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1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别说清军此时在平原地带,最有威胁力的骑军万余将士,一直来回游弋,寻找洪堂军队的破绽,想要趁机一报之前的深仇大恨。

    “传令大军,以我为中心,立锋矢阵!”

    等到白玉山的中军行至辽阳城外十余里时,前方女真大军所布阵型已然完成大半,前来汇合前锋的洪堂中军主力却是没了趁机一战的机会。

    此时的清兵,或许还有些微的颓废气势流出,但是更多的,反而是一种哀兵之势。从辽阳城开始,身后北方的土地,都是他们大清尚未丢失的地盘,若是不能在此时此刻再努力一把,给予城中将士百姓一点撤退时间,那他们这些八旗子弟也太过没用了吧!

    正是基于此理考虑,观察到对方军心可用的情形下,白玉山如同反而不愿意将手中这支军队轻易拿出去牺牲了。

    攻伐弓长岭城堡,加上一路尾随大清追击,让四万数量的洪堂折损了一万多的士兵,这个数字对于白玉山他们经历过农民起义军的人来说,倒也有些心理准备,可是放下马耀他们这些土著士官将领们眼前,他们却是说不出的心疼和悲痛。

    这些可都是他们的亲人和同胞,这些年好不容易才生活更好,发展壮大至此很不容易,但是在战场上如同那田中稻谷一般,齐刷刷倒下去就是成百上千之数,让大开眼界的土著士官们兴奋的同时,也心疼于战友的阵亡。

    亲身参与这一场大战,让那些第一次出岛作战的土著人明白,他们曾经是何等的坐井观天,何等的自以为是。

    连在他们眼中如此强大的红包汤数万大军,面对他们的敌人,其战斗境况都是如此等残酷与激烈,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勉强取得胜利。

    (本章完)


………………………………

122 烧城

    清军撤退走得极为匆忙,在无法确定洪堂军队对其攻势的时候,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己方尽快带走辽阳城中庞大人口和物资。

    城中的百姓才是最凄苦的,不论其中的女真贵族平民,还是附庸他们的汉人、奴隶,人人行色匆匆,被清军士兵逼迫着放弃在城中的产业,连多余的财货都被清军给搜刮了,美名其曰是统一运送,可实际上到了清军手中,还要回来的可能性极低极低。

    多尔衮亲王他们也是冷血,他们很清楚在弓长岭一战中他们放弃掉大半辎重,就意味着他们回归盛京之后,这四万将士加上辽阳城近十万的百姓,还有那不可预知、被叶赫部荼毒了多少的部族难民,都需要庞大的粮食物资来补给。

    否则的话,他们就算战胜了叶赫部,将其逼退会西伯利亚的寒苦之地去,怕是也会面对国内庞大难民潮,所代劳的沉重压力和风险。

    在一次次消耗掉王国实力和底蕴之后,就算多尔衮他们再是对汉人充满了歧视,未来想要重振河山,恢复实力,他们都需要这些人口来弥补他们诸多部族的损失,来繁育部族人丁。

    故而,当整个辽阳城的百姓和贵族都在自己手中任由自己拿捏时,为了应对未来必然的麻烦,多尔衮他们做出了牺牲少部分人来造福大多数人的举动,强横地将辽阳城中所有积蓄物资粮草通通收入囊中,统一分配使用。

    整个辽阳城撤退等速度极快,毕竟这辽阳城先从大清人手中沦入洪堂之手,再由洪堂之手转回给大清,几次易手对于这座城池损害都不小,城中储藏和人口其实都不算太多,所以这迁移也不用太麻烦。

    总共只花了七天时间,大清人就将整个辽阳城给搬空了,没有给洪堂留下什么。而面对辽阳城外做防守姿态的清军队伍,白玉山他们汇合一起的两万多将士,也没有敢轻举妄动,坐视着对方撤军行动。

    之前的突袭战,清军本就是疲兵,刚从尚可喜他们防线归来,还未来得及重整士气,恢复体力,故而哪怕对方兵力实际上比白玉山一部多,可是有心算无心,加上体力等优势情形下,白玉山他们敢于强攻弓长岭城寨。

    而如今双方一追一逐之下,洪堂军队原本占据细微优势的体力方面,也渐渐在这追逐战中拉近了差距,与清军士兵间再不复一开始的差距了。

    特别是当此刻差不多数目的清兵在野外做出防御姿态,白玉山他们想要做到将其击败,难度着实不小。

    对方之所以不进城防守,而是在城外抗衡洪堂军队,就是因为多尔衮他们清楚,他们清军战斗力的优势在于野战,在于建制还算完全的骑兵,故而其放弃了更加易于防守的辽阳城,转而在城南与洪堂军队对峙。

    这让白玉山他们心中对于攻打清军阵地保持极强的谨慎态度,毕竟这是一支有着强大实力等军队,洪堂如今兵力不占优势、兵种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尽量保持本部的实力,减少战士的损伤,才是一个硬道理。

    而且,看清军动向和行动,他们是要准备彻底放弃辽阳城的,那么对于白玉山他们而言,本身计划便以占据辽阳城而告一段落,限制对方如此明事理,那么他们也乐得不用等待后方辎重送来大炮攻城了。

    “走吧,城中的士兵、百姓都已经被我们给带走了,就剩下咱们这支队伍殿后,再耽误下去,也不知道后方叶赫部到底做出多大破坏了。”

    豪格劝说着身边这个十四皇弟,这些时日多尔衮已是苍老憔悴了好多,甚至看起来比年长他十几岁的哥哥豪格,都要苍老一些。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们如今朝重话局势实在艰难,外有这明朝汉人军队肆掠南方,如今算是彻底在辽阳以南的庞大地域站住了脚跟;内又有不甘心被爱新觉罗氏统治的叶赫部族反叛,荼毒八旗子弟兵,让国内损失惨重。

    种种重担下,作为辅政亲王的多尔衮,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思,去想尽办法克服重重困难,巩固自己地位的同时,还要去帮助王朝走出困境。

    甚至现在的豪格亲王,心中多少有些庆幸,当初自己没能争过自己这个弟弟,否则如今面对重重困境的就不是多尔衮,而是他豪格了。

    “我想把辽阳城给烧了,两位皇兄没有意见吧?”

    多尔衮突发一问,让豪格和济尔哈朗两人先是一愣随即便明白了多尔衮的理由,纷纷点头同意。

    随着清军阵地后方的辽阳城升腾起股股浓烟,进而很快蔓延至整座城池,漫天的艳红色焰火熏烤着空气,让远方视野变得扭曲,此时的清军阵线才渐渐开始行动,绕过已变成火海的辽阳城缓缓退去。

    “所有将士待命!!”

    辽阳城中门大开,已是洪堂军队等囊中之物了,可是因为清军人临走之时这一出,最终让洪堂要重建辽阳城,需要花费更多的代价,完全是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白玉山和马耀两人,用惋惜的眼神注视着辽阳城这片火海,即便远离城池一里多地,他们也能感受到城中熊熊火势所带来的扑面热浪,让那个他们在这个冬日里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只是这份温暖来的代价不小,用一座城池作为燃料的火炉,怕是这个时代也少有机会见到。

    白玉山都懒得派人进城去救火了,清军撤退之时故意等我城中火势燎原之后,让白玉山他们就算有心相救火,都变得极为困难,甚至反可能会让救火的战士们冒着极大危险。

    “走吧!!”

    城外七八里地外,大清军队后阵所在,多尔衮与豪格他们压阵走在最后,临走之时多尔衮也不忘回头再望一眼辽阳城,仿佛要把这一幕场景深深映入脑海之中。

    烧火本就是不得已的事情,因为多尔衮他们清楚,短时间里他们是不可能再踏足到辽阳城了。

    “我早晚会回来的!!”

    多尔衮在心底暗自发誓,同时最后回视了辽阳城一眼,最后转头带着队伍往被行进。


………………………………

123 反应

    东北局势,在白玉山一部彻底占据了辽阳城那一刻起,暂时告一段落。

    最终结果是,洪门付出总计二十余万的大军,与大清差不多同等规模的清军交手,以付出了超过十万数目的损伤,最终在东北站住了脚跟。

    这是一场惨胜,也是对洪门底蕴一个极大的挑战。

    为了这一场战事,洪门不仅仅只是付出兵员的代价,同时他们还将洪门等财政给掏空了,甚至还背负了数百万的债务。按照洪门如今的收入来看,至少在三年时间里,洪门都将处于一个财政紧张的状况中。

    当然,大清人等损失只比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