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短时间里,尚可喜他们这些军区,自然是不可能达成满员对建制对,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尚可喜他们的军队,也都会是处于一个大部空虚的情况。
毕竟,洪门占据了北方数省的地盘,还需要留下足够的人手,来维持民间的民生,而以如今北方人口凋零的景象,哪有多少的壮丁,可供洪堂军队的人来抽调呢!
甚至于,就在吴杰召集几大干将进京议事的这些时日里,洪门从大元岛上征调过来的政府成员,已经开始在占据的地盘中清查人口,丈量土地了,根本就是做好准备,堵住尚可喜他们这些军人们的阴暗手段。
作为大明九边重镇,晋阳城周围大多土地是为军屯,专门用以安置世代驻守晋阳的明朝军户们。
随着洪堂军队雇掌控了这片土地之后,原先明朝军户制度便被直接放弃,而被军户们耕种的土地,现在也被随之赶来组建晋阳县政府的工作人员们回收,重新丈量清楚土地之后,再按照每家每户的人头,下发到各家各户去。
其中对此非议颇多的,自然是受损最为严重的明朝军队的军官们,他们这些年通过剥削军户,吞并逃亡军户遗留土地,早已成为当地地主了。
然而随着洪堂军队的到来,洪门政府人员却是将属于他们的利益剥夺了,这让他们如何能够甘心。
只是,在数次暗底筹谋酝酿的暴动等行动,被洪堂军队干脆利落地镇压,同时洪门政府严厉的处置手段,却也让这些当地土豪士绅之流,渐渐开始盘算其中得失利益,虽然不甘,但也不得不渐渐默认他们利益被剥夺的事实了。
“这片土地开垦时日很久,耕种者应该也是一位爱惜土地的好手,可以将其评为甲等地。”
晋阳县农业局的工作人员,正在晋阳城外还未化完雪的土地上,抓紧时间丈量分类着土地。
马上就要开春了,他们农业局的任务也是如今新兴建立起来的政府机构中,最为重要和繁琐的。
不过如今的晋阳县,居住人口不算太多,以洪门对土地分配政策,只要先清理出一部分地区的土地出来,先就近分配给当地居住百姓便可。
但是,在晋阳乡野之中,还有不少地方因为偏僻、贫穷等原因,依旧保留了一些大地主、士绅家族存在,对于这些掌握了不少土地的人家,洪门政府按照市价,将这些土豪之家中多余土地收回,以及多予对方一成土地作为补偿。
当然,如此行事,自然引起当地不少百姓们在这些当地名望颇高的世家大族们鼓动下,引起一场场骚乱,不过最终在政府成员分化拉拢、打击首恶等手段,以及洪堂军队在旁压阵等因素,使得土地回收情况得以顺利进行。
这套效仿自后世新中国建立时的土地分配方式,如果以当前形势来看,大可不必如此节外生枝的。要知道,此时的晋阳周边数百里范围内,百姓居住密度极其稀疏,就算让这些世家大族继续持有他们几代经营下来的土地,也并不影响洪门分配土地那些无地或者少地的百姓。
但是,洪门主导首脑李天养极其强硬地态度,以及他背后无数支持者的坚持下,洪门政府还是决定以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来换取长远的、持久的发展。
华夏民族文化根基便是血脉传承,子孙延续,相对于西方人来说,华夏民族人口膨胀的速度,就算经历了明朝默念这么多时间的摧残破坏与牺牲之后,只要重新回到太平年景,便能在短短几代人的努力下,重新恢复他们庞大的基数。
而作为中原重要地带的河北、山西晋中一地,虽然如今人口稀少,但是在可以预期的数十上百年时间里,人口的膨胀速度,将会跟当前土地达成一个重要平衡。
而相对的,虽然回收当地世家大族的土地,实际上对于这些百姓来说,其实并不公平,但是在李天养看来,至少在他们洪门政府建立初期,重新恢复一下当前地盘的平衡,算不得什么问题。
现在北方版图饱受摧残,这些世家豪族的数量正好处于他们的最弱小之时,等到未来他们缓过神来,重新恢复过来,再想有这样的动作,恐怕会比现在困难太多太多。
………………………………
297 慢慢发展
四月对于正处于小冰河时期的北方土地来说,正好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刚刚换了一个统治者的北方百姓们,重新恢复了生机,在化冻的土地上奔忙起来。
“……凡家中劳苦贫困者,可向当地政府机构提出申请,借贷粮种与工具之用……”
晋阳县因为洪门政府未有沿袭明朝官府制度关系,从九边重镇降级为一县之地,如今在其地盘中,又划分了数十个乡镇。
在各个乡镇,以及乡镇统辖的村落之间,刚刚多分了数十亩良田的百姓们,因为实际拥有已经重建了地契的土地关系,已经渐渐习惯了种种与大明统治时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
“……现我洪门有高产作物红薯、土豆、玉米等,并有专门的种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有兴趣者,可到农业局进行询问(此类作物,每季每亩最少能收获三石粮食以上)……”
诸如此类的各种信息,都悬挂在了乡镇政府,或者村委会所在办公点的门口,虽然大多数百姓并不识字,但这并不妨碍此类消息通过种种渠道,传递到底层百姓当中。
此时红薯、玉米一类作物,在大明朝虽然并未完全推广,但是也有不少地方开始种植起来,使得它们高产的信息传递到了底层百姓耳中,让其充满了兴趣,至少有几分好奇。
北方的气候,本身便不如南方那边适宜种植农作物,加上小冰河时期的气候影响,一般都只能种植一季的粮食罢了,故而百姓们对于高产的农作物,有着天然的好感与兴趣。
新京市,现今华国繁华首都之中,城郊五环外的一处灰白色密封建筑,建筑体大门口树立着一扇门匾,上面书写着“华国科学生物研究院”几个大字,大门口几名真枪实弹武装站岗的华国战士,充分说明了该研究院的重要地位。
就在这座表面无有特色的巨大水泥建筑体地面以下五百米深处,一个繁杂的研究实验室群中,正有无数穿着白色大褂的研究人员忙碌地工作着。
其中最深处的实验室中,一名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眼镜,身披白色工作服的女性研究员,正端坐在实验室里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下,神情专注地注视着显微镜下密封完好的实验切片。
一边操作观察着显微镜下的切片样本,女性研究员一边还分心对显微镜一旁的摄像仪进行实验记录。
“第3774次实验,改良后的c2型感冒病毒靶向注入实验受体中,通过观察发现,实验体基因组中第13869至13884对基因出现变化,证明靶向病毒已对该基因链进行改造。”
“经过十五日来的仔细观察,实验体体质有所改变,身体机能增强,情绪变化凸现,易躁动不安,进食频繁……”
“……”
有序而缓慢的陈述事实,被女性研究员身前启动的摄像头荷麦克风记录下,并存入实验室中那台虚拟3d显示电脑中。
“陈宇,陈宇!”
实验记录完毕,邋遢的女性研究院此时抬起头,发声呼喊实验室中原本该出现的助手。
“对不起,张瑶博士,陈宇博士今早发来视频信息请假,他的感冒越发严重需要前往医院检查一日,今天由我来代替他协助您的工作。”
一名同样穿戴着工作服的研究员,在听到女性研究员的呼喊后,迅速过来向其解释。
“……”
叫做张瑶的博士研究员,抬头望了一眼眼前依稀有些面熟的研究员,确实在想不起对方的名字来“你、你叫什么来着?”
“张瑶博士,我叫杨旭,是来自青华大学的研究生,是您和陈宇博士的助理研究员。”
年轻的研究员对于眼前清秀的女子忘记自己姓名之事,一点都不意外,谁都知道,眼前这位在国际基因学和生物学上有着卓越造诣的女子,本来就是这么一个性格,除了她所熟悉的知识以外,其余的事物基本不能如她的眼,更别说被她所记下来了。
“哦,那好,现在该是给动物实验室的小东西们喂食的时间了,你去给他们喂食吧!”
轻轻一句哦字,张瑶博士随口将事情吩咐了下去,仿佛压根儿就没想记住对方的名字一般。
“对了,记得穿戴好防护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