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魂喷涂-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下陈启星吃惊不小:“你咋知道的!”

    那司机小哥微微一笑:“还真让我猜对了,要问我咋知道的,并不难。”

    说着他扭过了头,笑眯眯的看着陈启星。借着车内的光亮,陈启星才发现对方有着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天眼。重叠的黑灰两个瞳仁,在夜色中特别明显。

    “你也姓陈!”陈启星恍然大悟,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本家,而且是个有着相同血脉的天眼开启者。

    小哥摇了摇头:“我们家早改了姓了,并不姓陈。不过咱们的的确确是同属一家,弄不好咱们还是一个辈分上的。”

    这下陈启星糊涂了,好端端的你们改姓干什么,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哥自我介绍:“我姓卫,叫卫启荣。我名字还是按家谱给起的,你叫啥?”

    一听对方的名字,陈启星就明白了。这人跟自己同辈,名字中间跟自己一样带一个‘启’字。

    陈启星忙自报家门,卫启荣一笑:“看样子,你比我小一点,你得叫我一声大哥了。”

    这一点,陈启星倒是没什么好扭捏的,他直接开口喊了声:“荣哥!”

    卫启荣哈哈一乐:“得嘞老弟,哥哥今天就不坑你了。到我家去住,哥给你介绍亲戚让你认识!”

    卫启荣方向盘一转,连生意都不做了,带着陈启星直奔自己家而去。

    (本章完)
………………………………

第163章 北京卫氏

    北京这些年改建了不少,但是老四合院还是保存了下来。卫启荣他们家,就住在四环附近的一处大院里。

    卫启荣性格相当开朗,他搂着陈启星的肩膀,就跨进他们家的大门。

    “荣哥你们家可真不小啊!”陈启星赞叹道。

    “嗨!住着好几家呢,那边屋子是我大哥,这边住的是我爸妈。”然后他一指东边屋子,“这里才是我跟我媳妇的。”

    卫启荣今年二十四岁,没想到已经结婚好几年了。不用问,他也继承陈氏一族学习成绩差的‘优良传统’,大学也没上,就出社会了。

    此时是晚上九点来钟,正方里面灯火通明,有个身影在里面走来走去。按照卫启荣所说,那一定是他的老爸了。

    卫启荣带着陈启星连门都没敲,迈步就进来了。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两鬓斑白的中年人楞了一下:“你小子不好好开车,又偷懒回来干什么?”

    紧接着他注意到儿子后面的陌生人:“这位是”他扶了扶眼镜,猛然注意到陈启星的瞳孔。

    陈启星忙上前自我介绍,他是太行山陈家人。

    中年人面露喜色:“我一直听父辈们说,没想到陈家庄真的有传人,来来来快请坐。”

    这个中年人,就是卫启荣的爸爸,卫尚达。不用卫启荣介绍,陈启星也注意到卫尚达同样是一名天眼开启者。

    卫尚达亲自给陈启星倒了杯茶,让陈启星受宠若惊。

    “我该喊您叫大伯吧?”陈启星嘴巴比较甜,立刻跟人家攀关系。

    卫尚达很和蔼,他点了点头:“对,我兄弟只有一个。按辈分来讲,你确实得叫我声大伯。”

    北京卫家不像是焦作陈氏,他们的亲戚非常少,到了这一代竟然只剩下卫尚达一家。他们家的老太爷去世多年,算上儿媳在内,卫家现在总共只有七口人。还包括两个儿子家的两个孙辈。

    看着他们,陈启星陡然想起二叔曾经提过的,陈氏一族在外面开枝散叶。但卫家人明显不在山东,为何身处于北京呢?

    对于他的这个疑问,卫尚达哈哈一笑:“算起来,咱们家应该是被从家谱中除名咯,焦作本家竟然不知道咱们的事情。”

    于是他把卫家的历史跟陈启星简单说了一遍。

    卫家这一支在清末时期还住在焦作的陈家庄,只不过因为清末的时候闹了拳匪,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义和团,他们才来到北京。

    有一日,打山东来了一批自称是陈家远枝的亲戚。都不用过多介绍,大伙互看一眼,就发现对方说的是真的。因为来的这批人,个个天眼开启,的确是陈家人。

    等问明来意,山东的亲戚说他们是为义和团拉帮手的。

    原来由于洋人侵略,山东境内多了一大批洋鬼子。

    本来洋人传教,或者为非作歹,不甘当地陈氏什么事。他们只是普通农民,讨生活都来不及,哪有心思管这些闲事。

    但是洋人闹着闹着,就渐渐不像话了。据山东那批人说,洋人中间竟然有人会使用巫术。他们假借传教之名,诱拐妇女儿童,拿活人当祭品。这就触犯了道门大忌了,山东当地的陈氏坐不住了。他们主动出击,开始抓捕作乱的洋鬼子。

    一来二去之下,竟然被他们揪出一整支伪装成传教士的洋巫师。义和团知道他们的本领,大喜过望。三番五次派人找到他们,延请他们加入义和团。

    山东陈氏见国难当头,他们不能再躲躲藏藏了。于是在族长带领下,所有天眼开启者全部加入义和团组织。

    此番他们西来河南,是因为义和团接受太后老佛爷的懿旨,进京去打洋人。山东这批人当然义不容辞,但又觉得自己势单力薄,未必是人家对手。于是他们想到焦作还有一个宗家,就来搬救兵来了。

    当年焦作陈氏还是一个大家族,光天眼开启者就有二十多人,可谓是‘兵多将广’。

    见对方说明来意,焦作陈家分成了两派。有一派人坚持认为,祖训不可违背,天下再乱也跟他们无关。还有一些人,尤其是青壮年人,对他们嗤之以鼻。

    他们认为国家都要没了,陈家还窝在山沟沟里有啥用?天下要是都被会妖法的洋鬼子占据,他们陈家就算是想过安稳日子也不可能了。

    结果可想而知,宗家的青壮派几乎都被山东的那批人给带走了。陈家庄里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实力大为衰退。

    陈启星当时就明白了,为什么陈家庄混到太爷爷那一辈,天眼开启者只剩下四个人。搞了半天,都被人家给拐走了啊。怪不得祖坟小庙周围,有那么多无人照料的旧坟。他们的后人就搬走,当然荒废掉了。

    “那后来呢?”陈启星忍不住问。

    卫氏父子相视一眼,忍不住摇头叹息道:“义和团失败了,他们被洋鬼子和朝廷联手绞杀在了北京。但是导致陈家人大批死亡的,听说是洋人中的大巫师。那些家伙太厉害了,根本不是正常人能抵御的。”

    根据幸存下来的卫家先祖口述,陈家的那部分人,在北京什刹海附近与对方交手。先是中了对方的埋伏,再来动手之后,发现自己不是人家对手。

    “我爷爷当年年纪比较小,他没有上战场,留在营地里帮大伙做饭。他的大伯,也就是我的太叔爷爷逃了回来。当时他的肠子都被人给掏了出来,都不成人形了,太惨了”提起此事,卫尚达还止不住摇头。

    只剩下‘光杆司令’的那个陈家小孩,连军营也不敢待了。他本来想逃回河南,但是紧接着,北京城开始封闭,到处在抓义和团的人。

    身上没有盘缠,又走投无路的他,只得隐姓埋名,在北京城当乞丐。也许是因为他年纪小,所有人都没注意到他。这么着,他才侥幸活了下来。

    自那以后,他改姓了‘卫’,老家也不敢回,在北京扎下了根。这便是北京卫氏的由来,他们的确是焦作陈氏的分支,血缘都非常相近。

    卫家在北京传了四代,虽然人丁稀薄,所幸每一代都有天眼开启者。到如今还有两位,也就是卫尚达和卫启荣父子二人。

    (本章完)
………………………………

第164章 胡同串子

    卫尚达一家非常好客,大半夜的还给陈启星做了碗炸酱面。

    普通的炸酱面陈启星当然吃过,可是老北京原汁原味版的可是头一回品尝。简而言之用一句话可以概括“香”,两个字就是“过瘾”。

    陈启星都开始喜欢北京这个地方,跟卫家老少爷们的关系也拉近了。

    当天晚上,卫家还安排他住下。好在人家地方大,有的是地方让陈启星睡。

    “咱家多少年都没什么亲戚,你来了可就别着急走明天哥带在四九城里转转,让你体验体验首都人民的热情”

    卫启荣嘴比较碎,一吹起来就没完。卫尚达也笑了:“你小子整天想偷懒,老家兄弟来了以后,可算让你逮着机会了吧。”

    陈启星也笑了,反正自己这几天也不着急走,不如就在北京转转。说起来,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