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公司人多也年轻,一开始也教小悠各种她不懂的东西。有时候教一次,两次,三次。。同事一忙起来就开始烦了。
而且同事们开始问小悠,技术上工作上的不会,我们可以教你,但是一些是常识,你怎么也不懂呢?不懂的话,自己上百度一查也能懂呀。
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很多东西上网一查就都知道了。不用总是说自己不懂不会哦。小悠反而跟我同事说,查一下多麻烦呀,太多资料了,我这么一问不就简单多了嘛?
我同事被小悠这个反驳,气的。。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只好避开小悠的对话,忙自己的事去了。
02
我是哭笑不得,小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问别人你是方便了,但别人解答你这些常识,网上查一下就能知道的事,不会觉得耽误别人时间吗?
后来,小悠还是喜欢问,不喜欢自己查,在她看来,自己查或者也查不好不对,不如问别人算了。于是,小悠总是一有问题就问同事,一有问题就问,一个问题来来回回的,可能要问不下10次,这个事才算过去。小悠就这样“勤勤恳恳”做了两个月,后来被公司辞退了。
03
小悠走的时候还有点哭腔,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不好,工作上也从来没有失误过。怎么就会被辞退。小悠的主管看着小悠这样踌躇,就拉着小悠去一旁,跟她说辞退的理由。
工作上,确实很勤恳,人家一说也懂,但,重点是要人说要人教你。
出来工作,我们需要的是自己的理解判断解决能力,而不是总是问别人这件事是怎么样,该怎么样。你是新人,我们都乐意也应该教你。
但是,有很多问题是很常识的问题,是不是可以自己试着解决呢?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工作范畴,如果总是回答你的问题,别人的工作耽误了不说,还影响了别人的心情。
因为你是新人,这是你第一份工作,所以跟你说这些,是希望你知道以后该怎么面对“不懂”的问题。
很多问题,先问并不是最佳的方案,先查再想最后才是问。这样你问出来的答案也会更有效率。别人也会看到你的想法。
04
每一个公司都是这样,不断的有新人任职。作为一个新人,我们确实会有刚入职场的懵懂,但现在科技网络的发达,都可以先通过查资料再拿出资料进行讨论。而不是只知道问跟问。
原谅你是一个新人,但不原谅你什么都不懂。这也许就是小悠被辞退的原因。
………………………………
(九)尊重自己的情感,不要活得太卑微
原创:沐森读书的小天沐森读书昨天
我们都喜欢这光,虽然转瞬即逝。
但你还是你,有我一喊就心颤的名字。
——余秀华《风吹》
01
一个人坐车的时候,我总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观察路过的陌生人,包括他们的表情,动作,装束,从而去猜测他们的身份,他们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他们在想什么,经历了什么。
每个人的生活都那么丰富多彩,也不乏枯燥无味;所以我总认为在其他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影子,这或许是因为我们都想要在芸芸众生里发现那个孤独的自己,而不再孤独。
02
周国平在《风中的纸屑》里的一段话: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
小时候以为“孤独”这个词大概意思是因孤身一人而感到难过。
后来才明白,即便是置身人群,不管你是朋友遍地,还是受人爱戴。孤独就是孤独,它不会因为一时的幸福而消失,更不会因为某人的出现而锐减。
它就在那里,等待着黑夜的来临。
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那其实是你最好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是你最贴近真实的自己的时候。孤独就是回到内心去陪伴自己,守护自己,做自己最乐意的事情。那个时候,应该最为享受。
03
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她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许,但是完全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
——《再见金华站》
我想起了《还珠格格》里小燕子对五阿哥说过:“我只有一点点坏,小小的坏而已,最近我连柿子都没有偷,上次经过好大一个橘子林,我好想偷几个,一想到你不喜欢,我连一个都没有摘呢。”
爱上一个你,你以为自己可以不再孤独,其实,你喜欢的那个人也是凡人,只不过因为你的喜欢为他镀上金身。你以为他本来浑身是光。有那么一瞬间,突然就黯淡了,成为宇宙里一颗尘埃。其实是你不爱他,这时候才发现,他很普通。
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因为在乎,所以重要,不然屁都不是。
04
邓颖超怕他耽误时间,只提醒他注意身体
于是总理说:
“你的信太过官方,都不说想我。”
“总理是大忙人,哪有时间来想我。”
“闲人怎么知道忙人多想闲人。”
“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
***:“望你珍摄,吻你万千。”
邓颖超:“情长纸短,还吻万千
两个相爱的人牵着手,走了很久,就会发现,远方不过是柴米油盐的样子,再无其他,但却可以分外甜蜜。
尊重自己的情感,不要活得太卑微。
………………………………
(十)假勤奋不如真动脑
原创:沐森读书的小天沐森读书 5天前
勤能补拙,天道酬勤,业精于勤……勤劳这个词怎么看都是一个褒义词,不夹杂一点怀疑。天赋不一定谁都有,但勤奋只要你想,就可以有。所以很多人宁愿坚信自己没有天赋,但有勤奋就可以。
01
什么是勤奋呢?夏天里,空调房里喝着冷饮看着书,书里行字间整洁不带一丝笔记,两个小时前发了一条动态给自己的认真点个赞,两个小时候后冷饮没了,书签可还是停留在两小时前的那一页。两个小时里,你不停不停看自己的动态收到多少like,收到多少评论,每一条都得到你的及时回复。
什么是勤奋呢?跑道上,你准备了许多道具,耳机,跑步鞋…一系列的装备带上后,不忘给自己的勤奋继续来一条动态。总是要发完动态,你才觉得是时候开始。
什么是勤奋呢?电脑前,你查阅了很多资料,而资料你也一一记起来,生怕错过什么细节,本子上满满是网上抄录下来的篇章。不带一字差。
02
学生时代,不乏追着学霸要课堂笔记抄,追着老师要PPT拷贝的人。职场之中,不乏日夜加班,带着很多笔记参加各种培训的人,这些人都该跟上面的一样是勤奋的,勤奋的像一出戏,感动了自己。
雷军说过:“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饰你战略上的懒惰。”
抄了几大本笔记,没有自己的注解,不去考虑个中原理,觉得自己这次考试必定能得高分。加了一整晚的班,看到全部得到回复的邮件,不去做今日明日计划,觉得自己这次员工奖必定能拿最佳。
03
勤真的能补拙吗,是的,那必须是你坚持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才能补上去。多少人总是勤奋了一段时间后就放弃,达不到自己要的,这样的勤奋必然是坚持不下去的。
天真的酬勤吗?是的,那你不止要感动你自己,还要把上天都感动了,才能让他看到你。业精真的在于勤吗?是的,但是你要思考怎么做到精致,才能出业绩精致。
要知道的是,勤奋只是你必须要做的,而不是你达到目的要做的。很多人总是喜欢把勤奋归于成功。哪一个词直接就告诉你勤必达呢?只是你如果不勤奋,那你连演戏的机会都没有。但这就又回到开头说的,你的勤奋像一出戏,最终感动了自己却一事无成。
04
放弃这场叫勤奋的戏,让自己真的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当中去并去思考。你会发现,原来你一直以来都不是在勤奋,你只不过是在朝着自己的目标默默发力,慢慢生根。
撕掉勤奋的标签,换上行动及思考,到了终点的时候,你才可以说,自己一路以来是靠着勤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