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能怎么做,当然是按照洪门等制度来了!”
徐应富也是无奈,作为徐氏一族数百直系族人之一,他能做到现在等位置,掌管几个工厂作坊,远比他同辈不少堂兄堂弟们要幸运得多。
自然,其中少不了徐应富自己的能力,还有他善于察言观色的天赋,从他们一族迁移至大员岛上来之后,他们一族的老族长就对李天养的安排很是满意。
徐氏老族长不但直接进入了立法会,成为立法会成员之一,而徐氏一族那些有志于仕途的族人,也通过各种考试,被招收进笨港学堂回炉再造,未来应该也有不少的族人会步入政坛吧。
洪门的政府体系管理的事务,跟官府的差距不是很大,只是比官府的职权分得更细,让百姓们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更容易找到他们需要帮助的主管部门。
而洪门政府的工作成员,并不像大明朝那样需要专研四书五经、八股文等等只知识,更多要求的是他们所在部门的专业知识。
比如财政部,就需要数学知识极为出色;基建署,就需要了解工程建设等方方面面;而像卫生局等等,则是需要必要的医药学理论。
当然,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未必一定需要他们有着极高等专业素养,但是至少他们对此方面不会陌生,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统筹能力,才是决定一个工作人员是否胜任的重要因素。
这看似比大明朝当官要复杂很多,可实际上对于有志于进入政府的普通人来说,却反而比大明朝科举入仕之路要好走多了。
毕竟,人的天赋秉性是有区别的,有人善于数算,有人性喜研究木工,还有人则沉迷于种植作物,但他们或许就是没有在四书五经、八股文上的天赋,难道就此认为对方无法胜任政府的工作吗?
那显然深是不对的。
之前崇明岛徐氏一族不是没有在科举一道上下足功夫,实在是这大明官场竞争逃过激烈,而徐氏一族本身官场商的人脉和族人门的读书能力也是不具优势。
数十年耕耘下来,他们崇明岛徐氏就愣是只出过两个从进士,如今夜不过是二品县的县令,想要反哺徐氏一族都没有多大收益,这也是崇明岛徐氏能够轻易做出举族搬迁大员岛的一大因素。
没有在大明官场上太大的前景,崇明岛徐氏想要从商业家族转变成更具诱惑力的士绅家族,那就只能另辟蹊径了。
“不过你们也把脑子各科我放聪明一点啊,既然规定了最低工资,那咱们发放工钱的时候,记得把工人工钱牢牢控制在这个范围就好了!”
《劳动法》规定了工人最低工资、正常工作时间等等,对于工厂主们来说成本固然提升太多,不过好在也并非是无利可图的事情。更别说基隆镇上这些工厂作坊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多都是外界追捧的畅销货,大不了再在价格上提上一提,利润也就上去了。
“明白!”
管事的立马表现出了解的表情,随后将另外一件事情给说了出来。
“那咱们工厂里等工人们要成立一个什么工会的事情,咱们管不管?”
“管什么管,能怎么管,这洪门等律法你又不是没有见着,他们组织工人们搞什么维权,咱们还能拦着啊?”
徐应富又是一瞪眼,将这个没用的的管事儿给瞪的直哆嗦。
洪门现在的事儿是一件儿接着一件儿,别的都不干,就撺掇着底层的那些个苦哈哈们组建什么工会,维护工人们工作的利益;重组什么农业合作社,让农民们互相协调,统一调配商业作物的价格,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反倒是对于能给洪门带来极大利益的商家们,洪门不但要收取历朝历代少有的高商税,同时还限制了商业活动等种种卑劣手段,让商家们在法定范围内正常进行贸易,却是让好多商家不该适应。
(本章完)
………………………………
132 案件
“法律是底层百姓们维护自己利益最后一条救命稻草!”
李天养手中厚厚一沓的文件,大多数是这些时日经立法会之手制定、修改出来的洪门法律。
与大明朝延袭自前唐宋律法有所差距的是,随着跟西洋人的交流更加频繁,洪门立法会所制定出来的法律,更加贴近于西洋人的法律。
对于种种犯罪行为,大明律法的惩治弹性极高,在各个官员的手中,上可能直接发配充军,下则可能只是挨上几十道板子而已。
而洪门的律法,将各种犯罪情况按照轻重缓急,分门别类做出了详尽的惩治管理,即便交由不同的法官进行审判,其出入也不会很大,尽量保证了法庭最为重视的公平原则。
这是自后世穿越而来等李天养,最为重视的一件事情,他相信稳步推行法庭和法律,能够给这个社会最底层等百姓们,带来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而不会像这个时代大明、大清当中的百姓,只能任人鱼肉,而无还手之力。
因为李天养的重视,让法律规矩成为洪门百姓们日常生活当中渐渐习惯、甚至依赖的一样事务。
在大明朝,除非万不得已百姓们轻易不愿意跟官府打交道,这让官府的县令、知府等官员高高在上,不知人间烟火;而在洪门,就算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百姓们也能够闹到居委会去请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位他们做主、处理问题。
有感而发的一句话之后,李天养将手中文件往桌上一摆,转头拿起另外一份汇报岛内各种事项进度的报告。
“嗯,这个不错,基隆镇两个月内成立工会三十三个,笨港成立工会四十五个,囊括了岛内所有种类的作坊工厂。”
“什么?已经有一个工会案例出现了!”
“笨港水泥厂工人认为水泥厂内环境恶劣,工人们工作年限超过两年者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各种身体问题,经笨港医院权威医士给出证明,有极大可能出自于水泥厂内环境造成。”
“水泥厂工会会长带着厂内员工们与厂主进行辩论,要求提高薪奉的同时,改善厂内环境,并给予工人们身体保障补助。”
李天养面色沉凝地看着这第一份工会主导的案件,即便对于这个案件没有更加详细的介绍,李天养也大致能够确认,这件事情确实事出有因。
洪门范围内的水泥厂,基本上都是洪门齐心堂的产业,作为重要的管制物资,洪门对于水泥配方一直都是秘而不宣的,虽然市面上已经有人开始仿制水泥但是其配方较之跟后世一般水泥厂配方一样的洪门配方,依旧有着极大的差距。
加上洪门最近频繁的军事行动,有着无数的防御工事、建筑需要水泥,所以直到现在为止,洪门产出等水泥,基本都是掌控在自己手中,而水泥厂自然也都在齐心堂手中掌控着。
尘肺病,李天养在见到这一案例的同时,冒出脑海的第一个词语便是这个,因为后世太多的电视剧、新闻跟这一个词语相关,让李天养想不知道都有些困难。
这是一个跟洪门当前发展相背离的案例,洪门如今的疯狂发展,就跟后世改革开放之后的华夏大地一样,更多是以环境换经济,水泥厂、养殖场、造纸厂等等等等相关产业,对于环境的破坏及其严重。
只要有心,到相关产业的工厂附近去转一圈,就能看到因为这些产业,所造成的大面积环境破坏:水泥厂周边一片灰白,基本上没有植物能够生存;造纸厂边际的沟渠河流,水质发臭,鱼虾断绝……
虽然,李天养已经将这些污染严重的产业祸水东引,这些年在拉拢笨港联盟土著的时候,将这些产业分布到了各家部族当中,使之远离了洪门本土百姓。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原本只是权宜之计坑害外人的手段,最终在笨港联盟几乎全员归驸洪门,成为洪门成员之后,又变成了洪门自己的一大问题。
而在民智开化以后,土著同胞们夜不再是以前那般纯朴而来,至少他们开始在洪门理念的感染下,懂得了通过合法手段,来保护自己得合法权益。
发现水泥厂环境问题会对工人身体产生危害,本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若是放在大明朝这种地方,就算真的有工人察觉到这样的环境造成了自己身体虚弱、生病,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但是在洪门当中却是不同,洪门本就引导着百姓们自我思维的觉醒,同时洪门新出的各项法律章程,其实也是给工人、农民等弱势群体增加砝码的。
如今在察觉到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