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娘带球跑了!-第8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是她来到县衙的目的。

    周仲康不由回过头,瞪了五福一眼。

    五福伸了伸舌头,低下头却不说话。

    “周大人不必怪他,是我让他说的,我对大人正在看的那宗旧案很感兴趣,所以才不请自来,希望周大人不要觉得我冒昧。如果这桩旧案关系到周大人的前程,那么周大人不必给我看案卷,只要将案子详细的说给我听就好。”沈凝含笑说道。

    周仲康摇头道:“我根本不在意什么前程不前程,只是怕打扰了沈姑娘……”

    沈凝打断他道:“什么客套话的就不必说了,案卷在哪儿,我现在就想看。”

    周仲康深深凝视她一眼,眼底闪着一抹涌动的喜悦。

    他就知道她是这样的人,绝不会对一宗冤案袖手旁观,从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他就知道。

    “案卷就在书房之中,沈姑娘请进。”

    周仲康引着沈凝进了书房,回身正准备掩房门,忽然眼前闪过一抹亮丽的鹅黄色,定睛一看,却是一直跟随在她身后那个高高瘦瘦的护卫。

    他微微惊愕的睁大了眼睛,看向追风,脸是忍俊不禁的笑意。

    “你叫追风是吗?是沈姑娘的护卫?五福,你带这位追风护卫下去,好好招待于他。”他温和的对追风笑了笑,忽视对方展示出来的敌意。

    “不必,我就在这里。”

    追风冷冷说道,一张脸木然没有半点表情,和他那身鲜丽明快的衣服颜色非常不搭。

    周仲康又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眼中笑意弥漫。

    追风忽然抬头瞪了他一眼,冷电般的目光让周仲康后背泛起了一丝寒意。

    “好。”他点点头,也不多说,反身进了房间。

    他虽然是个文弱书生,不会半点武功,也能看得出来这个冷面护卫绝对不是个寻常人物。

    可像他这样的人物,怎么会跟在沈姑娘身边当护卫?这位沈姑娘,又是什么来历?

    为什么初次见到她的时候,她穿得那样褴褛寒酸,就像是叫化子一样?可是她的身边却又跟着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护卫?

    周仲康心头浮起一层疑问。

    但这层疑问很快被他压下了心底。

    以他和她的交情,还远远达不到向她打听身份来历的地步。

    “沈姑娘,案卷就在这里。”

    周仲康拿起书案一宗已经陈旧泛黄的卷宗,交在沈凝的手中。

    沈凝接过打开,看了起来。

    周仲康不去看那案卷,他对那卷宗的每一个字几乎是倒背如流,只是专注的看着她的脸。

    她看卷宗的样子十分认真,眼珠乌黑清亮,睫毛又长又密,轻眉如新月,肤色晶莹似玉,他竟然不知不觉看得出了神。
………………………………

第2373章 血迹斑斑

    “周大人,你所料不错,这的确是宗冤案!”

    沈凝看得很快,可以称得一目十行,那份卷宗不过寥寥几页,记叙了当年案件发生的经过、情由以及最后的判决。

    周仲康吓了一跳,惊讶道:“你、你看完了?”

    他惊讶的并不只是她看卷宗的速度,而是她看完之后马就下了判断。

    要知道他可是读了好几遍之后,才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一宗冤案,可他也并无十足的把握。

    “嗯,看完了。”

    沈凝点点头。

    这宗案子并不复杂,只是事情发生七年之前,而且就发生在一任知县的身。

    一任知县姓俞名得昌,在职期间也曾博得了一个清正廉明的名声,而后接到一道圣旨将他调往他处任知府,也算是一步登天。

    在他离开县城的那天晚,在家中大摆宴席招待宾客,席间众人为他践行,酒席尽欢而散。

    可任是谁也没想到,就在当天夜里,俞得昌却得了暴病而亡。

    仵作前来验尸,结果发现尸体的口鼻都有出血痕迹,认定俞得昌并非暴病而亡,而是中毒而死。

    就像是平静的水面掀起了轩然大波。

    整个县城都因为这个案子而沸腾了。

    一县之主居然被人毒死,还是在他离任之前,这中间一定有天大的阴谋。

    朝廷对这件事也格外重视,特地派来了巡察使调查此案,务必要找到杀害俞得昌的真凶。

    派来的巡察使调查了当天晚参加宴会的每一个人,并录了口供,然后又盘问了俞得昌家中所有的仆役,很快就有了发现。

    所谓纸包不住火,巡察使查到俞得昌的一名小妾和家中的仆人有奸情,这正是两人想要谋害俞得昌的动机,于是将这两人抓了起来严加拷问。

    拷问的结果,两个人很快就承认彼此之间的确有奸情,但两人却都拒不承认下毒暗害俞得昌,后来两人经受不住刑罚,终于供认出了他们就是毒杀俞得昌的凶手。

    那小妾的供词说她假称家中有老鼠,去药铺买了半斤砒霜,回府之后交给了那仆人,那仆人便在当天晚用来宴客的烤羊肉之中放入了砒霜,后来俞得昌果然中毒身亡。

    在案卷中还有药铺老板的供词,写明那小妾的确是去买过半斤砒霜,人证物证俱在,很快,官府就颁发下来最后的判决,将俞得昌的小妾和仆人判为斩刑,秋后问斩。

    案情终于水破石出,真相大白。

    查明此案的巡察使将案情报朝廷之后,获得了朝廷的赞誉和封赏。

    而很快新的知县也到任,看到此案之后,掩卷唏嘘一番。

    本来这件事就此了结,要不是后面发生的一件事又记录在案卷的末尾,周仲康也不会对这个案子多加注意。

    判决下来之后不久,关在牢房里等候问斩的那名小妾忽然把自己吊死在了大牢里,死之前她咬破手指,在牢房里的石墙留下两个血迹斑斑的大字:冤枉。
………………………………

第2374章 四个疑点

    而另一名关在死囚牢里的仆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在墙上留下“冤枉”两个血字,然后碰墙而亡。

    只是这个消息知道的人并不多。

    新知县觉得蹊跷,把小妾和仆人相继自尽的消息上报给了那名巡察使,请求批示。

    这时候那名巡察使已经平步青云,由五品变成了三品大员。

    他对小妾和仆人的自尽给了四个字的批示:畏罪自尽。

    接到批示后的新知县便心领神会,将这案子轻轻掀过,将小妾和仆人的尸体草草掩埋,不再追究。

    只是在卷宗的末尾,淡淡的提了一笔。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七年之久,那名新知县也早已经接到调令,调往他地为官,算来周仲康已经是此案之后的第三任知县。

    这些案卷尘封已久,从来没有人翻动过,也没有人再提起过当年的案子。

    周仲康也是无意中翻到这个卷宗,因为看到被害者曾经是本地的县官,便顺手翻了翻,前面的案情描述和破案的经过,看着倒也是合情合理,只是翻到最后一页时,看到那位新知县淡淡提到的那一笔,案犯某某和某某在行刑前已畏罪自尽。

    他隐隐察觉到不对,便捧着这份案卷又读了几遍,尤其是最后那一条补述,越想越觉得蹊跷。

    那凶手既然是小妾和仆人,两个人又已经认了罪,只待秋后问斩。

    而两人自尽的时候距离问斩还有数月。

    但凡是人,就没人不希望能活着不死的。

    就算明知道最终还是会死,还是会留恋活在这世上的每一天,不到最后死的时候,没有人会舍得提前放弃生命。

    尤其是这两名已经被判了斩刑的犯人。

    这说不通!

    就算两个人真的是生无可恋,为什么要在临死之前在墙上写下血字,还是那样触目惊心的两个大字:“冤枉!”

    除非他们自知必死,而此案确有冤情,两人是以死来表明他们是被冤枉的!

    想到这里,周仲康不由得悚然一惊,后背猛的窜上一股寒意。

    当时是在子夜,一阵冷风从敞开的窗户外面吹了进来,将他面前的卷宗吹落在地。

    他呆呆地看着地上的卷宗,看到被风拂到的最后一页,身上寒毛根根竖起。

    第二天,他马上着手调查此案,他最先想盘问的就是七年前负责看守死囚牢的狱卒,想了解一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可是时间过去了七年,当年的狱卒早已经换了人,竟然无人得知他想要问的事情。

    越是查不到什么,他就越觉得不对劲,可除了他心中的怀疑之外,他却找不到半点线索。

    “沈姑娘,你如何断定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