马虎虎过得去,两人都是在厂里工作。在我有记忆的时候总是吵架,从小学吵到我读大学,我妈总是说家里很穷从小灌输我存钱的思想。直到现在我成家了都不让我花钱,说我出去旅游看演唱会买衣服都是浪费钱,得存着买房养小孩什么的。”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可见父母思想和家庭教育对下一代的影响有多么大,是那种从日常生活的相处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孩子三观形形成的最直接授予者。

    希望所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多多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的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传达正面的思想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

(五)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生活绝对不是装出来的,孙子才是

    1

    昨天到今天,一篇《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文章刷爆朋友圈,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在转,生活在上海深圳的人们在转,安居在二三四线城市的人们也在转。

    文章写道,“在北京,没有祖产的移民一代,注定一辈子要困在房子里”;

    写道“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生活,这里只有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

    写道,“那些追梦成功的出国了,追梦无望的逃离回故乡,还剩下2000多万人假装在生活”;

    有人说,这是许多大城市一代找不到归属感和意义的集中释放;有人说,谁的生活是容易的,哪有那么多无病呻吟的矫情。

    我很不认可这篇文章的上帝视角,什么叫成功的都出国了,没成功的都回家了?你可以在北京假装生活,也可以在北京努力生活,同样可以选择出国打拼或者是回家打拼。

    另外,谁说非得在哪里有几套房才叫生活?有的人坐拥5套房浑浑噩噩度日,有的人没有房却在很用力的生活。

    不禁想问只有有钱人才配生活吗?我们这些刚毕业或者毕业不久的也在去努力去奋斗去奔波去忙碌啊,可是我们还是憧憬未来。

    从来不存在“假装在生活“。

    哪些人生活是用来假装的?

    生活状态不一样而已,在任何一个城市,努力工作和追求梦想都是为了给“好好生活“打下物质基础。

    大家都是在努力地生活,但很多时候并不是努力就能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但至少有在为了生活而努力。

    2

    既然追求物质层面的薪资就要忍受远离家乡,毕竟不是每个人家乡的薪资标准都能满足日益提升的物质需求的。

    没什么假装不假装的,选择留在哪里都是权衡之后的结果,没有谁可以定义别人的生活是假装,也没有谁就一定觉得这样的日子苦不堪言。

    在北京工作生活的确累,但你不能否认收获也很多。而且只要你真正热爱生活,到哪里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留下代表还热爱这座城市,那何来假装生活?况且若不喜欢可以选择回家。

    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活绝对不是装出来的,孙子才是。

    有人说:“北京这座城市就像一座巨大的修罗场,不进则退,周遭个个身怀绝或因更体面的生存需要。即使停下来休假都存在着让人沮丧的犯罪感。”

    是啊,在北京工作的人说:“压力还是蛮大的,如果工作不稳定的话,感觉随时都会被房主给赶出去,抗压能力不行的人一般都不敢来北京。房租,水电费让人必须一刻不停地工作,不是不想休息而是不敢。”

    既然压力那么大,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都往大城市靠拢?

    3

    大城市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既有开着香槟办party的上等阶层,又容忍举手投足小心翼翼的普通人。

    有人说过北京是中国唯一一个你高喊努力没人说你装逼的地方,也许不适合生活,但适合年轻。某年乘飞机来去都是在半夜,发现这个城市不休息,你说,每盏灯下的什么人在做什么事,平凡或完美?享受或生活?

    大城市的魅力就在于提供了各种可能,大城市最诱人的地方是机会,在大城市能开阔眼界,也许有一天梦想成功了就不得了了。

    生活是自己在过,只有自己才知道究竟生么样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

    说在大城市生活难,我觉得那就要看怎么定义生活了,三里屯泡吧工体看球那是生活,天通苑撸串人艺看剧那也是生活,动物园淘衣服后海卖还是生活。

    不知道他人是再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判别人的生活,或者说谁给了你权利去评判别人的生活。

    谁不是在假装活得光鲜亮丽,将现实的苦楚吞下,难不成要每天唉声叹气痛哭流涕才算真正的生活?

    生活平淡点也是生活,激烈点也是生活,我们都在努力的去热爱生活。

    4

    其实不止是北京,每个城市都有为了生活拼搏的人,他们早六晚九,他们很忙碌,但是他们心中有梦想,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就算是这样,他们没有放弃没有自怨自艾,他们都是在努力生活啊,为了更好的将来,谁不是白天假装自己过着光鲜的生活,晚上一回到出租屋就被短暂打回原形。

    但这些都是暂时的,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日子总是在往好的方向靠拢不是吗?所有的努力不会白费的,终会有从量变到质变的一天。

    但生活各有不同,只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境遇,取决于他怎么经营自己的生活而已。

    有人喜欢纸醉迷津的生活,有人喜欢忙碌无为的奔波,生活是自己的,过得好与不好,幸福不幸福都是自己来定义的,所以追求不同无需给别人的生活做评论下定义。也不要用你对幸福感的理解去衡量别人。

    只能说每个人的生活要求不同,每个人达到的生活层次不同,钱权是每个人都会追求向往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

    过着什么的生活是自己的追求,过成什么样的生活是自己的本事。

    每个人对生活的定义不同,是追求自己的梦想,还是遵循父母的意愿,我们更多的选择前者,我们这代人用我们自己的生存方式,我们不是上一代人,我们对规则,稳定没有定义。

    或许快餐时代下长的的我们,理想的不够现实,现实的不够彻底,但我们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便最后头破血流,我们也不后悔。

    5

    每个在北京生活过的和生活着的人心里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北京,如果你只看到堵车、雾霾、拥挤的地铁,那么你走到其他城市也会有类似的感受,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层次和素养,你内心不改变,走到哪里都一样,生活方式是自己选择的,对生活没有追求的人,躯体里永远蜗居着一个懒惰的灵魂。对生活有追求的人,躯体里永远有沸腾的热血和狂热追求梦想的心。

    虽然说多数在大城市打拼的人的状态只是生存,只有极少数人才是生活,尤其在北上广打拼更是不易,要想把生存变成生活,除了本事还得有韧劲。

    而且越是大城市竞争越厉害,因为人多,有些人一直奔波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无论结果如何,他们的这种勇敢和拼搏精神是可嘉的。

    为了生活、为了生存,独在异乡为异客者比比皆是,生活本来就是如意时少,不如意时多,这就是生活的本性,没有什么可呻吟的。生活也好,生存也罢,只要每天生活得踏实,对得起自己就好。

    但生活的幸福感,除了物质,还有精神上的自我认同和满足。大城市其实机会多视野广,只是同时,也让人觉得渺小无力。但无论如何希望每个在外漂泊的人都能够坚守心中的梦想,并且为之去奋斗。

    加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