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1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西洋人的使者团前来北京城进贺之后,天津城便从曾经的重要卫所城池,向一座商业港口地方向发展了。

    洪朝与大明之间,在长江边上停战已经过去了一年光景了,彼此之间新登基的皇帝也都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并未开启更大规模的战事。

    可是任谁都知道,这其实都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罢了,至少在洪朝这边,一直都在秣马厉兵,抓紧每一分时间充实着洪朝军队的实力。

    不过,受限于洪朝所占领地盘一直饱受战乱之苦,而洪朝这位新皇帝洪宪帝李天养又不是一个穷兵黩武之人,愣是没有给予军部肆无忌惮招兵买马的机会,让洪朝军队发展壮大军队实力的速度,被狠狠限制住了。

    可即便如此,随着洪朝占领地盘逐渐归于平静,底层百姓们渐渐安于现状之后,洪朝军队的数量也慢慢扩张了起来。

    在洪宪二年的冬季第一场大雪到来之际,洪朝军队的总数,第一次突破到了五十万规模,而其中驻守在长江一线的洪朝主力军队,便达到了三十五万之数。

    “趁着渤海湾还没有冻上之前,咱们也是时候出发南下了吧?”

    天津城“有间”客栈的上房中,两位穿着厚厚长衫的汉人,彼此正一人端着一杯热茶,彼此交谈着。

    “再等等吧,听说山西景德镇那边又烧出来一批瓷器,在最近几天就会抵达天津城,咱们正好买下一批来作为压仓物,再多赚他一笔。”

    面对同伴有些担忧的神色,长相更为消瘦,但是言辞一点更具野心的中年汉人,却是充满了乐观精神,劝说着自己的搭档。

    洪朝与西洋人达成了贸易共识之后,一直处于半封锁的大明海域,终于重新恢复了畅通当然,大明朝所在的江南海域,仍旧在洪朝两支强大水师舰队的阴影笼罩之下,除了那些敢于以身犯险,或是与洪朝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走私客,小心谨慎地进行着暗箱操作外,大明其余的外贸渠道,却是彻底断绝了。

    甚至就连原本倚仗着跟洪朝关系密切,又身处香山澳这个与大明接壤之地的葡萄牙人,也在洪朝商业部与外交部的强烈反对下,停止了对明朝的贸易关系,为此,大明朝甚至差点动武,派出大量军队囤积在香山澳周边。

    千钧一发之际,葡萄牙远东舰队与西班牙舰队突然出现在香山澳港口之中,二十余艘战船炮火齐展,指向香山澳的北面,这才让大明官府不得不考量再竖两个强敌的风险。

    其实这也不过就是大明王朝的一张遮羞布而已,任谁都知道,葡萄牙人早就已经跟洪朝人同穿一条裤子了,至少明面上依旧保持着对大明官府的尊敬而已。

    而随着洪朝放开对海洋的封锁,洪朝地盘中的北方商人们就此开始了他们的动作,纷纷加入到这场充满了危机风险,以及巨大财富的挑战当中。

    相比大明朝自洪武帝开始就对海禁颇为看重的政策不同,洪朝对于海洋贸易却是持极为开明的态度,只要有商人愿意涉足其中,那么洪朝商业部便会发放通行证,方便对方的贸易。

    当然,这些商人们,却是需要付出高昂的税赋,以此来换取他们合法贸易的机会。

    上任们通过努力、运气,在远洋贸易中获取巨大的利益,将东西方文明所生产出来的各式物资转换成财富,而洪朝则坐收渔翁之力利,通过商税,获取维持朝廷所需的金钱。

    很显然,如今在“有间”客栈的这两位华服男子,正是如今洪朝海商大军中的一份子。

    “可是蒙大哥,咱们这样孤注一掷是不是太过冒险了?”

    相对较矮,也更为年轻一些的男子,对于他的搭档所给予的提议,仍是充满了担心。

    “这可是咱们两家几辈人的积蓄,若是在海上有什么闪失,咱们两人可人如何回去跟家人们交代啊?”

    洪朝的土地政策,使得原本囤积大量土地的地主士绅一类,渐渐消失,或许在未来这些阶层仍旧会卷土重来,可是至少在李天养所在的时间里,这些阶层暂时是别想再死灰复燃了。

    当然,洪朝政府也不是那种逼人去死的无良之辈,他们是用真金白银去换取地主绅士们手中的土地的,这便使得地主士绅们从一个掌握无数土地的家族,变成了一个掌握巨量金钱的家族。

    金钱握在受众,无法像曾经那样变成土地,有远见的人家自然不会抱着这一堆死物将其当做未来家族的传家资本,而是积极寻找另外一条家族出路。

    幸好,摆在他们面前,可供选择的道路实在不少。

    他们可以从洪朝研发人员、研发机构手中,采买一项技术,然后自己投资开设工厂,制造产品来出售。

    他们可以将其投资在知识上面,让自己的子嗣学习更加高深的学识,走上从政的道路。

    当然,他们同样可以自己经营一座店铺,或是一条商脉,成为一名正经的商人。

    曾经,儒家文人对于商人的态度,是鄙夷的,瞧不起他们的求生手段,可是到了现在的洪朝,商人对地位与其他任何一个阶层都没有区别,也不会受到别人的歧视和看不起。

    商人们即使自己的买卖做得再大,他们的子嗣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被现限制从政,不会低人一等。

    如此一来,愿意将手中财富投资到商业上,正大光明进行经商的人家,自然逐渐多了起来。

    而海商,作为这个时代收益最高,回本最快的行业,自然其新增成员,也是数之不尽,带来了华夏文明海上贸易的新篇章。

    这样的变化,最后会给华夏带来多大的影响,引领华夏文明走向何处,就连其始作俑者的李天养以及背后洪朝政府,也是无法预料。

    他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是那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从商人们手中送上,转化为洪朝的底蕴与实力。


………………………………

381 新人加入

    蒙氏家族与毕氏家族,是现山东省同一县城中的世交大族,双方交情是通过一次次联姻而成。

    随着洪朝占据山东,原本的统治者大明王朝被彻底赶出这片区域之后,蒙氏与毕氏两家,在商河县的处境,便不如当初那般顺风顺水了。

    土地被回收了,县城衙差等有油水,世袭的工作岗位也再不是他们这些家族能说了算的。

    两家人不情不愿出售了手中大量土地,换来的是一箱箱真金白银,以及据说是可以增长利息的洪朝债券,手中钱财是变多了,可是庞大家族的生活来源却是没有了。

    坐吃山空的道理大家都懂,为了給家族寻找出路,两大家族对族老们和族长好生商议了一番之后,让两位族长带着族产资金,到天津城这座充满生机的地方,找出一条商路来。

    最后蒙飞所选择的道路,却是海商这一条充满挑战和风险,但是又蕴含着无数财富的道路。::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即便现在的洪朝版图中,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蕴藏着无数的商机。

    可是洪朝商团之中,却又有着一个庞然大物一般都存在,那就是南洋商会这个商业组织。

    如果说之前洪朝李天养拉拢建立起南洋商会这个组织,是为了报团取暖,同时让诸多商号为己所用的话,那么到现在为止,随着南洋商会的发展壮大,他便已经有了几分尾大不掉的趋势。

    当然,并不是说洪朝久没有办法限制这一势力的能力了,而是洪朝如今需要倚重对方的地方很多,加上齐心堂这一国有资产在商会当中的地位影响,使得南洋商会还不至于脱离洪朝掌控。

    然则商人逐利的本性,是外人无法阻拦的,背靠洪朝这么大一个靠山,之前大家出钱出力为洪朝开疆拓土贡献力量,现在也到了该享受红利的时候了。

    洪朝版图中,绝大多数赚钱的营生,皆有南洋商会的身影存在,剩下小半的份额,才会被北方原有的强大商号分割,像蒙氏、毕氏这样只是区区一县地主之流,又没有经商背景的情况下,哪有机会能涉足到这些行当中来呢!

    唯有远洋贸易,就算是南洋商会这种庞然大物,也不可能完全垄断,而且洪朝李天养还有西洋人也不可能允许他们搞出垄断这种事情来。

    加上远洋贸易暂时无法控制的风险,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一支船队全军覆没的可能,让已经逐渐不需要通过这种风险行为,便能赚到跟远洋贸易差不多李如彬的南洋商会成员,也渐渐不再局限于海洋这一条商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