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女人互相对视了一阵子。
最后,弗朗西丝勉强地笑了笑,说:“你瞧,尼柯尔,这事儿其实很简单,最近我发现怀孕了,这使人很心烦,我想中止孕娠。这是件私事,是不是?我也不想打扰你或是其他人。”
“你不可能怀孕,”尼柯尔立即说,“我查过你的生理数据。”
“也就才四五天,不过我敢肯定。我感觉到了我身体里的变化,刚好时间遇上了。”
“你知道医疗上的所有条规。”尼柯尔有点迟疑地说,“用你的话来说,‘这事儿很简单’,如果你先来找我,也许我会尊重你要保密的要求。但是现在,你却使我很难……”
“你别打官腔了!”弗朗西丝尖声打断她,“我对那些该死的条规不感兴趣。有人使我怀孕了,我要把胎儿取掉。要么你给我药瓶,要么我另想办法!”
尼柯尔被激怒了:“你想错了!你当真以为我会不加理会,就让你这样拿着这个瓶子走掉?也许你可以拿你的身体和健康不当回事,可我不能。我必须先检查你的身体情况,研究你的病历,确定胎儿的大小,然后再考虑怎样对症下药。另外,我还得指出,这事可能还存在‘道德困扰’,它会在你的心理上产生影响。”
弗朗西丝大声地笑了:“得了!别跟我讲什么‘道德困扰’。尼柯尔,在我的生活里,不需要你那套上流社会的价值准则,所以也没有什么‘困扰’。你一个人抚养一个孩子成人,我向你表示祝贺。我跟你大不一样,我可不会那样傻。这个胎儿的父亲故意停了药,想我怀了孕以后,也许会重新燃起对他的热情,可他错了。这孩子来得不是时候。你要不要我再多讲一讲……”
“够了,”尼柯尔打断了她的话,并且紧抿双唇,现出厌恶的神情,“你个人生活的详情与我无关。我必须确定的是,怎样做才是对这次行动和你个人的最好处置。”她缓了口气,“无论如何,我必须对你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常规骨盆造影。如果你拒绝体检,我是不会允许你采取堕胎措施的。当然,我还不得不毫无隐瞒地向上面报告……”
弗朗西丝笑了起来:“你不要吓唬我,我没那么蠢。如果你觉得那样好,那你做好了。我要的,只是在行动以前,把孩子请出来。”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尼柯尔和弗朗西丝互相间只有几句冷冷的问答。她们一起来到医务室,尼柯尔用精密敏感的仪器给弗朗西丝检查了身体。
尼柯尔给弗朗西丝打印了一个服药以后身体各种反应的单子,告诉了她要注意的事项。胎儿将在二十四小时内被排出体外,还会有轻微的腹痛。
弗朗西丝立即喝下了药液,没有一丝犹豫。当弗朗西丝穿衣服的时候,尼柯尔回忆起当年发现自己怀孕时的情形。“我可是从来没考虑过……并不是因为孩子的父亲是一位王子。不,这只是一个责任感的问题,是一个对待爱情的态度问题。”
“我知道你在想些什么。”当弗朗西丝要离开时,站在医务室的门边,对尼柯尔说,“别浪费你的时间,你自己的问题也不少呢!”
尼柯尔不搭理她。
“那么明天,这个小杂种就滚蛋了。”弗朗西丝冷酷地说,眼里露出怒气和疲惫,“真他妈的是件舒心事,这个世界不需要再来一个半黑半白的宝贝儿。”
不等尼柯尔回答,弗朗西丝转身就走。
………………………………
第十六章 “拉玛,拉玛,璀璨的火焰”
在拉玛入口旁边降落,干净利落,完美无瑕。像七十年前的牛顿船长一样,波索夫司令官命令山中宏和图格耶娃把牛顿号泊在距拉玛顶端自转轴心约一百米外的地方,以避开那个大圆圈,这个大圆圈似乎是拉玛进出飞船用的很大的空气密封舱门;然后,用三个低矮的邮筒形构筑物的其中之一,固定住牛顿号飞船,以抵抗因拉玛自转产生的离心力。
不到十分钟,牛顿号已经牢牢地停泊在预定的位置上。沃克菲尔和塔布里身着太空衣,离开了飞船,寻找手动密封舱门的转轮。正如所料,气密门的转轮仍在老地方。转动把手,拉玛的“邮筒”气密门的外门壳便缓缓开启了。
看来,这“拉玛2号”与它的同伴没有丝毫的不同。两位宇航员继续开始他们进入拉玛的预定程序。
在连接三个外气密门和三个内气密门的500米长的隧道里,两位宇航员来来往往不断地穿梭忙碌。四个小时以后,他们终于安装好了从牛顿号到拉玛内部的过渡槽车。这槽车是地球上的工程师们专门设计的,它利用隧道墙上的那两条拉玛人制造的古老的平行凹槽作轨道。
吃过午饭以后,山中宏也加入了工程小组。三人接下来的工作,是在隧道的尽头建造计划中的“阿尔法中继站”。如果“拉玛2号”与前面的拉玛飞船是一样的话,计划要求,无论宇航员们是在步梯上,或是在北半部的中央平原上,或是在其它什么地方,都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补给。所以,另一个中继站将在圆柱海附近建造,取名为“贝塔中继站”。这样,两个营站将给拉玛北部各地域活动的队员们提供强有力的支援和联络辐射网,直抵“纽约岛”。
在控制中心,布朗和高岸已经就位,等待对阿尔法站的最后检验。将设置于拉玛之内的探测机器人正准备发射,倒数计时的声音连续不断。高岸显得又紧张又兴奋,他刚完成了一个探测机器人的飞行测试。布朗则像平常一样,很放松,甚至有点漫不经心,他已经作好了准备。弗朗西丝萨巴蒂尼坐在一个多画面复合屏幕前,准备剪辑出最好的图像,实况传回地球。
波索夫将军大声地发布着命令。在下达发送两个探测机器人指令的一刹那,他略作停顿,更在紧张的气氛里增添了一种戏剧性的效果。
探测机器人飞走了,快速地没入拉玛那一片空旷和黑暗之中。几秒钟以后,布朗操控的机器人发回的图像出现在控制中心的主屏幕上。屏幕上亮起第一道白光,光芒耀眼。当光亮稳定下来时,“拉玛2号”的广角画面轮廓第一次呈现在人们眼前。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正如原来一直安排的那样,第一个图像是圆柱体北半部的组合画面。从原先已经到达过的碗状轴毂处,到这个人工世界的中央圆柱海,拉玛广阔的北部地区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最后定格成屏幕上清晰的画面。这可完全不同于仅仅阅读有关拉玛的资料或是在其复制品中作模拟训练。
虽然队员们对拉玛已经了若指掌,可仍然无法消去人们的惊讶和震撼。在形如火山口一样的碗状起点处,隧道相接,复杂的梯形斜坡成扇形四面散开,呈优美的曲线,融入巨大的圆柱体内壁。三条很宽的、如铁轨似的爬梯把这碗状构造切成三等分。每一条爬梯都被一些巨型的平台分成几段;爬梯下面,与步梯相接;爬梯、步梯和平台组合延伸,如伞骨一样,在上下方弯曲合拢,指向平坦宽广的圆柱体内壁的中央平原。
北部的中央平原,几乎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广大空阔的平原,被一块块大小不一的四方形田地蚕食分割。“城市”四周的地块相当有规则。在广角镜头里,三个“城市”里耸立着许多高高的细长形构筑物,很像地球人的建筑。沿着田地的周边,看起来像高速公路一样的“道路”,把城里的建筑连结起来。
人们立即辨认出那些早已非常熟悉的外星城市“巴黎”、“罗马”、“伦敦”,这是人类第一次探险时给取的名字。画面上,同样醒目的是中央平原上,那三条笔直的凹槽,或者称之为“凹谷”。它们各有10千米长,100米宽,被整齐、均等地排列在巨大的圆柱形主体的曲面内壁上。在人类首次与拉玛相会时,在圆柱海解冻的一个很短的时间里,这些凹谷曾用柔和温润的光,照亮这个小小的世界。
最奇特的是那海。冻结的海水一直向圆柱体内曲面的上部延伸,最后在顶上合拢,形成完全环状的海。正如先前所预料的那样,在画面深远的边缘处,圆柱海仍然封冻。在它的中央,是神秘的岛城“纽约”,第一次探险时,人们就这样叫它。城里摩天大楼一般高大的建筑隐约可见,似乎正发出热切的召唤。
所有的队员都瞪大双眼,毫无声息地紧盯着画面,足足有一分多钟。随后,布朗博士叫了起来:
“棒极了,拉玛!”他的声音充满骄狂,“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