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此番结盟却是没有签署任何契约,因为尚丰王仍是担心留下书面契约会出现泄露的可能,或者萨摩蕃人借此跟他们琉球王国讨价还价,威胁己方,双方只是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
这个密盟最终结果能够达到如何一个程度,那却是真的不好说了,不过琉球尚丰王也还是有些收获的,那就是与他们萨摩蕃的敌对算是告一段落了,他可以专心致志地发展琉球守备力量,为未来做好万全之准备。
此时的李天养他们并不知道盟友琉球王国已经叛变了自己,他也并不在意对方的背叛,因为相比地域狭小的琉球王国,李天养如今的眼光要更深远得多。
李天养正忙着大手笔地进行开拓工作,第五代蒸汽机的定型,让李天养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未来,原本因为当前时代落后得生产力关系,洪门花费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也没有能够彻底开发大元岛,这是一个让李天养十分沮丧地事情。
自上回去了笨港研发院以后,李天养就越发重视研发院对于蒸汽机应用方面的关注,他在将自己从后世带来的关于蒸汽机点广泛应用说与陈材他们听之后,接下来回到基隆镇,李天养一边写了一封长信送交到石碌矿场吕富贵处,请其加大矿场开采力度,一边李天养则倾注更多的资源到笨港研发院,让其重点研究几项应用。
其中两项蒸汽机的应用,不出大家意外地,是蒸汽火车和蒸汽轮船的工程,但是出乎陈材他们预料的,李天养最关注的不是对洪门更中药到蒸汽轮船,反而是大家觉得有些异想天开的蒸汽火车。
之所以连身为研发人员都陈材他们都觉得李天养对于蒸汽火车的描述觉得有些异想天开,实在是他们不敢相信,真的会有这么一种火车,能够拉动成百上千吨的货物,而且其速度还远比马车还要迅捷。
不过来自后世的李天养,却是对此有着强大的自信,不说后世速度堪比飞机的高铁之类,仅是李天养从美国影视剧当中看到的关于早期西部开发时点火车,就已经比洪门现有的运输手段更好了。
作为己方现今点大本营,李天养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放弃对于大元岛的掌控与开发的,齐三他们这么些年不遗余力地挖着大明王朝的墙角,为洪门带来了超过二十万人的迁移人口,加上洪门吞并海贼流寇、教化当地土著,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洪门现如今在大元岛上的人口基数已经差不多要达到三十万人了。
被大明王朝开发数代之久的琼州故地,直到现如今,其岛上的人口总数都还不足百万人,可想而知洪门这些年对于大元岛的开发,达到了何等地步。
可是对于这样都成就,李天养并不满意,大元岛上还有太多的地方,因为交通不便的缘故,一直没能纳入到洪门的开发体系当中来。
随着大明王朝农民起义活动的越发扩散加大,洪门谍战所、齐三招募团队都能为洪门招募到更多的人口基数,为洪门打下更坚实地基础,洪门同样需要占有更多的土地来安置这些人丁。
这几年来,笨港联盟的环岛清剿行动从未停歇过,反而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除了地形更复杂,横贯南北的玉山、中央、雪山山脉当中,还有少数残余顽固的土著部族存在以外,大元岛东部海岸线、西部平原地带,早就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土著部族,为洪门未来安置人口,兴建村落城镇,荣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唯一的问题,在于交通的困扰,海岸线周围尚且好说,洪门海上起家的,自然有着足够的海船往来各处,使得在海岸线周围安置定居点相对更容易。
可是西部庞大富饶的平原地带,你总不能只是看着它们荒废在那里而无动于衷吧,若是开拓出来,如何运送人口、运输物资等,就成了一个困扰大家的难题。
只要蒸汽火车研制成功,那么困扰李天养开发整个大元岛的难题就将迎刃而解,同时还能让洪门对于整个大元岛的掌控力度更加强大,随时随地往来各地的便利,能够让洪门腾出更多的资源到外部扩张当中,留守军队再也不用像现在这样四处分散了。
(本章完)
………………………………
167 新交通方式
崇祯六年冬月十八,日子过得实在太快了,想不到一年又要这么过去了。
李天养在时隔数月之后,再次来到了笨港,神情激动地下了船就往研发院的方向走。
能够让公务繁忙的李天养放下手中一切来到笨港,不用说自然是研发园的研究又一次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对于陈材他们研发院来说,这一年的日子既事他们梦寐以求的,同时也是让他们痛苦连连的,不过他们却是就这么痛并快乐着,在这座守卫深严地上当中,消耗着他们的美好人生。
研发院的地盘再一次往外扩张了一大圈,上回李天养他们所见的外墙,现在却已经往外扩张了五里有余,使得整个研发院显得愈发的庞大。
这次李天养并没有兴致勃勃看地骑乘自行车,而是在笨港带了几匹快马过来,一路不停地朝着研发院更深处前进。
路上,原本宽阔得柏油马路右侧,又多出了一条铁轨线路,接受李天养建议得陈材他们,将铁轨与水泥轨枕结合在一起,与后世李天养所见的铁路没有太多差别。
“这条铁路有多长?”
李天养骑在马上,不忘问了身边的研发院一位迎接他的负责人。
“五里!”
迎接李天养的负责人很是自豪地说道:“为了这条铁路,咱们一共花了将近五十吨的钢材在上面,熔铸厂的师傅们加班加点三个多月才算是满足了我们的需求。”
说是铁轨,可实际运用当中陈材他们一开始就使用的是钢材,光是这一段钢材的成本,就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几乎可以说,这一条不过五里长度的铁轨,完全是被洪门李天养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连如今把更多关注力放在了话剧社的玉墨,也在听闻到一些风声和洪门财政主管二丫、四喜她们跑到她面前诉苦之后,不由得委婉地劝说着李天养,让他收敛一下对于研发院就按地投入。
可是李天养却是不为所动,毅然决然地对陈材他们所有要求通通满足,这才有了不过半年的时间,就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火车呢?”
李天养看到铁轨之后,心里更实际对还未看见实体的火车有些痒痒,兴奋地问道。
“正在前面铁轨的末端,等着您到了以后,再一次进行运行实验。”
负责人回答着,同时眼神渺茫,回味着前几回实验时点场景,直到现在,他都还是非常震撼,一个比一栋楼房还高大铁家伙,在呼呼冒出烟尘之后,就这样慢慢开动了起来,谁说这不是天神下凡才有的景象呢!
“驾!!”
李天养手中皮鞭一挥,拍打在座下快马的屁股上,顿时让快马速度又提升了几分。
数里的距离对于骑着快马都李天养他们而言,倒是比骑自行车要快上太多,盏茶的功夫,李天养他们终于是看到了远处尽头那一堵堪比城墙般高大、散发出浓浓沉重气息的人造巨物。
这个划时代的火车头,却与李天养后世认知当中的火车有着很大差异,后世火车头更加修长,二这个傻屌的第一个火车头则呈一个方形结构,中坚多出来的长长烟囱,让人远远就能发现。
对于这个火车头的不尽如人意,李天养是有心理准备的,后世火车头的设计自然更加科学,就连李天养那半生不熟地物理知识都能对比出现在这个火车头的诸多缺点来,可是这并不妨碍李天养对陈材他们这一群日以继夜地辛勤劳作所得出的成果,报以由衷地敬佩之心。
或许有人看到这里,会觉得洪门这个科技点是不是跟开挂一样,实在有些突飞猛进了,可是他们又哪里能够知道,洪门为了这一个蒸汽机,所消耗的时间与精力,几乎就横贯了李天养穿越而来的这一生。
从他开始有意识地引导身边伙伴们开始,他就已经将他所知道的物理化学知识给耳濡目染地教授给了身边伙伴。
从引导伙伴们去发现火炉上的蒸锅锅盖被蒸汽顶开、探讨树山的果实为什么会一直落在地上,直到现在洪门笨港学堂的课本上,依然还有诸多个为什么没有答案,等待着未来子弟们的发掘。
研发更精密地测量工具、动滑轮组合、齿轮传动系统,哪一个对于此时的火车头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