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1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山庙当中还能站着的,除了洪堂特战队员十五人外,也就只剩下被七八名亲卫拱卫在中间的宫继兰一行,同样不过十四五人的队伍。

    不过在地上倒着的尸体或者伤员中,却是以明朝士兵居多,洪堂特战队员们付出了七人损伤的代价,将明朝士兵二十余人击杀击伤,暂时无法回复战斗力。

    举着手中贴身短弩,此次两支特战小队暂时指挥队长姚文忠沉着冷静地开始劝降。

    于此同时,剩下的特战队员们缓慢地、不引起注意地向四周散开,将山庙唯一的出口堵住,不眼前的目标丝毫逃生机会。

    “哼,无耻小贼,本官身为大明唐唐二品大员,岂能受你们欺辱!”

    宫继兰面色苍白,养尊处优日久的他何曾如今日这般亲身感受死亡的气息,刚才的一番交手中弓箭乱飞,厮杀中四散喷溅的血水,以及受伤濒死之人发出哀嚎与痛吟,都让宫继兰这位巡抚时时刻刻提心吊胆,生怕一个不小心便会被冷箭射中。

    即便如此,宫继兰面对此情此景,却依旧硬着头皮没有示弱。

    “真是让人为难!”

    姚文忠也是早有预料,之前发言不过是抱着万一想法,现在看来还得是手底下见真章。

    “上!”

    面对这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明朝巡抚,姚文忠很是干脆地一声令下,连他在内的十五名特战队员一拥而上,看似互不干扰地行动,实则却是彼此协同作战,在扑上去的顺间便已经分配好了目标,丝毫不乱。

    “嗖嗖!嗖嗖!”

    几名明朝亲卫在弓弩羽箭射击下应声而倒,失去了这几名亲卫护卫的宫继兰数位高官,却是一下子露出很大破绽。

    “锵!”

    在宫继兰身边的白广恩,手中长刀发出一声脆鸣,只见他眼神凶厉,仿佛下了一个很大决心一般,长刀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迅猛地砍了下去。

    “嘶!”

    刀口入肉的迟滞感,随后便是一声凄厉的痛呼声,以及随之而变得踉跄倒向一旁的身影。

    “好胆!”

    “混蛋!”

    “你做什么?!”

    几声质疑,惊怒的叫声响起,却是丝毫不影响接下来白广恩手中长刀继续动作。

    “对不住了!”

    直到白广恩手中长刀停在宫继兰脖颈之前,因为惯性在宫继兰巡抚脖颈上留下一道细微的创口,淙淙血水缓缓流出,这时白广恩才姗姗说出一句抱歉之语。

    突然发生的变故,不仅是明朝残余部众没有想到,就连自认为掌控局势的姚文忠一伙特战队员们也没有想到。

    “你、白广恩你好胆,枉费大人如此器重于你,你却要忘恩负义投敌不成?”

    一旁艾镇雄、唐通等总兵纷纷色厉内荏地狂吼着,一副要将白广恩生吞活剥了一般。

    “各位,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也,如今局势大家难道还看不明白吗?若是真跟着咱们巡抚大人一条道走到黑,对面洪堂的好汉们,或许会对咱们巡抚大人手软,但是却未必真在乎咱们几个武夫。”

    此时倒在血泊中的,还有一位副总兵存在,前车之鉴在此,白广恩这等薄情寡义之辈,可不敢将性命压在洪堂士兵会网开一面上面。

    “若是各位真心在意巡抚大人的性命的话,奉劝大家现在就放下手中武器,乖乖接受洪门好汉的约束最好。”

    说完这些,白广恩又将眼神转到姚文忠身上,带着几分巴结地神色对姚文忠说道:“洪门的好汉们,我白广恩现在弃暗投明弃暗投明!”

    “……”

    姚文忠眼神中鄙夷之色一闪而逝,虽然他同样不耻此等无信无义之辈,但是他现在作为,同时己方减少极大麻烦和损伤,姚文忠却也不得部承这个情。

    “很好,白总兵深明大义,如今所立功勋在下将会如实禀报,等到事毕之后白总兵何去何从,我洪门绝对会有厚报。”

    姚文忠很快调整自己情绪,对白广恩中肯地点了点头,同时当场对他的行为做出许诺。

    “那我白广恩就在此先谢过了!”

    白广恩脸上顿时挂上了满意对笑容,这才是他心心恋恋想要获得的回报,否则他也不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举了。


………………………………

371 洪宪元年

    大洪王朝元年八月十一,李天养在顺天府京师紫禁城登基为帝。

    消息来得突然,几乎就是在南方大明王朝刚刚驾崩的崇祯皇帝安葬好,让新帝建隆登基这段时间,这一个消息的到来,让整个大明朝堂之上的各位大人与建隆帝心思各异。

    对于洪门的称帝一事,实则大明王朝早已有所预料,洪门如今已然占据了广袤北方土地,远比当初的大西、大顺之流农民起义军更加强大,李天养迟迟不称帝其实对于他底下的将士文臣,乃至管辖的百姓们来说,着实未必算得上是好事。

    李天养征询麾下文员们的意见之后,以洪宪为年号,就此开始了他的王朝基业统治时期。

    不过相比大明王朝的政治制度,洪朝这个新建王朝却是没有照般古代历朝历代的制度,而是在他们洪门基础之上,新建了各路衙门。

    按照权力还有职务划分,李天养将洪朝的上层机构分为了三类,一类为行政机构,一类为司法机构,还有一类则为立法机构。

    这便是李天养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也是他向底下将士和百姓们灌输进去,他们孜孜不倦建立的三权分立之机构。

    其中,洪朝行政机构又有细分,以京师为最高机构的有几大部门:国防部、商业部、工业部、教育部、农业部、卫生部等。

    这是李天养这些年来通过回忆,还有仔细斟酌之后,所初步构建起来的洪朝班底,很多部门在这个时候,权力比后世大的太多,但是同时却也比大明朝六部权力划分更加详细。

    而在这些部门之下,李天养又讲早前与洪承畴商议过的省市规划图提上台面来,对之前已经划分出来的省份,以及这几个月继续占领吞并地省份做出了划分。

    受到建立朝纲的影响,洪门原行政部门地官员们,却是最新得利的存在,以洪门现今所有地盘,却是被李天养划分七个省份,也就是说有无数的成员,在一番磨砺之后,终于开始登上一高官官之职务。

    高层职权部门细化之后,其实在七个省份之中,同时按照高层职权分化,在其中建立下属分支机构,有之前河北、山西等省份的前车之鉴后,后续的工作其实远比大家想象中要简单。

    当然,李天养他们也不是通盘放弃了古代职权机构,他们还是留下了明朝内阁制度,也就是主管各省市的最高权力机构。

    新建立起来的各省高官、高官的主管人选,其实才是如今身为洪朝开国皇帝的李天养,以及现如今内阁成员们所头疼的问题。

    经历了之前下放骨干力量到地方历练之后,如今洪朝政府机构中也不是没有出类拔萃地人才涌现出来,但是这些人才当中,不少人都还只是在洪门体系当中任职不过数年的人才,这对于这个时代讲究资历还有沉稳的官场来说,想要越级提拔这些人才,着实需要几分胆量。

    放在洪门刚成立之初,按照李天养的性子说不得早已经将这些人才用上去了,可是随着他的年纪渐长,性格越发沉稳或者说保守之后,他却是不好一下子将一群原本只是掌管一县、一市的干才,一下子提拔到高官、厅长这种位置上来。

    “不如,还是从咱们之前的老人当中提拔些人上来吧,至少他们做事稳靠二不会出大错。”

    洪承畴现在也算是高升了,直接入了内阁成为内阁九位成员之一,而且以他在李天养心目中的地位而言,却是远比其他不少人说话更有分量,除了另外一名内阁成员甘大彪。

    至少在李天养担任皇帝之时,现在的内阁尚还没有完全达到它对职权目的,现在的内阁首辅是甘大彪,可实际上真正做主的还是李天养本人。

    “微臣也认为洪大人建议妥当,年轻官员贸然登上高位,做事极有可能过于莽撞,而久经政府的人胜在稳妥,对于咱们刚刚占领新省来说,这却是最大的优点。”

    首辅甘大彪同时表明自己的意见,作为洪朝第一任首辅,虽然他的真正权力或许不够大,可是架不住是第一份的存在,说明李天养还是很信任他的。

    “而且贸然提拔刚刚加入的新人,而对之前一直跟随我们左右的老人不顾,说不得他们心里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