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身为王国一份子,饱受王国栽培,崔鸣吉却不希望国君因为一时之争,而断送整个王朝的基业。
“臣请陛下砍下大逆不道崔鸣吉之头颅,以安我朝鲜八道十数万子弟兵军心,吾等誓死保卫王国安危!!”
底下却又有一人站了出来,却是礼曹判书金尚宪。
(本章完)
………………………………
195 大军杀近
朝鲜王国哈卡没有经历一场真正的大战,其王国两班之间就已经开始出弦了争执。
而此时距离朝鲜王国越来越近的洪门舰队吴杰一伙人,却在朝鲜大黑山群岛中一座无人小岛间盘桓了下来。
此时已经到了朝鲜王国的地盘,吴杰他们却突然发现,此次出征之难度,与他们想象之中的战事有着天壤之别。
连女真人的面都还没有见到,洪门六千余人的队伍当中,一下子就有十分之一的队员卧病不起,急需要时间修整。
虽然洪门准备充分,随队都医士医官们在队员们开始出弦病症之时,就已经烤熟采取治疗、隔离等措施,可是依然阻拦不住越来越多的讲上课们出现病症。
因此,逼不得已之下,吴杰和尚可喜他们之能先找一个地方安置下来,等待着队员们适应新的环境和气候。
大元岛地处亚热带气候,一年到头除了高山之上其他地方几乎很难见到冰雪的模样,更别说感受到东北那种嗬气成冰的景象。
刚刚踏入黄海的地界,整个洪门舰队就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深深恶意,即便吴杰他们马上下发了厚实地棉衣御寒,可是像大元岛土著出身和江南百姓人家的洪门将士,依然有很多人一下子适应不了东北这种冰冷刺骨地气候,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感冒、发烧迹象。
更别说原本大家在日常操演之时,哪里穿着过这么厚实而笨重的棉袄军装,到的此时来,哈卡没有上战场,整个队伍就已经因为装备、病症等因素,实战能力就已经打了不少折扣。
吴杰和尚可喜久经阵仗,哪里搞不清楚此时带着这么一群将士出战,不时去建功立业,而是去让子弟们送死的。
故而,哪怕此时他们知道女真人与朝鲜人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他们两个指挥官也依然让队伍停下了脚步,在这座距离朝鲜汉山城不过数百里的岛群当中修养几日,等待大家适应这边冰冷严寒地气候。
朝鲜王国与大清之间的议和最终不欢而散,在朝鲜两班几乎一边倒的主战派成员们的支持下,崔鸣吉等少数议和派,和寥寥数人的亲清派,惨败而归。
最后,虽然有心想要和谈地仁祖大君不得不顺应民心,亲启诏书下达了决死之战,至此整个朝鲜八道开始准备起来。
不过相比原历史当中的朝鲜王国,这个时代因为有洪门提前为他们朝鲜人警示的关系,此时此刻朝人的战前准备却是要充分得多。
南汉山城作为接下来朝鲜准备的决战之地,城池当中早已密密麻麻地堆积了无数来自朝鲜八道的粮草物资,再也不像原历史当中那样,上万人坚守城池却被粮草物资所拖累。
八道当中,除了平安道等西北两道处于战火交战区以外,其余六道的勤王之军已在路上,而同时间仁祖国君也移师南汉山城中,誓与城中将士共存亡。
当然,原本仁祖国君是要退避江华岛的,不过随着洪门参与到这个时代的丙子胡乱当中来,有了更多准备世间的仁祖国王,却因为担心会被洪门将江华岛包围,而跟着原历史轨迹选择了易守难攻的南汉山城。
依山而建的南汉山城,将方圆二十余里地包裹其中,原历史当中有一万三千余人固守此城,到了这个时代却拥有超过两万人据守此地,让仁祖国王对于据城以守更有信心。
守城大将是朝鲜名将李时白,每日里在城池围墙间巡查勘探,查漏补缺,与礼曹判书金尚宪等人仔细研究防御策略,鼓舞士气,将整个南汉山城打造得固若金汤,至少在他们看来是如此。
大清人的军队来得太快乐,虽然朝鲜平安道、黄海道等地早有所准备,可是在大清人地铁蹄之下,战败的线报依然源源不断地传递到南汉山城中来。
大清户部承政马福塔率领三百女真精锐,差一点就突袭打下了汉阳城,若非城中将士抵死相抗,怕是在大清大将多译、岳托等人的呼应下,汉阳城就此就要落入到了大清人的手中。
不过就算侥幸没有失守,可是此时汉阳城中的将士也是没了出城一战的勇气,只能凭借汉阳城坚固城池与城下密密麻麻地大清军队对峙。
不过朝鲜军队也不是没有收获,向来勇士争先的大清人军队,区区三百余人就敢来偷袭汉阳这座朝鲜重地,却也显得对方何其狂妄。
较之原历史多了一个多月准备世间的朝鲜王国,再不济这些年也算有些家底,汉阳城也是准备得算是充分若非对方徒然袭击,也不会让城池差点陷入魔掌。
不过等到朝鲜军队反应过来以后,那由马福塔带领的三百女真勇士在随后朝鲜军队的反击当中,最后能安然撤退的勇士十不存一,只有区区二十几个人幸存,其余包括马福塔在内的二百多女真勇士就此葬送在了汉阳城下。
偷袭带来的影响,使得整个朝鲜上下纷纷惶恐,百姓们拖家带口开始南下逃亡,更多的则是被带往了南汉山城中安置,以充实城中的防备。
反正此时南汉山城中粮草充裕,就算五万人规模的军队驻守此地,粮草也能坚持两个多月。
同时,大清骁将马福塔的阵亡,也让朝鲜官兵们士气大震,对于依托城池据城而守得策略也多了几分信心。
至少,这女真人在面对坚城之时,其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朝鲜人的军队还是能够应付的。
初战受挫的大清军队,此事再也没有了其他顾忌,手中的马鞭狠狠地挥在了座下战马屁股上,带着大军迅捷而凶猛地杀了过来。
腊月二十,清军渡过镇江,两日功夫拿下了郭山城,随后又沿途南下,拿下定州、安州也不过花了大军三天时间而已,不过相比原历史当中,所花费的时间、损耗,却又是截然不同的一面。
(本章完)
………………………………
196 战事起
与原历史不同,这个时代因为洪门提前通知的关系,大清军队原本只花了十余日的时间就杀到汉阳城下的情景,直到崇祯十年正月初五的时候,也还没有达成目的。
究其原因,自然是沿途平安、黄海两道城池准备充分,虽然最终在十万大清军队面前不是暂避其锋,固城以守,就是呗大清军队摧枯拉朽一般攻破,但是依然让大清军队损伤不少。
按照各地汇总过来的信息,大清人军队至少在沿途交战当中损失了不下一万人的人手,这对于朝鲜王国来说,是一个极为不错的消息。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清人决定在寒冬之际出兵朝鲜半岛,是想要借着寒冬时节冰冷的气候环境,突破朝鲜之多天堑:鸭绿江、青川江、大同江等等。
可是同样也是因为恶劣地气候环境,对于大清铁骑的影响极为眼中,特别是战马马力,远比气候温暖点时候来得削弱。
故而,在朝鲜本土作战,有着充分准备了的朝鲜人利用熟悉的地理环境,正规军队占据高城要地聚而守之,普通民众则在当地豪族点带领下,积极展开游击战,对大清人进行骚扰袭击。
直到大清军主力在其皇帝皇太极御驾亲征带领下,与龙骨打、多尔衮等大将汇合,终于在正月十五这个原本该是朝鲜族一家欢聚的幸福节日当中,将南汉山城给团团围住了。
汉阳城在失去了他们的国主仁祖国王坐镇之后,同时也就失去了它的精神地位,在朝鲜大众都知道国王迁移至南汉山城决死一战以后,皇太极也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和军力在一个空壳子一样的汉阳城上。
南汉山城下旌旗密布,行营深深,从南汉山城城头往下望去,到处都是乌泱泱片的军队,或列阵排兵、或巡视四野,将一个延绵十余里的南汉山城给包围得严严实实。
大战一触即发,城头上的将士们个个颜面紧绷,神情肃穆而紧张地死死盯住下方。
李时白作为守卫城池主将,每日里查漏补缺,不敢有一丝怠慢,所幸还有金尚宪、崔鸣吉等大臣从旁辅助一二,倒也让城中数万将士并一干被迁移进来的汉阳城百姓能够稳妥地生活下去。
崔鸣吉虽然主张和谈,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