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旅长,师部命令我旅就地坚守,纠缠住对方主力中军,等待后方援军汇合!”
在明军看来只是带着节奏,或许有着其他意思的鼓点,放在洪堂各团旅专门训练出来的信号员耳中,却是转化成了一个个汉字,化作一条条新鲜出炉的命令,迅速下达到各个团营之中,最后完成了兵力布局的调整。
“大人,前方选锋营指挥使回报,他们快要坚持不住了,洪堂军队火力凶猛而精准,他们守卫的好几处防线都已经告破!”
“大人,奋武营指挥使阵亡,左翼奋武营所在阵地彻底沦陷,所部已然溃败,正朝我中军所在溃散而来。”
其实无需传令官前来回报战局变化,坐在高头大马上远眺战局的曹变蛟早已发现了己方的窘境,左翼奋武营的溃败,让勉力支撑着的前线阵地已是摇摇欲坠,而其被赋予厚望的中军主力,却又迟迟打不开局面,面对突破出来的数千洪堂军队,却是双方形成了僵持。
作为主将,曹变蛟其实已然明了己方如今所处境地,当洪堂军队真正开始反击之时,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实力,这才与大明锦衣卫所搜集到的情报相匹配。
直到此时,曹变蛟才不得不承认,他们大明军队,与对面的洪堂军队之间实力差距,不只是军备武装上的距离而已。
“鸣金,收兵!!”
虽然不甘心,但是身经百战,有着名将之资的曹变蛟可也不是顽固不化之徒,当眼看着战事已是无法坚持之时,他可没有因为区区心理自尊心,而有任何不智之选,而是当机立断地做出了正确判断。
鸣金收兵的撤退之音飘荡开来之时,大明军队再也坚持不住,纷纷溃散二而逃,朝着数里之外的京师所在撤去。
而此时,曹变蛟才蓦然发现,之前洪堂军队一直且战且退拉开与京师的数里距离,恰恰就是为了追击溃逃的明朝军队而设,似乎从一开始,他们就已经算定明朝军队会溃败而走了。
(本章完)
………………………………
278 大明的应对
“启奏陛下,京师兵部侍郎堵胤锡急报,南海王李天养麾下遵化守将尚可喜一部四万余众,于十月十五入关侵犯我大明疆土,五日而下密云、平谷两卫。”
“同时,山海关守将以吴杰贼僚为首,南下进犯天津卫,与海上水师两面夹击天津卫,五万大军已兵临城下。”
……
南京城奉天殿中,之前好不容易有了几分欢欣气息的大明朝议,随着一封封八百里加急密件上呈兵部,再由兵部尚书钱谦益转呈崇祯皇帝,顿时间朝堂之上哗然一片,各种情绪流荡大殿之上。
“好、好胆!!”
“咳咳、咳咳咳!”
身体日渐削弱的崇祯皇帝,面色泛起不自然的绯红之色,怒发冲冠,却又多有几分憋屈。
“早知道李天养此獠乃喂不熟之野兽,如今果真反矣,当诛!!”
“咳咳咳!”
唯一还让崇祯保留几分冷静的,那就是他们大明朝堂对于洪门的反叛,早已有了几分心理准备,如今虽然对方突然暴起出师入侵,然则大家也不是十分意外。
“众卿以为,当如何应对?”
在发泄了一番心中怒火之后,崇祯回归帝皇莫测高深之姿态后,转头开始询问自己这群肱股之臣意见来。
“启奏陛下,李天养贼寇根基在南海大元岛,以微臣之见,此时我朝当釜底抽薪,先断其根基枝叶,至于京师尚有堵胤锡侍郎十万大军驻守,短时间李獠兵马为未必能下。”
兵部尚书钱谦益此时站了出来,献上自己计策。
“臣也以为,江南为我大明根基所在,洪门在江南等地经营良久,不可不防,当先清剿江南之贼獠爪牙为上!”
又有几个大臣纷纷附和,将心中预案说了出来。
就连首辅史可法也多有同意:“兵部尚书此言中肯,既然南海王反意已升,则我朝便无需再与其委婉,当先稳固我朝中要地。”
“然则增援京师之事亦不可轻视,当在民间抽调壮勇以充实我军,同时向西南蜀地之川陕总督孙传庭发出旨意,令其加快速度清剿大西贼寇已做万全!”
“……”
一时间朝廷之上,各种谏言纷飞,多半都是言之有物之建议,毕竟对于洪门李天养的反叛,大明朝堂一直有所防备,故而但凡有心之臣属,必然会在暗底里多有盘算计议,倒也使得皇宫之上的崇祯皇帝,少有露出满意之色。
“众卿建议,皆为老诚持国之言,史爱卿你们先商议出一个可行之条陈后朕再做出批复吧!”
“咳咳咳!”
虽只是两三个小时对晨议而已,但是对于少有锻炼又体弱多病的崇祯皇帝来说,却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随即挥挥袖让公公穿了退朝了。
随后的事情交由史可法等内阁大臣们商议,最后再呈交給崇祯过目审阅盖印,等到传达到福建、浙江等地方上时,却是在第三日时光了。
这般重大的决议,放在以往,却是大明朝廷少有果决之事了,但是到最后依旧还是晚了一些。
当福建、浙江巡抚衙门,还有地方锦衣卫、东西厂番的爪牙们,前往各地搜捕洪门齐心堂、南洋商会的成员时,迎接他们的却是一间间早已关闭了好几日的空房,店铺房屋之中不但空无一人,甚至就连一点一毫的货物也都被人家给搬运一空了。
随之倒霉的,就是那些曾跟齐心堂、南洋商会打过交道,但是又不是对方核心盟友的商人、士绅之流,纷纷被捕入狱。
这些很显然是被殃及池鱼,迁怒了的商人、作坊主、地主之流,背后有着深厚背景的,花些银钱打点一番,自然便可出狱了。
然则那些没有背景,又身怀巨贾的商人、地主之流,最后便成为了洪门替罪羊,以洪门爪牙的身份,不是倾家荡产、被发配充军,就是人头落地、妻离子散。
没办法,洪门真正爪牙跑得迅速,为了不被上峰怪罪,同时也能趁机捞上一笔横财,向来面善心狠的大明官吏们,只能指鹿为马蒙混过关了。
当然,落到明庭的好处也是不少,有着锦衣卫、东西厂番插手的事情,挂底下官员就算伸手贪污也不敢大张旗鼓,最终大头还是落到了大明官府之中。
江南这群被殃及的池鱼大多都是有着不菲身价的商贾一流,随着他们的被捕入狱,身家被查超,最后所获却又让大明户部对的国库平白肥了一大圈。
有此收益,加上被牵连的数千商贾之流替罪羊存在,虽然依旧有不少的不满,可是崇祯皇帝也只能暂时到此为止。
金门海岛十余里开外的嘉禾千户所,大明朝汇聚江南兵力数万,试图攻上这座洪门本部与大明朝相交最近之据点,可是弥战数日之久,大明官兵损失数千,但是却也奈何不得那座飘摇在海平面上的金门岛几何。
大明朝如今之水师,与洪堂舰队之间差距,彷如天人之别,洪堂三十艘“蛟龙式”、“杨帆式”、乃至最新的“青龙式”战舰往狭窄海峡前一摆,但凡出现在海面上的一片木头,都被对方舰队給打得七零八落,葬身海底。
而最为可气的是,洪门明明已经再辽东关外展开了军事行动,可是距离大明南京城更近的,本应该是洪门最核心的大元岛上,面对只有两三百里之遥的大明江南之地,却是仿佛没有太多想法一般。
但是他们大明朝却是不能不对洪堂舰队进行防范,十数万大军布置在江南漫长的海岸线上,这让本就兵力稀缺的明朝官兵,更显捉襟见肘。
李天养却是乐得自在,洪堂舰队除防范在金门岛海峡的三十艘战船之外,另外还有四十艘各式主力战船,游弋在大明海岸线上,利用其高强度的机动性,时而出现在北面山东、江苏沿海,忽焉出现在南面广东、琼州等地,让各地驻军人人不敢稍有松懈大意,绷紧了心神应对随时可能出现在自己驻地眼前的洪堂水师将士。
(本章完)
………………………………
279 大本营也有动作
大明琼州府衙,随着前南海王李天养,以及其麾下势力洪门的突然反叛,这个与之相隔数百里之遥的海岛上,几大知府、知州大人人人变色,紧张不已。
琼州岛上三州十县的各位父母官们,远比与大元岛更近的福建官员更加紧张,谁让这南海王的根底与琼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广西万州与琼州之间海峡,只有数十里距离,只要是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